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儿童文学精选/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建国60年是我国当代文学从初步发展,到短暂的沉寂,再到大发展、大繁荣的60年,各种体裁的佳作破土而出。

由王蒙担任主编、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选编的《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由《中篇小说精选》、《短篇小说精选》、《小小说精选》等分卷册组成,囊括了建国60年以来文学领域中一流作家的代表作以及各个体裁的经典篇章,系统回顾和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

本册为《儿童文学精选》。

内容推荐

本书为《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之《儿童文学精选》,在编选此书的过程中间,编者对于建国60年以来的儿童文学作品,经过反复的阅读和比较之后,选出了本书里面的这些篇章,提供给作家、批评家和广大的儿童文学爱好者,作为参考的一种文本。

全书分短篇小说,童话、寓言,诗歌三个部分,收录了罗文应的故事、海滨的孩子、神笔马良、我们的土壤妈妈等众多内容。

目录

前言

短篇小说

 罗文应的故事/张天翼

 海滨的孩子/萧平

 小橘灯/冰心

 三个铜板豆腐/任大星

 小船,小船/黄蓓佳

 第七条猎狗/沈石溪

 我要我的雕刻刀/刘健屏

 我听见了自己的声音/夏有志

 独船/常新港

 雀儿妈妈和它的孩子/邱勋

 走在路上/梅子涵

 白色的塔/程玮

 鱼幻/班马

 四弟的绿庄园/秦文君

 白马/张品成

 蓝花/曹文轩

 北宋浮桥/彭学军

 日子/谢倩霓

 鼓掌员的荣誉/张之路

 蓝飘带/薛涛

 和管沙一起长大/饶雪漫

 一只与肖恩同岁的鸡/三三

 淘气包马小跳/杨红樱

 狼獾河/黑鹤

童话、寓言

 神笔马良/洪汛涛

 小溪流的歌/严文井

 野葡萄/葛翠琳

 “没头脑”和“不高兴”/任溶溶

 狐狸打猎人/金近

 圆圆和方方/叶永烈

 老鼠看下棋/吴梦起

 小狗的小房子/孙幼军

 骆驼寻宝记/陈伯吹

 总鳍鱼的故事/宗璞

 窗下的树皮小屋/冰波

 好蛇索索米/郑允钦

 岩石上的小蝌蚪/谢华

 一串快乐的音符/张秋生

 舞蛇的泪/葛冰

 天吃星下丹/周锐

 耳朵出逃/杨鹏

 霍去病的马/张弘

 装满阳光的梦/李东华

 书本里的蚂蚁/王一梅

 蜻蜓/汤素兰

 乌鸦兄弟/金江

 高楼搬家/仇春霖

 习惯/雨雨

 三个富翁/樊发稼

 枫树、银杏和小松树/少军

诗歌

 我们的土壤妈妈/高士其

 春姑娘/艾青

 帽子的秘密/柯岩

 回声/金波

 夏弟弟/圣野

 圆圆和圈圈/郑春华

 小丫的话是红的辣的/王宜振

 十四岁的天空(组诗)/徐鲁

 冬/尹世霖

 我喜欢你,狐狸/高洪波

 为一片绿叶而歌/薛卫民

 村小:生字课/高凯

 骑扁马的扁人/王立春

 拱破乡村梦境/张晓楠

 散文、报告文学

 一个少年的笔记/叶圣陶

 歌溪/吴然

 醉麂/乔传藻

 中国少女/陈丹燕

 黄山山乐鸟/刘先平

 松坊村纪事/郭风

 淡淡的白梅/庞敏

 同你现在一般大/毕淑敏

 黑豆里的母亲/安武林

 老茶馆/金曾豪

 夜别枫桥/林彦

 迷恋/刘保法

 王江旋风/董宏猷

 微笑的挑战者/孙云晓

试读章节

六年级的同学们和几位解放军叔叔交朋友,常常通信。第二小队队员们有一次写去一封信,信上讲到了罗文应的事情,是这样写的:叔叔们:

收到你们的信,我们高兴极了。

你们说:“罗文应进步了,入队了,真是一个喜讯。这是你们给我们的一份最好的礼物。”

我们读到这里,欢喜得把罗文应抬了起来。罗文应又是笑,又是眼泪直冒。

上次我们和他们会面的时候,刘叔叔问罗文应为什么还不入队,罗文应脸上热辣辣的。那时候他申请过,没有批准:他不好好温功课。

那时候罗文应其实就已经有了这个远大的理想:将来要像叔叔们一样,当人民解放军。同学们给他提意见:

“罗文应,解放军叔叔不是说过的么:你现在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还要把身体锻炼好。”

罗文应看了同学们一眼,心里想:

“嗯,将来——你们瞧吧。”

意思是说,将来他一定搞好学习,锻炼好身体。可是今天——今天已经星期六了。刚要用功,又马上会遇到假日。不如从下星期一起吧。

到了星期一。下午放学回家,罗文应走得很快。他打定主意不再像往日那样——往日总得逛上那么四五个小时才到家,一面吃着替他留下来的饭,一面又要防备挨妈妈说。今天一定按时回家,晚饭后的时间就可以好好分配一下了。罗文应一路上打算着:

“我得把算术题都答出来,整整齐齐写在本子上,星期日就带给解放军叔叔去看。‘叔叔,我将来能不能学炮兵?’‘能!’错不了!”

罗文应想得很兴奋,就胸部挺出,大踏步走进市场里去了——不知不觉走了进去的。

他在市场里一共花费了两个多钟头。他忙得什么似的:参观了许多许多商店,连瓷器店他都仔细看过了。又在一个摊子旁边观察那些陈列着的小刀子。他恨不得试一试,看这些小刀究竟有没有赵家林的那一把快。而他研究得最久的,是玩具店门口的那一盆小乌龟。

“回去说服妈妈,让妈妈给妹妹买一个吧。我应当照顾妹妹……”

可是罗文应觉得整个市场突然一下变了样子。他吃了一惊。他从那个盆子上面抬起头来一看,原来电灯都亮了。

“啊呀,可了不得!”他赶紧站起身来就走,“今天又迟了!”

拐进胡同,罗文应越走越快。他决计要好好做功课。

“解放军叔叔那么关心我呢。我争取入队,一定……”

忽然他听见“啪嗒”一声,响得很脆。

“咦,谁在那儿打克郎球?”罗文应朝一家糖食铺里瞟了一眼。他觉得这一瞟还不够分明,就索性停下来瞧了一瞧。

唉,没有办法!这一局克郎球——罗文应非看下去不可,因为有一个“飞机”正呆在角落里,怎么也不肯动。那个打球的是个大个儿,很吃力似的打了一杆:没中。

罗文应等着那大个儿轮到打第二杆:还是不顶事。

罗文应非常着急。真要命,别人还得赶回家吃晚饭,吃了晚饭还有八道算术题,一张大字呢!可是那大个儿轮着打了五杆。偏偏都落了空!第六杆呢,又放下那个“飞机”不管,打别的去了。因此罗文应不得不老是等着。罗文应就常常遇到这一类不能解决的困难。

就这样,罗文应很晚才回到家里。他赶快扒了几口饭就算完事,惟恐耽误了复习时间,也就不管这样的吃法合不合卫生了。

“你又到哪里去?”妈妈看见他把筷子一放就往外走。惊异地问。  “我去买大字本子。”

“怎么,你放学回家的时候没有买?”

“我没有工夫呀。妈妈。”

这个星期一又像往日一样:到了该睡的时候,罗文应还在对着第二道题目发愣,又疲倦,又焦心。还是明天早晨再做吧。他这就一面看看画报,一面写写大字,忙到十一点钟才上床。第二天起得晚了,睡眠可还是不够,上课直打瞌睡。妈妈说他:

“你看你!谁叫你贪玩的!”

“贪玩?”罗文应红着脸,撅起了嘴,“难道我玩得舒服么?我心里可生气呢。”

真的,罗文应就是玩也没有玩好。P002-003

序言

为迎接建国60周年,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了“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丛书,这是儿童文学卷。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儿童文学发端于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我们通常把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30年儿童文学称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而把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儿童文学称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其中1976年10月以后的部分,称为新时期儿童文学。“60年”在中国儿童文学不足百年的发展史上,占据了2/3的时间。在鲁迅、周作人、冰心、叶圣陶、张天翼等文学大师所开创的现代儿童文学的基础上,新中国的儿童文学走过了60年的辉煌,60年的风雨。

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1949—1966)间,是当代儿童文学发展的第一个繁荣期。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儿童文学读物的数量、质量显然无法满足少年儿童的阅读需求。1955年9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大量创作、出版、发行少年儿童读物》的社论,号召作家、编辑、出版、发行工作者重视少儿读物的创作、出版和发行。同年11月,中国作家协会发出了《关于发展少年儿童文学的指示》,要求作家们要重视儿童文学创作。1956年党中央提出了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党和政府对儿童文学的关怀,整个社会文艺思想的解放,作家们辛勤的耕耘和探索,共同推动和促进了当时儿童文学的发展和繁荣。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品以革命历史题材和校园题材为主,教育色彩浓厚。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尽管“左”的思潮已经开始干扰儿童文学创作,以至于茅盾先生在《六。年少年儿童文学漫谈》一文中,尖锐地指出当时某些作品“政治挂了帅,艺术脱了班,故事公式化,人物概念化,文字干巴巴”,但依然涌现出一批童趣浓郁、脍炙人口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小说《罗文应的故事》(张天翼)、《小胖和小松》(杲向真)、《海滨的孩子》(萧平)、《小黑马的故事》(袁静)、《小兵张嘎》(徐光耀)、《小英雄雨来》(管桦)等,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张天翼)、《“下次开船”港》(严文井)、《野葡萄》(葛翠琳)、《狐狸打猎人》(金近)、《小马过河》(彭文席)、《小布头奇遇记》(孙幼军)等,儿童诗《我们的土壤妈妈》(高士其)、《“小兵”的故事》(柯岩)、《金色的海螺》(阮章竞)等,以及冰心、郭风的散文、郑文光的科幻小说、任德耀的儿童剧本《马兰花》等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虽然这些作品中难免会沉淀有那个特定时代的意识形态内容,但其仍然有着浓郁的童真童趣,有着对儿童心理深入和准确的把握,有着丰沛而感人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这些历经岁月磨洗的篇什,今天的读者依旧可以感受到当时儿童文学作家们学习和创作的巨大热情。他们不懈地向世界儿童文学尤其是苏联儿童文学学习和借鉴、向民间文学学习和借鉴,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的创作技巧,为以后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儿童文学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艺术经验。

十年“文革”(1966—1976),中国文坛一片荒芜凋零,儿童文学也无法幸免。只有极少数的作家在这个最不可能产生真正的艺术品的年代,突破“左”的思想束缚,创作出了优秀的作品,最突出的就是李心田的革命历史题材的中篇儿童小说《闪闪的红星》。这部作品的成功验证了一个作家主体意志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一个作家只要能够坚持艺术的良知和信心,即便在水土最不相宜的时代里也依然能够创作出好作品。

进入新时期(1976年10月至今)以后,中国当代儿童文学获得了空前的解放,是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上成就最大、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整个中国文艺界带来了创作的春天。1978年10月,全国少年儿童读物出版工作座谈会在江西庐山召开,随后《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努力做好少年儿童读物的创作和出版工作》的社论。备受鼓舞的儿童文学界在思想观念和创作实践上突破一个又一个禁区,向着“文学性”和“儿童性”复归。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儿童文学理论上众声喧哗、创作上佳作迭出的年代,其中短篇小说创作尤为突出。刘心武、王安忆、丁阿虎、刘健屏、曹文轩、秦文君、罗辰生、夏有志、陈丹燕、班马、沈石溪、常新港、黄蓓佳等的小说,金波、樊发稼、高洪波、圣野、徐鲁等的儿童诗,郑渊洁、周锐、郑允钦、张秋生、冰波等人的童话,郑春华的幼儿文学,吴然、庞敏的散文,刘先平的大自然文学,孙云晓、刘保法的报告文学创作等等,都是那个年代五彩纷呈的儿童文学百花园里耀眼靓丽的花朵。这些作家在不同的题材、体裁、主题、艺术手法等等领域里激情满怀地开疆拓土,他们以开放包容的胸襟接受西方文艺思潮的洗礼和熏陶,以“寻根”的心态回望中国传统文化,怀着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探索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探求人类童年文化的底蕴,把中国儿童文学推向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收入本卷的这一时期的作品,虽然数量有限,不足以容纳当时涌动的艺术大潮的全貌,但窥一斑而见全豹。我们特意收录了班马的短篇小说《鱼幻》,通过这一篇在当时引起热烈反响和争鸣的作品,可以看到那个年代儿童文学作家们在探索的路上走得究竟有多远。这样的充满探索、实验色彩的作品也许不会被人们广泛接纳,但保留它,就是要保留一份对艺术家们创新精神的敬意,因为没有创新,文学的创造力就会枯竭。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市场化、网络、电视等新兴传媒的兴起,儿童文学和整个文学界一样,曾出现一段沉寂、彷徨的时期。1995年江泽民同志提出要扶持“三大件(长篇小说、少儿文艺、影视文学)”。儿童文学界经过一段摸索之后调整了创作策略,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更加贴近少年儿童的生活,在长篇小说创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曹文轩的《草房子》、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之作。“幽默文学”、“大幻想文学”、“大自然文学”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高高飘扬在儿童文学界上空的三面美学旗帜。而郁秀的长篇小说《花季雨季》的面世,催生了在新世纪声势浩大直至今天仍然方兴未艾的“少年写作”现象。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的儿童文学进入了多元共存的时代。老中青少作家四代同堂,葛翠琳、金波、孙幼军等老作家至今笔耕不辍;曹文轩、秦文君、高洪波、张之路等中年作家依然是儿童文坛的中坚力量;杨红樱、彭学军、汤素兰等年轻作家创作势头甚劲;薛涛、黑鹤、三三、林彦等新人实力不俗,而80后、90后一批更年轻的作者也已崭露头角,中国儿童文学已经有了一支稳定的高产的创作队伍。这些作家人生阅历不同,艺术主张各异,既有对纯文学创作的痴情和坚守,也有对类型化写作、通俗化写作的热情与尝试,共同形成了一个和而不同的多声部的创作格局。当然,对创作、出版中过度“商业化”带来的弊端保持警醒,依然是当下儿童文学创作界需要关注的问题。

儿童文学门类众多,包括小说、童话、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科学文艺、寓言等各个体裁,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为了能够反映中国儿童文学在各门类创作的概貌,每一门类都有作品入选,同时,也尽可能地容纳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不同年龄的作家的作品,力求以有限的入选作品反映出不同阶段的创作水准,折射出当时丰富斑斓的创作现状,为普通读者提供一个精粹的选本,为专业研究人员提供一份可靠的文学资料,为新中国的60年华诞献上一份精美的礼物。但要想用40万字涵盖60年中国儿童文学的优秀作品,结果只能是挂一漏万。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因为篇幅所限,本卷收录的作品大部分为短篇,也没有收入港澳台作家作品。加上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错误在所难免,还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李东华,中国作协创研部副研究员、创研处处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儿童文学精选/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东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41249
开本 16开
页数 4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0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7.1
丛书名
印张 28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8
166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