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口哨里的流年/启迪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启迪智慧,净化心灵,舒缓压力,润泽生命。

“启迪文丛”用最真挚的文字,最动人的情怀,最朴素的哲理,最经典的事例打开重新认识世界的心灵之门。

袁炳发主编的《口哨里的流年》为其中一册,所选文章均来自最新出版的图书和报刊,是时文中的优秀代表。是反映时代的最强音,阅读这样的文章,可以深切感受社会,体验生活。

你在与不在,都不能失去彼此的依赖,你爱与不爱,都不能放弃彼此的色彩。

内容推荐

袁炳发主编的《口哨里的流年》所收录的作家大部分是《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等国内知名杂志的签约作家或各大报纸的专栏作家,他们以自己的人生体验,自己的生活阅历,自己的缜密思考,自己的独具匠心,把他们的所学所悟记录下来,传承下来,使人们可以获得“心灵鸡汤”的营养,从微小处鉴别、校对、修正自己的生命和灵魂。

《口哨里的流年》入选的文章均为精品美文,突出语言的优美、情感的真切,充满诗情画意,极具可读性。

目录

第一辑 一株麦子的张望

 为什么去远方/李红

 静默的长椅/黄超男

 在快乐中快乐/吕铁人

 留言/魏发

 查韦斯的半小时/时李冬

 挂在树上的春天/老雷

 细润成珠/天下

 一株麦子的张望/归雁

 别样的汉堡包/崔修建

 向一棵树道歉/花影

 夜行/芥子

 追梦——献诗第四首/于德北

 努力点,再努力点/肖意达

 孩子应该抢救什么/董纯

 我心在美好的一边/给关

第二辑 永远的喀秋莎

 哈得孙河畔的椅子/包利民

 春天的红格子棉衬衫/浮面

 有一种馈赠是微笑/寒江

 温暖一生的谜/冷月

 永远的喀秋莎/刘暖

 芬芳的100美元/静水流深

 母爱的姿态/阮小青

 傍晚,在路上/清风徐

 一生的守望/彼岸草

 口哨里的流年/曹春雷

 天使在人间/澜涛

 心灵上的地毯/曾予

 别向我的月亮开火/暮春时节

 是谁盗走了爱情/赵晓娜

 与妻独处/老得

第三辑 那些琐碎的暖

 陪你好好活一次/冼播种

 车上的母亲/寰行

 大山/朱守林

 最美的眼神/德子

 路的尽头/阮小青

 那些琐碎的暧/三日雨

 完全爱/安石榴

 隐瞒也是一种爱/灿烂

 告别老房子/赵国春

 善心是一盏灯/阿满

 像爱你一样爱他/—路开花

 怦然心动的日子/枚枚

 母亲的声音/马丽华

 Yes,I do/赵晓娜

 最昂贵的邮寄/曹樱楠

 50次拯救/双林

 清晨六点半,谁在路上/九金

第四辑 风自故乡来

 一只青芒/宏丽

 过年不回家/馨香

 信任/日文

 静夜思/单西行

 走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水手

 向儿子“看齐”/于柏秋

 风自故乡来/大春

 愿望/共田

 母亲的权利/马丽华

 口袋里的秘密/柯郊

 通往自由的186封信/马朝兰

 你是别人的一棵树/时李冬

 走在意境里/纪洪平

第五辑 别让一滴雨淹没了春天

 春天的另一面/天下

 别人的看法与你无关/姜紫烟

 最勇敢的人/澜涛

 1.5万美元的动力/陈亦权

 别让一滴雨淹没了春天/澜涛

 二十九日/潇繁

 8分23秒的震撼/感动

 圣诞岛红蟹的路/狄高阳

 有关年的记忆片段/袁省梅

 未来是个未知数/路无涯

 春天的信/于德北

 米汤,米汤/邵玫英

 等待两分钟/马德

 做个孩子多好/赵晓娜

第六辑 我的心如一泓水

 给陌生人依偎的肩膀/骆浚

 偶得/邵玫英

 旧物/老鱼

 真晴/的的

 杂绪/九四年

 逝水之滨/给关

 朝圣/于德北

 我的心如一泓水/小贝

 静坐/维斯

 桔/年闲

 只要心路不被迷雾遮住/崔修建

 当危险来临的时候/未守林

 有些美丽的梦不要急着绽开/紫陌红尘

 做最好的那个自我/紫陌红尘

第七辑 又是金柿飘香时

 春天里要做的事情/于德北

 母亲的牙齿/告白

 窗前的守望/林艳秋

 又是金柿飘香时/溪桥柳细

 雨中随想/乔木

 土豆片的另一种“吃”法/兮兮

 缩短痛苦就是延长幸福/朱成玉

 一个夜晚的赌注/拓之

 幸福是颗玻璃球/燕必果

 福镇/吕维

 镀着阳光的金项链/若雪

 把梦藏起来/林艳秋

 读懂——谳诗第五首/于德北

 奶奶的椅垫/何木木

 不要等别人推你出去/姜钦峰

第八辑 每朵雪花都有一颗尘心

 每朵雪花都有一颗尘心/小榭飞花

 怀念收割的日子/庄稼汉

 年轻的品质/致远

 忘掉自己的存在/致远

 有没有人记住你/麓山

 无数次成为背景/三国志

 认不出自己/岛荣

 对你说不的朋友/麦父

 一张画布/唐仔

 像孩子那样跌倒/宋朝

 爱的对面也是爱/阿健

 他最开心的那一天让人落泪/遥望

 甜润一生的柿子/静水流深

 不变的爱/木子

试读章节

在快乐中快乐

文/吕铁人

快乐是生命的函数,生命的实质或因充满欢乐而延长或因缺少快乐而缩短。就如一片绿叶,它的个体存在似乎没有太大的意义,但倘若千万片绿叶舒展于枝头,那棵树便会因此而生机勃勃。

这就是人们对快乐的关注甚于对生命本体的关注之缘故。

有位哲人曾这样说:无须在生命中寻找快乐,只要用快乐去理解生命。

可能这哲思过于深奥些,似我这般驽钝者难以悟彻。尽管如此,却不妨碍我们去观察与品味其中精彩的成分。

许多人感慨时光如白驹过隙,因而得出“人生及时行乐”的结论,把“快乐”错位成“行乐”,这种概念偷换使得一些人走进了醉生梦死而不能自拔。

对生命而言,什么是富含营养的快乐呢?我也曾刻意寻找过答案,但连自己也感到这种刻意的寻找充斥着过多的矫情的成分,于是便渐渐淡漠了对“快乐”的认真思索。然而,在我偶然遭逢一件原本认为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时,我才深切体味到“用快乐去理解生命”的真正内涵。

那是我乘火车从西安返回长春的旅途中。

二十多个小时的旅程与狭小的空间最容易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但我却发现有一对母子在愉快融洽的氛围中显得很沉默。这个女人带着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那小男孩身体孱弱且不说,圆而大的脑袋上竞布满了一块块紫褐色的痂疤,模样既可怜又吓人。小男孩睡熟后,和女人攀谈时才知道,这小男孩得的是一种罕见的血管瘤病。为了治病。母亲带着孩子四处求医问药,家里为此已经一贫如洗。这次是听说西安有一家医院专治血管瘤,便举债前去治病,但满怀希望而去却失望而归,因为小男孩的血管瘤是长在脑部神经最密集的部位,治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女人显然很悲伤,但却没有哭,她说自己已经不会哭了,而且总是微笑着面对孩子。因为她希望孩子能在母亲的微笑中很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她说她现在感到最苦恼的是孩子没有朋友,太孤独了,因为邻家的孩子看他这个怪模样都躲得远远的,不肯同他在一起玩耍。

我的心为之一颤:没有嬉戏的玩伴,对于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来说这未免有些太残忍了。

小男孩睡醒后,开始用一种怯怯的眼神看着周围的人,他似乎想了又想,这才拿定主意,对我说:“伯伯,你能看看我的蝈蝈吗?”说这话时,他的眼睛里充满了令人心碎的企盼。

见我点头应允,小男孩小心翼翼地从口袋里掏出个玻璃瓶,里面有一只碧绿的大蝈蝈,双手捧给我看。

我在西安的花鸟集市上见过蝈蝈,也很喜欢,却没有买,因为我不知道这虫儿能否在东北度过漫长的冬季,但我曾打听过,一只比较好的蝈蝈价钱还是很贵的,而小男孩的这只蝈蝈显然是属于比较好的那种。我极真诚地称赞着:“你的蝈蝈可真漂亮啊!”见我称赞他的蝈蝈,小男孩开心极了,自豪地说:“这是所有蝈蝈中最漂亮的!”他告诉我说,“我特别喜欢这只蝈蝈,可妈妈没钱给我买。卖蝈蝈的老爷爷问了妈妈许多话,然后就流泪了。老爷爷把蝈蝈送给了我,他还说,只要我好好照顾它。它就能活到明年春天花开的时候,到那时我的病也就好了。”

我的心情不自禁地涌动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冲动,把小男孩一把搂入怀中,轻轻抚摸着他那颗大而圆的脑袋。

一路上,我和小男孩像相识已久的好朋友有说又有笑,我感到很快乐,小男孩更是快乐无比,像只活泼的小麻雀唧唧喳喳说个不停。

车到沈阳,小男孩依依不舍地和我告别。分别时,女人向我深深鞠了一躬,颤抖着声音说:“谢谢你让孩子度过了最快乐的一天……”她的眼睛里涌出晶莹的泪珠。

在这瞬间,我突然领悟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因自身的存在而使别人快乐,并且自己又在别人的快乐中快乐,这就是快乐的答案。

把快乐送给别人,自己得到的回报也是快乐。我和那位送给小男孩蝈蝈的老人都因为小男孩的快乐而得到了一次刻骨铭心的快乐。

留言

文/魏发

入秋以来的事多。

坐在窗前想许多人的一生叫:空忙。

自己也忙,忙得着三不着四,有时自己也糊涂,忙着忙着愣住了,像有了病一样,想自己在忙什么。像一个人,手里攥着钥匙,却四下里找它,找不到,又发脾气,最后自己被自己弄得哭笑不得。

写了一首小诗。

说秋天了,树的叶子都落了。

写自己去了郊外,坐在树下和它谈心,谈心嘛,是不用声音的,默默地坐着,吸一支烟,像对树有所安慰。自己也是一样。

前些天,出去采访,看到一个大家庭,老老小小十几口。他家的老太太偎在窗子的边上,双手扶在玻璃上,向外边看。外边是一个院,种了菜,也种了葡萄,那葡萄就是她种的呢,现在却不能吃了。

她的重孙说:“太奶奶的牙床都磨光了。”

可见岁月是多缠人的事。

真的,我一生最怕的就是空忙!

P6-8

序言

又一个春天悄然而至。

当我们把即将付梓的稿子整整齐齐地放在案头,心里不由掠过一丝欣喜。抬眼望去,窗外花树嫣然,初绽的新叶也努力地绽放出浅浅的青绿、淡淡的鹅黄。

我们不敢自称为启迪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有着成为启迪者的梦想。任何—本好的读物都有喻悦心情、教益人生、启发智慧、拨开迷雾的作用,而上述种种也是我们这一套丛书的追求。

一个人心灵的成长比肉体的成长更为不易,更为艰难。这也是从古至今、从中到外,有那么多的先哲不单苦苦自省,还力图用自己的思想照亮他人生命的原因所在。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范仲淹说:“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龚自珍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哪一句话不让我们获得感动,获得力量。柏拉图沉吟:“有理想存在,地狱就是天堂。”卢梭断言:“我一向认为,只有把善付诸行动才称得上是美的。”伽利略慨叹:“追求科学,需要有特殊的勇敢,思考是人类最大的快乐。”爱因斯坦警示世人:“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哪一个身影、哪一行珠玑之言不让我们如沐春风,如饮甘露。

正因为“传而有习”,后辈作家们也以自己的人生体验,自己的生活阅历,自己的缜密思考,自己的独具匠心,把他们的所学所悟记录下来,传承下来,使人们可以获得“心灵鸡汤”的营养,从微小处鉴别、校对、修正自己的生命和灵魂。

本套丛书内所收录的作家大部分是《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等国内知名杂志的签约作家或各大报纸的专栏作家,他们的作品清新流畅,言简意赅,取例生动,叙述优美,不但可以陶冶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道德、情操,更能让大家在平静中、平凡中、平常中获得阳光般灿烂的启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口哨里的流年/启迪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卢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206096
开本 16开
页数 1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1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9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7: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