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古典江湖)
内容
编辑推荐

历史原来如此精彩,历史原来如此励志,这是一本精彩的历史书,更是一本职场智慧书,浓缩人生智慧,成就英雄情结!

孤独而浪漫的情怀,血色而英雄的情节,悲壮而励志的情节!

行走职场江湖的智慧富典和生存密码,四大公子、三大游侠、五大剩客的江湖法则,《史记》中最快意、最侠义的英雄史诗!

内容推荐

本书延续了上一本《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兵家传奇》全新、独特的写作手法,以轻松自如、幽默诙谐的语言,演绎司马迁笔下的战国四公子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以及朱家、剧孟、郭解、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游侠和刺客们的江湖故事。以一种非常好看的形式讲述给读者,从心理层面去分析那些人、那些事,无限地接近他们。书中每一个细节和事件都遵循着史实和历史内在的逻辑,同时也充满了智慧的幽默。原来,历史也可以写得这么好看!历史还可以这么励志!

目录

第一章 孟尝君:纯粹的老大

 编外儿子

 致命的晚餐

 可以保护活人的死人

 名人的炒作效应:吾以身为孟尝君

 “绿帽子”——以天下苍生为念

 改造世界,从身边的人开始

 象牙床和剑

 土人和木人:揭露人生根本问题的“鬼故事”

 看起来很像狗,叫起来很像鸡

 “渺小丈夫”能杀人

 长铗归来乎

 狡兔三窟

 用生命的代价平反昭雪

 恐吓是最好的复仇

 诸子争立,绝嗣无后

第二章 平原君:翩翩浊世佳公子

 歧视残疾人的代价

 老大也爱占便宜

 你在哪个皮囊里——毛遂自荐

 “白马非马”、“奴婢三耳”又能怎样

第三章 信陵君:存亡继绝大丈夫

 可怕的情报工作

 看门的大爷和杀猪的大哥

 人头与兵符——“窃符救赵”的人情价值链

 杀将夺权,临危救赵

 “封五城”:假客气和真贪婪

 看场子和卖酒水的“处士”

 失败的姐夫

 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宪章精神

 英雄末路,生无可恋

第四章 春申君:风险投资家

 一篇报告化解一场战争

 一场以生命为代价的豪赌

 一封很哲学很文学的回信

 性格决定命运,审美决定存亡

 一次公私兼顾的迁都

 一种描述美丽的新角度

 一场意料不到的灾祸

第五章 “慈善家”朱家:与暴力绝缘的江湖大哥

 季布的眼睛暴露了他的身份,那不是一双奴隶的眼睛。如果一定要说季布是一个奴隶,那么他也是一个很有气质的奴隶。

第六章 国宝级的大侠剧孟:平定七国之乱的指标

第七章 中国式江湖老大郭解:失控的江湖

 死去活来的刀锋少年

 以德服人,成功转型

 要调解,找郭解

 被移民了

 失控的江湖

第八章 曹沫:一个人的战争

第九章 专诸:史上血酬回报率最高的杀手

 伍子胥和公子光,不得不说的故事

 致命的厨子

 “生命差价”和“交易机会”:杀手的经济问题

第十章 豫让:执著的谋杀者

 恐怖的酒器

 模范忠臣

 毁容

 国士遇我

第十一章 聂政:《英雄本色》的原型

 顾家的杀手

 相国的生命价格:两千四百万现金

 “英雄本色”

 “烈女”姐姐

 三个好人和一个坏人

第十二章 荆轲:一位知识青年的错位人生

 从游学到“北漂”

 注定失败的复仇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不靠谱

 风萧萧兮易水寒

 徐夫人匕首、王者之剑与药囊的博弈

 用音乐做武器,音乐家高渐离人生的最后岁月

试读章节

中国古代的男人但凡有点理想,都想办法当官,否则就像没出息,即使你富甲一方,即使你学富五车,没有级别很难让人相信你成功。

但是如果不打仗,在当时要想当官通常需要符合两个条件之一,那就是出身好或者学习好,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个好爸爸或者有张好文凭。从隋朝创立科考制度以后,通过科考进入仕途渐渐成为中国式人才成长的主流模式,从此应试教育也成了中国教育的主流。如果一个中国的男人不具备以上两个条件,生的不好、学习也不好,那么就很可能当官无望,但是如果这个男人偏偏又有些血性和志气,就很容易或多或少地滋生江湖情结,当不了官当老大,弄好了像宋江那样“杀人放火受招安”,老大也可以转型当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老大们在江湖上混出来一点名堂以后都会或多或少地向孟尝君看齐,即使自己谦虚,追随他的小弟们也会拿孟尝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老大,否则小弟们追随着也觉得没面子、没前途。比如《水浒传》里的宋江和柴进,很多江湖上的流氓无产者都把他们比作孟尝君,还比如《说唐》里的秦叔宝就有个绰号叫“小孟尝”,再比如当年上海滩的青帮老大杜月笙,也曾经被自己的徒弟们吹捧成孟尝君、春申君一样的人物。

不过当扶栏客通过认真学习《孟尝君列传》以后,发现其实孟尝君是很难效仿的,两千年当中像他这样纯粹的老大实在找不出来第二个。

孟尝君之所以能成为战国时期的名人和中国历史上标杆性的老大,首先要感谢他的爸爸靖郭君田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孟尝君也是生得好。不过说孟尝君生得好也不全对,因为一开始他的老爸并不喜欢他,甚至想要把他消灭掉。

据《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是齐宣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属于根红苗正的王室贵族。田姓王族人口众多,人才济济,田婴不仅出身高贵,而且还有卓越的工作业绩,这样的人当然会成功,也就是当大官。齐宣王二年,田婴参与了田忌领导、孙膑策划的马陵之战(见《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兵家传奇》),在马陵设伏大败魏军,庞涓自杀,魏国太子申被齐军活捉。齐宣王七年,田婴代表齐国出使了韩国和魏国,此时齐国国力雄厚,加上在马陵大败魏国主力,因此正是称王称霸的好机会。田婴顺应历史潮流说服韩国和魏国的国君向齐宣王低头,在田婴的陪伴下,韩昭侯和魏惠王来到了东阿南,按照准备好的预案,齐宣王在这里亲切接见了两位友好邻邦的老板。三位老板在友好、坦诚的气氛中就三方建立共同防卫体系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最后三位国家老板代表三方结成了齐、韩、魏三方联盟,齐宣王任首任联盟主席。三方联盟第一次峰会圆满结束,而促成这次大会圆满完成的田婴无疑功不可没。第二年,马陵之战战败方的老板魏惠王再次来到齐国的甄诚拜望齐宣王;在这一年魏惠王死了。从马陵之战到魏惠王低头认齐宣王当老大,再到魏惠王再次登门拜访后死亡,一共过了六年,可以想象作为战败方的老板,魏惠王在这六年当中是非常痛苦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魏惠王的死亡与马陵之战和庞涓战败存在一定的联系,可见在激烈竞争的年代对于一个老板来说用错一个人的代价是多么的沉重。

魏惠王死去后的第二年,齐宣王九年,为齐宣王挣足了面子的田婴终于登上相位,被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封为齐国的相国。那年头的官员、尤其是王室贵族出身的官员基本上都是终身制,何况是田婴这种有能力、有水平的贵族官员,田婴在齐宣王期间一直担任相国,直到齐宣王去世、齐湣王即位。齐湣王上台以后不仅继续留任田婴当相国,而且三年后还把一个叫薛的地方(今徐州滕县南)封给了田婴。

田婴从齐威王时代就开始踏上了仕途,从那时候起,田婴经历了齐威王、齐宣王和齐湣王三代国王,官越当越大,最后担任相国多年直到去世。田婴之所以仕途一帆风顺,除了他的王室血统和出色的工作能力以外,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政治敏感性也是重要因素。《战国策·齐策》中有一篇《齐王夫人死》的故事,充分说明了田婴的这种政治生存能力。有一年,齐宣王的王后去世了,按照惯例齐宣王需要再立一位王后。这时候齐宣王身边有七位后宫美女,从表面来看齐宣王对这七位美女都颇为宠爱,外人根本看不出来亲疏远近。不过王后只有一个,齐宣王必须从这七位美女中选一位最喜欢的出来领导齐国后宫。本来谁当大老婆这种事在有钱人家都是财主自己说了算,但是身为国君,这种事就被赋予了特殊的政治意义。所以作为齐国的一号首长,齐宣王从内心里迫切希望大臣们能首先提议王后人选,而那呼声最高的人选最好就是自己中意的人选。这样齐宣王不仅能立一个自己称心如意的王后,而且也能表现出公开、公平、公正的提拔原则。在齐国,齐王的老婆说到底也是齐王的员工,这种敏感时刻该提拔谁、该怎么提拔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齐宣王的王后死了,田婴这时候比齐宣王还着急。如果自己能猜对了齐宣王选王后这个故事的开头,知道了齐宣王内定的人选而主动出击,那么这个故事的结尾就是包括自己在内的皆大欢喜。

后来田婴想出来了一条妙计,他花钱请工匠打造了七副耳环,其中六副完全相同,只有一副无论是材质还是做工都明显优于其他六副耳环。七副耳环打好,田婴亲自送给齐宣王,作为臣子孝敬大王的礼物。

最终,田婴看到了那副最好的耳环出现在了一位美女的耳朵上,田婴心里一阵狂喜:就是她了!

第二天田婴就上奏齐宣王,坚决拥护那位戴着极品耳环的美女当王后,齐宣王非常欣慰地批准了田婴的建议。P1-3

序言

“古典江湖”这个名字其实我并不是很满意:一是这种说法很泛滥,现在连在大街上卖盗版光碟的都自称是在江湖上混的;二是江湖是一个没有明确定义的名词,因此用江湖当标题似乎有些含糊。东方不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是广义的江湖,人心就是江湖。你在办公室上班,在菜市场买菜,就是在江湖上行走;你给客户敬酒,陪客户打牌都要遵守江湖上的规矩。扶栏客对江湖的概念最早来自《水浒传》,那是狭义的江湖。武松在十字坡和张清、孙二娘夫妇结拜以后,喝酒吹牛的时候谈论的都是“江湖上好汉的勾当,却是杀人放火的事”,吓得两个押解武松的公差跪下磕头。可见狭义的江湖具有吓唬人的功能,世上变态到纯粹喜欢血腥的人毕竟有限,出来混的人之所以要争强斗狠,追求的就是观众看到鲜血以后的战栗。

当初《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兵家传奇》写到一半的时候,读者们和出版社问我下一部写什么,扶栏客脑子里就出现了孟尝君的名字。后来思路逐渐清晰,第二部就要写战国四公子、游侠和刺客,至于为什么把这几类人物弄到一块,扶栏客一开始也没细想,就是觉得这些人身上好像存在某种共性的东西。

现在“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系列”的第二本写完了,扶栏客终于可以梳理一下思绪。有很多东西在不同的年纪看有不同的感受,比如《水浒传》,少年看,看的是快意恩仇;中年看,看的是如何做人;老年看,看到了当时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所以说少不读《水浒》,大概就是指年轻的时候很容易偏激,其实大多数人到了老年仍然偏激,只不过大多数人到了老年已经没有了偏激的资本,或者说老年的偏激缺少破坏性,可以忽略不计。再或者更人性一点地说,大多数人到了老年已经没有了偏激的动机,快意恩仇只是在青春期荷尔蒙作用下的短暂情绪需要,“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银”才是“替天行道”的经济基础。由于众所周知的自然规律,那肉、那酒、那金银的吸引力,在老年人面前自然大打折扣,这才是少不读《水浒》的经济学原理。

扶栏客想,在任何时代混得好的人都要依靠某种溢价,比如有权力的人靠权力溢价,有技术的人靠技术溢价,有资历的人靠资历溢价,有名气的人靠名气溢价,有姿色的人靠姿色溢价。这种现象说简单一点也就是人要想活得幸福一点、从容一点,就不能一辈子仅仅依靠简单的劳动来讨生活,年轻的时候也许是必须的,但是老了以后就不能这样了。所以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彻底消灭论资排辈,过去不可能,现在不可能,将来也不可能——如果人们在年轻的时候就看不到将来享受溢价的希望,这个社会也就没有了长期发展的动力。

四大公子、三大游侠和五大刺客,一定是混得好的人,否则不可能被司马迁写进《史记》。扶栏客想,要说共性,这十二个人能青史留名都或多或少地依靠“暴力+暴利”的溢价模型。

这里说的暴力和暴利都是广义的,在这些牛人身上暴力并不仅指对于别人施加的暴力,也包括对施加于自己身上的暴力或者暴力威胁。比如孟尝君,当他还没有出生的时候,他的老爸就想要了他的命,可是他不仅顽强地来到了人世,而且顽强地获得了他老爸的重视,最终成为了天下闻名的孟尝君;还比如春申君,为了力挺太子熊完回国登上楚王的宝座,他独自留下来面对随时可以翻脸杀人的秦昭王,最终为自己争取到了把持国政、首领群臣的荣华富贵。聂政、荆轲虽然看似作为工具被人利用,在牺牲生命以后并没有得到什么暴利,不过他们背后的主谋严仲子和太子丹,却是因为想要获得超乎寻常的暴利,从而通过令人过目不忘的暴利强烈地刺激了聂政和荆轲,最终导演了暴力的悲剧。

这就是这本书里十二个人物的共性吧。“暴力+暴利”最终构成了中国式古典江湖的溢价模型。当然历史上牛人们的溢价模型并不仅限于此,后面扶栏客还会继续挖掘。

过去的一年有收获也有遗憾,有勤奋也有懒惰,转眼过去就是历史了。可见伟人说得对,历史是真的属于人民的,只要你有时间你就有历史,而时间则是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资源。《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古典江湖》即将上市,扶栏客在深圳向世界各地、两岸三地、五湖四海的各位热心读者表示发自肺腑的感谢!没有你们在虚拟网络和现实世界中的不离不弃,就没有《兵家传奇》和《古典江湖》!

为了不落伍,扶栏客也赶时髦开了一个博客,大家如果有什么满意或者不满意、表杨或者批评、意见或者建议,都请告诉我,能改的我一定改,不能改的我也会正面答复。

扶栏客的官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bullmanfrank

再次感谢。

扶栏客

书评(媒体评论)

《史记》对于我们这些写历史的人来说,是一座丰碑也是一座不敢轻易触碰和解读的圣物。看完扶栏客的这本《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让我慢慢消除了这个奇怪的想法。这本书写的有理有据,以《史记》和《汉书》等史料为依据,全方位给读者展现了一批曾经在历史上多有建树的牛人。

——墨香满楼(《汉朝这些人》作者)

历史太浩大了,历史又太琐屑了。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出发,沿着几千年的路发幽掘隐上溯回去,历史因为被人感悟,就有了沉思后的深意和美学。

——大鸟(邯郸市作协副主席)

历史流落多年,写史者司马迁才姗姗来迟。《史记》流落多年,读《史记》者扶栏客才姗姗来迟。

——谌旭彬(历史专栏作者、《新历史》杂志编辑)

作者用生花妙笔诠释了那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隐约之间,那些牛人们已跃然纸上,娓娓道出悠远绵长却又触手可及的故事。

——一青(文史作者)

“通古今之变。”这是司马迁留给我们的最大财富,历史就是现实。

——文韬(文史作者)

透过《史记》里的经典牛人,发现你我心中的自己。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不像令人仰视的英雄,倒更像我曾经崇拜过的老板,甚至还有我单位领导的影子。

——劲草十三郎(网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古典江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扶栏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073310
开本 16开
页数 2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9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