《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大约创作于1590年至1598年之间,其诗作的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都很高,几乎每首诗都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莎士比亚在运用这个诗体时,极为得心应手,主要表现为语汇丰富、用词洗练、比喻新颖、结构巧妙、音调铿锵悦耳。而其最擅长的是最后两行诗,往往构思奇诡,语出惊人,既是全诗点睛之作,又自成一联警语格言。
在英国乃至世界十四行诗的创作中,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一座高峰,当得起空前绝后的美称。
| 图书 |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精装珍藏本)(精)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大约创作于1590年至1598年之间,其诗作的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都很高,几乎每首诗都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莎士比亚在运用这个诗体时,极为得心应手,主要表现为语汇丰富、用词洗练、比喻新颖、结构巧妙、音调铿锵悦耳。而其最擅长的是最后两行诗,往往构思奇诡,语出惊人,既是全诗点睛之作,又自成一联警语格言。 在英国乃至世界十四行诗的创作中,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一座高峰,当得起空前绝后的美称。 内容推荐 莎士比亚(W.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一生创作了38个剧本,154首十四行诗及两首长诗。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作家能与莎士比亚媲美,他对后世文学家的潜移默化也是无可估量的。在他之后几乎所有的英国文学家都在艺术观点、文学形式及语言技巧方面受到他的影响。 他被本·琼生称为“时代的灵魂”。而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其十四行诗打破原有的诗体的惯例,独树一帜,被誉为“莎体”,也被称为奉献给世界的“不朽的绝唱”。 马克思称地和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虽然莎士比亚只用英文写作,但他却是世界著名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其剧作也在许多国家上演。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精装珍藏本)(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英)莎士比亚 |
| 译者 | 田伟华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4600216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09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1-03-01 |
| 首版时间 | 2011-03-01 |
| 印刷时间 | 2011-03-01 |
| 正文语种 | 中英对照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2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H319.4:I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6 |
| 宽 | 148 |
| 高 | 2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