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梁武帝的统治”旨在为梁代文字世界提供一个社会和政治文化背景;第二章集中讨论这一时期文本世界的物质性,特别是文本的生产与传播,聚书与图书分类,类书的编纂,选本的编辑;第三章则把注意力转向文学话语的社会语境,并为梁代复杂多元的文学世界提供一张版图,还论及关于梁代文学“派别”的迷思;第四章“余事之乐”探讨了梁代宫体诗以及对它的接受和诠释;第五章“幻与照:新的观看诗学”把梁代宫廷文学放在佛教教义的背景下进行解读,借此对宫体诗做出新的阐释;第六章“明夷”继续对梁代“观照诗学”的讨论,但是重点放在具有代表性的宫体作家萧纲身上;第七章检视“南方”与“北方”的文化形象在六朝晚期的建构过程;第八章则探讨了侯景之乱以后,南方诗人对心理创伤,离散,以及旧有社会文化秩序之全面摧毁作出的反应。

内容推荐

萧梁王朝(502—557),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最富有创造力的朝代之一,同时,也是最被低估、受到误解最深的朝代之一。这也是至今仍然统治着中国文化想象的“南”、“北”观念初次成型的时代。本书不仅探讨梁朝的文学作品,更旨在检视梁朝文学产生的文化语境,就此提出一系列具有内在关联的文化史和文学史问题,重新评估和挑战对这一时代文化史以及文学史的现行主流观点,并探索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了中国文化传统中历来对梁朝的忽视与贬低。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梁武帝的统治

 登基之前的岁月

 想象的族谱

 梁朝的政治文化

 “皇帝菩萨”

 最后的岁月

第二章 重构文化世界版图之一:经营文本

 文本生产与传播

 书籍收藏与分类

 文学与学术活动

第三章 重构文化世界版图之二:当代文学口味的语境

 “文化贵族”的兴起

 文学家族

 虚构的对立

 萧统和萧纲:个案研究

 梁代的文学口味

 结语

第四章 “余事”之乐:宫体诗及其对“经典化”的抵制

 刘勰的焦虑

 博 弈

 体痈:关于徐搞

 北人的裁决

 “主义”的陷阱:解读徐陵《玉台新咏序》

 春花飘落始自何时?

 断桥与六尘

 结语

第五章 幻与照:新的观看诗学

 蜡烛小传

 梁前关于灯烛的诗文

 洞察现象界的真谛:佛教的“观照”

 观照的诗学

 水,火,风:体验幻象

 结语:烛光下的棋盘

第六章 明夷

 少年时代

 年轻的雍州刺史

 人生的转折点

 春宫岁月

 感知与再现

 末年

 结语

第七章 “南、北”观念的文化建构

 南北之争

 征服者的文学观

 想象北方:边塞诗的诞生

 造作的雄健:“北朝”乐府

 采莲:建构“江南”

 表演女性:吴声与西曲

 结语

第八章 分道扬镳

 幸存者的回忆录之一:颜之推

 幸存者的回忆录之二:沈炯

 幸存者的回忆录之三:庾信

 尾声之一:杨柳歌

 尾声之二:真正的结局

劫余/结语:梁朝形象的浪漫化

参考文献

名词索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田晓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71269
开本 16开
页数 3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9.391
丛书名
印张 2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8: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