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吃经
内容
编辑推荐

殷登国 ,笔名商都,江苏扬州人,民国三十九年生,台大历史研究所毕业。有三十余种作品问世,包括《中国的花神与节气》、《图说三百六十行》、《皇帝的故事》、《皇后的故事》、《吃经》、《岁节的故事》、《古代社会绮谈》、《千年绮梦》、《百戏图》等。“民以食为天”,因为重视吃,所以名厨可以名垂千古、食谱可以藏诸名山;因为喜欢吃、懂得吃,中国人的饮食文化才在全世界独放异彩。不信吗?请看“吃经”。

内容推荐

“民以食为天”,逢年过节,只有“吃夜节菜”才能表达中国人的欢乐心情;因为战乱饥荒,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无数次“吃人肉”的悲惨情景;因为重视吃,所以名厨可以名垂千古、食谱可以藏诸名山;因为喜欢吃、懂得吃,中国人的饮食文化才在全世界独放异彩。

“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历史久了,什么东西都吃。”不信吗?请看“吃经”。

目录

从名厨谈起

从菜名谈起

吃御食

吃鲥鱼

吃酒席

吃酒

吃茶

吃鸦片

吃素

吃豆腐

吃粥

吃河豚

吃生鲜

吃老虎(老虎也吃人)

吃鹿

吃猪

吃活味

吃臭味

吃异味

吃人肉

吃应节菜

吃粽子

吃冰

吃补

腌鱼肉

腌寒菜

试读章节

从名厨谈起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事实上,“烹小鲜若治大国”也同样说得通。烹饪之中,的确存有高深的学问。

清初学者钱泳在《履园丛话》一书卷十二里,有一则“治庖”,以读书作文来做比喻,对烹饪技术作了深刻的分析。他说古人的著作汗牛充栋,会读书的人善于选择能得其要领,不会读书的人只能取其糟粕。厨师做菜也是一样,绝不是比山珍海味之多、鸡猪鱼鸭之富;高明的厨师能化臭腐为神奇,随手煎炒便成佳肴;拙劣的厨师则变神奇为臭腐,极意烹调也不堪下箸。

钱泳又说:想做文章必须先读书,想下厨做菜得先采买,没有不读书而能作文之人,也没有不买菜而能烹调出一道道佳肴之厨师。鱼鸭鸡猪好像十三经,山珍海味好像廿二史,葱菜姜蒜酒醋油盐和一切香料好比诸子百家,缺一不可。这些东西,厨师在煮菜时宁可不用,不可不备;用得恰当,不但有味,更可以大快朵颐;用得不恰当,不但无味,还令人作三日呕。

古代中国第一位名厨就是后来成为商朝开国君主成汤之贤臣的伊尹——这个例子也说明了烹饪与治国的密切关系。

传说伊尹的母亲居住在伊水(源于河南省卢氏县熊耳山,东北流经嵩县、伊阳、洛阳、偃师而汇人洛水)边,怀孕之后,有一天夜晚梦见天神对她说:“家中石臼出水时,快向东边逃走,不要迟疑回顾。”第二天早上,她察看家中石臼,发现臼中有水渗出,便把梦中故事告诉邻居,并且向东边走了十里;再回头看时,故乡已成汪洋泽国了。

伊尹母亲流浪到有莘国(在今河南省陈留县东)生下伊尹后,因饥荒而饿死,临死前把伊尹放在一棵桑树下,结果被有莘国的采桑女发现了,送交给有莘国的国王,国王替小孩取名为伊尹,交由一位厨师带回家抚养,伊尹长大后十分贤能,又因从小耳濡目染跟着养父见习,也精于烹割。伊尹的名声传到成汤耳中,成汤想聘用他,但是有莘国国王不答应。成汤没办法,便向有莘国国王求亲;有莘国国王答应了,把女儿嫁给成汤,伊尹是以“陪嫁媵臣”的名义,来到成汤的封邑亳县(今河南省商丘县)。

伊尹初见成汤时,肩上扛着煮肉的鼎,手中抱着切菜的俎(砧板),一副厨师的打扮。成汤笑着说:“我请先生来,不是要先生替我烧菜的,是要先生替我治国啊!”

伊尹放下厨刀,把国家治理得井然有序,为商朝奠下了坚固的国基。但是,伊尹的一手厨艺,却被“贤相”之名所掩了,后世之人甚而怀疑伊尹会不会烧菜;如晚明学者陈继儒在《枕谭》一书中说:“秦、汉前文书多况喻,伊尹负鼎干汤,谓尹有鼎鼐之才也,横议者遂以为庖人,诬矣。”这是不明史实的论断。

历史上第二位名厨就是东周春秋时代齐桓公的厨子易牙。

《战国策·魏策》上有个故事说:齐桓公半夜里醒来,口舌无味、食欲不振(多半是感冒了),辗转反侧,不得安眠;厨师易牙立刻煎熬燔炙、调和五味,做了几道可口的菜肴进呈,齐桓公见到色、香、味俱佳的美食,胃口大开,吃得饱饱的,一觉睡到日上三竿还好梦正酣哩!

齐桓公从此对易牙另眼相看,极为宠幸;易牙为了满足齐桓公挑剔的胃口,甚而把自己的大儿子杀死,蒸了给齐桓公吃,桓公吃了叹为“天下至美之味”,吃人肉在古代中国并不是一件稀罕的事,一遇到战乱饥荒,饥民为了活下去,“易子而食,析骸而炊”的事情经常发生;并且易牙不杀别人的小孩、杀自己的小孩煮肉给桓公吃,说起来,也还算有些良心。但是,齐桓公似乎并不是一个“每餐非人肉不饱”的君主,易牙也用不着靠泯灭天良以杀子来谄媚桓公,所以当时的宰相晏子在临终前就警告桓公说:“易牙连自己的骨肉都能下毒手杀死,他什么事做不出来呢?”要桓公别太亲呢易牙;但是桓公并没有听从。后来桓公死了,易牙果然和竖刁、开方等人一同造反作乱,使齐国大乱了好一阵子。  易牙行径虽然令人发指,但是烹饪技术的确是一流的,所以孟子曾说:“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到明朝时,还有一本专谈烹饪技术的书,取名为《易牙遗意》呢!

宋朝时,下层社会的人家不重生男重生女,生下女儿后,按照她的容貌才干,刻意加以培养,有的学歌舞、有的学缝纫、有的学烹饪,以备将来到大户人家里做事赚钱,学烹饪的特称为“厨娘”,她们的手艺颇佳,工资也极为昂贵。

南宋廖莹中《江行杂录》上有个故事说:有位京官退休返乡后,很不习惯乡下的饮食,他很怀念昔日曾在京师某大官家的筵席上,所吃到厨娘烧的菜。于是他决定雇请一位厨娘到家里做菜,拜托京师里的朋友替他物色。正好有位厨娘从一户大富人家解职,这位退休的京官闻讯之后,立刻请他来家里。

他看厨娘年方二十,生得美丽大方,举手投足之间也非常有气质,心里很满意,立刻请她办一桌简单的筵席,以便招待四、五位好友。

厨娘开出一份菜单,上面所需的材料有五十头羊、五把葱和其他调味品。主人看了大吃一惊,心想五人份的菜肴,怎么要这么多材料?可是他又不愿多问,显得自己小气,便命令仆人赶决去采办。第二天头梳高髻、薄施脂粉、穿着华丽的厨娘从行李中取出精致的餐具和刀叉用具,坐在调理台前的椅子上,动作优雅地用菜刀切菜。刀柄上系着金铃子,发出美妙而带韵律的声音。

厨娘烧了一道葱爆羊肉,是用五十头羊两边的脸颊肉烧出来的,羊身上的肉全当废物丢了,葱只取葱白的嫩心,烧出来的葱爆羊肉,果然馨香脆美,人人赞不绝口。但是她要的犒赏(薪资)太高,主人吃不消,不久只好另外找个借口把厨娘辞退了。

清朝建都北方,宫廷里的厨师以山东地区为主,宫廷菜肴也多半是山东名菜,到了乾隆皇帝时,情形才有了改变。

清高宗在乾隆三十六年二月南巡山东,初七日在南仓大营马头晚膳,当晚除了随行御厨做的菜之外,还有长芦盐政西宁以重金特别敦聘的苏州厨师张东官做的四道菜。乾隆帝对张东官烧的“冬笋炒鸡”极为赞赏,特别赏赐张东官一两重银锞二个。后来还把他聘请到北京当御膳房之长,从此北京御厨由纯山东式的宫廷烹饪变成山东、苏州混合式的宫廷烹饪。

苏州菜口味偏甜,张东官烧的一道“糖醋樱桃肉”从乾隆皇帝一直到晚清的西太后时代,一直是历代帝王后妃所喜爱的一道名菜。这道菜的做法是先将上等猪肉切成棋子形状的小丁块,再加上酱油、糖、醋与调味料,再加上新鲜的樱桃,倒人少许的水,放人白瓷壶中,用大火烘十个小时,使猪肉松软可口,樱桃也香味四溢,便成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

语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看了古代中国厨师这一行里的顶尖人物之后,更加相信此话不假。

P1-6

序言

古本“笑林广记”上有一则故事,说两个穷人在一起做梦,一个问:“将来有一天,你当皇帝了,你打算做啥?”

“我要吃饱了睡,睡醒了吃。”

“你真是呆子!”发问的人说:“要是我的话,我要吃了又吃,哪有时间睡觉啊!”

对于天天吃饱饭的人来说,上面的对话是个笑话,可是对许多“穷措大”来说,天底下再没有比吃更重要的事情了;也因此,闽南人才会说“吃饭皇帝大”。如果人民没饭吃,皇帝的位子就坐不稳,饥民造反是唐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是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理由在此。

对中国人来说,天天能吃饱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人们相见时总关切地互问:“吃了没?”因为人口众多而可耕地有限,中国人才什么都吃,吃蝗虫、吃蝎子、吃龙虱、吃蛇、吃蚕蛹,……就为了把肚子填饱。中国人食材之广泛博杂,绝对是世界之冠,不信的话,请看本书“吃异味”一篇。

也因为食物难得,中国人吃东西也吃得最彻底,一点不浪费,有一次,我请教我们法文的老师裴法燕小姐来家做客,席上有一道我拿手的卤猪肝猪心,同学们都吃得很开心,来自比利时的法文老师却碰也不碰,才知道大部分的外国人是不吃猪内脏的。可是中国人吃猪真有本事,从红烧猪头吃到卤猪尾巴,从麻辣蹄筋吃到五更阳旺,不但猪骨要拿来熬汤、猪血要拿来做猪血糕,连猪皮都要油炸了充当火锅料。这样子从头到尾、从里到外地吃猪,全都因为中国人饿怕了,舍不得丢弃食物。有关中国人吃猪的奇特文化,请看本书“吃猪”一文。

因为舍不得暴殄天物,中国人在有得吃时,要想尽办法把食物腌藏起来,以备没得吃的时候可以充饥。中国人擅长腌咸鱼、腌腊肉,还在大白菜盛产时腌制酸白菜,好在没新鲜蔬菜可吃的寒冬天吃酸菜白肉火锅,也使得中国人的食谱格外丰富,详情在本书中有“腌鱼肉”、“腌寒菜”两篇文章详细介绍。

也因为食物难得舍不得丢,到腐败发臭了还硬吃下肚,中国人才培养出吃臭物的特殊癖好,从臭豆腐、臭苋菜、臭蛋吃到臭虾酱、臭肉蛆……不看本书“吃臭味”一文,你绝对不会相信有许多中国人都是“逐臭之夫”。

因为生产牧草养一头牛所需的土地换成种粮食可以养活更多人,所以古代中国的哲人宣传“吃素”;因为“民以食为天”,逢年过节,只有“吃夜节菜”才能表达中国人的欢乐心情;因为战乱饥荒,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无数次“吃人肉”的悲惨情景;因为重视吃,所以名厨可以名垂千古、食谱可以藏诸名山;因为喜欢吃、懂得吃,中国人的饮食文化才在全世界独放异彩。

“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历史久了,什么东西都吃。”不信吗?请看“吃经”。

二○○九年五月端午节自序于加拿大蒙特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吃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殷登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52176
开本 32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0.2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S971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0
143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5: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