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禅”,先要学惭愧,自知惭愧才有禅心,修“净”,首须修恭敬,能恭敬人才有净土。星云大师当今佛教界的高僧大德,也是知名教育家和慈善家。书中内容选自大师各地弘法的精彩言论与生平著作,以浅白亲切的的文字,揭示佛教的哲学内涵,阐述人生处世的智慧,鼓励人们在平和中进取,在和谐中奋发向上。
图书 | 风轻云谈星云大师谈禅净 |
内容 | 编辑推荐 学“禅”,先要学惭愧,自知惭愧才有禅心,修“净”,首须修恭敬,能恭敬人才有净土。星云大师当今佛教界的高僧大德,也是知名教育家和慈善家。书中内容选自大师各地弘法的精彩言论与生平著作,以浅白亲切的的文字,揭示佛教的哲学内涵,阐述人生处世的智慧,鼓励人们在平和中进取,在和谐中奋发向上。 内容推荐 禅,有如山泉清流,浑然天成,不假造作,自然而流,不带勉强。你看,淙淙清泉,于山穷水尽处,它百转千折,随缘安然,任运道遥,它澄澈见底,甘纯清净,可以涤人谷虑。 假如你有一点禅坐的功夫,盘腿静坐,就能让你的心明净下来,这时候,我们的理想、计划、就会明明朗朗、清清净净,就能懂得如何处理,明白人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你的心能任运逍遥,随缘放旷,则“随所住处,皆是净上”。就如天上的太阳、月亮,不管乌云密布也好,或是刮风下雨也好,太阳、月亮都是那么逍遥自在的悠游于虚空之中,这就是随心而住,唯心净土了。 目录 禅是什么? 学禅的目的 如何参禅? 禅定与般若 禅者的生活修持 禅的智慧风光 何谓净土? 如何修净土法门 念佛法要 建设唯心净土 人间净土的意义 人间净土的蓝图 试读章节 学禅的目的 禅,是要我们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说到不住生死,是要我们以般若的智慧来超越轮回生死;所谓不住涅槃,是叫我们以慈悲心来服务人间,用人间佛教救度众生。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佛教的参禅须知》 人间需要“禅”,时代需要“禅”,要想求得生命升华的人,更需要“禅”。只有“禅”,才能医治功利、物质主义的时代病;只有“禅”,才能根除相对、二元世界观的谬见;只有“禅”,才能帮助人类寻得失落的自我,找回失去已久的精神家园。 ——《佛光教科书·佛教的真理·禅学》 禅,就是要你直下承担。直下承担“我是佛”,承认自己有佛心,就不会跟人计较、嫉妒,许多恶习就能消除,就能重新改造自己。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人际之间所以会有纷争,就是因为“你”、“我”的关系不协调。如果将人与人互换立场,彼此将心比心,甚至把“你”和“我”看成是一体,“你”、“我”的关系是荣辱与共、休戚相关,是同甘共苦、不分彼此的,即所谓“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如此就不会有人我的纠纷与不满了。所以,“你我一体”的心,叫做禅心,“你我相融”的心,叫做禅心。 ——《星云法语·何谓禅心》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风轻云谈星云大师谈禅净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星云大师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304080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0 |
出版时间 | 2009-06-01 |
首版时间 | 2009-06-01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46.5-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4 |
印次 | 3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