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草人(如其所是地生活)
内容
试读章节

公元2005年10月10日。

忘了从哪天开始,贾一早上醒来,不再是从床上一跃而起,而是顺手关掉枕边手机叫早的铃声,闭着眼睛翻身再睡。7:20,书桌上的闹钟响起,贾一才会极不情愿地起身,关上闹钟,穿衣下地。

刷牙时,贾一仍然闭着眼睛。直到刮胡子,他才算把眼睛睁开。贾一很节俭,一直使用几十块钱的手动剃须刀,用来对付他稻草般浓密生长的胡须。他很期望能有一个飞利浦或是索尼的电动剃须刀,一千多元的价格,相比一万多的月收入,贾一还消费得起。可是他没买,其中另有原因。

一年前分手的女友“玫瑰”曾在情人节时送他一个剃须刀。可惜那天,贾一又加班。相识4年的情人节他都在加班。那晚“玫瑰”用手动剃须刀片把床单划成两半,电动剃须刀摔在地上四分五裂,然后决然离去。

从此以后,贾一独自生活,像一只自由而孤独的鸟。只是,他再也不想飞利浦或索尼了。

每天刮胡子,是贾一惟一从镜中认真审视下自己的时候。他一般是从那双相当英挺的浓眉和锐利的眼睛看起,这是贾一对自己面部最满意的地方。镜中,他的眉心紧皱,似乎总是心事重重。而那双在职场修炼多年、一眼就能挑出下属最微小失误的“火眼金睛”,看起来已经有点眼袋,而且下眼睑微现浮肿。

“昨晚十一点上床,还没睡好,又是噩梦连连。梦见那个像龙又像鱼,长了张蓝脸的水怪冲我发笑。”贾一有些懊恼,他用手按了按浮起的眼袋。连续三晚,都做同样的梦,半夜从梦里惊醒,往往满头大汗。

顺着手指向下,看到的是一个棱角分明的下巴。经过一夜,长出新的胡子茬,使他的下巴看起来铁青。年仅30岁,相比大学时期,贾一的五官还没发生多大变化。但在镜中,他看到的,却是一个让他怎么也喜欢不起来,甚至有些憎恶的外表。

作为深圳新安汽车销售公司的副总经理,贾一保持着一成不变的职业形象。数年如一日,每天穿白衬衣,系蓝领带,套同一款深色西服上班。一方面,公司有着正装的要求,另一方面,在他看来,上班穿的衣服,就像战士上阵披的盔甲,不求耀眼,但求安全坚固。

可是,即使在周末或者其它可以穿便装出现的场合,他还是不变地披着那深色的“盔甲”。以至于,几乎没人见过贾一不穿制服时的样子。

“一个男人,没必要在穿什么上浪费钱和精力。常年一套衣服虽然单调些,但保证不会出错。别像老板,上次穿的皮尔。卡丹T恤,可配上黑皮鞋白袜子,让人看的倒胃口。”伴随着仪式化的穿衣系领带动作,和往常一样,仔细擦掉黑皮鞋上的浮灰,贾一迈步出门。

开着他的威驰车,很快驶上北环大道。贾一不停地打哈欠,从倒后镜中,他看到自己不快乐的脸庞。

他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曾经他不是这样的。

1999年从名牌大学汽车系毕业,贾一在一家国企汽车制造厂工作了两年。工厂在偏僻的四川山沟沟里,吃饭去食堂,睡觉回宿舍,工作有师父,生活简单规律。年轻的心偶尔寂寞,和几个室友一起步行到附近小镇茶馆,两块钱一杯茶,可以坐上一天。简陋的卡拉oK或者乡村台球,都让贾一陕乐无边。

2001年贾一南下深圳,进入这家刚成立的汽车销售公司,不久便成为后来公司宣称的“创业十八罗汉”之一。进入销售公司是他自己的选择,他热爱这个职业的挑战性,只要肯努力,永远有空间让人做得更好。

跟随老板打拼到现在,贾一几乎做遍了公司所有岗位。才30岁,就能坐到副总这个位置,这是他一路勤奋工作的最好证明。老板是董事长兼总经理,他就是老板的左膀右臂。那时,不用照镜子,贾一也知道自己每天都在微笑。市场判断准确,公司老板赏识,客户关系良好,经营业绩突出,可谓意气风发。

可是,忘了从哪天开始,这一切都不再有趣了。

业绩、客户、市场、新车……周而复始的忙碌。依然是同样的工作,但,贾一已经烦透了这些。他深深地感到自己内心的疲倦。

5年职场生涯,给贾一带来的,仿佛只剩下“疲倦”两个字。

贾一工作的新安公司专门销售一汽丰田汽车。一汽丰田,是一汽与丰田在中国的合资公司,生产的汽车包括皇冠、花冠、威驰、陆地巡洋舰、柯斯达等。贾一2001年进公司时,在广深公路立交侨下的铁皮房里办公。当时只销售柯斯达这一款丰田的客车。贾一不抱怨工作条件简陋,不计较工作待遇,埋头苦干,赢得了老板的赏识,被提拔为销售经理。一年后,贾一带领销售团队成为丰田商务车华南销售冠军,在业界一炮打响。

次年,因为销售业绩突出,公司成为全国首批一汽丰田授权经销商,成为集汽车销售、售后服务、零件供应、信息反馈四位一体的汽车4s服务中心。转眼5年过去,和当年的新公司一起,新安公司副总经理贾一成长为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我有什么不开心的呢?”在公司会议室门口,贾一问自己,“人说知足常乐,可能是我这个人太不知足了吧。”深吸口气,他暗暗给自己鼓劲: “今天是星期一,公司开例会,一大早精神点。”P3-6

书评(媒体评论)

小说以寓言为载体,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职场人士面临的困惑。为读者打开了一扇心灵的窗户,也为心理学的普及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情。

——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专家 李子勋

一本好看又好读的书,语言简洁明快,描述自成一格。作品不是在忆苦思甜,讲述职场新人的成长历程,而是针对那些已经取得一些工作成就,正处于发展瓶颈的管理人员的职场心理自助读本。将我们关注外部环境的。目光,转到对自我内在的探索上,也许现在是时候了。祝这本书给读者有益身心的帮助。

——《浮沉》作者 崔曼莉

职场如战场,本书将职场将士的战术动作、进攻策略、心理辅导都分解得清晰到位,读来独特生动,是一部高度实用的职场生存手册。加上是以正在蓬勃发展的汽车经销网络为背景,读来深感亲切。 

——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 刘裕和

目录

第一章 疲倦的职业经理人

第二章 人格探索 

第三章 兴趣探索 

第四章 能力探索 

第五章 价值观探索

第六章 情绪压力管理

第七章 生涯决策

序言

有的人,过几年不见,你就要问他,现在在哪里上班。这种人,不算少见。

有的人,过几年不见,你就要问他,你现在做哪一行。这种人,就相当罕见了。

黄鑫就是这罕见中的一位。在她不长不短的职业生涯当中,不仅多次改行,而且都改得惊心动魄。好在她每次转行,都能拿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犹太人有句名言:结局好,一切都好。大家也就习惯了期待她每次转行的好结局。

我认识黄鑫,就是她一次转行的结果。九年前,我为一间香港财经人物杂志招兵买马,在应聘的人流中,就有黄鑫。当时,她拿不出任何能够说服我的简历,因为她大学毕业以后,做的是期货。期货和传媒,两个行当相差实在太远,黄鑫为了弥合我的心理鸿沟,应聘时给自己的转行安了一个好听的说法,叫归队。因为她是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的,说是归队,也算沾边。

我想,让一个南京大学的毕业生进入第二轮也不算过份,毕竟笔试并不等于录用。我还记得当年的笔试题目,是把一位摄影家写的非洲游历,改写成一篇人物专访。笔试结果,黄鑫在一众传媒出身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她的文字不是最好的,但她有一份极为稀缺的职场天赋,她知道老板想要什么,而不是自己想写什么。

后来,我因为家庭和个人的原因,到国外生活了几年。在此期间,听说黄鑫也转了行,转行去一间报社做广告。凭心而论,对她这次转行,我是不太理解,从一位整天专访企业巨头和财经名流的财经杂志记者,变成整天求人做广告的报纸“经营人员”,这身段如何放得下来?个人从中又能收获什么?不过,因为彼此离得山长水远,也就没有探讨其中的子丑寅卯。

等我回国之后,我才知道,黄鑫的志向果然不在于此,因为她又离职了。她辞掉深圳一份畅销报纸的铁饭碗,自己拉起了一间广告公司,利用这几年在广告行业摸爬滚打的经验,利用自己在汽车行业积累起的人脉,专门代理汽车广告。她的生意做到多大,我不清楚。我只知道,至少有两家当地的报纸,把汽车广告业务全都包给了她的公司。

不久前,当我再度和黄鑫进行联络,黄鑫又一次转行了,而且已经转行一年有余。对于黄鑫的转行,我没觉得奇怪,可是,当得知她这一次是变身有牌的职业规划师和心理咨询师,我还是多少有点吃惊,这可都是要考牌的专业人士。

黄鑫告诉我,这次转行,和以前都不一样,以前转行是因为兴趣,这一次转行是缘自使命。广告行业很忙,而忙碌的结果,就是家庭受到影响,用黄鑫的话说,在生意最忙的那段日子,家里孩子不像孩子,老公不像老公,保姆不像保姆。面对这种情况,她没有太多的挣扎,就作出了结束生意,回归家庭的决定,因为家庭毕竟是她一生的使命。经过她的悉心打理,很快,家里众神归位,各得其所。而黄鑫则在众神归位的过程中也找到了自己的新角色。

说到这里,终于,要说到黄鑫的这本小说了。黄鑫很谦虚,把这本小说称为四不像。可是,熟悉黄鑫的人一看就会发现,这其实是她半生转行的结晶。这当中,有她大学中文系打下的写作功底,有她在财经媒体训练出来的逻辑和理性,有她在汽车广告行业摸爬滚打了解的行业内幕,当然,还有她在职业规划和心理咨询行业所拥有的专业背景。正是这种频繁跨界的独特人生,才让她第一次出手写书,就能写出这种“四不像”。

我知道,许多人都很羡慕黄鑫的人生经历,羡慕她的勇气和潇洒。可是,身为要为五斗米折腰的凡夫俗子,我们很难有勇气步她的后尘。不过,我们总算还有这本《草人》可看。拿黄鑫的经历和感悟,意淫一下自己的年华和倒影,不亦乐乎!

内容推荐

30岁的汽车销售公司副经理贾一,处于职业倦怠时期,工作缺乏激情、睡眠质量下降,女友离他而去……突然空降的总经理,又对他的工作成绩毫不认可。个人身心健康和职业生涯都面临挑战的企业高管,如何面对危机?拥有超自然力量的车载GPS“长江三号”,引领贾一对他的职业化历程,进行了一系列的自我探索。

在我们踏上职业生涯这条路的起点时,往往不知道“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我真正想要什么”。经过一番搏杀,站稳脚跟似乎与环境融为一体时,午夜梦回才发现自已毫不快乐,鸡肋般的工作让人取舍两难。

小说通过一个现代寓言故事,让赤壁之战“草船借箭”用过稻草人,和当时流经赤壁的长江,相遇在21世纪,探讨陷入倦怠的职场高层,如何从理性层面,了解自己的职业心理,寻求主动应变之道,解决倦怠,掌握职专发展未来。

职果跟随书中介绍的方法对应练习,将更有助于职场人士反思自我,重新定位。

编辑推荐

30岁的汽车销售公司副经理贾一,处于职业倦怠时期,工作缺乏激情、睡眠质量下降,女友离他而去……突然空降的总经理,又对他的工作成绩毫不认可。个人身心健康和职业生涯都面临挑战的企业高管,如何面对危机?拥有超自然力量的车载GPS“长江三号”,引领贾一对他的职业化历程,进行了一系列的自我探索……

小说以寓言为载体,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职场人士面临的困惑。为读者打开了一扇心灵的窗户,也为心理学的普及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草人(如其所是地生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091615
开本 32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1
14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9: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