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接受有悠久的历史和丰硕的成果,产生了很大影响,对沟通并促进中国与英关在文学与文化方面的交流发挥了重大作用。本书从19世纪中叶以来的英美翻译家中精选最具代表性的20位(含四位美籍华裔学者),运用现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观念和丰富的译例,对他们英译汉诗的主要成就、译学思想、翻译策略、形式技巧、历史贡献和误解误译等作系统的分析评述,以此对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诗歌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作历时性的全面描述。本书既是翻译研究的学术专著,亦可用作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等方向的研究生教材。
| 图书 | 中国诗歌在英语世界--英美译家汉诗翻译研究/外教社翻译研究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诗歌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接受有悠久的历史和丰硕的成果,产生了很大影响,对沟通并促进中国与英关在文学与文化方面的交流发挥了重大作用。本书从19世纪中叶以来的英美翻译家中精选最具代表性的20位(含四位美籍华裔学者),运用现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观念和丰富的译例,对他们英译汉诗的主要成就、译学思想、翻译策略、形式技巧、历史贡献和误解误译等作系统的分析评述,以此对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诗歌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作历时性的全面描述。本书既是翻译研究的学术专著,亦可用作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等方向的研究生教材。 目录 绪论:英语世界汉诗翻译概述 第一章 理雅各:开创西方汉学新纪元 第二章 翟理斯:以西方传统重构中国古诗 第三章 克莱默-宾:展示维多利亚诗风 第四章 洛威尔:在翻译和创作中追求意象 第五章 弗莱彻:继承格律体译诗传统 第六章 宾纳:对唐诗的诗意诠释 第七章 庞德:为西土移植神州种子 第八章 韦利:将心灵遥寄东方 第九章 雷克思洛斯:毕生追随“诗圣”召唤 第十章 海陶玮:现代西方的东方隐士 第十一章 葛瑞汉:诗译中的哲思色彩 第十二章 罗郁正:执著的故国情怀 第十三章 霍克思:重构文学经典的大师风范 第十四章 华兹生:坚守心中的东方圣土 第十五章 白之:跨越欧美的中国情结 第十六章 刘若愚:译诗复求古人意 第十七章 斯奈德:皈依佛门的美国诗人 第十八章 叶维廉:离散译者的文化使命 第十九章 欧阳桢:以透明之眼看世界 第二十章 字文所安:熔铸当代西方汉学之辉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诗歌在英语世界--英美译家汉诗翻译研究/外教社翻译研究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朱徽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612814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9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70 |
| 出版时间 | 2009-09-01 |
| 首版时间 | 2009-09-01 |
| 印刷时间 | 2009-09-01 |
| 正文语种 | 英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8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H315.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9.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10 |
| 宽 | 145 |
| 高 | 11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21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