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郭子仪(第1卷长篇历史小说)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记述了唐朝中期重要的军事政治人物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抗御吐蕃侵扰的辉煌战绩,历事玄、肃、代、德四帝,功德圆满的一生。作者用大量的文献资料,探索了郭子仪先祖的家世及华州郑县(陕西华县)郭氏家族,详尽地、全面地描述了郭子仪辉煌的战绩、杰出的军事才能及高尚的品格。广大读者会从中得到教益,遍及世界各地的郭氏后裔会从中受到鼓舞,并引以为荣。

内容推荐

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天下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本书详尽地、全面地描述了郭子仪辉煌的战绩、杰出的军事才能及高尚的品格。

目录

第一章 子仪出生千秋谜

 一 郭通忽惊梦,孙乃帝王命

 二 似蟒又似龙,伴随孙孙生

 三 僧道预言忌,起名郭子仪

 四 则天赐玉龙,忽报帝王气

 五 避祸瞒生日,送走小子仪

第二章 华山冤案何时了

 一 为镇帝王气,华山欲大祭

 二 敬之护华山,子仪避祸端

 三 武则天出行,狄仁杰拦驾

 四 郭敬之灭火,山娃子救人

 五 华岳改西岳,则天行拜祭

 六 大难有大福,大福在子仪

 七 武则天玉言,郭敬之蒙冤

第三章 家教受益知多少

 一 子仪随乳娘,见姐意慌慌

 二 家父含冤别,子仪忽长成

 三 子仪归故里,重孝哭娘亲

 四 小儿讥子仪,表姐疼且气

 五 子仪读家教,姐背女论语

 六 姐弟受欺凌,乳娘指迷津

第四章 少年辛苦终身事

 一 子仪偷学艺,师父收徒弟

 二 练骨磨其志,旨在胜自己

 三 子仪交小虎,双赴少华山

 四 高僧来传艺,子仪获神枪

 五 姐弟游灯节,喜得白龙马

 六 歪脖盯表姐,姐系郭子仪

第五章 武举大考多变幻

 一 师父荐螟蛉,子仪将赴考

 二 表姐整行装,情绣自胜强

 三 群朋开夜宴,众议武举难

 四 父女探子仪,无意留佛链

 五 英雄会校场,子仪终夺冠

 六 林甫施诡计,罢考郭子仪

第六章 东边日头西边雨

 一 子仪累表姐,御批建牌坊

 二 歪脖欺弱女,子仪救小妹

 三 宋王引玄宗,诉说华山案

 四 林甫再施计,师父劝徒弟

 五 九龄朝堂辩,小妹昏殿前

 六 子仪中状元,葬师少华山

第七章 天降大任于状元

 一 子仪祭牌坊,向姐诉衷肠

 二 一别十五年,父子终相见

 三 父子进京师,初见王氏女

 四 玄宗赐玉龙,子仪负重任

 五 慈父良言赠,适世度终生

第八章 平康坊里奇遇多

 一 操练大明宫,压抑又神圣

 二 寻姐逛东市,子仪遇小妹

 三 表姐皈佛门,坊吏细追述

 四 子仪庆生辰,小虎订婚日

第九章 道是无情却有情

 一 朝集使进贡,郭子仪上奏

 二 子仪被奚落,又遇王氏女

 三 玄宗革弊政,姜家遭贬斥

 四 王皇后被废,王守一受贬

 五 子仪与王氏,吟诗定终身

 六 六玄宗亲祈雨,玉龙归龙池

 七 佛链佛祖心,子仪终成婚

第十章 北巡欲压帝王气

 一 并州生邪气,玄宗定北巡

 二 林甫升侍郎,众口论短长

 三 城下话潼关,途中不忍看

 四 李亨生皇孙,又得一女婴

 五 神童巧对诗,子仪求赴边

 六 女婴名泱姬,幼小展才艺

第十一章 一 朝选在君王侧

 一 九龄据理争,为国不为己

 二 子仪回太原,李白巧相遇

 三 留祸释禄山,铸错罢九龄

 四 争幸武惠妃,专宠杨玉环

 五 李亨册太子,玉环入道观

 六 玉环登骊山,离观待何年

第十二章 子仪北庭救“杨基”

 一 玄宗恋儿媳,林甫献无违

 二 牛仙客发威,奸杨钊献媚

 三 泱姬女受封,杨国忠得宠

 四 太子妃出家,小“杨基”奔命

 五 子仪赴北庭,途中救“杨基”

第十三章 令牌一支报君恩

 一 忠嗣召回京,“杨基”入契丹

 二 契丹被蒙骗,“杨基”遭挟持

 三 “杨基”扮义女,伺机逃范阳

 四 子仪奔父丧,尽孝养乳娘

 五 路救大门艺,义收仆固男

 六 子仪困范阳,“杨基”巧周旋

第十四章 子仪被荐斗怪兽

 一 子仪回京都,竟被送大牢

 二 王氏帮子仪,劝夫当自信

 三 李白荐子仪,仙客传圣旨

 四 子仪勇斗兽,仆固险遇救

第十五章 李白醉评郭子仪

 一 高僧留遗训,大唐临危机

 二 “杨基”现女身,子仪喜更惊

 三 玄宗纳儿媳,林甫又献字

 四 子仪救姐妹,裴氏恋状元

 五 李白吟贵妃,更赞郭子仪

后记

试读章节

武则天神功元年(697)中秋节前夕,夕阳西坠,月挂东南。一片飞云,顺黄河由北向南飞来。黄河至风陵渡拐了个弯儿,载着满河月光,折向东去。而那飞云却转头向西,飘过潼关古堡,越过华山峰巅,直奔华州治所郑县东南的少华山。

巍峨的少华山,集天地之精华,顶着月儿,迎着云儿,窥探人间。倏忽间,那云把一轮满月遮个严严实实,天地本就黑阴阴的,霎时一团漆黑。一道刺目的闪电,把大地映照得亮如白昼。少华山,闪了闪,不见了;渭河,闪了闪,不见了;郑县的莲花镇西马村,闪了闪,也不见了……

黑地里,一只巨蟒,正在缓缓蠕动、盘旋,远远望去,使人毛骨悚然。

瞬间,巨蟒幻化成巨大的龙形,其状怪异,腾空而起,呼呼升到半空中。天边隐隐传来雷声。

一双惊恐的眼睛透过窗棂,看着外面这一切。从眼神可以看出主人郭通内心的恐惧,他那张饱经沧桑的脸,其表情随空中那怪物的变化而变化。一会儿恐怖,一会儿颤抖,嗓子眼儿里不时发出呼噜呼噜的声响。

 一声响雷,轰隆隆,滚过头顶,“咔嚓”一声,炸裂开来,那怪物仿佛受了惊吓,浑身一抖,竞随着飞云盘旋狂舞而来。

电光一闪,只见载着怪物的飞云已飘至头顶,竞倏然停住,凝固不动了。

这时空中响起了浑厚深沉的声音:“你就是当年的美原县尉郭通?”

“老朽正是郭通,早几年已赋闲在家了。”

吓得半傻的郭通急忙回道。眼前已是一片七彩祥云,立在云端的分明是一僧一道,那怪物早不知去向。

郭通正自惊疑,就听那僧人又道:

“你有个儿子?”问话一字一字传来,声若洪钟。

“对,对!我儿敬之现为绥州刺史,为官一向清廉。”

“他妻子跟着你们?”

“是了,儿媳向氏祖籍河南,贤惠善良,随我们在村居住,相互有个照应,如今快临盆了。”

“这就是了。”那僧人道,声音有些神秘,“你可知你家要出贵人?”

“出贵人?”郭通一时茫然。

“你可知你家郭氏源头在何处,你家老先人又是从何地搬到此处居住?”

“据说源于古代东周三门峡的虢国,晋灭虢后,我家这一支郭姓后裔迁往河东汾阳,后来老先人又搬了三次,才搬到这陕西华州西马村,听一位博弈高士说,此地四低中高,日后必出贵人。”

“那高士可是胡道?”

“倒也未必,这西马村确也是块风水宝地,村子不大,方方正正,西临罗纹河,北靠渭河,南面是少华山,东面敞开,迎着东方日出。这村子确也是四低中高,有护村河环绕。几次洪水,都是水涨村涨,水落村落,大水虽如猛兽,却只能淹到村口石碾,由碾下绕村而过,所以人称神舟,石碾就是见证,碾盘底下都刻着字呢。”

“可曾出过贵人?”

“啊,老朽至今还未听说出过什么贵人。”

“这就对了,今天就要应验呢!”

“今天,啊?仙师是说今天?”郭通豁然明白,“这么说我儿媳要生贵人了?啊,可真谢天谢地呢!”

郭通说着起身就拜,满屋子顿时阳光灿烂,喜气洋洋。

就听僧人又道:“你看这满天祥云,充塞帝王之气,你孙孙贵不可言,是帝王之命呢!”

“什么?!什么?!”郭通闻听“帝王”二字,不禁大吃一惊,“不,不!只求当庶民百姓——不能,不能——求仙师了!”

P1-2

后记

还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以山西演出团秘书长的身份,随团赴新加坡,参加“春到河畔”演出。归国前,新加坡郭氏宗亲表达了对郭氏先祖郭子仪的敬仰、欲寻根祭祖的迫切心愿,以及曾约大陆几个省的作家写郭子仪均未能如愿的遗憾等等,这使我倍感亲切、新奇,也颇为震动。

归国后,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开始追寻郭子仪的足迹,搜集有关资料,90年代中期写出第一稿《汾阳王郭子仪》,并于《太原日报》连载(共五十回,两个半月载完),同时刊载了我的创作札记——《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并附编者按日:

《太原日报》文艺副刊正在连载长篇历史小说《汾阳王郭子仪》,这是我省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郭恩德先生的近作,有关领导与专家对这部小说的酝酿与产生一直非常关注,并支持将其改编成电视剧,以使郭子仪这位历事大唐玄、肃、代、德四朝的英武形象永远矗立在海内外炎黄子孙心中。本月底,海外郭氏宗亲(九个国家地区百余人)前来我省汾阳寻根祭祖,郭恩德先生将这部小说作为礼品赠送他们……

可见,对郭子仪痴迷的不止我,不止海内外郭氏宗亲,还有更多更多的炎黄子孙。

郭子仪确也值得人们痴迷。

他历事大唐玄、肃、代、德四朝,为将一生,为相二十四年,晚年辉煌,长寿而终。史称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堪称历代将相的楷模。

然而,细究起来,郭子仪也被主上怀疑过,被宦官诽谤过,晚年还失误过。一生三起三落,他都化险为夷,这就不能不从他做人的根本去寻觅和探究。

郭子仪的青少年时代,经历了武则天、中宗、睿宗三朝,当时儒、佛、道三教相互影响而形成一种开放的唐文化心态,他出生于农村,成长于官宦世家,从小接受忠君爱民的教育以及农村宽厚朴实的民风熏陶,这无疑影响了他的一生。他夫人王氏信佛,对他自然也有一定影响。然他崇儒,“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是他的立身之本。沧桑的经历培养了他的冷静与容忍——种冷静中的容忍和容忍中的冷静,使他近乎残酷地要求自己,适应各种变故,并在剧变中求得一份自我;使他始终不渝地忠皇室、厚部下,待人宽、责已严;使他在任何情况下均保持能上能下,能官能民,能进能退,能屈能伸,从而得道多助,事事转危为安。平安史、克两郡、收两京自不必说,平仆固怀恩、巧释打金枝、单骑退回纥、智斗鱼朝恩等无不贯穿他的至仁至爱、至情至义的思想,以至于他能不动一刀一枪,化干戈为玉帛,这正是郭子仪独特的儒将品格和从他身上闪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许,正是凭此,我们中华民族才一直昂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黑格尔说,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才能衡量出来,郭子仪的品格和美德,正是由他的英勇抗敌、他的在敌我友之间的巧妙周旋以及恰当适度地处理各种矛盾体现出来的。历史是最伟大的诗人,历史造就的郭子仪,无须再去人为地拔高,只要真诚地去追寻去发现去开掘去展示,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就足以使郭子仪成为文学艺术中的“这一个”了。

然而,毕竟是艺术创作,对历史人物(主要是郭子仪)进行心理疏通的同时,用当代意识去观照,使其既符合历史的可能性,又易为当代读者接受,恰如克罗奇所言: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须恰当地补充细节,合理地进行虚构。比如作品中的泱姬,史书中确有其人,唐代宗确有其妹,曾封和政公主,仅此而已。作品中展现的泱姬,仅借其身份,更多的是虚构与创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郭子仪(第1卷长篇历史小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恩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3069027
开本 16开
页数 3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0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3.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