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集多年的咨询手记,汇集了大量的实战经验,从学习方法、心理调节和高三家长做什么等三个部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全书叙述平实简练,图文并茂,选取的事例典型生动,力求让考生和家长在轻松的阅读中掌握战胜高考的法宝,是一部高中生和家长成功跨越高考不可或缺的指导丛书。
图书 | 高分是这样炼成的/学生启智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该书集多年的咨询手记,汇集了大量的实战经验,从学习方法、心理调节和高三家长做什么等三个部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全书叙述平实简练,图文并茂,选取的事例典型生动,力求让考生和家长在轻松的阅读中掌握战胜高考的法宝,是一部高中生和家长成功跨越高考不可或缺的指导丛书。 内容推荐 本书分学习实战篇、心理实战篇、家长实战篇三部分来指导考生和家长如何备战高考,是一本最有效最快捷的备考锦囊,让学生和家长一同成功跨越高考。学习实战篇中教授了一些非常具有实用价值和可操作性的学习方法,适宜高三学生阅读,同时总结了前人成功战胜高考的经验,尤其是历年来一些高考状元的制胜方法。心理实战篇是关于高考备战期间的心理调节,让考生和家长用一个良好的心态来面对高考,从而取得优异成绩。家长实战篇则是提供给家长如何做好孩子后勤服务工作的指南,从饮食、心理辅导等各方面为孩子解决高考道路上的障碍。全书的叙述平实简练,图文并茂,选取的事例典型生动,力求让考生和家长在轻松的阅读中掌握战胜高考的法宝,是一本考生和家长面对高考的必备书。悉题型多,但在大考碰到的题目陌生度大,对这些孩子的心态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目录 学习战略篇(上) 前言 与你一起跨越高考 第1单元 东尼·博赞与思维导图 第2单元 用思维导图制订高三初期复习计划 第3单元 如何制订长短期学习计划 第4单元 最后冲刺做什么 第5单元 考前几天要做些什么 第6单元 考试中存在的五大问题解决对策 第7单元 学习中存在的十六个问题 第8单元 学习问题问答 第9单元 学习方法集萃 第10单元 解密状元学习方法 心理实战篇(中) 前言 你是你自己的冠军 第1单元 高考综合征 第2单元 如何缓解压力 第3单元 我们为何不自信 第4单元 如何消除考试紧张 第5单元 如何缓解考前失眠 第6单元 如何消除考试恐惧 第7单元 如何消除考前消极的心理暗示 第8单元 上课走神的原因分析以及解决办法 第9单元 如何学会适应环境 第10单元 如何走出抑郁 第11单元 如何减缓头痛 第12单元 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第13单元 总是感觉没有进步,怎么办 第14单元 感觉很累怎么办 第15单元 无法进入状态怎么办 第16单元 如何克服浮躁 第17单元 考试没考好怎么办 第18单元 考前感觉很兴奋怎么办 第19单元 题目做完后感觉不对又重做,导致考题做不完 第20单元 考完后雄心勃勃,但过一段时间又忘乎所以了 第21单元 不要放弃自己 第22单元 恋爱花絮 第23单元 高中的友情 第24单元 如何和父母沟通 第25单元 他们为什么成功 第26单元 考前失眠怎么办 第27单元 临近高考却莫名心烦气躁怎么办 第28单元 考前三天要做的五件事 第29单元 考前几天不知所措怎么办 家长实战篇(下) 试读章节 一 东尼·博赞简介 思维导图又称“脑图”,它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东尼·博赞在研究大脑的力量和潜能过程中,发现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在他的笔记中使用了许多图画、代号和连线。他意识到,这正是达·芬奇拥有超级头脑的秘密所在。在此基础上,博赞于19世纪60年代发明了思维导图这一风靡世界的思维工具。 东尼·博赞(Tony Buzan),1942年生于英国伦敦,英国头脑基金会的总裁,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他因发明“思维导图(Mind Mapping)”这一简单便捷的思维工具,以大脑先生(Mr.Brain)闻名世界。他曾因帮助英国查尔斯王子提高记忆力被誉为英国的“记忆力之父”,是著名大脑潜能和学习方法研究专家,世界记忆锦标赛和世界快速阅读锦标赛创始人。他是全球的公众媒体人物,在英国和国际电视台出现的累计时间超过1000小时,拥有超过3亿的观众和听众。 英国、新加坡、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国家争相聘请他担任政府及政府机构顾问。同时,他还在微软、IBM、索尼、三星、甲骨文、摩根、英国电讯等知名跨国公司担任商务顾问。除此以外,这位国际心理学家委员会委员还身兼国际奥运教练与运动员的顾问以及英国奥运划船队及西洋棋队的顾问。到目前为止,这位风靡世界的大脑巨星已出版80余部专著,在五大洲100多个国家的总发行量突破1000万册。他所引领的“头脑风暴”正在席卷全球。 在博赞成长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他所学的知识越来越多,却常常陷入烦恼和痛苦中:所学的知识记不住、学不好。他辛辛苦苦地记笔记,却发现记得越多,脑子越乱。为了改善记忆,他开始用不同的颜色在笔记上做标记:下划线、着重符号,画圈或者框。果然,这个举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进人大学后,他跟很多西方青年一样,对希腊有着极高的热情和好奇,但东尼注意到了善于思辨的希腊人的一种记忆体系:他们引入想象(IMAGINATION)和联想(ASSOCIATION)。这给了博赞很大的启发:我们大部分人的笔记,都是最乏味单调的东西,跟想象和联想都沾不上边儿,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错儿;我们具有无限潜力的大脑,一定是在某个地方被限制住了,我们都还没有意识到。后来他开始研究天才达·芬奇,发现达·芬奇在他的笔记中使用了许多图画、代号和连线。他意识到,这正是达·芬奇拥有超级头脑的秘密所在。经过自己多年的潜心研究,终于发明了“思维导图”这种简单有效的思维记忆工具。 思维导图是一个简单、有效、便捷的思维工具。它依据全脑的概念,按照大脑自身的规律进行思考,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从而极大地发掘人的记忆、创造、身体、语言、精神、社交等各方面的潜能。 东尼·博赞不仅仅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传奇的职业经历也令我们大家由衷地敬佩。作为著名的教育学家,他在大学中开设“创新思维”和心理学课程,后来在伦敦教育局取得一个特别教师的职位,专门从事像“学习障碍症”少年、“问题少年”和“天才少年”等这些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 过去30年来,博赞一直在全球五大洲游历,做关于大脑、思维、学习的讲座。世界顶尖学府和全球500强企业,包括微软、IBM,迪斯尼、大英百科全书、英国电信等著名企业,都曾请他做过讲座。 博赞还因“最大的课堂”而闻名。这是因为他曾经在南非的索韦托,连续三天,同时给2000个十几岁的孩子上课。在Swindon举办的“英国大脑日”活动中同时给4000个孩子上课。最近他又创造了一天之中教授最多学生的世界纪录:他在一天中,通过卫星电视,同时给在英国和美国10个不同地方的孩子们上课,每个分会场是10000人,合计共10万人。博赞的讲座总是获得极高评价。 博赞曾经获得的教育方面的荣誉包括:欧洲管理中心授予的“高级培训师”,管理研究院授予的“著名培训师”,青年总裁组织授予的“领导力奖”。他经常被人们评价为“我一生最好的老师”。 作为一名奥运教练,博赞曾经协助英国男子划艇的教练Mike Spracklen,做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划艇教练。同样他也曾经协助指导过英国女子划艇队参加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的比赛。 博赞的运动生涯开始并不顺利:第一次打板球刚刚拿起球拍就伤了右手,第一次踢足球就伤了腿,第一次严酷的“深水区下水”的游泳课在冰冷的水里几乎淹死。 尽管有这些挫折,博赞后来还是成长为一个全面的运动健将,他所擅长的项目有:击剑、长跑、举重等。他也是一个救生员、少年组划艇冠军和交际舞冠军。 博赞的爱好还不止这些。武术,尤其是空手道和合气道,也是他的特长(合气道一段,黑腰带)。他参与的项目还有划艇,长距离或是跨海峡的游泳。 除了做体育方面的教练,他还在智力比赛领域里有所建树。他曾经帮助过很多记忆大赛的大师,包括8次赢得世界记忆大赛的冠军多米尼克·奥伯来恩。他也是英国男子、女子国际象棋队的教练。 科学在山脚下分家,却在山顶会合。无论是达·芬奇还是东尼·博赞,他们极富色彩的职业生涯都为我们展示了:只有善于运用大脑的人、善于运用思考、善于不断总结分析并发现规律的人,才会获得绚烂的人生。 相信你也能成为达·芬奇或者爱因斯坦…… 行动!和我一起用思维导图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开发出自己丰富的思想潜能,实现自己人生的梦想! …… P7-9 序言 与你一起跨越高考 2009年高考在人们的紧张期盼下终于落下帷幕,当人们茶余饭后评点孩子高考的成功与失败时,扼腕、惊叹、羡慕…… 和往年一样,我陪同几个孩子一起跨越高考,他们中间有如愿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的,也有让我们大家困惑不解的,真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出于职业敏感,我对孩子们成功与失败的因素进行了跟踪了解,也就一些问题与一些老师和成功跨越高考并已经就读于名牌高校的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交流。 为什么很多人在高考的考场会发挥失常呢?就这个问题我和山西一位化学老师卫兰萍老师进行了交流。她认为:心态不好是一个原因,平时考得好是因为他们见过的题目多,熟悉题型多,但在大考碰到的题目陌生度大,对这些孩子的心态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为什么我们在考试的时候会觉得题型陌生呢? 第一。不善于总结基础的定义定律。 很多人对基础定义和定律也很清楚,但就是不知道怎么用。就此卫老师以初中化学为例进行了分析。“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单质的是( )H2 02 C Mg。”而这样的题目每次考试都有学生做错,为什么呢?原因就是他们对元素、原子、单质的定义没有真正地了解,不会自己去对这些进行分析对比和总结。当你提点时,她(他)又会恍然大悟:原来这样啊! 第二。不善于总结题型并建立模型。 题海战术可谓是每个高考生必修的战术。我们做过大量的题目,但我们面对高考题型时仍然感到陌生。为什么?关键是我们不会总结题型。我们忽略老师讲解的经典题型,并将其加以拓展。比如数学中的立体几何,惯用的解题技法有平面向量法和辅助线法。那么什么情况下用向量法,什么情况下用辅助线法呢?你就要学会从经典题目中去摸索出规律,并建立相应的模型,这样,拿到题目我们就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而不再是茫然。 为什么考试总是会出现错误呢? 第一,不善于阅读。 在和某高校物理系大三学生贾昆鹏进行“为什么在高考考场发挥失常”的探讨时,他提出“这和我们平常的做题习惯有关,总是很少做好文字阅读,导致做题错误”的观点。 深入研究,他的观点不无道理。通常情况下,我们拿到题目的时候总是一目十行地浏览一下,很少用心去阅读,更别提咬文嚼字地去抠题目中的条件。这就很容易造成审题错误。 以初中一道数学题目为例。在等腰aABC中,一腰的中线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2厘米和15厘米,问这个三角形的腰长为多少?很多同学在审题的时候,就会理解成分成了两个三角形后,其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分别是12厘米和15厘米,这就平白无故地多了一条“中线”长。 原题意是:AB+AD=12或15 CD+BC=15或12, 如果甲题出现错误, 则会有:AB+AD+BD=12或15 CD+BC+BD=15或12 而出现这个错误的原因就是在读题的时候,忽略了“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而看成是“将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如何让自己在阅读中有效捕获题目的要点呢?除了我们平时在读题目的时候要认真外,还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那就是“一边读题一边圈点关键词”。 第二。不喜欢认真看教材。 对于教材的忽略是所有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教材看上去都很简单,寥寥数语的定理定义以及简单的公式,然后就是针对定理或者定义以及公式运算的习题。然而,考试题目就全然不同了,其综合程度非常高。特别是一些文科类的题目,感觉自己答了一大堆,可是分数却不高。这除了审题出现偏差外,还与我们对教材的忽略有关,因为很多时候老师出的题目就是教材上的文章段落。而我们往往会忽视教材。 其次,不喜欢看教材还表现在对定理定义的一知半解上。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写出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很多同学会很快地写出(n-2)×180°。对了吗?很显然这个公式写对了但不完整,因为它漏掉了n≥3这个条件。其实,在我们的学习中,很多知识都是建立在一个特定的条件下,比如对数,我们就对“底”做了规定的。这些条件就是我们在解题中关键的细节。然而,我们在看教材的时候,往往是囫囵吞枣,看主体不看枝干。 为什么考试的时候看到题目总是会似曾相识但就是做不出来呢? 第一,上课不善于做笔记。 针对高考时很多考生失利,我和2009年留美学生孟逸馨进行了交流。她认为:是平时总结得不够。其实数学题或者说理科题很多解法都是类似的。当我问她是否有上课做笔记的习惯,她很肯定地告诉我:有啊。课堂笔记主要记录重点、要点和经典题型。 那么是不是做了课堂笔记就能学好了呢?否!做笔记只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课后的整理与总结。孟逸馨这样告诉我:在做笔记整理题目的时候有意识地把相似的题型放在一起,这样复习的时候就很容易记忆。 第二,不善于纠错。 很多同学面对自己可怜的分数非常烦躁,看都不愿意看,更别说好好反思了。有的同学则认为错题老师会讲解的,也就不认真地分析纠错了。孟逸馨告诉我:她有专门的纠错本,并且发现,错题本在物理科目上用处更大。而很多同学恰恰就不喜欢纠错。因此常常会出现这次考试错了的题目,下次考试又做错了,或者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它认识你但你却不熟悉它。 高考有着太多的因素羁绊着我们前行的脚步,每当我品读那些成功跨越高考的孩子们的学习方法和心态时,我会为他们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方法由衷地赞叹!在品读那些失败的孩子的学习方法和复杂的心理时,我会为他们扼腕叹息。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每一个孩子都很优秀。很多孩子在高一高二的时候成绩非常不错,然而进入高三后成绩却开始下滑,越是成绩下滑越是不知所措,越是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最后导致高考失利,原本平常成绩在中上等水平的,高考却考出了出乎人们意料的结果。 每一年陪伴孩子们高考,每一次都要亲历一次高考的喜怒哀乐,对高考有着太多的感悟有着太多的认识,于是就有了这本《高分是这样炼成的》。 该书分为学习实战篇、心理实战篇和家长实战篇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独立但又是相互渗透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高分是这样炼成的》是真正帮助你成功跨越高考的经典之作。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孤立的,他融合了方法+心理+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在学习实战篇中我们汇集了大量的学习方法以及在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最重要的是,我们对学习中的各种问题都提出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在心理实战篇中,我们对高考学子的各种心理问题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根据学生们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在家长实战篇中,针对家长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思想问题,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提供了大量的高考所需的基本信息。 我们衷心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祝大家学习快乐! 伸出你的手,让我的智慧与你一起跨越高考一起飞翔在梦想的天空! 2009年9月18日 书评(媒体评论) 刘老师是一位成功的母亲,一位真诚的聆听者,更是一位亿万学子的知心朋友。 ——株洲 刘丰和
这次高考能取得不错的成绩,真的非常感谢刘老师还有宋哲姐姐的帮助,没有你们我不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走出低潮突破瓶颈,顺利通过高考这关。Thank you very very much!:) ——福建 陈丹荔
一年,在人生的长河中不算太长,但在决定命运的高考中不是很短。这一年孩子的跋涉是那么艰难!是你——刘老师,用你的诚信、真诚、爱心和知识引导着孩子,陪她度过了思想和学习上的一个个难关。你引导着她成长,激励着她进步,更感动着我!在今后的岁月里,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和家长能在你的引导下,轻松愉快地度过高三。 ——山西 卫兰萍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高分是这样炼成的/学生启智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强//宋哲//向长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386005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6 |
出版时间 | 2009-09-01 |
首版时间 | 2009-09-01 |
印刷时间 | 2009-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32.474 |
丛书名 | |
印张 | 1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234 |
宽 | 166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