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萧乾名作欣赏/名家析名著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生活里转着多种多样的轮。抓着一只,就会成为这人一切想望的中心。

我的生活一向就离不开玩耍。前年高尔夫球时兴的时候,我的闲暇就都消磨在大华球场里了。在课室里还研究球洞和路线,梦里仍像握着那根细长粗头的球棍,朝着一个极蜿蜒的球门撞。撞着了,会乐得把被子踢个窟窿。可是这把戏一熟,就没味儿了。我有着许多知心朋友,在我对这玩艺儿的兴趣刚要告尽时,就又拖我到别的上面玩。人家都捧我,说我这不会发愁、贪玩的性情是我一生的幸福。不过他们不知道为了功课,我给人作过多少大揖了。

今年又给一个同学传染上收集邮票的癖好。起初,人家分我几张印着热带植物或美国自由神塑像的邮票。我觉得怪好玩的,就随手夹在书本里了。

渐渐地,由这朋友的好意,我拥有的邮票竟够填满一个信封了。闷的时候就把这些被舟车由地球各角载来的纪念物倒了出来,排在桌角摆弄摆弄,欣赏诸民族伟人的丰采,或那辽远国度的山水风光。愈看愈觉得这些废物潜藏着一种价值,就决定买上一个本子,分类贴了起来,并请国文班黄老师为我题上“万国邮票集”五个颜字。

起初,贴本子的目的只不过是免得遗失。一贴起来,便像个有家室的人,占有欲竟勃发起来了。我不但要多,而且要齐全。如果全世界的邮票都给我弄到手,那份欣悦不比当个皇帝小。

同学见到他的耐心已培植起我的兴趣来,也就不那么慷慨地分润了,而我也不好意思再去麻烦他,就开始向熟人讨。见到人总忘不了问一声:“有什么用过了的特别邮票没有?”常常忘记,问重了,就会被人嘲作邮票迷。对于一切问起我近来做什么消遣的人,我总毫不踌躇地回答:“在搜集邮票。有了可别忘记给我。”

从此,被人唾弃的字纸篓就成了我的金矿。我总希望在那堆废纸里摸到一张——比方说,北伐的纪念邮票吧。这想望显然不会实现,有时反而摸到很脏的东西。为了邮票,我不怨天,也不尤人。

同学中认识我的,爱逗我说:“有多少国了?”我的回答总掩饰不住自己的贪心:“不多,等你给我呢!”

有一天在植物学的班上,当教员在黑板上描画海棠子房的形状时,我一翻讲义,偶然翻出几张新弄到的大清帝国邮票。我正端详那古铜色团龙的姿势呢,坐在我右边的同学把一个蓬乱的头探到我的座位上来。为了怕引起先生注意,我赶忙把它藏起,并侧过头来看他那清癯、眉间带点苦相的脸。他自觉冒失,就向我点点头,表示歉意。

这人姓赵,去年才转学来的。哪个同学也不理他,他也不理别人。除了这门,我们每礼拜几何学也邻座。晚上自修他在我前头三行,好像是75号。按说该认得,可是他嘴唇连动都懒得动,我凭什么跟这没人理的打招呼?活着不痛痛快快的,整天愁眉苦脸,像是打了闷头官司似的。我最不爱看人苦相。我的朋友多半是挺红的脸,成天不是背着冰鞋就是挟着球拍,高高兴兴地玩。这人可不。我们在操场踢球,他把两只手缩在袖筒里,兀自沿着校园南墙一行小松树来回踱。在班上,两眼常发呆。要是教员突然问到他,他总是抓耳挠腮,不摸头绪。有时,他在课本的天头乱画。他不像我,爱偷偷给先生画像;他总写字。先写成双钩,又描成立体,然后填成黑字,终于涂成一个大大黑团。我从不睬他的瞎闹。有一回不经意地看见他在几何命题的空白处描了几个好大的字,头两个好像是什么“誓死”。

第二次上植物班,可巧我们都到得早一点。这人在我耳边用沉重而低微的声音问:“你干啥留那东西?”这辽宁口音逗得我直笑。我答了一句:“玩玩罢咧。”他偏过身子去,半叹息半哼哧地来了一声:“玩玩,那么一大片土地都玩丢了。”我不懂他这话的意思,可是老师随着铃声进来了。

我不好再追问下去,可是我不服气。P6-7

书评(媒体评论)

他在本世纪初“五四”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下长大,是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夫妇的学生。他学贯中西,有很深厚的个人修养和很深刻的民主思想。

——肖凤

更不用说那些记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诸国情形的华美篇章了,真可以说是走遍了天下,写尽了人生。

——池田梦(日)

作品呈现出总体上的意象暗示,又体现并显示着作者作为一个人文知识分子所禀具的操守、智慧与力量。

——丁亚平

目录

序言(肖凤)

小说

 邮票(鉴赏人:彭迎)

 篱下(鉴赏人:彭迎)

特写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鉴赏人:王强)

 流民图(鉴赏人:王强)

 初访伦敦(鉴赏人:车镇宪)

 伦敦一周间(鉴赏人:阿真)

 矛盾交响曲(鉴赏人:张静滨)

 到莱茵前线去(鉴赏人:张静滨)

 美国散记(鉴赏人:张静滨)

 瑞士之行(鉴赏人:张静滨)

散文

 珍珠米(鉴赏人:朱文衡)

 叹息的船(鉴赏人:丁亚平)

 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

 (鉴赏人:贾焕亭)

 未带地图的旅人(鉴赏人:耿光怡)

 北京城杂忆(鉴赏人:侯江)

 八十自省(鉴赏人:池田梦)

 在洋山洋水面前(鉴赏人:孙怡)

 离歌唱给文洁若(节选)(鉴赏人:肖凤)

 父子谈心(鉴赏人:吴军)

 回忆创作生涯六十年(鉴赏人:房丽)

附录

 怀念萧乾先生

 萧乾作品要目

序言

熟悉和热爱萧乾先生作品的读者很多。他是一位集著名作家、著名记者、著名翻译家和著名学者四重身份于一身的前辈,而且在每一个领域,他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萧乾先生30年代初开始写作小说,他的长篇小说《梦之谷》和短篇小说中的不少篇章,都带有明显的自叙传性质,写得荡气回肠,感人肺腑。他的散文作品也是独树一帜,不论是早期创作中带有象征主义色彩的散文作品,还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写的大量说真话、抒真情的优美散文作品,都充分地表现出了他爱国爱民、忧国忧民的热血心肠。

作为一位著名记者,他是从20世纪30年代初即开始写作通讯特写作品的。他在“九一八”事变后写的那些国内通讯和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写的那些欧洲战地通讯特写,都蕴含着深沉的哲理,并具有优美的文采,是今天的大众传媒从业人员,应该认真精读,作为典范文章加以学习的。

作为一位著名的翻译家,他翻译了《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好兵帅克》、《里柯克小品选》、《里柯克幽默小品选》、《培尔·金特》、《屠场》、《战争风云》(与人合译)、《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等书,他的辛勤劳动,让我们能够认识和了解这些外国作家,同时也为今天的翻译工作者,提供了学习语言技巧的范本。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他在80岁的高龄之后,还与夫人文洁若女士一起,携手翻译出版了乔伊斯的巨著《尤里西斯》,这种敬业精神,堪称典范。

作为著名学者,他用自己的睿智与豁达,把他本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细微观察,化作朴素简练的真知灼见,在他的许多文章中,告诉给了读者大众。

萧乾先生不仅用中文写作,不仅把外国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而且还用英文写作。20世纪40年代在伦敦,他就出版过用英文写作的《中国并非华夏》、《吐丝者》、《龙须与蓝图》和《千弦琴》等书。80年代他又用英文写作了《<栗子>及其他》、《<珍珠米>及其他》等书。

像萧乾先生这样,将四种著名身份集于一身的人物,在我国的现代文学史或现代新闻史上,实属罕见。萧乾先生本人在《回忆创作生涯六十年》一文中曾经自谦地说过:“综观我这一生,可说是介于文艺与新闻之间的两栖动物。”其实,只要看一看萧乾先生在文学、新闻、翻译、学术、英文写作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我们就可以说,仅仅说萧乾先生在事业上“两栖”是远远不够的,不妨说他是事业上的“四栖型”,甚至“五栖型”。

萧乾先生儿时不幸,命运多舛,但他凭着超人的志气和艰苦的个人奋斗,完成了高等教育,在青年时代,就成为享有盛名的记者和作家。新中国成立前夕,这位游遍了世界上的许多地方,深知中国是如何贫穷与落后的著名记者,这个对中国、对世界都有广泛而深刻的了解的著名作家,坚决地谢绝了英国剑桥大学等的规劝与邀请,毅然决然地从香港回到了北京。即使以后遇到了种种预想不到的打击与厄运,他仍然初衷不改,坚定地热爱自己的祖国。同时,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智者,他又具有民主与科学的精神,他殷切地希望祖国能够克服诸多的弱点与不足,走上真正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康庄大道。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民主与科学的理想,他对民族命运与民族前途的关切,都是中国知识份子衷心敬仰的品格。

1995年春天,中国和平出版社的庞旸女士约我编选《萧乾名作欣赏》一书,我立即非常高兴地答应了。我们合作得很愉快,此书原版已于1998年顺利出版,全书共40万字。

今年夏天,庞旸女士告诉我,中国和平出版社决定再版该书。为了给读者朋友们提供更好的视觉享受,需要增加大量照片,并把文字部分压缩至适当的篇幅。因此,在重新编选的过程中,不得不对第1版里收录的萧乾先生名作的若干篇目及其鉴赏文割爱;同时,对仍然保留在此的“序言”和诸篇“鉴赏文”也作了删节。

本书的编目仍按体裁分类,按写作日期先后排列顺序。唯有特写部分的欧战通讯几篇,是按事件发生的顺序排列的,这是为了读者阅读的方便,因为有的通讯是后来补写的。

在此,感谢文洁若先生为本书提供家庭照片。也再次感谢鉴赏文的诸位撰稿人,他们都是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者,也都是热爱萧乾先生作品的人士。他们各自都把自己对原作的理解写了出来,附在每篇原作的后面,供读者诸君在阅读萧乾先生作品时参考。附录部分收入了文洁若先生作《萧乾作品要目》,以飨读者。

2008年9月于北京静淑苑

内容推荐

季羡林、周汝昌、启功、王安忆……领衔解读大师名作!中学教师授课参考,高中学生高考必读,优秀家长自修教材!

《名家析名著丛书》为你呈现真的礼赞,善的祭坛,美的盛宴,是青少年文学修养的全攻略!

本册将带大家欣赏萧乾先生的作品。

编辑推荐

更不用说那些记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诸国情形的华美篇章了,真可以说是走遍了天下,写尽了人生。作品呈现出总体上的意象暗示,又体现并显示着作者作为一个人文知识分子所禀具的操守、智慧与力量。

本册将带大家欣赏萧乾先生的作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萧乾名作欣赏/名家析名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萧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和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700030
开本 16开
页数 3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7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1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3: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