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汉字起源新解(2008-2009探索手记)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籍。这不仅是因为这本书较为圆满地破解了汉字或甲骨文的大致起源,从而也为彻底解开华夏文明的起源做出了决定性贡献。从小处学术而言,本书通过中国各地区古陶文对中国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史前遗址进行了“陶文断代”,其结果令人震撼——暴露出的诸多严重问题可能预示着中国的早期文明史应该全面反思乃至改写。

目录

 上

一 汉语源流刍议/3

 有关历史语言学/3

 汉语与英语分离时间/5

 汉语与法语分离时间/9

 波斯语和汉语/11

 汉语和印欧语比较的两本书/13

 读《汉英词汇的近源探秘》/19

 对汉语言的宏观畅想与分析/34

 汉语和蒙古语/38

 汉语和阿拉伯语/40

二 从“阿拉伯数字”到文字/43

 最初的计数与阿拉伯数字/43

 “阿拉伯数字”与印度文字/46

 印度河文明:数字与星座/51

 属相、天干地支与星座/56

 数字与希腊字母/60

 英语字母与人类文字谱系/64

 阿拉米文字/73

 从阿拉米到阿拉伯/76

三 围绕汉字与甲骨文/83

 汉字春秋/83

 汉字与字母体系/85

 从全球看造字“六书”/89

 汉字形成分期与分层/91

 古代商贸与“丝路之语”/94

 地球是圆的/100

 论甲骨文距离文字创立时间不长/103

 为什么要创建自己的文字体系/107

 学习借鉴的文字多在象与不象之间/112

 如何借鉴文字与符号/114

 

 中

四 汉字与线条文字/119

 线条文字与汉字/119

 引人入胜的印度河文明/122

 与印度河文明有关联的几项证据/125

 哈拉帕文字与甲骨文的一些数据/135

 地中海东北区的“线条文字”/136

 伊朗地区的古老线条文字/142

五 汉字产生背景/145

 “雅利安人”与草原青铜革命/145

 青铜器在中国/152

 彩陶之路/156

 中亚与中国地区一些考古对比/159

 李济的一些观点/164

 中国两部口岸/169

 中亚考古资料/173

 “华”、“夏”与商/185

 俄罗斯与蒙古草原的情况/197

 氐、羌/200

 从DNA看“三代”人种/206

 阿尔泰与俄罗斯诸文化/209

 贾湖遗址的断代问题/213

 从甲骨源流看商朝/224

 

 下

六 陶文与断代/231

 陶文与陶符/231

 一种新的断代工具:陶文/234

 秦安大地湾陶符不可信/236

 仰韶陶文同样不可信/240

 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陶文的问题/248

 龙山文化陶文分析/253

 马家窑陶文与长城/256

 “三代”时期陶文时间接近/262

 春秋时期陶文时间很实在/268

 一些“商时陶文”与甲骨文起源/273

七 并非结语的杂叙/279

 巴蜀与三星堆文字/279

 东南亚古代影响/282

 江西大洋州文字/286

 吕底亚与山西/292

 中亚小石头翘动中国汉字起源/301

 从古代标点符号看汉字起源/304

 峰回路转——汶察文字/308

参考书目/320

小标题索引/323

后记/32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汉字起源新解(2008-2009探索手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36740
开本 32开
页数 3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2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3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0: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