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广西民族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文丛”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贡川壮族纱纸的科技人类学考察,广西隆林苗族蜡染的制作工艺,侗族传统建筑技术文化解读,毛南族花竹帽的编织工艺与文化功能,广西横县食鱼生习俗的饮食文化探讨,广西龙胜大寨村红瑶女性传统服饰工艺与传承等。
| 图书 | 手工艺里的智慧(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文丛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为“广西民族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文丛”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贡川壮族纱纸的科技人类学考察,广西隆林苗族蜡染的制作工艺,侗族传统建筑技术文化解读,毛南族花竹帽的编织工艺与文化功能,广西横县食鱼生习俗的饮食文化探讨,广西龙胜大寨村红瑶女性传统服饰工艺与传承等。 目录 第一章 科技人类学:技术与文化 一、技术与文化进化 二、文化与技术的精神与美感 三、传统技艺里的文化表现 第二章 贡川壮族纱纸的科技人类学考察 一、绪论 二、调查区域概况 三、贡川纱纸工艺考察 四、贡川纱纸的经济效益分析 五、纱纸的文化意义分析 六、结果与讨论 第三章 广西隆林苗族蜡染的制作工艺 一、引言 二、调查区域概况 三、隆林苗族蜡染制作工艺考察 四、苗族蜡染工艺的文化意义 五、结论 第四章 侗族传统建筑技术文化解读 一、绪论 二、侗族传统建筑概观 三、鼓楼营造与文化功能 四、家屋形制与营建仪式 五、福桥结构与文化审美 六、营造技术文化梳理 七、余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第五章 毛南族花竹帽的编织工艺与文化功能 一、毛南族概况 二、调查区域概况 三、花竹帽编织工艺流程 四、花竹帽工艺的传承 五、花竹帽:丰富的社会文化功能 第六章 广西横县食鱼生习俗的饮食文化探讨 一、调查地概况 二、食鱼生习俗的历史源流 三、鱼生选材、制作和食用禁忌 四、食鱼生习俗的变迁 五、食鱼生习俗的作用 六、食鱼生习俗的传承和开发 七、结束语 第七章 广西龙胜大寨村红瑶女性传统服饰工艺与传承 一、调查点概况 二、绚烂·蓬勃:红瑶服饰概览 三、衰落·复兴:现状的解析 四、自发·自觉:多方的协作 五、继承·创新:努力的目标 第八章 柳江成团煌土窑工艺研究 一、引言 二、调查地概况 三、焢土窑工艺考察 四、焢土窑工艺的现代扩展 五、焢土窑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跋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手工艺里的智慧(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文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秦红增//韦丹芳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708823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6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60 |
| 出版时间 | 2010-10-01 |
| 首版时间 | 2010-10-01 |
| 印刷时间 | 2010-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9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528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3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黑龙江 |
| 长 | 239 |
| 宽 | 170 |
| 高 | 1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