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
内容
编辑推荐

在最顺利、幸福、灿烂时,生命戛然而止。这样的命运如何去衡量?面对生命的无常与有限,我们该如何应对、如何实现、如何抗衡?由余德庄编著的《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是对人生的叩问与命运的思考。有“我们”的集体记忆,有“她们”的真实生活,本书感人、真诚,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内容推荐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一书为我们展示了出自普通家庭的三代女性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生际遇中,如何以一脉相承的理想追求,来完成自身价值的最大实现。《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是作者余德庄历时六年的倾力之作,为中国作协和重庆作协重点扶持作品。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是一本中国女人书。书里的一家三代女人皆善良、坚强、聪颖,吴雅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女儿雷吟是加拿大的数学天才。书中记载了她们的奋斗历程,在战争动乱、家庭变动中她们始终以自身的奋斗来抗击外界的纷乱。而书中的历史背景和呈现出的价值观,皆有我们及长辈所走过的历史痕迹。

“当赞美和荣耀纷至沓来时人们更想知道:她们遭遇过怎样的家庭不幸和人生困境?她们经受过怎样的情感波澜和命运悲欣?她们留下了怎样的奋斗风采和宝贵启迪?”如书的封面语所言,《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抽丝剥缕地展示出了名声之下的具体的“人”的生活,读来亲切、发人深思。

试读章节

吴雅和吴稚姐弟俩的关系之亲密,街坊邻居尽人皆知。吴雅对弟弟关心备至,有什么吃的用的总是先想到他,平时不但陪他玩儿,还教他读书识字。弟弟淘气,偶尔犯了“错误”,在大人面前,她总是责怪自己没尽到姐姐的责任,千方百计地护着弟弟,下来之后再耐心地对弟弟讲,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小吴稚也非常爱自己的姐姐,成天如影随形地跟在身后,有了任何好事情——发现地下有一群小蚂蚁啦,看见窗外飞过一只小蜻蜓啦……——总会“姐姐、姐姐”地叫个不停,让姐姐来跟自己一起分享快乐。小家伙特别聪明好学,对姐姐上学读书的事情怀有极大的兴趣,平时他跳进跑出,一刻也停不下来,但只要姐姐一搬出小凳来做功课,他就安静了,守在旁边,吵着要外婆拿纸笔学姐姐写字。

除了休息日,每天早上和午后,外婆都要送姐弟俩上学上幼儿园,一般是先就近把弟弟送到机关幼儿园,再送姐姐到城关小学。吴稚一天当中最难过的便是和姐姐分手的时候,好不容易将他交到幼儿园老师的手上,外婆和姐姐才转身吴稚便追了出来,站在门口眼泪汪汪地目送着她们离去,常常都是她们走出好远再悄悄地回头看时,小人儿还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后来情况又有了发展:有好几次,他竞哭叫着不顾一切地追了出来,老师在后面大声招呼喊叫也没有用,她们只得停下再将他送回去。到最后,小家伙干脆犟着不进幼儿园了,哭死哭活地要跟姐姐一起去上学,怎么诓哄都没有用。外婆实在没有办法,有一次便依了他,带他去了吴雅的城关小学。没想到,小家伙竟得寸进尺,非要跟着姐姐进教室读书不可!外婆不许他胡闹,威胁再闹就要打屁股,吴雅却心疼弟弟,跑去向班主任老师求情让弟弟进教室听课,她保证弟弟不会吵闹影响别人。老师见过很多闹着不想上学的孩子,但还没见这种年龄差着一大截却闹着想读书的孩子,觉得又可笑又可爱,竟破例同意他进了教室,同时说明白:必须遵守课堂纪律。外婆怕他没听明白,又重复了一遍。小家伙眨巴着眼睛,庄重地点头表示同意。可惜教室里面没有空座位了,只好安排他挤在姐姐旁边当个小旁听生。

大人们包括母亲、外婆和老师,先都以为不过是小孩子图新鲜,过两天就会自己打退堂鼓的。不料一天、两天、三天……小家伙不但没有打退堂鼓的意思,反而越发来了劲,不但要求一样听课,还要求一样地举手发言,一样地做作业!试了试,竟然还像模像样的!吴雅趁机向妈妈提出:让弟弟与自己·起上学!她极言弟弟的聪明和努力,希望妈妈顺了她和弟弟的心。面对着一对好学上进的小儿女,冬环又是怜爱又是欣喜,便亲自去到学校,请求校方能给小吴稚一个特殊关照,同意他跟班上课。学校考虑到实际情况,最后也就真的同意在吴雅旁边为小家伙加了一张凳子。

刚过五岁的吴稚就这样正式成为宝兴县城关小学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小旁听生,小姐弟俩也第一次成为“同窗”。

(这次“同窗”经历,仿佛是姐弟俩一生求学经历的一次预演,若干年后,各种各样的机缘使他们不断地成为“同窗”,直至双双在同一所大学里同时拿到博士学位。)

外婆还是跟以往一样,每天接送小姐弟俩上学。后来吴雅觉得自己已经大了,完全可以带弟弟上学,就提出不让外婆接送了。冬环亲自考察了几趟,再三交代了有关事项后,同意了她的要求。

事实证明小小的吴雅是个非常称职的姐姐。姐弟俩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一条小清溪,溪水深可及膝,溪中间有几块供人踩着过去的石头,这是妈妈和外婆最放心不下的地方,再三叮嘱吴雅,过去的时候一定要牵好弟弟。每天来到这里,吴雅都会紧紧地拉着弟弟的手,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往前走。起初弟弟还听话,但时间一长就不干了,先是将牵手变成了牵姐姐的衣裳,后来就干脆连衣裳也不牵了,还逞能地跑到前面,弄得姐姐在后边紧张不已地大呼小叫。不过,姐姐也有受弟弟影响的时候。有一次,吴稚发现在一处水流缓慢的回水湾里有好多小蝌蚪在游动,便想捉来养在小瓶子里,姐姐也被那些可爱的黑色小生灵吸引住了,决定跟弟弟一起捉。因怕惊动妈妈和外婆,姐弟俩回到家里偷偷地找了一个小玻璃瓶子藏在书包里,待放学回家周围都不见人时,悄悄地下到小溪里捉蝌蚪。谁知道那小小的玩意儿极机敏,明明看准了,手一下去却不见了踪影,结果第一次姐弟俩一无所获,却弄得一身水湿。回到家里被外婆发现,只好坦白交代。外婆赶紧给他们换上干衣服并要他们等会儿主动向妈妈做检讨。哪知妈妈下班回来听说情况却并没有过多的责备他们,反而告诉他们说,捉蝌蚪不能“抓”,只能用双手捧,又决定亲自带他们去示范,两个小家伙高兴得不得了。妈妈教的办法果真灵验,他们一下子捉了七八条,装在小瓶子里喂养着,每天都换上清水,有时还放上小虫子和饭粒。小蝌蚪慢慢长大了,他们又换上大瓶子。有几只蝌蚪一直被他们养到长出了小小的前脚后腿。这时妈妈就对他们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蝌蚪会慢慢变成小青蛙,小青蛙会吃害虫保护庄稼,应该及早把它们放回大自然里去。小姐弟俩接受了妈妈建议,带着瓶子来到小溪边,又把它们放回了溪水里。看着小蝌蚪摇头摆尾地向水中游去的样子,小姐弟俩兴奋得直拍手。过了一些时候,他们又来到那个地方时,发现水里已经有了一些指头大小的青蛙,姐弟俩蹲在水边,认真地分辨哪些青蛙是他们放的蝌蚪变的,尽管最后不了了之,但两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也许正是从那一刻开始,在他们幼小的心田中萌生出对大自然中一切生灵的热爱,并在日后将这种热爱融进了他们的整个人生。

1962年春天,吴稚忽然病倒,连续高烧不退,妈妈和外婆急得不得了,天天背着他跑医院,最后总算控制住了病情。小家伙感觉稍好一点,就念着要跟姐姐上学,无奈身体极度虚弱,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医生也吩咐暂时不能上学。但他每天早上只要看见姐姐背书包出门,就难过得直哭,要跟着出去。后来家里不得不想了个折中办法:每天早上吴雅出门上学时,就把小家伙背到银行大门前的台阶上去坐着,让他看街街玩儿,分散一下注意力。冬环在银行里面上班,也能顺便搭个眼睛。吴雅每次临走时总要再三叮咛:弟弟呵,你要乖些呵!就坐在这儿不要动呵!等姐姐放学回来一起回家家呵!……吴稚每次坐在那里,都要目送着姐姐的背影直到完全看不见方才罢休。吴雅每天放学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弟弟讲习当天的功课。吴稚病了一个多月,功课却一天也没落下。

1962年秋,吴雅升人小学三年级时,吴稚也到了法定的读书年龄,但此时他已在姐姐班上旁听了一年多了。报名上学时,冬环特意让学校对他的知识情况进行了测试,结果不但一年级的功课,连二年级的许多功课都懂了个八九不离十!冬环趁机向校方提出:可不可以让孩子从二年级开始起读?尽管学校的老师对这个坚持了一年多的小旁生都不陌生,而且都很喜欢,但毕竟从未有过这种先例,一时决定不下,只能向上边反映。冬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直接去找了教导主任和校长,两位领导了解了详情后,认识基本一致,认为应该因材施教,同意收进二年级试读。全家皆大欢喜,吴雅更是高兴得流了眼泪。

正式上学后的吴稚跟姐姐一样,立即成为班级里的学习尖子。

两个孩子的争气和上进,给了冬环莫大安慰,也使她意识到,自己不应该在人生的灾难面前一蹶不振,长久消沉,应当从悲哀的阴影中走出来,面对现实,切实地承担起培养好两个孩子的责任,让他们有一个光明远大的前途!她与外婆商量,如何在困难的情况下尽量把家里的生活安排好,两个孩子,不管是上学或是在家,都要穿着整洁,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习惯等等。

于是,在宝兴县银行乃至整个宝兴县城,人们又看到了一个令人称羡的有教养的小家庭,它的残缺反而引来了无数钦佩的目光。

10-13

序言

一段校园佳话,在远隔重洋的东西方广为流传,它们的主人公是一对年轻的中国母女。

新世纪伊始,位于中国武汉东湖之滨的著名学府——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决定以毕业于该校并在该校机械工程系长期任教,曾荣膺“荆楚女杰”和“中华学人”称誉的重庆籍博士生导师吴雅教授之名,设立“吴雅奖学金”。

两年之后,位于加拿大温莎伊利湖畔的名牌中学——麦斯中学决定以毕业于该校,曾荣获加拿大总督奖并曾两度作为加拿大国家代表队成员参加世界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中国留学生雷吟——杰茜吟·雷之名,设立“杰茜吟·雷奖学金”。

以一位中年教授的名字命名奖学金,不但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历史上前所未有,在中国的上千所高校中也鲜有所闻;而以一位外籍学生的名字命名奖学金,不仅在麦斯中学是第一次,在整个加拿大也是破天荒的!因此这两桩盛举不但在相距万里的两校校园和当地社会中传为美谈,也被两国的有识之士视为是意义非同一般,注定会影响深远的事件。

其后不久,深以杰茜吟·雷为荣的麦斯中学决定在校园里为雷吟竖立铜像,并建立纪念碑,种植纪念树,以为永久纪念。

亲临现场的中国和加拿大人士,无不感慨系之。60年前,有一个名叫白求恩的加拿大人,不远万里去到中国,将生命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的精神感动了亿万中国百姓,并成为在中国的土地上第一个被勒石塑像,永世铭记的加拿大人。如今,在加拿大的土地上,也有了当代中国人的塑像!尽管后者与前者不同时代且情况殊异,却同样是中加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尤其因为被塑像的是一个如此年轻的女学生,更体现出这种友谊的广度和深度。

麦斯中学教学楼的宽大走廊里,陈列着雷吟生前参加国际数学奥赛等重大活动和所获各种奖状、奖牌的大幅照片,其中有一张是雷吟和母亲紧紧依偎在对她们一生影响最大的刘冬环老太太身边的祖孙三代的照片。面对这一对有着春花般灿烂的生命风采的母女和沉静慈祥地端坐在她们中间的老太太,来自中国、加拿大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在赞美慨叹之余,常常不禁要探询细问:

她们从哪里来?她们何以会得到人们这样的推崇和赞美?她们有着怎样的家世背景和人生际遇?她们承受过怎样的情感波澜和命运悲欣?……

正是怀着同样的感佩和一探就里的冲动,笔者锲而不舍地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追索采访,终于撰写完成了这部纪实作品。

后记

2004年4月7日上午,我在吴雅的母亲、雷吟的外婆刘冬环老太太的陪同下,由华中科技大学出发,前往武昌东郊的石门峰陵园为吴雅和雷吟母女扫墓,同行的还有刘老太太的侄女婿欧阳立祥先生。

石门峰陵园并不远,车行半个小时就到了。陵园颇有规模,环境也堪称幽静,车子在一条两边长满绿色灌木丛的小路上行驶了几分钟,便在一个稍宽的地点停了下来。刘老太太望着窗外,神色凄婉地说:到了。

出来时就开始飘飘洒洒地下雨,初以为不过是一点晨雨,下下就会停的,买花篮时却发现雨势有增无减,此时已成瓢泼大雨了。透过漫天的豪雨,只见面前一座树木扶疏的山坡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墓碑,其规模之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幸好十多年前我曾有过在老山前线拜谒烈士陵园的经历,方才没有过分大惊小怪。墓碑都不大,且整齐划一,多为黑色,它们从坡脚一层层地排上去,一直排到坡顶。我们沿着一坡很陡的石阶拾级而上,石阶两旁伸手可及之处便是墓茔。

行至半坡,我们在刘老太太的引领下,转向右侧的一排墓茔。此时突然狂风大作,手中的雨伞被齐刷刷地吹得翻卷上去,顷刻之间将所有人都淋成了落汤鸡。我们在狂风暴雨中互相搀扶着一步步地往前挪动,终于来到了吴雅和雷吟的墓前。

两座同样大小和造型的墓茔紧紧相邻,同样的黑色大理石墓碑上分别镶嵌着母女俩的烧瓷画像,她们正以灿烂的笑容面对着她们曾经生活过的这个世界,面对着我们这些来访者。当我们把花篮分别放在母女俩的墓前时,刘老太太已是涕泪横流,大放悲声:雅儿、吟孙呀!你们知道我今天来看望你们,你们才这样激动,才刮起这么大的风下起这么大的雨吧?……妈妈知道你们舍不得离开你们所深爱的亲人,舍不得离开你们自幼所热爱的一切啊!……其实你们的所有亲人也是无时不刻不在想念你们,妈妈和家家更是天天都在盼望着早日在天堂里与你们团圆呀!……

老太太悲恸的哭诉,使我倏然想起几天前在汉川乡下刘家大湾的那座坟岗上,老太太匍匐在她母亲坟前的那番撕心裂肺的哭喊:妈呀,妈呀!你知不知道,我把雅儿和她的姑娘吟子给弄丢了呀!弄丢了,再也找不回来了,找不回来了呀!妈,你生前那样喜欢雅儿,你在地下怎么也不保佑她和她的女儿呢!你是睡着了吗?妈,你说呀!你说呀!

人世间的悲怆有过于此乎?不知不觉间,从我脸上淌下的也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了。

这时我却分明听见老太太的语调有了些微变化:雅儿、吟子,尽管你们都是在不该走的年龄就早早地走了,令所有的亲人都万分痛惜,但是你们没有虚度光阴,你们生前是那么自爱自强,那么奋发努力,你们所取得的成就是一些人几辈子都达不到的,你们的亲人朋友没有一个不为你们感到骄傲,许多非亲非故的人们也对你们表示敬佩,今天和我一起来到你们跟前的,就还有一位被你们生前的奋斗精神所感动的作家,他和我们一起来祭奠你们……

当老太太的话伴着风声雨声传人我的耳朵时,我不能不说自己受到了一种少有的撼动,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觉得自己有了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

……

——截选自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余德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038236
开本 16开
页数 3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35
15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