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心书》专讲为将之道,即识人、用人之道,是军事史上首部将才学,周到、深刻、言简意赅。一个将领所应具备的各种品质、修养、能力和素质,一应俱全,揭示了诸葛亮的领导艺术和识别、选拔、任用将领的奥秘,所以受到历代管理者的重视和推崇,被认为是统军带兵的必读之书。

本书是徐文武和韩宁对《心书》的释评。释评大部采取逐句对应的方式,首先对原文做简略的解释和说明,其次进行阐释和发挥。释评遵循的原则是不拘泥于军事战略和战术的方法及规则的阐述,而是尽量做出延展和联系。举凡政坛、商场、职场,为人处世,无所不包,以期有助于应对现实。

内容推荐

《心书》又名《将苑》、《武侯新书》,专讲为将之道,是军事史上首部将才学,周到、深刻、言简意赅。受到历代领军者的重视和推崇,被认为是统军带兵的必读之书。书中精髓还可以广泛运用到管理、商战、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对于纵横政坛、驰骋商海者大有裨益。

《心书》由三国诸葛亮编著。

目录

一、前言/1

二、心书原序/1

三、心书原文/1

四、心书释评/17

 兵权第一/19

 逐恶第二/23

 知人性第三/30

 将材第四/41

 将器第五/51

 将弊第六/59

 将忠第七/69

 将善第八/77

 将刚第九/79

 将骄第十/80

 将强第十一/84

 出师第十二/100

 择材第十三/103

 智用第十四/105

 不阵第十五/110

 试将第十六/112

 戒备第十七/115

 习服第十八/118

 军蠹第十九/120

 腹心第二十/121

 谨候第二十一/123

 机形第二十二/124

 重刑第二十三/126

 蠹将第二十四/126

 审因第二十五/127

 天势第二十六/130

 胜败第二十七/131

 假权第二十八/132

 哀死第二十九/134

 三宾第三十/135

 没应第三十一/138

 使利第三十二/140

 应机第三十三/140

 揣能第三十四/142

 轻战第三十五/143

 地势第三十六/145

 情势第三十七/147

 击势第三十八/149

 整师第三十九/152

 励士第四十/156

 自勉第四十一/160

 战道第四十二/163

 和人第四十三/165

 察情第四十四/168

 将情第四十五/170

 威令第四十六/173

 东夷第四十七/179

 南蛮第四十八/180

 西戎第四十九/180

 北狄第五十/181

五、附录:诸葛亮传/185

试读章节

【原典】二日,侈其衣服。异其冠带。

【释评】第二类是刻意突破服饰的形制,破坏礼法。

有时,细节确实决定成败。穿衣打扮虽属生活细节,搞不好也会颠覆一个人的职场生涯。衣装服饰不光显示人的外表,更是内在精神世界的外射。一个不注意细节的人往往也难博取他人的好感。

一个极端例子是三国时的祢衡,竟因着装不当招致惨祸。

曹操打算找个有口才的人去招安刘表,孔融推荐了祢衡。谁知祢衡恃才自傲,很能摆谱,把曹操的手下挨个挖苦一遍。张辽在一旁气得要命,要抽剑杀了祢衡。

曹操说:“我正少个敲鼓的,早晚朝贺享宴,可令他担任这个职责。”祢衡也不推辞,第二天,曹操大宴宾客,令鼓吏击鼓。祢衡现身,穿一身极其破烂的衣服,在众人之中显得十分扎眼。

击鼓之后,也许人们都见祢衡穿得太不像话了,有人喝道:“为何不更衣?”祢衡玩得更出格,当着曹操的面把破衣服一件件脱光,赤身尽露,客人皆掩面,曹操更是尴尬得很。

祢衡又慢慢穿上衣服,脸色不变。把曹操气得叱道:“庙堂之上,为何这般无礼?”祢衡说:“欺君罔上才叫无礼。我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而已。”曹操眼看不能降服祢衡,只好强行将其送至荆州,打算借刘表的刀杀了他,刘表没上当,又把他送给黄祖,后来终被黄祖杀掉。

奇装异服有时会彰显个性,可是个性太露,难免会让人感觉不能脚踏实地。不以貌取人固然没错,但别人以貌取人的时候,又能怎么办?

国际上有个著名的公司,其首席执行官叫德里克·约翰逊,他在面试营销人员时,来了一位穿牛仔裤、运动鞋的应试者,约翰逊大吃一惊,他说这位面试者让人紧张。也许这位应试者显示了自身有个性,但他的冒险精神,也着实让人感到不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外表的突破隐藏着不安的内心。这是很多知名公司注重员工穿着的理由。Buzz Marketing Group的首席执行官蒂娜·威尔斯说,我虽不保守,但是一定得禁止身着蕾丝上衣,下巴上穿了环的员工来上班。

有句话说得一点不错,以貌取人者是傻瓜,但以为别人不以貌取人者更傻。

既要追求个性,又要恪守规矩,怎样协调呢?四个字最合适:“合乎时宜。”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永远一身正装,不免过于严肃刻板;总是一身休闲服饰,不免闲散松懈。因此,欲求有一番作为,就不可不留心自己的某些细节是不是合乎时宜。

【原典】三日,虚夸妖说,诡言神道。

【释评】第三类是妄言神仙怪异,播弄迷信妖术,蛊惑人心。

能言善辩,口若悬河固然被推崇为一种能力,可是要被人看成鼓舌如簧、满嘴跑火车,准会给自己找来大麻烦。中国人历来就看重一个人的口德,所谓“言多必失”“祸从口出”都是劝诫人们谨言慎思,不可多语妄言。

孔子从来不谈论怪、力、乱、神。子路向孔子请教鬼神到底是怎么回事,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说,人的事你都搞明白了吗?还来问鬼的事情!

子路不死心,又问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说。你先活明白了,再说死的事好不好!

孔子的态度非常明确,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对于自己所不懂的东西,宁可三缄其口,也不图一时的嘴痛快,丧失了一个君子应该具备的美德。孔子给学生开的课程有四门,“言语”就是其中一科,这门课谨言慎行是要点。

南北朝时有个叫贺若敦的将领,本领还不错,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经常口不择言,得罪同僚,最后竟然连晋公宇文护也忍受不了他的这个缺点,忍痛逼他自杀。临死时,他把儿子贺若弼叫到眼前,跟他说:“我这辈子啥都好,就是因为这舌头把命都丢了,你一定要吸取教训啊。”说完拿来锥子,狠狠地刺破贺若弼的舌头,要他记住这一条。

谁知或许是遗传的原因,贺若弼也继承了他老爸胡言乱语的习惯,皇帝杨坚责备他说: “你这人有三猛,嫉妒心太猛;自以为是的心太猛;随口胡说,散布恶意言论太猛。”随即把他撤职了事。

“善恶丛于心,是非出于口。”当知一言之不慎,或导致反目成仇、甚至兵戎相向。故《论语》云:“为政不在多言。”可知谨言之重要。不损德行,不伤和气,知礼守节方为“善言”。

有个妇人苦恼改不掉传闲话的毛病,向牧师忏悔,不知道有没有办法。牧师给她一个充满羽毛的枕头,让她到教堂的钟楼上,把枕头里的羽毛倒下去。她照着做了。牧师说:“好吧,现在把每一根羽毛再捡起来,放回枕头里去。”这位老妇人为难地说:“牧师,那是办不到的!”牧师说:“是啊,要追回所说的每一句闲话,也是办不到的。”

佛云:“两舌人两面,常食他背肉。”口业是佛门重大戒律,犯恶口、大妄语等死后所入的地狱,谓犁舌狱。在此受报罪犯,以铁钩拔舌,挂于犁器,深耕“污秽心地”,倒爬逆行,昼夜无休,犁上千年万年,直至“良心”发现为止。

可见口业祸害之大,报应之酷。诽谤圣道,坏人心思,造谣生事,挑衅煽动,讹诈老弱,讥人为善等,死后必堕拔舌地狱。

嘴上缺少把门的,永远不能让人放心。当领导尤其要当心,切莫只注意那些善于在你面前夸夸其谈,表现不已的人。这些人多半心怀鬼胎,讨好你是要麻醉你,利用你。

另外,虚夸妖说,诡言神道。或出于无心或出于有意,出于有意者,是心怀鬼胎,故意捣乱;而出于无心的,就完全是一种该改掉的恶习了。

P24-27

序言

一个人,一部书。

一个奇人,一部奇书。

一个旷世奇人,一部旷世奇书。

这是,一个旷世奇人留下来的一部旷世奇书。

诸葛亮,就是那个旷世奇人,《心书》就是那部旷世奇书。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早年隐居于襄樊卧龙岗,躬耕陇亩,人称卧龙先生。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共图大业,从此诸葛亮结束隐居生活,登上仕途。之后为刘备进取荆州,结好孙权,建立蜀汉而三分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刘备称帝后,诸葛亮官拜丞相,后又辅佐后主刘禅,主掌蜀汉军政大权,后于建兴十二年(234年)死于礅原军中。卒谥忠武侯。

诸葛亮的一生,确实是忠贞、智慧的一生。前人曾以一副对联概括孔明一生的事迹和功业: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咀灯,一心只为酬兰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在中国历史上,他是屈指可数的几位家喻户晓的人物,民间更是将他看成智慧之神。唐代大诗人杜甫《蜀相》诗中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为诸葛亮的早逝深为慨叹;宋代陆游晚年在《书愤》诗中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渴望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干一番报国大业。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大半辈子都是在戎马倥偬中度过的,对于治军、用将极有心得。《心书》即是他一生理政、治军的经验总结。《心书》又名《将苑》《武侯新书》。最早著录于宋人尤袤《遂初堂书目》,题作《诸葛亮将苑》,明人编诸葛亮文集中也予以收录。清人姚际恒《古今伪书考》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是后人伪托之作。

然从书中所涉及的内容来看,诸多论断虽亦见于其他兵史杂著,但总的来看,本书所包含的治军理念和应用原则,均是独到之论,且全书体例一贯,内容驳而不杂,即非诸葛亮亲为,亦是熟知诸葛兵法者所辑,因此它的价值不能也不应堙没于著作权的争论之中。

《心书》专讲为将之道,即识人、用人之道,是军事史上首部将才学,周到、深刻、言简意赅。一个将领所应具备的各种品质、修养、能力和素质,一应俱全,揭示了诸葛亮的领导艺术和识别、选拔、任用将领的奥秘,所以受到历代管理者的重视和推崇,被认为是统军带兵的必读之书。

然而,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部书,它存世的价值和意义已不局限于兵家圣典,它所包含的智慧已经远远超出了军事战略战术的范畴。它对人性认识里的博大精深,可以广泛运用到管理、商战、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对于欲纵横政坛、驰骋商海,应对复杂纷纭的人际关系,建立左右逢源的人脉力量,也极有裨益。

有鉴于此,我们不揣浅陋,竭绵薄之力,对此书做了释评。释评大部采取逐句对应的方式,首先对原文做简略的解释和说明,其次进行阐释和发挥。释评遵循的原则是不拘泥于军事战略和战术的方法及规则的阐述,而是尽量做出延展和联系。举凡政坛、商场、职场,为人处世,无所不包,以期有助于应对现实。而对有些言浅事明的章节,本书则本着俭省笔墨的原则,略为疏通文字,不复赘述。

本书插图取自《续修四库全书》中的《诸葛武侯心书》,前有“忠武侯心书序”,序中字迹模糊无法辨别处用“口”代替。  本书书名由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李纯博先生题写,敬谢!

作者谨识

(徐文武韩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三国)诸葛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73239
开本 16开
页数 1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892.362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9: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