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毒棺/独联体社会小说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黑毒贩、巧借棺材演双簧;冤女子,不明就里赴黄泉;神侦探,追根溯源辨真伪。

本书从社会犯罪的角度,以小说为载体,折射出今天俄罗斯的社会现象、各类人物,从中满足中国读者想了解这个国家近况的愿望,也是在试图回答“俄罗斯如今怎样了”的问题。书中没有系统的理论叙述,没有深奥的逻辑推理,也没有结论,只是作者根据自己在俄罗斯的所闻、所见,以及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收集到的大量的真人真事的素材写成。

内容推荐

柳芭以为只要将装有丈夫格尔曼“遗体”的棺材送回老家,就能分得一笔可观的遗产,没想到在抵达丈夫老家儿个小时后,就稀里糊涂地被谋杀在一家私人侦探所里。私人侦探谢尔盖耶夫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揪出真凶,揭露犯罪,开始了艰苦的追踪侦查。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试读章节

当谢尔盖耶夫打算锁好办公室的门回家时,桌上的电话铃响了起来。他看看墙上的挂钟,时针指着18点10分。坐了一整天也没有一个人光顾,要离开了,却有人打来电话。他马上拿起电话筒,里面传来飞机起飞的声音,响声很大,接着这声音渐渐消失了。

“您是谢尔盖耶夫吗?”话筒里传来男人低沉的声音。

“没错,是我。”

“您是私人侦探吗?”

“也没错。”

话音停止了,谢尔盖耶夫听到对方深呼吸的声音。

接着,对方低声说道:“我是在机场给您打的电话,有事让您办。”

谢尔盖耶夫掏出了笔记本。

“您的姓名和住址?”

“阿克拉姆·阿克拉莫夫。住在托克莫洛德花园75号楼。”

他记下住址和姓名,接着问道:

“您委托我办什么事?”

“我想请您监视我的妻子。”

飞机起飞的响声掩盖了当事人的说话声。

“我听不清您说什么,阿克拉莫夫先生。”

对方不慌不忙地答道:“我是哈斯塑料工厂的经济师。”

哈斯塑料厂是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一家有实力的企业,也是吉尔吉斯斯坦与土耳其合资的企业。由于资金充裕,产品质量好,品种繁多,在中亚各国极负盛名。

“那您每天出50美元,其他开支实报实销。”谢尔盖耶夫故意提高了报酬。

“行!我马上支付您300美元。我要您严密跟踪并监视我的妻子,不论她到哪里,都要向我报告。如果她在家里,要报告是否有人来找她。您能做到吗?”

谢尔盖耶夫对300美元的酬金感到非常满意,所以痛快地答应了。

“我接受您的委托,阿克拉莫夫先生,但您还得与我面谈,是不是?我也应当认识一下我的当事人。”

“我知道,但问题是我刚刚接到任务,马上要飞往莫斯科。等我一回来咱们就见面。委托您后我就能放心地走了。有了您,我不在时,有人监视着我妻子,我也就放心了。”

“那您就放心走吧。”说完,谢尔盖耶夫又听到一阵飞机的轰鸣声。“阿克拉莫夫先生,请告诉我您夫人的外貌特征。”

“您可以按地址去找她。好啦,回来再见。”

听筒里传来了忙音,谈话结束了。

谢尔盖耶夫点燃一支烟,吐出几个烟圈。谢尔盖耶夫是俄国人,20年前从乌发民警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伏龙芝(比什凯克)市警察局当侦查员。从民警准尉一直干到少校探长。他侦破过不少刑事案件,是位干练的侦探。吉尔吉斯斯坦在前苏联解体后独立。随着社会的变化,大多数俄罗斯人都回故乡去了,而他没有返回俄罗斯,只是离开了警察局,在比什凯克一家写字楼里开起了侦探事务所。今天阿克拉莫夫要他监视其老婆的行踪不过是一件很平常的案子。可能他早就对自己的老婆起了疑心,或者他在女人身上也不清白。谢尔盖耶夫想等拿到了钱并和当事人签合同后再行动。这时,听到有人敲门,大楼保安推门进来,把一个信封交给了谢尔盖耶夫,并要他签署回条。保安走后,谢尔盖耶夫打开信封,里面装着3张100美元的钞票,还有一张阿克拉姆·阿克拉莫夫的名片上面的地址是托克莫洛德花园75号楼。

谢尔盖耶夫弄不明白,他怎么这么快就把钱送了过来。后来他想,阿克拉莫夫肯定是委托附近的快递公司送到大楼传达室的。谢尔盖耶夫打开电话号码簿,在上面查找阿克拉莫夫。但是,姓阿克拉莫夫的多得是,他立即打电话给地址查询处,询问住在托克莫洛德花园75号楼的住户是何人,回答说是尤素甫夫·哈德尔·卡德洛维奇。

眼前的情况使谢尔盖耶夫决定前往托克莫洛德花园去看看。托克莫洛德花园在一条通往伊赛克湖风景区的公路旁,离市区大约10公里。这里住的大都是去伊赛克湖休养的新型大款。谢尔盖耶夫只去过托克莫洛德花园一次,而且是很早以前去的,那时候还很破旧。在不久前为吸引外国投资商才建成的高档居住区。

谢尔盖耶夫越想这件案子,心中越加不安。他对这个女人毫不了解,但却收到人家的钱,现在,按规矩就应该为客户工作了。他锁好办公室的门向电梯走去。走出大楼,谢尔盖耶夫穿过马路,走进一家个体餐馆,他常在这里用餐、喝茶。他向店主要了红茶和煎鸡蛋。

这位店主和谢尔盖耶夫是老朋友了,每次来他总要给谢尔盖耶夫讲些新闻或流传的新鲜事。

“谢尔盖耶夫,你今天在事务所里吗?”店主是吉尔吉斯人,他对这个俄国人很有好感。

“今天晚上我要见客户的夫人,我要看护她,免得她出事。”

店主瞪起双眼,张开大嘴。

“真的吗?她怎么样?”

“你知道前苏联影星古尔钦柯吗?”

他点点头。

“拉德宁娜呢?”

“当然知道啦。”

谢尔盖耶夫笑笑。

“好啦,这位夫人就是这类的女人。”

老板有点迷惑不解,过了一会儿才醒悟过来是谢尔盖耶夫在耍他,也只好笑了笑。

“我老是对别人的事感兴趣,是不是?”他问道。

“这没什么不好,艾尔金。”谢尔盖耶夫答道:“我该去干活儿了。”

“谢尔盖耶夫,给你,一共15个索姆(索姆:吉尔吉斯斯坦货币)。”艾尔金拿来一份用报纸包好的饭说,“再见,祝你顺利!”

当谢尔盖耶夫坐进车里时,已是差20分7点了。他缓慢地开车驶近托克莫洛德花园75号楼。楼门前有个铁栏杆大门,大门外是停车场。谢尔盖耶夫停住车,换到后排座位上,从这里监视75号楼的大门。这时他只能等待,监视是他的拿手活儿,要不他也当不了私人侦探。

……

P1-5

序言

每当我想起俄国诗人普希金的《给凯恩》的诗句,听到《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优美的旋律时,心头就涌起一股俄罗斯情结。

那个美丽的国家,如今怎样了?这是我碰到的亲朋好友经常向我提出的问题。

我长期从事俄语教学、翻译以及前苏联(俄罗斯)问题的研究与教学工作。20世纪90年代末,我重新踏上了昔日的苏维埃联邦和一些昔日苏维埃加盟共和国,那里早已今非昔比了。

近年来,国内已出版了各种有关俄罗斯的“漫游”、“考察记”等类型的作品。可见中国读者对俄罗斯是相当感兴趣的。

作为一名怀有俄罗斯情结,长期与俄罗斯结缘的学者,我本应写出类似采访手记,即有关俄罗斯国情、社会、民俗等研究的作品,但本书却是从社会犯罪的角度,以小说为载体,折射出今天俄罗斯的社会现象、各类人物,从中满足中国读者想了解这个国家近况的愿望,也是在试图回答“俄罗斯如今怎样了”的问题。

书中没有系统的理论叙述,没有深奥的逻辑推理,也没有结论,只是我根据自己在俄罗斯的所闻、所见,以及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收集到的大量的真人真事的素材写成。希望读者通过书中各种人和事的描述,了解今天的俄罗斯。

本人文学功底浅薄,作品的水平有限,但愿意将此拙作奉献给读者。期待着广大读者的批评和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毒棺/独联体社会小说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牛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398953
开本 32开
页数 1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40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0: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