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颜往事堪回首/书屋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十多年来,《书屋》杂志发表了大量有关中外知名女性的传记类随笔,涉及林徽因、张爱玲、苏青、陈衡哲、陈香梅、阮玲玉、波伏娃、莎乐美、薇伊、阿赫玛托娃、杰奎琳等各具个性风采的作家、学者、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此次将这些随笔汇集出版,既是为历史存照,亦是为现实增添梦想。

内容推荐

有些人死了,却依然活着。这句话用在林徽因、张爱玲、苏青、波伏娃、莎乐美、薇伊、杰奎琳等中外杰出女性身上,最是贴切不过。她们不是天上的星宿,就是海中的精灵,一旦降临人间,便生而死,死而生。对情感生活感到失望的男人,不妨从中选取一二引为知己,既可寄兴,又可疗伤。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曲终是寂寞

 林徽因:风华绝代

 张爱玲:被虱子吞噬的女人

 苏青:琵琶曲终是寂寞

 周炼霞:海上花开花又落

 苏雪林:一个女人的两种姿态

 萧红:越轨的笔致

 谢冰莹:从“女兵”到教授

 吴曙天:《情书一束》的女主角

 林徽因与冰心:两个才女的恩怨

第二章 往事堪回首

 宋氏三姐妹:歧路人生

 陈香梅:梅傲千古

 陈衡哲:第一位中国女教授

 阮玲玉:人言可畏

 孙多慈:鲜为人知的尘影往事

第三章 玫瑰永不败

 波伏娃:道德的暧昧性

 莎乐美:与伟大的心灵共舞

 薇伊:穿过黑暗的那一道幽光

 阿赫玛托娃:“让他们就这样把我怀念”

 杰奎琳:随心所欲

试读章节

1920年秋,在雾都伦敦,二十四岁的徐志摩邂逅了十六岁的林徽因,后者婉约的才情和长于审美的气质深深吸引了前者。这注定是古历每月朔日(初一)方可一见的太阳与月亮各在半天的特殊景象,太阳加快步子,异常炽热地吐放着光辉,去温暖那一片纯洁的冰魄,却是枉然,月亮在太阳的逼射下,反而更加惊慌地钻进云层,发足西奔,不肯将自己交付出去。不错,林徽因有双重文化教养的背景,古典气质与现代精神正如一幅名为“梅傲千古”的双面绣,但此时的她心智和情感都尚未成熟,就算是日后成熟了,她也比徐志摩保守和务实得多。两人之间,她不是不可以走远,但她不可能走得跟徐志摩一样远;她也不是不可以走近,但她不可能走得像两片相邻的树叶那么近。

浪漫派作家的祖师爷卢梭曾深有感慨地说:“能够以我爱的方式来爱我的人尚未出世。”这样悲观的,口吻早已给他的徒子徒孙们的爱情事业定下了基调。1920年秋、冬的那些日子,徐志摩的激情太猛太烈,还不断加添“诗性的浪漫”这号特级燃油,一火烧得西天红遍。疯狂的激情,焚山煮海的激情,在世间,很难得到相同强度的回应,将它作用于一位情窦未开的十六岁的中国少女,则只能盼望奇迹之外的奇迹了。但这样的奇迹并未来到人间。一位东方少女,尤其是一位头脑睿智的大家闺秀一旦意识到她的初恋将不是一个玫瑰色的故事,而将是一个桃红色的事故时,她就决不会轻易入局,而将全身远退。已为人夫、已为人父的徐志摩也就只能自恨情深缘浅了。徐志摩身上并不具有成年男子通备的那种沉稳持重,而“责任”二字反衬得其浪漫的言行多少有点唐突滑稽,有点荒谬可笑。大雨之中他在桥头守候彩虹,对英国女作家曼殊菲尔(现通译为曼斯菲尔德)表现出超乎崇拜的爱慕,这样的浪漫情怀林徽因还不能理解,顶多也只能一知半解。偏偏可惜的是,徐志摩虽能创立一门融贯东西的爱情宗教,他本人却不是一位合格的启蒙牧师。这就注定了以下的事实:他选择了一处正确的地点,却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时间;他选择了一位正确的对象,却选择了一种错误的表达。于是,尽管双楫剪开过康河的柔波,并肩穿越过花园的蹊径,他们内心的弦索弹拨复弹拨,却始终没有奏响同一支曲调。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一位已经下野的民国政府前司法总长,徐志摩的忘年交,这幕短剧的参与者,他虽一身兼演慈父和好友的双重角色,却根本帮不上任何忙,提不出既合情又合理的忠告,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两个年轻人为一局难以合龙的感情而痛苦。他惟一能做的事便是带着女儿归国,让空间和时间来作客观的裁断。林徽因走了,偌大的伦敦空寂下来,徐志摩极目长天,只见永不开缝的阴霾封锁着穹庐,于是他合上厚厚的日记,任由方兴未艾的情愫在里面哔哔剥剥地燃烧。

一年之后,即1922年10月,徐志摩放弃了打熬了两年即将到手的剑桥大学的硕士资格,归心似箭地赶回国内,又见到了风华绝代的林徽因。简直不敢相认,这才分别多久,她已出落成美丽的天鹅,秀润的神采笔墨难以形容。徐志摩头一眼就看出来了,她心里有了光,是无以复加的爱情的光明,昔日雾笼云翳的那一片盲区已不复存在。他不禁满怀醋意地要问,那个创造奇迹的情敌是谁?原来是他,是自己的恩师梁启超的二公子梁思成,知道了这个答案,他无从发作,只好咽下一口唾沫,再咽下一口唾沫,认了?忍了?在情场上,他的确有足够的勇气,不怕任何对手,但在对手的身后,若站着严师梁启超,他还有多少胆色?真不好说,他的功力顶多也只能发挥四成了,又如何是梁思成的对手?

徐志摩的浪漫情怀虽然大打折扣,但他还是有点失控,一有闲暇便跑去接触“伦敦的虹影”——美貌颀颀的林徽因。那对志趣相投(都热爱建筑学)的年轻情侣常结伴到北海公园内的松坡图书馆(为纪念蔡锷而建)“静静地读书”。他也追踪蹑迹而至,稳稳地做着电灯泡,渐渐地不受欢迎,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梁师弟手书的那张字条——Lovers want to be left alone(情人要单独相处)——下了一道冷冰冰的逐客令,才茫然若失,怅然而返。  1924一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应梁启超、林长民之邀来华访问,徐志摩、林徽因及“新月社”同人为庆贺泰翁六十四岁生日,特别演出泰翁的诗剧《齐德拉》,林徽因饰演公主齐德拉,扮相之美丽不可方物,一时引起轰动。泰翁在华期间,游览了故宫、颐和园和香山等地,徐、林二人常陪同左右,被人戏称为“金童玉女”;报纸上还将白发苍苍的泰翁、郊寒岛瘦的徐志摩和清丽脱俗的林徽因形容为松、竹、梅“三友图”。对于这两个谑称,林徽因也许有点犯窘,徐志摩则坦然受之。无奈玉女不爱金童,金童自寻烦恼,徐志摩曾向慈祥的泰翁倾吐了内心的苦痛。诗人最天真,泰戈尔也不例外,他自以为写过《新月集》,做月下老该是分内事。泰翁亲自出马,得来的答复却仿佛是法庭上的终审判决:林徽因的心已经百牛莫挽,完完全全归属于梁思成,旁人不得觊觎。

……

P1-4

序言

世上有贤明雄霸的英雄,也有聪慧惊艳的红颜。在长期由男性主宰的世界中,后者闪耀出来的光辉,似乎更具有迸发的品质和迷人的元素。那些曾经给世界带来惊奇、梦想和感动的女性,或许是上帝派发给人类的最珍贵的礼物。她们不是天上的星宿,就是海中的精灵,一旦降临人间,便似高岸红杏,引领春喧;又如雪岭横梅,点染江山。

十多年来,《书屋》杂志发表了大量有关中外知名女性的传记类随笔,涉及林徽因、张爱玲、苏青、陈衡哲、陈香梅、阮玲玉、波伏娃、莎乐美、薇伊、阿赫玛托娃、杰奎琳等各具个性风采的作家、学者、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此次将这些随笔汇集出版,既是为历史存照,亦是为现实增添梦想。在世俗化的浪潮将人们裹挟得喘不过气来的今天,在沉重的肉身亟需救赎的时代,有必要回溯历史,领略那些或高贵或飞扬的灵魂,重拾诗意、激情乃至信仰。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这是一代才女林徽因去世后,金岳霖等人对她由衷的礼赞。林徽因出身名门,秀外慧中,她不仅是杰出的建筑学家,而且是人文领域的通才。凭借其绝世美貌和卓越才情,她一生引得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等精英人物为之倾倒。林徽因给中国知识界带来了永远的骄傲,同时也给后世留下了有关教养、知性和典雅的启示。海派作家张爱玲与苏青成名于乱世,相互欣赏并引为知己。她们的作品虽然没有宏大的叙事,但却以细腻而冷艳的文笔,描绘了乱世中众生的心态和存在的荒诞。张爱玲天纵灵秀,其作品的华丽与苍凉足以打动数代读者。苏青对人生有着太基本的爱好,但这种爱好却从未真正满足过。不平则鸣,谋爱不成无奈退守的苏青将世情风俗特别是男性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对她们来说,写作是一种祈祷的方式,也是内心苦到极处后的宣泄。而与美国的陈纳德将军演绎经典爱情的陈香梅女士,也是一位识见不凡的才女,她的名言是:“人世间凡是能够有机会相爱的人,应该珍惜自己的幸福,因为一旦人天永隔,那就只有一寸相思一寸灰了。”“聪明的女人会选择去爱一个没有太大野心的男人,因为野心家没有时间谈情说爱。”

与中国女性相比,西方女性对世界和人性的奥秘似乎更具好奇心,也更有冒险的热情和破解的欲望,其中的杰出者则以其强悍的反思能力和大胆出位的个性表现,铸就光芒四射的人生和精彩绝伦的作品。以写《第二性》名扬世界的波伏娃在与哲学家萨特的旷世奇情中,最大限度地展示了“道德的暧昧性”,那些危险的情感丛林既密布陷阱,又充满诱惑。与波伏娃同时代的薇伊是一位解构主义者,她敏感于社会的失衡,无悔地站在弱势群体一边,对政党、集体以及各种学说作了大胆的反思。而周旋于尼采、里尔克、弗洛伊德等杰出男性之间的俄罗斯美人莎乐美,则呈现了与伟大心灵共舞的心性和能力。至于先嫁给前美国总统肯尼迪,后又委身于希腊船王奥纳西斯的杰奎琳,她的随心所欲,权富通吃,又不知招来了多少女性的嫉妒和羡慕。杰奎琳我行我素,却分别登上权力和财富的巅峰。其绝世丰艳和奇幻人生,令人叹为观止。在她的葬礼上,总统克林顿称赞她是“勇气和尊严的楷模”。这些风姿各异的西方女性,从思想之美到容悦之术都堪称经典,必将作为标本长存于人类的文明史。

谨将此书献给那些不甘平庸的女人和男人。它既可破闷,又可疗伤;既能寄情,又能指南!

胡长明

2009年9月7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颜往事堪回首/书屋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书屋编辑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563088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2
出版时间 2009-10-01
首版时间 2009-10-01
印刷时间 200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8.5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7: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