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创造模式--中国IT硬件产业20年道路探索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应该为时不远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推动经济发展从依靠资源消耗、产品出口支撑转向依靠效率支撑,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这本书凝聚了多位本土企业家在中国的成功实践,数十年之功尽在其中,是企业家进行中国市场开拓与创新的最好参考。

本书通过对国内知名IT硬件企业的剖析,深入探讨了IT硬件产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之路,为IT界特别是IT产业创业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中国IT硬件产业12家企业20年的实践为蓝本,探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式发展历程,以及各自独特的发展模式。旨在给行业内外的企业领袖和相关读者一个启迪——怎么样才能走出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创造”之路。这些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我们的信息时代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全国人民对其耳熟能详,甚至“如雷贯耳”,生产键鼠的双飞燕,生产机箱的金河田,生产电源的航嘉,等等,他们今天在业界仍然具有强大的号召力。

这些企业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道路上有过成功,更有很多值得大家思考的失败经历;这些企业的领袖,绝大多数都是从草根创业至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书也将展示这些企业发展的风雨历程,以及企业领袖的人生道路与创业故事,对业界和广大青年最关心的创业和就业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1章 双飞燕!缔造中国lT外设臻至品牌

 “团结大会”

 “崭新大会”

 讲信修睦

 “吃亏的服务”

 创造,零延迟

 永不代工

 不对自己画饼

 没有“目标”的理想

 和希望一起飞

 民族之魂

 后记:强者如斯

第2章 雷柏:高开高走

 “主动OEM”

 “无缝切换”的法宝

 领先者保持

 “安内”与“攮外”

 青出于蓝

 企业家的牌局

 下一局:胜于蓝

 后记:“战栗者”

第3章 新贵:典型“中国创造”

 夯实创造的基石

 借助0EM实力的品牌向上突破

 精准品牌推广

 触及“中国创造”深处

 “舍”,“得”

 悟道“中国创造”

 “民族式创新”

 金字塔的思辨

 历史、现实与未来之间

 志存高远

 后记:找自己

第4章 摩天手:破立之间

 IT游子

 Bad Boy,Good Boy

 宽广天地

 欲望控制

 无线一根筋

 兄弟连

 制造转移

 品牌与价格的思辨

 全民无线

 摩天之路

 后记:知足的草根

第5章 金河田:“微创造”的执着

 “微创造”论

 “微创造”也不易为

 做标准的创造者

 强化未来优势

 笑对多元化

 方氏品牌多胞胎理论

 OEM的蜕变故事

 冷静推广你的品牌

 培育未来

 全局战争

 竞争的快乐

 有容乃大:厂长的转型

 后记:清醒,清晰

第6章 航嘉:创造融合之美

 内核

 自信

 变革

 转身

 知耻

 清醒

 自然

 思辨

 思变

 后记:融合的模式

第7章 多彩:管理创新精髓

 管理思想创新

 “三化”是内在要求

 “三规范”是具体表现

 “三化·三规范”的辩证法

 机制创新三层次:三大分享原则

 管理思想创新的意义

 后记:庖丁解牛

第8章 欧凡:创造极致音效

 创新,从创业第一天开始

 做得专业,自然被认同

 尊重市场,不去跟风,做好内功修炼

 先重视研发投入,再考虑市场回报

 知识产权保护,从被动到主动,要做的事还很多

 后记:路难走,也要走好

第9章 DOSS:内外兼修

 DOSS三部曲

 “形”而上思考

 理念、模式与方向

 回归之后

 “印象派”的总结

 后记:内外兼修与形神兼备

第10章 麦博:精出于蓝

 精出于蓝一场关于“中国创造”的对话

第11章 奋达:蓄势待发

 蓄势待发一场关于“中国创造”的对话

第12章 七彩虹:洞悉变化

 洞悉变化,与时俱进

 万山:“中国创造”道路断想

后记

试读章节

2010年,我们把2009年开始的“团结大会”延续下去,并提升到新的层面,那就是开始中国鼠标应用与技术的新纪元,开启双飞燕产品与服务的新纪元的层面,并把今年的核心渠道商会议命名为“天遥之路崭新大会”。我对“崭新大会”注入了很深的感情,怀有很大的期望,它是我们双飞燕再度跨越的新起点,也是我们和所有合作伙伴再度腾飞的新起点。

2010年我们在很多重点城市都举办了隆重而坦诚的“崭新大会”。每到一处,我都会亲自给我的合作伙伴们讲解双飞燕最新的产品和技术。我想,这在键鼠行业里应该是罕有的——一个集团的老总亲自来讲产品和技术的细节,这也是我多年来的习惯。我爱我设计的每一项产品,我多次不厌其烦地告诉我的用户和合作伙伴,我对我的产品和技术的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如双飞燕天遥G10主要注重于办公和商务功能,它集会议简报笔、讲师笔于一身,而且还采用了最新的“胜激光”技术和多连技术;最远使用距离可达30米,产品的信号强度可以通过软件检测,真正看得见,摸得着;在玻璃上也能操作,能够充分满足大会议室的使用环境,使它成为高端用户群非常不错的选择;同时,产品的接收器可以支持多组鼠标和外设设备的对码接入,再也不用为容易丢失的接收器而烦恼了;同时配备有激光笔,指指点点不用大费干戈,可以大大减少会议中枯燥烦琐的过程,让会议变得生动起来,人人都可以参与进去,而且绝对不会发生冲突;更是号称“投影仪的黄金搭档”,对于教师和诸多需要应用到大屏幕投影设备的人来说,一切都将变得简单亲切。

我认为,与其花大把的广告费做产品推广,不如让用户在体验中认识产品并且推广产品。天遥G10的多种独创功能,非常适合教师及企业管理者使用,所以双飞燕开启了“全国高校免费体验试教活动”,并在五月上旬正式面向全国铺开。高校教师只需在网上申请试教体验,双飞燕在每所高校提供两个免费试用和多个优惠价格试用名额,让大家零距离接触天遥GlO的功能特色。

双飞燕在多年的耕耘中,一直保持着非常强劲的研发实力,拥有多项专利,有着非常优秀的研发团队。在双飞燕的团队中,任何人都能提出自己的主张和看法。我自己也是多项技术专利的创造者。也许只是灵光一闪,-也许只是那一刻的一个巧合,将这些好主意、好想法归纳起来,整合好,保持着严谨的态度,并且付诸行动,就这样,一款全新概念的产品就诞生了。双飞燕做事从来不等,想到的就一定去做,并且做好。新功能绝不是等着跟风,而是在生活中仔细体验,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它,完善它。

双飞燕,就是这样一直在进步,一直在创新,从上到下,看到的是激情,是团队。在今后发展中,双飞燕也会继续走务实和创新的道路。我们期待,双飞燕这样的一个企业会创造更大的中国奇迹!

讲信修睦

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就是你和你的合作伙伴一起成长。对于客户和合作伙伴,我从来不用“挖”的办法去抢别人的,我只是去“培育”。可能按我这个思路发展起来很慢,因为培育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也不一定适用于别的企业。有的人认为去砍、去挖别人种好的地瓜是最快的。人生就是这样,当你想去夺取人家种好的地瓜时,直接去挖是最简单的,但是挖完以后,地瓜还有新的吗?甘蔗砍了还有新的吗?是继续砍、继续挖吗?这种情况算是一个可持续成长的企业的手法吗?这种手法会给整个产业带来什么样的生态后果?这种手法会给自己的员工起到什么样的心理暗示和示范效果呢?

我们国家提倡“可持续性发展”,这对中国目前的工业发展非常重要。对企业也然,对国家也然,如果每个企业都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就会努力去研发了,而不会制造假货了。P8-10

序言

十几年来,作为一个关注IT行业的媒体人,从北京到上海,从上海到广东,再从广东到全国,接触了许多为这个行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其中,最让我产生兴趣的,就是广东的这些的IT企业家。

回忆每一次和他们的见面,都不是在豪华写字楼的会议室,也不是通过投影机放出的画面来了解他们的产品,而是身处一排排高大整洁的厂房中,从流水线上拿到刚生产出来的产品,而介绍产品的人往往是这款产品的发明者。

这些产品的缔造者们都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他们在对自己产品的解读中,散发出来的是一股执着和热情。每当此时,我总有一个感触:通过自我创业而有所成就的企业家,一定具有不断超越自我和百折不挠的品质与胸怀。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是当今中国经济腾飞的关键所在,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化市场竞争格局中如何定位与持续发展的核心。而今天,在这里露面的企业家,以过去十几年创业的心路历程,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动人心弦的画卷。

我相信会有更多有理想、有志向的年轻人,因此获得带有中国企业家特定符号的自信与传承。

愿此书能作为中国IT企业走自强发展之路的一个阶段总结与纪念,以此激励更多的中国企业自强不息!

后记

受邀为《中国创造模式——中国IT硬件产业20年道路探索》一书写结束语,十分荣幸。书中介绍的企业家,大多为我熟识,之前对于这些品牌的发展里程以及企业精神,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再读此书,更有许多感慨。

从产业层面来说,这些企业,代表着中国IT行业发展的里程,浓缩着中国IT精英的创业精神。一个个享誉海内外的品牌,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创业故事。很欣喜地看到,中国本土IT行业的发展,既有享誉海外的“中国制造”的同时,也孕育了诸多成功的“中国创造”。

从品牌历程来说,这些企业,大多经历过十年以上的耕耘,才达到今天的规模。辉煌的背后,有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辛苦与压力,这是每个成功的创业者必经的过程。分析成功原因,对产品的专注,对创新的努力,做自有品牌的坚持,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些,也足以给后来者以借鉴。或许,本书出版的目的,即在于此。

未来,不论是企业发展环境还是市场应用,都将是持续进步。希望这些企业把握新技术和新应用,坚持技术和业务模式的创新,持续发展。祝愿这些企业未来之路越走越好,从中国的品牌发展成为世界的品牌。

盛拓传媒IT168 CEO 高颖睿

2010、年11月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应该为时不远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推动经济发展从依靠资源消耗、产品出口支撑转向依靠效率支撑,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著名经济学家 吴敬琏

我认为,只有自主创新基础上的复苏才是持续的、稳定的复苏。

——著名经济学家 厉以宁

人家设计好了,你按照这个去生产,这不能叫你的创新,你只是加工,没有创新。只有你持续地有了创新能力,使得消费者可以持续的信任你,你才有真正的品牌。

——著名经济学家 张维迎

这本书凝聚了多位本土企业家在中国的成功实践,数十年之功尽在其中,是企业家进行中国市场开拓与创新的最好参考。

——盛拓传媒IT策划中心总监叶瑜

很多企业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中经历了很多磨难,交了很多“学费”,但最后的效果并不理想,通过这本书提供的鲜活案例,让我们有了新的发展思路。

——广东省电脑商会名誉会长张广军

这本书第一次深入探讨了中国IT制造企业的魅力,揭示了这些企业家的创业史,对于想创业的年轻人来讲,本书无疑是最好的教材。

——盛拓传媒IT168副总经理 冷亚伟

本书通过对国内知名IT硬件企业的剖析,深入探讨了IT硬件产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之路,为IT界特别是IT产业创业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

——广东省电子商务技师学院院长 黄蓝辉

要牢固树立核心竞争力观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托自主创新和培育品牌,形成拳头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要牢固树立主业为本观念,突出主业经营,做大做强核心业务,争取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

——商务部 部长 陈德铭

推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已经刻不容缓,尽快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也是最紧迫的任务。

——工业与信息化部 部长 李毅中

中国应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使“中国制造”及早转型为“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过程,我们需要一步一步扎实来。

——科学技术部 部长 万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创造模式--中国IT硬件产业20年道路探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老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117251
开本 16开
页数 2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8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49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8: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