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怀哲一生中有关哲学和伦理学的著作颇丰,特别是他提出的对生命的敬畏(Ehrfurcht vor dem Leben)的概念至今在哲学以及伦理学领域内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本书将使人们对于史怀哲及其思想宝库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于我们了解以及重构史怀哲思想体系的大厦显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中国思想以及思想史的研究来看,史怀哲的这本《中国思想史》也是一家之言,是在特定时期,特定的动机下,对于中国思想及其发展史的一种独到解读,它必然能够丰富中国思想史的宝库。
| 图书 | 中国思想史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史怀哲一生中有关哲学和伦理学的著作颇丰,特别是他提出的对生命的敬畏(Ehrfurcht vor dem Leben)的概念至今在哲学以及伦理学领域内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本书将使人们对于史怀哲及其思想宝库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于我们了解以及重构史怀哲思想体系的大厦显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中国思想以及思想史的研究来看,史怀哲的这本《中国思想史》也是一家之言,是在特定时期,特定的动机下,对于中国思想及其发展史的一种独到解读,它必然能够丰富中国思想史的宝库。 内容推荐 如同对于印度思想那样,史怀哲写了一部关于中国思想的著作,它直到今天才得以出版。史怀哲一直致力于按照对生命的敬畏的伦理观点来归纳人类的思想史,中国思想史是其宏大的至今仍然有着巨大现实意义的计划的一部分。 阿尔伯特·史怀哲分别于1937年和1939年、1940年之际,在非洲的岚巴瑞那样一个远离图书馆的地方写下了中国思想史的两个不同手稿。本书则是首次将两份手稿出版。这部未完成的著作可以看作是史怀哲在他其他作品中稍稍提及的关于中国思想史的详尽阐述。史怀哲对于中国思想史的深入的阐释也同时为我们打开了通入他的神学与伦理思想的大门。在本书后记中,波鸿汉学家海因内·洛兹肯定了本书在汉学界的地位。它直到今天仍然是一本值得一读的思想史方面的导论著作。 目录 序言 印度和中国思想史(1939/1940年稿) [Ⅰ]印度和中国思想中神秘主义的产生 [Ⅱ]印度思想 [Ⅲ]中国思想 [1.发端,古代的源头] [2.孔子] [3.]道家神秘主义[老子,庄子,列子] [4.墨子] [5.经典时代的批判性的思想家、诡辩家,杨朱] [6.孟子] [7.]草稿:佛教在中国[和西藏] [8.孔子学说的革新者] [9.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10.中国思想被欧洲认识] [11.民间伦理(《感应篇》),新时期的道士伦理] [12.中国思想同印度及欧洲思想的比较] [13.自19世纪中期开始的危机] [14.欧洲对中国思想新的兴趣] 中国思想(1937年第一稿,第一部分) [关于中文的前言] [古老的传统文献] [膜拜祖先] [焚书] [老子、列子、庄子那里的新的繁荣] [道家神秘主义] [忘我的颠狂状态] [婆罗门的忘我颠狂体验、道家的无为] [不使用暴力的原则] [道家思想的意义] [孔子] [老子和孔子的相遇可能只是“传奇色彩的传说”] [墨子] [与孔子的对比] [孟子] [辩论家(批判的思想家),诡辩家] [王充] [惠子,公孙龙,苟子] [卫鞅,鬼谷子,韩非子] [杨朱] 附录(草稿l937年) 人类思想,中国思想,l937年第一稿,第二部分。[节选] 计划 [老子,邓析子] 道家神秘主义和忘我颠狂 [关于道家学说] [道家思想和伦理学] 关于道家思想的最后一段的草稿 内在化的对生命及世界的肯定观 孔子 草稿 墨翟(墨子) 国家学说 个人的伦理 关于墨子的论断 墨者 关于孟子的章节的计划 杨朱 佛教在中国,孔子学说的复兴 [孔子学说的革新和在蒙古统治时期] [宋朝的哲学家] [书摘的注释] [王阳明] 中国思想中的人和创造物 《感应篇》中的劝诫 回顾的草稿[Ⅰ] [回顾的草稿]Ⅱ 关于中国思想发端的章节的重新修改的草稿 关于中国思想最古老的世界观的章节的草稿 民间世界观 去掉的继续的新稿 (中断的文字的)继续 [对中国思想的]最后肯定 [关于自然现象和人的行为的关系的章节的新稿] 有关古代中国哲学的伦理思想的草稿[的文字] [和古代印度伦理的比较] [与古希腊伦理思想的比较] [和查拉图斯特拉伦理的比较] [和犹太教和基督教伦理的比较] [古代中国伦理] [中国思想中的人和生灵(1933)的草稿页标注为1937] [卷宗8,第7号更多的注释(1936年和1937年)] 关于中国思想l939/1940年的草稿(节选) 关于道家神秘主义的章节的计划 计划:无为 [文章] 道家神秘主义的结语的草稿 中国思想的进程 后记 阿尔伯特·史怀哲关于中思想,一个汉学家的评论,海因内·洛兹 参考文献 本书来源目录 索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思想史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德)阿尔伯特·史怀哲 |
| 译者 | 常暄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0805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4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35 |
| 出版时间 | 2009-09-01 |
| 首版时间 | 2009-09-01 |
| 印刷时间 | 2009-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4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50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9-1462号 |
| 版权提供者 | Verlag C.H.Beck出版社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