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故事》七绝辑,始成于一九七八年春,深受黎公适吾奖勉,得以在香港集成图书公司及台湾正中书局出版发行。本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本书仅就与原诗作切实、相关之叙,加以汇录,至于若干旁骛及会心处,一概删除;书中关于作者的介绍,一律援用《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所记,以资划一,尤以叙其生世,并附录公元年代,读者可从而会心。作者与今日之时距,辞典中未载者,似为知名度不高,则自人名大辞典所叙转录;原有论评,偶有与时人相左,甚至自以为是者,悉予分析申辩,以供参考。
| 图书 | 唐诗七绝故事谈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唐诗故事》七绝辑,始成于一九七八年春,深受黎公适吾奖勉,得以在香港集成图书公司及台湾正中书局出版发行。本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本书仅就与原诗作切实、相关之叙,加以汇录,至于若干旁骛及会心处,一概删除;书中关于作者的介绍,一律援用《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所记,以资划一,尤以叙其生世,并附录公元年代,读者可从而会心。作者与今日之时距,辞典中未载者,似为知名度不高,则自人名大辞典所叙转录;原有论评,偶有与时人相左,甚至自以为是者,悉予分析申辩,以供参考。 目录 写在前面 一、回乡偶书 二、桃花溪 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四、渭城曲 五、芙蓉楼送辛渐 六、闺怨 七、春宫曲 八、长信怨 九、出塞 一○、凉州词 一一、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二、早发白帝城 一三、清平调(一) 一四、清平调(二) 一五、清平调(三) 一六、逢使人京 一七、江南逢李龟年 一八、滁州西涧 一九、寒食 二○、征人怨 二一、宫词 二二、夜上受降城闻笛 二三、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二四、乌衣巷 二五、春词 二六、石头城 二七、后宫词 二八、赠内人 二九、集灵台(一) 三○、集灵台(二) 三一、题金陵渡 三二、宫词 三三、近试上张水部 三四、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三五、赤壁 三六、泊秦淮 三七、寄扬州韩绰判官 三八、遣怀 三九、秋夕 四○、赠别(一) 四一、赠别(二) 四二、金谷园 四三、清明 四四、夜雨寄北 四五、寄令狐郎中 四六、隋宫 四七、瑶池 四八、贾生 四九、瑶瑟怨 五○、马嵬坡 五一、已凉 五二、台城 五三、陇西行 五四、出塞 五五、金缕衣 五六、淮上与友人别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唐诗七绝故事谈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陆家骥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65542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4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0-02-01 |
| 首版时间 | 2010-02-01 |
| 印刷时间 | 2010-0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14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22.74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4.6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185 |
| 宽 | 130 |
| 高 | 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