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北川无语(5·12特大地震民间记忆)
内容
编辑推荐

5·12特大地震民间记忆,带你亲历八级大地震,在震能释放异常强烈的地方,看历史留下的细节。它们真实、具体,充满了人间的悲喜与沧桑。这是一部讲述“5·12”大地震中,绵阳及周边的北川等极重灾区受灾过程的纪实文学。这是一部忠实记录历史,值得阅读,值得收藏的好书。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讲述“5·12”大地震中,绵阳及周边的北川等极重灾区受灾过程的纪实文学。作者以自身经历为线索,通过受灾群众的眼睛和心灵。用他们朴实生动的语言,讲述出了大地震发生时,四川几千里土地上的灾难场景。以及重灾之时,政府的组织应变情况,军队与百姓在救援过程中产生的真实感人、血脉互动的故事。这是一部忠实记录历史,值得阅读,值得收藏的好书。

目录

第一章 北川“5·12”

 14时28分

 瞬间的人性光芒

 第一时间

 最漫长的一夜

第二章 幸存记忆

 亲历大地震的人们

 地震时期的日常生活

 为了孩子

第三章 次生灾难

 断裂的天梯

 恶雨记

后记:作为幸存者的写作

试读章节

2008年5月12日,天气有些阴沉,绵阳依然按照往常的节奏运转,人们该干什么照干什么。在市区的露天公园里,有闲的人们美滋滋地喝着坝坝茶,摆着龙门阵,麻友们聚精会神地垒着“长城”。谁也没有想到,一场巨大的灾难正向人们袭来。

安县茶坪乡,这一天正是逢场赶集的日子,远远近近的乡亲聚集场镇,人头攒动。千佛山是茶坪境内的一个旅游景区,这里林木葱郁、景色秀美,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绵阳市一家金融机构准备第二天在这里召开一个会议,参会者乘坐汽车行进在通往千佛山的公路上。

北川,此刻是一如既往的安宁祥和。那一天,位于曲山镇的北川县城里有两拨比较热闹的集会。一是“青年创业表彰会”;二是“禹风诗社”活动日,诗社成员是一批饱学之士,大部分已经赋闲退休。  

绵阳市区。14时28分,大地摇晃起来,起初大多数人还显得异常镇定,以为会像过去一样,晃两下就会平静。甚至还有人认为是野蛮施工或大卡车所致,站起来骂了一声“是哪个龟儿子”……还没骂完,就被震波掀翻在地。地面就像一艘遇到了狂风巨浪的船,伴随着沉闷的令人恐怖的啸叫声,前后左右上下都在剧烈摇晃,能清楚地看到地面波浪般地起伏。房屋在晃,树木在晃,电线杆在晃,一切都在晃。垃圾桶跳起来被一抛老远,在地上翻滚跳跃,墙上贴的瓷砖哗啦啦往下掉,有些水泥构件被震得露出了钢筋。没有人能站得住,只有半蹲着四肢并用才能移动。

霎时,天空一下变得黑暗,空气中充满了粉尘,美好的人间突然变成了“地狱”。惊恐万状的人们开始逃离建筑物,几乎所有的人都逃到了大街上、公园里、广场上,道路顿时全部堵塞,喊叫声、哭声、汽车喇叭声不绝于耳。赶快拿出手机联系亲人吧,不是无法接通,就是根本没有信号。尽管绵阳市区的人们经历了从未有过的惊恐,也有人员伤亡,但仍然十分幸运,因为真正的“地狱”在离市区数十公里的地方,在北川、平武、安县和江油的部分地区。

北川

北川中学操场上,有人听见一种声音,好像大卡车轰隆隆驶过,但是公路上并没有汽车。经历过1976年松潘、平武地震的人说,好像地震了。

在北川中学上空,据说人们看见空中有几道白光划过,很快消失。但北川林业局一位女干部后来非常肯定地说,地震前一瞬间,她还看了一次窗外的天空:“没有,绝对没有白光!”

北川桂溪杜家坝的村民正在纳闷儿:怎么会有四五只颜色鲜艳的野鸡突然飞到房檐上大叫,紧接着大地就摇晃起来了。

陈家坝金鼓村一农妇说: “就像放炮一样,一路往前炸响。”

陈家坝镇镇长杨开伍说: “就像压路机一样的声音由远而近,然后大地就摇起来了,我趴在地上还趴不稳,急忙拉住一棵树。”

短暂的摇晃之后,有那么几秒钟的平静,很多人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北川中学的老师们安抚学生不要慌张,有的走下讲台到过道里察看情况。

更多的人,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上。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短短数秒竟是处于生死边沿的等待!

几秒钟之后,震中——汶川映秀镇的滔天震撼抵达北川,在地壳薄弱的北川县城集中释放能量,短短80秒钟,一座秀美的山城灰飞烟灭!

P12-14

后记

我是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遗民。伤痕文学和朦胧诗陪伴我的青春岁月。直至后来的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一路关注下来。岁月已将当初的文学青年变成了今天的文学中年。写诗、写散文、写小说,全是业余,乏善可陈,唯积累了文稿100多万字。

在职业上做过护士,救过人命,很是欣慰。最折磨我的是送走了很多人,每一个生命的离去都让我陷入深深的忧伤,对于个体身后巨大的虚无感到惶恐。我觉得他们的死与我的生命之间有一种预兆关系。他们隐喻着我的某一天。这让我恐惧。我在年轻时开始恐惧我的死亡。我读到刚翻译过来的卡西尔的《人论》,他的运思启发我思考。后来我遇到了多个亲人的死亡,心中的痛痕难以消除。这个恐惧比任何哲学理论更深刻,更刻骨铭心。我试图在哲学和宗教中找到慰藉,大量的阅读之后,我仍然在信仰的边缘徘徊。只是痛感有所减轻。20多年纠缠于死亡和生命的意义问题,也许这是我永不放弃写作的原因。我在死亡这一虚无的深渊里,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唯有文字,让我感到安慰。流失的时光在文字中浮现,如同风化岩石上的点点苍苔,与时间作着悲壮的抗争。去年地震期间逃出家门,我独拿了自己的手稿,如同揣上自己的生命。对于我来说,文字就像生命体征监护仪上跳动的波纹。没有文字,我的生命就被抹去,变成一条僵死的直线。文字是时间的陈迹,如同昨天的阳光在我面前闪现。

渊薮来自于时间,时间向每一个生命展开,也向每一个生命闭锁。时间是生命的问题和绝境。时间让每一个生命渺小和匆促——岁月如飞刀,刀刀催人老。 “你死后,万物将随你而来。”哲人说。万物随我而来,但我已经死了。我会如此忧伤。我死了,万物也会像我一样死去。我为万物而忧伤。我在作品中忧伤着古人的忧伤。每个人都是旷古的孤独。“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样的忧伤是无可救药、极有穿透力的。

后来我做过报社记者、编辑,对社会有了更多的了解。见证了一个城市的变迁,尘土飞扬的土路变成高速路,矮房变成高楼。筛沙的小伙变成大腹便便的白首富翁,与个别官员各怀鬼胎地出双入对。理发妹变成了开宝马的红发怨妇,在数落男人的同时,还面含一点儿残留的羞涩。憧憬一次艳遇或一场合污带垢的爱情。工厂车间变成了又一个房地产商的圈地,缫丝能手用长年缫丝后残损的手掌拿起了做清洁的抹布。打工大军像候鸟一样飞向南方,为了带玻璃和瓷砖的房子拼出了血汗和眼泪,个别的搭上了性命。农村的房子像笋子一样长在青山绿水间,却只有老翁在看门,太阳照着空空的玻璃和冰凉的瓷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北川无语(5·12特大地震民间记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小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130663
开本 16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3
出版时间 2010-11-01
首版时间 2010-11-01
印刷时间 2010-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4.12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6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9:3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