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邓颖超的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邓颖超是20世纪中国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名字,在中国可说是家喻户晓——她被千百万中国老百姓亲切地称为“邓大姐”、“邓妈妈”、“邓奶奶”。

赵炜编著的《邓颖超的故事》以邓颖超一生中75个感人故事为主线,反映邓颖超同志的光辉风范和崇高精神,将一位与周恩来总理相濡以沫、一生为国的中国妇女杰出代表的伟大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该书选材感人,编排洗练,是一部青少年励志教育的难得教材。

内容推荐

《邓颖超的故事》以邓颖超同志一生中75个感人的小故事为主线,通过作者饱含深情的生动描述,反映了邓颖超同志的思想风范,体现了邓颖超同志的崇高精神,将一位与周恩来总理相濡以沫、一生为国的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的伟大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邓颖超的故事》的作者赵炜同志曾在西花厅工作37年,担任邓颖超秘书一职长达26年,书中所披露的第一手资料,与国内其他同类书相比,更具史料价值。书中所述一个个精彩生动的小故事,亲切感人,可作为广大中小学生励志读物。

目录

1.伟大的母亲/1

2.童年的艰辛/4

3.广阔天空任我飞翔/7

4.冒雨演讲/10

5.智斗“杨梆子”/14

6.“逸豪”与“伍豪”/18

7.我们代他们绝食/22

8.“女星”闪烁/26

9.张嗣婧之死/29

10.可亲可敬的启蒙老师/33

11.精美画片传真情/37

12.喜结良缘/40

13.腥风血雨炼真金/44

14.大连码头的惊险一幕/48

15.略施小计/52

16.特殊环境中的特殊战斗/55

17.惊心动魄的一夜/58

18.奔赴新天地/62

19.一双雨鞋的故事/65

20.在秋风中启程/68

21.让担架/72

22.青稞麦场笑声扬/76

23.患难与共/79

24.草地遇险/82

25.不屈的母亲,坚强的战士/86

26.一次成功的演出/90

27.两块月饼一片爱心/94

28.“太太”和“小猫”/98

29.人间难得真情在/103

30.为伤员募捐/106

31.归心似箭/109

32.最好的办法是请宋美龄出席/112

33.孩子们,你们辛苦了/116

34.反合编的斗争/120

35.风雨庐山谈话会/123

36.年轻人,愿你们努力/127

37.大乐天和小乐天/131

38.永生难忘的友情/134

39.你不能去延安/138

40.母亲的去世/141

41.邓妈妈的长袜/145

42.今后的路需要你自己走/148

43.红岩村的孩子们/151

44.一条延安自制的毛毯/155

45.盆水观日食/158

46.再困难也要救孩子/161

47.“小火车”的鱼肝油和瓷动物/164

48.小心感冒/168

49.政治家当如是也/170

50.邓颖超的庄严声明/173

51.用它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不是更有意义吗/176

52.一封没有写成的“情书”/178

53.一切按制度办/181

54.难忘的素汤面/184

55.做一个顶天立地的革命者/187

56.一束鲜花的报销/191

57.喜欢攀比的习惯并不好/193

58.小床桌的见证/196

59.我对你们的爱,是不能用言语来表达的/198

60.樱桃、苹果和梨/201

61.和平玫瑰、和平使者/204

62.对残疾孩子们的一片爱心/208

63.陶然亭湖畔的思念/212

64.相逢在泰山/217

65.邓大姐到俺庄户人家做客/221

66.心愿/224

67.你们是我生活的一部分/229

68.五谷杂粮、四季豆、腐乳/233

69.让小老百姓过来挨着我先照/236

70.把爱和同情洒遍人间/239

71.“全民所有制”果树/242

72.他们有十个孩子/244

73.送上一片真诚的爱心/250

74.中日两国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253

75.一个共产党员的内心世界/258

作者简介/262

再版后记/263

试读章节

1.伟大的母亲

邓颖超3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从此她便只和母亲杨振德相依度日。

3岁是没有什么记忆的年龄,父亲的身世、为人、模样,在她心中是一片空白。后来长大了些,母亲才陆续讲些家事给她听。

父亲姓邓,名庭忠,曾任清王朝南宁镇台,总领当地军队,权势不小。但邓颖超出生不几年,邓庭忠因为和上司关系不好,擅自离职。这在当时是大罪,被发配到新疆充军。没想到3年即将期满的时候,邓庭忠在新疆暴病而死。

母亲杨振德原本是湖南长沙人,很小随家人到了广西。振德的父亲思想开明,不主张女儿早婚,他反对旧习俗。当放足的新思潮一来,女儿积极响应,父亲便同意振德放足,使女儿少受了许多委屈和痛苦。父亲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影响着振德幼小的心灵,使她萌生了寻自由、求解放的热望。

杨振德14岁那年,父母相继去世。从此,她便孤寂地走上了无依无靠的社会,步人了一条布满荆棘、风雨飘摇的独立奋斗的人生之路。

杨振德的青年时代,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处于腥风血雨的年代,一个妇女要在社会上独立生存是相当艰难的。但是,她深深地懂得,妇女要自尊自爱首先要自强自立,无论多么困苦,她都决心以自己的劳动来维持清苦的生活,不接受别人的帮助,不依靠别人生活,任何困难都不能减少她自强不息的勇气。

振德幼时就酷爱读书,祖父因吃错中药致死,父母便希望她学习中医,既可为己,又可救人。到了青年时期,她进入社会,奋发研究医学,渐渐地能够给人医病,以此作为自己谋生的手段。其他如历史、地理、文学、珠算等,也都是刻苦自学的,因而丰富了知识,有了求生的本领。

29岁,在早婚成风的中国,不少人已当上奶奶了,而杨振德才刚刚完婚,嫁到邓家,做了握有军权的镇台邓庭忠的夫人。一个有学有识的才女,又嫁到有权有势的武官之家,这使不少人羡慕嫉妒,觉得她这下可要时来运转了。但杨振德却把这一切看得淡如行云流水。她既不汲汲于富贵,又不戚戚于贫贱。她清醒地知道,上等的荣华富贵和有权势的丈夫都是靠不住的,最可靠的是自己。婚后,她仍然学中医,继续深造,给当地群众施医3年。她在医学上的造诣逐渐提高,她的医术在边陲重镇南宁逐渐引人注意。一位妇女,不依靠丈夫的高官厚禄过享乐的生活,而以自强自立为本,这在当时封建的旧中国,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1904年2月4日,振德生了一个女儿,取名玉爱,学名文淑,这就是后来干出了一番大事业的邓颖超。在文淑出生不久,家里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吵,原因是邓庭忠重男轻女要把女儿送给别人,这对杨振德是一次严重的打击,她豁出性命进行抗争,用一个女子、一个母亲的最大力量,反抗这个黑暗社会给人们铸成的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她拿起菜刀对丈夫说:“你要把女儿送人,就先杀掉我!”后来事情总算平息下来。但这件事,使她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妇女,必须要有一种本领,就是当她受到欺辱的时刻,能够始终是独立的,她应当有能力去保护自己的尊严。

当邓庭忠客死异乡的噩耗传来,杨振德为丈夫的死无限哀伤,为自己和女儿的厄运无限哀伤,她第一次在女儿面前哭了!她没让女儿披麻戴孝,只给她在鞋上包了一块白布,以示祭奠。为了母女的生存,为了把爱女抚养成人,她横下一条心:纵使千辛万苦,也要自食其力。

后来每当邓颖超回忆起母亲时都会说:“我妈妈是一位平凡的妇女,慈祥的母亲,她的一生是很曲折坎坷流离的一生。她具有独特的性格,反对一切封建习俗,追求进步,想往大同世界,有助人为乐的精神。自强自立,勤奋阅读,深研医术。她对我的教育和影响是起了很好的作用的。”

正是在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文淑自立的精神很早就表现出来了。上学时她因为聪慧好学,老师给她改名叫“颖斌”,她不喜欢这个“斌”字,就自己找了一个“超”字,或许她从那时起就想超越世俗,超越男子,做一个像母亲那样有所作为的人吧。P1-3

序言

今年7月11日,是邓颖超同志逝世18周年。值此,由赵炜同志编写的《邓颖超的故事》一书再版,这是一件令人感到欣慰的事情。这说明,人民没有忘记中国妇女工作的杰出代表、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邓颖超同志。

邓颖超是20世纪中国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名字,在中国可说是家喻户晓——她被千百万中国老百姓亲切地称为“邓大姐”、“邓妈妈”、“邓奶奶”,她和周恩来总理相濡以沫,一生为国,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早在20世纪早期,年轻的邓颖超就立下远大志向,积极投身到争取人民自由与国家富强的中国革命运动之中。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邓颖超大姐将个人一切置之度外,毫无怨言地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事业。几十年来,无论从做人还是做事方面,邓颖超大姐都给世人树立了一个楷模形象。邓颖超大姐晚年身居高位,但依旧保持着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西花厅的很多工作人员见证了她不居功不自傲、勤勤恳恳、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

赵炜同志是邓颖超大姐的秘书,她在西花厅工作了37年,担任邓颖超同志秘书一职长达26年,最后是她亲手把邓颖超大姐的骨灰撒进大海。可以说,赵炜不但是最了解邓颖超大姐的工作人员,而且是晚年邓颖超大姐的知心人。因此,由她编写这本《邓颖超的故事》当是最合适不过。

在邓颖超大姐去世后,赵炜同志和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的另外一些老同志共同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在全国数十所大中小学建立了一百多个“周恩来班”和“邓颖超班”,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更多地传播周恩来与邓颖超伉俪献身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希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至理名言能够扎根在年轻一代的心中。

听说这本《邓颖超的故事》将捐赠给祖国各地的“周恩来班”和“邓颖超班”,这令我感到特别高兴。我希望从“周恩来班”和“邓颖超班”走出来的孩子们像一颗颗火种,能够把老一辈的创业与献身精神带到更广泛的社会大课堂,让更多的人记住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大姐。

顾秀莲

2010年3月20日

后记

《邓颖超的故事》曾于1991年出版,为赵炜、王思梅二人共同署名编著,本次再版时,王思梅同志表示:“作者可以更简单、与邓大姐有更直接的关系为好,因此,我就不署名了。”赵炜同志表示,她和王思梅共享本书的著作权。

上个世纪90年代,《邓颖超的故事》一书曾作为《女革命家丛书》中的一册出版过。今天,作为“城乡青少年健康基金”成立后出版的第一本书,《邓颖超的故事》的再版,有着特殊的意义。

首先,这本书的再版,是赵炜同志近二十年来。始终不渝地坚持城乡青少年健康教育的见证。从《西花厅岁月》到《邓颖超的故事》;从“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到“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从遍布全国十几个城市大中小学校“周恩来班”、“邓颖超班”的创办活动,到宣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精神风范,赵炜同志在城乡青少年健康教育道路上前行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位古稀之年的老人,整年奔波于全国“周恩来班”、“邓颖超班”的上百所学校之间,十几年如一日,范世喻人,难能可贵。

其次,这本书的再版,是城乡青少年健康基金工作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我们有效整合社会教育资源、“五老”资源、文化资源和企业资源的有益尝试,首战告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关爱城乡青少年身心健康,是一件涉及范围广、责任重大的社会工作,关系千家万户和国家兴衰,非一域、一部、一人之力可成全之。然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赵炜同志良范在目、垂范社会,我辈追随、引领善为、业成有望!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青年运动——五四运动,距今整整90年了。无论什么社会、无论哪个时代,都会有一批为伟大理想而生活、而奋斗的青年先驱者:

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着不平凡的业绩;

他们吃苦耐劳、谦虚贵学、见贤思齐、进德修业;

他们正直端方、宽人律己、心静智明、孝悌仁义、存志贞恒、追求真理;

他们为理想而奋进的脚步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给历史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

《邓颖超的故事》正是20世纪千百万青年先驱者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缩影和写照!是谓开卷有益、典范人生之宝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领导下,城乡青少_年健康基金的工作,如万里长征,刚刚迈出了第一步。继《邓颖超的故事》再版之后,我们还将陆续编撰、出版一系列对青少年健康有益的人物传记。

这本书中选用了很多珍贵照片,这都是赵炜同志的朋友们拍摄的,他们对周恩来、邓颖超都有深厚的感情。赵炜同志说:“没有来得及同摄影者取得联系,相信他们会理解我的。”

最后,感谢顾秀莲同志、廖心文同志为本书作序。感谢李爱华、刘文欣、朱德志等同志援手本书再版。感谢中国重点城镇(文化)建设投资指导工作委员会的鼎力支持。

城乡青少年健康基金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刘树斌  2010年7月1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邓颖超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宇航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87894
开本 32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7
丛书名
印张 8.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2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8:3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