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盈尺集--当代文学思辨与随想/中国学术批评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2000年后的评论文章,记录了我感兴趣的一些作品,也记录了当时读作品的一些感想。

第二部分记录1990年代中后期,我的关注重点转向“十七年”小说,在出版《追忆燃情岁月——五十年代小说艺术类型论》和《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两本书前后发表的相关文章。

第三部分关注女性文学。通过这方面写作,进一步认识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来龙去脉,并把这种理论方法运用于本土文学批评,作一些探讨和尝试。

第四部分算不上正儿八经的评论或研究文章,往往是作者率性而为,不过其中的“议”和“记”,也出自本人对人对事的观感。

目录

前言

留美学生的心态透视

 ——读查建英《丛林下的冰河》随笔

返归自然

 ——张承志与赫尔曼·黑塞作品异同谈

在故乡的风景中寻觅

 ——关于刘玉堂的小说

镜子与调色板

 ——重读《女女女》

向故事蜕变的“历史”

 ——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及其他

漂泊者悸动的灵魂

 ——《桑青与桃红》浅析

激情年代的浪漫曲

 ——读《雪松湾的慢华尔兹》

《从文自传》与“边城”的意义

逃离“语言”的魔障

 ——读长篇小说《暗示》

“身上的鬼”和“日常的梦”

 ——关于毕飞宇的小说

读南非作家J.M.库切的小说《耻》

家国事平常心

 ——关于韩剧的流行

感而能谐婉而多讽

 ——读范小青《女同志》

“世变缘常”

 ——关于叶维丽和马笑东口述史《动荡的青春》

论青春体小说

 ——50年代小说艺术类型之一

现代性叙事与被叙述的历史

史与言

 ——《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导言

“历史”背后

 ——关于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历史相关性问题

沉浸在理想王国的史诗写作

 ——关于50年代农业合作化小说

传统叙事方法的重现与再造

 ——关于50年代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规约、撒播与移植

 ——论60年代“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小说模式

亦新亦旧的时代

 ——关于1980年前后的小说

重读与重写

 ——当代文学史研究中“大理论的复归”札记

关于“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

 ——以赵树理小说为例

周立波小说的唯美倾向

观念与小说

 ——关于姚雪垠的五卷本《李自成》

不断发现陌生的自己

 ——评孙惠芬创作中的女性小说倾向

辉映世纪的女性写真

 ——论当代女性小说的历史嬗变

从“故事”到“事情”

 ——《口述实录:西部女人事情》序

女性主义批评:并不奢侈的今日话题

回想“春暖时节”

 ——一份大跃进年代的女性写作个案

女性想象与历史认知

 ——关于当代女性文学几点思考

时装与当前的文学命名

败者的旗帜

 ——读《惶然录》

小说的边界

身份焦虑幻化出的艺术空间

 ——关于“乡下人进城”及其他

我心目中的父亲与沈叔叔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盈尺集--当代文学思辨与随想/中国学术批评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董之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0919586
开本 16开
页数 4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67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7
丛书名
印张 28.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30
167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