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劲舞苍穹(空军有个明星团)
内容
编辑推荐

2009年,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一年,因为今年的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的到来。接着好事连连,到了11月11日这一天,又是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60年的纪念日,在这个双喜临门的日子里,我们军中部队文艺团体的空政话剧团,以强大的明星阵容结集出版这么一本书,既是对空军诞辰60周年奉献的一份很别致的礼物,同时也填补了多年以来空军文化艺术界该项选题成书出版的一个空白。

内容推荐

现在我们都知道空军有个明星团,明星团里不断涌现出一个个光彩夺目的明星和影视佳作,追本溯源,我们可以系统地回顾一下空政话剧团几十年来所走过的道路,从中也就可以寻找到如今该团红红火火、后继有人、前程似锦的正确答案。

本书既是对空军诞辰60周年奉献的一份很别致的礼物,同时也填补了多年以来空军文化艺术界该项选题成书出版的一个空白。

目录

李雪健:好人好戏好演员

濮存昕: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陈瑾:做一个努力贴近观众的演员

剧雪:不与春争独芬芳

王学圻:铁骨铮铮真伟男

郭旭新:痛苦的转型幸福的结果

肖雄:高洁雅致一青衣

温玉娟:“水莲”嫂子的激情岁月

杨树泉:千面百变的性格演员

胡亚捷:“便衣警察”魅力依旧

洪剑涛:爱艺术爱生活的“开心果”

吴京安:军人雄姿演绎豪迈情怀

阎妮:龙套岁月磨砺出来的千里马

牛莉:从体坛名将到影视明星

殷桃:如花美眷的豆蔻年华

沙溢:空政首席“接班小生”

毛孩:“全军第一小战士”

周小斌:不像大腕的“影帝”

林永健:敦厚的枝干变大树

姜超:逆水行舟真勇士

高亚麟:把快乐的欢笑撒满银屏

王超:个性化的“七彩调色板”

王新军:后来居上的追梦人

试读章节

有时候,命运总是喜爱开一些很残酷的玩笑。2000年11月份,李雪健在西安郊外的一个部队拍电视剧《中国轨道》的外景戏时。被检查患有鼻咽肿瘤。此时,李雪健希望李林导演能把自己的戏往前“抢一抢”。他一边拍戏,一边接受治疗。看到李雪健日益消瘦的脸庞和疲惫的身躯,特别是治疗中的痛苦反应,再看到他仍在精益求精地一场接着一场地拍戏,现场所有工作人员既崇敬又心疼。大家都清楚,李雪健是在用心血铺筑着一条辉煌壮美的《中国轨道》。

2000年岁末之后的近两年间,李雪健一度消失在众人的视野外。春风化雨,枯木逢春,转眼间到了2002年,病愈后的李雪健,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他完完全全地看淡了名和利,对表演艺术更加珍惜。同时,对剧本的挑选也更加严格了。李雪健随时随地地告诫自己一定要一丝不苟。力求拍一个成一个,对广大观众、也对自己负好责。

在新片《至高无上》里久未露面的李雪健已恢复了往日的神采。在该片中,他塑造了一个平凡的国家公务员——税务稽查员老李的形象。不仅如此,为了演好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税务为题材的故事影片,李雪健身先士卒,深入到税务稽查的第一线,了解和体验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稽查一分局所长,在片中出演他的上司。

2003年,李雪健在参与拍摄电视系列剧《中国故事》的一集《老师的故事》里,扮演一位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他一到剧组就试装,没有半点含糊。一件、两件,七八件下来,一旁的工作人员都有些不忍,可李雪健没有丝毫怨言,还极为专业地和导演、服装师共同探讨服装的可信性,直到大家都满意为止。

还是在2003年,导演高希希给李雪健送来了电视剧《历史的天空》的剧本,恳切地希望他能够加盟,给剧中杨司令员这样一个原本戏份不多但分量很重的角色压住阵脚。《历史的天空》是李雪健真正意义上的复出之作,在张丰毅、杨树泉、孙松这些曾经合作过的伙伴面前,通过演员之间默契的交流,李雪健很快如鱼得水找回了自信。他和张丰毅有一段戏,表现的是杨司令员训斥姜大牙,两人你一言我一句,看得导演都忘了喊停机,戏却没有断,依然往下演。此时的李雪健,治疗后已离不开水,大段戏说得早已是口干舌燥,他顺势命令姜大牙:“我渴了,给我倒点水喝。”张丰毅一个立正:“是!”就心领神会结束了这场戏。还有一场令人记忆犹新的戏:杨司令员在整改中,赶来解救姜大牙,情急之时,他即兴地拔出了警卫员的手枪,强压着火,让万古碑放出姜大牙,一下子把剑拔弩张的对峙推到了顶点。这部戏获得了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奖后,剧作者之一的蒋小勤特地从南京打来长途电话,感谢李雪健把杨司令员的台词润色得那么好,把原剧本中戏少单薄的一个人演出了光彩。著名影评人徐江在《历史的天空:魅力“男人戏”》中专门写道:“自称是‘大绿叶’的李雪健,出演的杨司令员,和他过去所演的焦裕禄、宋江等角色一样,都能在观剧的快感之外,再给人多带来一层表演美学上的享受。他一直是戏比天大,一直兢兢业业,在恪守角色本分的同时,挥洒着他的死磕精神。”在李雪健的“帖吧”里,也有网友留下的话,称他“演戏的爆发力超强。”“清清瘦瘦的,却透出将军的城府和威严。”杨司令员的成功,令李雪健又找回并不久远的失落,他重树信心,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规定:一年只接一两部戏,不动心的本子坚决不接。

根据台湾同名经典影片重新改编的《搭错车》,是空政话剧团高希希团队专门为李雪健量身定做的。在长达20集的篇幅里,让角色不说话,这本身对李雪健来说就是诱惑,很长时间他都在揣摩人物的状态,反复观看卓别林主演的默片,希望为自己的表演找到灵感。在《搭错车》里,饰演刘芝兰的青年演员李琳,用她文采四溢的笔触形象地做了描绘:“在高手如云、英雄各领风骚三五载的演艺圈儿,李雪健是我遇到的男演员当中极会演戏的一个。在他不动声色的面容里,在他清清瘦瘦的身体里,却蕴藏着翻腾的未知的能量。有时候,坐在监视器旁。看他神龙不见首尾而又收放自如的表演,常常捶胸顿足:天哪!他那一副极会演戏的肠子,哪怕借我一截儿阑尾,我也成气候了。”

电视剧《新上海滩》又是一部时下流行的“翻拍经典”。该剧是辗转了多位导演最后又锁定高希希的。高导演接手的第一件事,就是请出“老大哥”李雪健出演大亨冯敬尧。李雪健抓住冯敬尧这个有着魔鬼与慈父双重身份的脉络,始终不让角色游离。他并没有故意地去表现一个黑帮的霸气,草地上他能和女儿欢快地跳皮筋,那瞬间的确阳光灿烂,但当女儿遭绑架。他又能不动声色从牙缝里挤出“我不痛快”,“我让他活不过今晚”,虽然脸上没有怒色,但仍然让人感到不寒而栗。他用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霸气,从而在无形当中让角色也弥漫出来时代的特质,证明他就是独霸上海滩的一代枭雄。当后来他对爱女冯程程说出“在我心中永远只有两个女人,一个是你,另一个就是你死去的妈妈”这句话时,一个对亡妻重情重义、对爱女百般疼爱的好父亲又跃然荧屏,把这个双重性格的复杂人物给演绎得淋漓尽致。

当初,《新上海滩》决定翻拍的时候,第一个定下来的角色就是由李雪健来饰演冯敬尧。李雪健坦言,《新上海滩》毕竟太深入人心,自己最初答应演这个戏,就是想把它“从香港搬回上海”,希望能去掉原剧中的港味,做一个不同的《新上海滩》。当他发现这个想法不可能实现的时候,就退出了。他觉得,如果新版《新上海滩》是跟原版一样的,就没有拍摄的意义了,最后导演换成了高希希,出于一种战友之间的信任和艺术构思上的默契,李雪健又回到了剧组,并出色地演绎了这个“很不一样”的人物。

“姜还是老的辣!”这是几个北京观众在看过李雪健饰演的冯敬尧之后,所发出的一句由衷感慨。显然,《新上海滩》中第~个得到肯定的,就有李雪健饰演的冯敬尧。有人说:“李雪健绝对就是冯敬尧,除了他,想不出还有谁能演得这么绝。”还有人说:“李雪健这个老戏骨是《新上海滩》中的一个秤砣,是一个压得住阵脚的老江湖。”自《新上海滩》开播至今,人们早已对“翻拍经典”之风颇有微词,但李雪健饰演的冯敬尧,却是剧中唯一一个没有任何争议的人物,我们就不难看出和承认这种评价是很有道理的。在这部电视剧拍摄前,制作人李密就认为饰演冯敬尧的人非李雪健莫属。在获得此剧翻拍权后,还没有挑选其他主要演员,导演高希希就抢先一步向李雪健发出了诚挚的邀请。如今看来,李密的眼光确实厉害,她的确是选对人了,正是有了李雪健这一块“老姜”,才使得《新上海滩》这么火辣。

纵观《搭错车》中的哑叔和《新上海滩》中的冯敬尧,是李雪健一穷一富、一善一恶截然不同的两个反差极大的角色。那一年,李雪健等4人共同获得了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当年曾经访谈过李雪健的一位记者发出这样由衷的感慨:“有谁能在20集的剧集里一句话不说,仅靠眼神和肢体语言,把一个人物塑造得活灵活现?况且还是一位从生死线上走回来的人,他在角色的塑造中真切地融人了自己对生命的渴望和做人的善良!当年在长沙机场与李雪健邂逅,实指望他能对所获奖项谈一些自己真实的感受,但他谈的却都是为老演员李明启没能获奖而感到格外的惋惜和遗憾。”

随后,根据陆天明反腐力作《高纬度战栗》改编的剧本又摆在李雪健面前。一年只接一两部戏,让严格谨慎挑选剧本的李雪健有了充裕的时间来研读剧本。上半年,他演过的冯敬尧是个“黑爷”,而下半年他接下的劳爷是个“红爷”——一个为调查商官勾结不惜脱掉警服当卧底的平民英雄。荧屏上的劳爷。圆了李雪健从小崇拜杨子荣的梦,他索性把劳爷当成了现代杨子荣来演,亦正亦邪,机智果敢、挥洒自如。老大哥、老小孩、嬉笑怒骂、装傻充愣,一个另类的不像警察的警察,最后为防腐和反腐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就是他给劳爷定下的整体基调。至今,很多人还在津津乐道这样一场戏:面对马三持枪劫持劳爷的爱人,李雪健以静制动,苦口婆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精彩表演,深深地定格在观众的眼帘里。

谈到在《高纬度战栗》中饰演的老刑警,李雪健曾经说过:“我不是偶像派,为了抓住观众,我要尝试各种角色,不停变化。反差大的角色给予了我很大机会,可以展示我的能力。这次的剧本很好,角色有些另类,给了我一次演好警察的机会。”这部剧在北京重播时,由于重播的时间很晚,竞有一对夫妇深更半夜爬起来,打开电视机专门等着看“劳爷”,他们说,李雪健演得实在是太绝了,每天不看真是欲罢不能。“劳爷”应该是李雪健近期表演过的人物当中比较完美无憾的一个角色,因为他少了很多条条框框的羁绊,在郭靖宇导演率领下的一帮年轻人中,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智慧,让《高纬度战栗》在众多同类题材的反腐剧当中。纵深交融,张弛有力,成为一部不可多得的荧屏佳作。P9-15

序言

军中豪杰辈出 唯我骄阳蓝天

2009年,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一年,因为今年的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的到来。接着好事连连,到了11月11日这一天,又是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60年的纪念日,在这个双喜临门的日子里,我们军中部队文艺团体的空政话剧团,以强大的明星阵容结集出版这么一本书,既是对空军诞辰60周年奉献的一份很别致的礼物,同时也填补了多年以来空军文化艺术界该项选题成书出版的一个空白。

对于在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空军部队,我作为一名在空军服役多年的老兵,对于空军和围绕空军的一切,我都是发自肺腑地充满了真挚的情感。蓝天白云,天之骄子,空军的壮丽事业,是与我们共和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在空军这个拥有整个浩渺天宇的大世界、大空间当中,我们空军的文艺团体当中,以空政话剧团的众多演员分外引人注目,尤其是近年来该中心不但出品的优秀荧屏佳作,再加上这些年轻有为、充满朝气的演员们精湛的演出,深受广大观众朋友的普遍赞誉和热烈欢迎,其中的相当一部分演员也受到观众的由衷喜爱。毫无疑问,空政话剧团这个全军标杆性文艺团队,已经远远地走出了军营,深入到整个社会的万户千家之中。

现在我们都知道空军有个明星团,明星团里不断涌现出一个个光彩夺目的明星和影视佳作,追本溯源,我们可以系统地回顾一下空政话剧团几十年来所走过的道路,从中也就可以寻找到如今该团红红火火、后继有人、前程似锦的正确答案。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话剧团的前身,是组建于1950年3月25日的空军政治部文艺工作团话剧队。1958年8月,空军政治部话剧团与空军电视艺术中心合署办公,空军政治部话剧团又称空政电视艺术中心,是我们都可以理解的两个牌子,一套人马。

空军政治部话剧团伴随着人民空军的成立而诞生,伴随着人民空军的壮大而发展。五十年来,空政话剧团在空军党委、首长和空军政治部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以空军广大官兵为主要服务对象,满腔热情的讴歌火热的军营生活,以增强部队凝聚力,提高战斗力,丰富部队的军营文化生活为奋斗目标,以“写空军、演空军”为创作演出主旨,是一个面向全国,服务于社会的部队专业文艺团体。

几十年来,空政话剧团重视创作人员深入部队生活,积极反映空军历史及现实生活,努力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创作演出和拍摄了几十部感人肺腑、催人奋进、寓教于乐的优秀话剧和影视作品,把精美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了部队广大官兵。空政话剧团为部队服务的特点是点多、线长、面广,创作、演出、拍摄和体验生活的足迹遍及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和高原、海岛、边防哨所,所到之处无不受到欢迎和好评。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恢复和发展经济建设时期,空政话剧团先后创作并演出了《年青的鹰》、《女飞行员》,还排演了《英雄的阵地》、《海滨激战》、《春风吹到诺敏河》、《无名英雄》、《青春之歌》、《名优之死》、《八一风暴》、《霓虹灯下的哨兵》、《年青的一代》和前苏联名剧《以革命的名义》、阿尔巴尼亚名剧《渔人之家》。特别是反映年轻的人民空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以弱胜强,粉碎美帝空中优势的话剧《年青的鹰》在首都公演后,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赞扬。该剧奉周总理指示,参加了当时“反帝宣传周”的演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还为该剧颁发了特别奖。冯德英编写的话剧《女飞行员》曾为全国三届人大做献礼演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郭沫若同志为该剧题写了剧名,并赋诗对该剧大加赞扬。《人民日报》破例全文发表了《女飞行员》剧本。北京电影制片厂改编拍摄了同名电影。无论是话剧的演出,还是电影的放映,都受到了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好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空政话剧团重振雄风,在上级的领导下,动员全体同志努力奋战,复排了话剧《年青的鹰》,并参加了全军第四届文艺会演获得二等奖,以后又创作排演了《陈毅出山》、《这里通向云端》、《九·一三事件》、《火热的心》、《周郎拜帅》、《飞向延安》等大型话剧。其中的《陈毅出山》和《这里通向云端》参加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分别获得创作演出一等奖和创作演出二等奖。丁一三编剧的《九·一三事件》,配合公审林彪、江青两个反党集团,在首都排演,反响强烈,并向党的十二大进行了献礼演出。话剧《火热的心》配合全党的整党教育,参加全国戏曲、话剧、歌剧观摩演出,获得曹禺戏剧文学奖、第二届解放军文艺奖、《解放军文艺》优秀作品奖和空军文学一等奖。该剧先后被全国60多个剧团搬演或移植演出,形成了一个空前的演出奇观。在此期间,还上演了《展翅凌云》、《春夜明灯》、《宋大娘》、《这里的夜晚不宁静》,以及搬演了《青松岭》、《哥仨和媳妇们》、《丹心谱》等话剧。根据《陈毅出山》改编拍摄的电影《山重水复》,根据《火热的心》改编拍摄的电影《这样的人》和电视剧《热泉》放映和播出后,在社会上也产生了热烈的反响,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这一时期是空政话剧团创作演出蓬勃发展的繁荣期。

1986年以后,空政话剧团党委在上级的领导下,带领全团同志努力工作,再铸辉煌,先后创作并演出了《凯旋在子夜》、《雪峰恋》、《远的云近的云》、《特殊军营》、《兵圣孙武》、《梁子如大特写》、《大漠魂》、《甘巴拉》、《湘江湘江》、《豪情盖天》、《和平之翼》、《雷霆玫瑰》等在全国、全军有较大影响的优秀话剧。其中,《凯旋在子夜》和《雪峰恋》两台话剧参加庆祝建军60周年第五届全军文艺会演,双获优秀剧目奖和演出奖,并获各类单项奖22个。《远的云近的云》参加建国四十周年全军文艺调演,获创作奖、优秀导演荣誉奖、舞美设计奖、集体演出奖,并有6名演员获个人表演奖。《特殊军营》参加全国第六届文艺会演,获得编剧、导演、表演和舞美等12个单项奖。《湘江湘江》获第二届全军新剧目二等奖和优秀导演、舞美设计、演员3个单项奖。《豪情盖天》获第三届全军新剧目二等奖和表演、舞美奖。《和平之翼》获第七届全军文艺会演导演、表演、舞美设计、服装设计、音响设计等9个单项奖。这一时期,空政话剧团接连出新戏,出好戏,培养了不少优秀专业人才,得到了全国、全军同行的热情关注和赞扬,对军旅戏剧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的开拓上作出了新贡献。

空政话剧团为了拓宽艺术创作道路,以适应新时期部队广大官兵文化生活的需求和影视艺术的发展,从1981年开始投入了电视剧生产,是全军专业文艺团体中从事电视剧艺术创作最早的单位之一。随后,创作、拍摄、录制了《一代天骄》、《留给大地的痕迹》、《朱伯儒的故事》、《人·鸟·岛》、《紧急起飞》、《强行起飞》、《飞翔梦幻曲》、《市场风潮》、《天女》、《云路迢迢》、《红翼》、《开天人》、《磐石》、《泪雨花红》、《天梯歌侣》、《我们当过兵》、《托起太阳的人》、《特殊军营》、《迷彩天兵》、《生死之间》、《中尉的家事》、《红星的召唤》、《不该出示的黄牌》、《大校风范》、《好兵一班人》、《泰岩女神》、《嘟嘟的故事》、《追日部族》、《风筝的故事》、《班禅东行》、《笑傲苍穹》、《洪峰抢险》、《壮志凌云》等数十部电视剧和《劲舞苍穹》、《公鸡打鸣母鸡下蛋》、《冬天的记忆》等电视电影以及广播剧《飞行万岁》等等。其中有20多部电视剧分别荣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大众电视“金鹰奖”、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艺术“骏马奖”、中国人口文化奖和全军电视剧“金星奖”等各类大奖。  此外,空政话剧团还创作演出过许多戏剧小品和短剧,如《新兵蛋子》、《温馨》、《路遇》、《哨所夜话》、《爸爸要出发》、《飞行万岁》、《血肉之堤》《好大一棵树》、《祖国知道我》、《他还是他》、《我爱祖国的蓝天》、《关怀》、《星星》、《今天》等,都深受部队广大官兵喜爱,并多次在全国、全军获得奖励。

我想,空政话剧团之所以再接再厉取得这样大、这样好的成绩,主要是在空军党委、空军首长和空军政治部的正确领导下,该团能够坚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的文艺路线,实践“跟形势、走正路、推新戏、出人才”的建团思想,力求“创作一流的剧本、演出一流的剧目、培养一流的人才、建设一流的文艺团体”。在注重发挥老艺术骨干积极作用的同时,重视对中青年编导和演职人员的培养和使用,使他们在创作演出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在军内外有影响、受广大观众欢迎和喜爱的优秀人才。先后有五人获戏剧“梅花奖”。有30多人次在全国、全军乃至国际社会影视评奖活动中获得各项奖励。由于该团注重全面建设,尤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曾两次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显而易见,空政话剧团在艺术上不断创新,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是军旅戏剧队伍中有特色、有影响、有战斗力的艺术团体,赢得了社会各界观众及新闻界、戏剧界专家学者的肯定和赞誉。《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军营文化天地》等报刊曾以《一个有凝聚力的“明星团”》、《上好戏、出人才的空政话剧团》、《建设一流的军队“明星团”》、《军中有个“明星团”》为题发表文章,给予了重点报道。而这本以空政演员为主角的图书,更是把空政明星团提升到有一个新的制高点。我相信也坚信,空政话剧团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空军党委、首长和空军政治部的领导下,伴随着人民空军的成长壮大而进一步发展,团结奋斗,开拓进取,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强大的现代化的攻防兼备的人民空军建设,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无愧于伟大时代、伟大军队的优秀作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劲舞苍穹(空军有个明星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澍//沈燕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蓝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402627
开本 16开
页数 3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5
出版时间 2009-12-01
首版时间 2009-12-01
印刷时间 200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78
丛书名
印张 2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7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7:4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