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文风朴素,句句写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区域性历史地理学研究著作。通览全书,可见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本书所讨论的问题,以三峡库区的渝东北地区(即原四川省万县市辖区)沿革地理为重点,梳理、考证该地区历代政区建置沿革、驻地迁徙和地名的由来含义及其演变,同时兼顾区域盐文化和北周三峡库区少数民族大起义专题研究;二是本书突出一个“考”字;三是本书突破传统局限,注重因果关系和变迁规律的探讨。
图书 | 三峡方舆考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文风朴素,句句写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区域性历史地理学研究著作。通览全书,可见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本书所讨论的问题,以三峡库区的渝东北地区(即原四川省万县市辖区)沿革地理为重点,梳理、考证该地区历代政区建置沿革、驻地迁徙和地名的由来含义及其演变,同时兼顾区域盐文化和北周三峡库区少数民族大起义专题研究;二是本书突出一个“考”字;三是本书突破传统局限,注重因果关系和变迁规律的探讨。 目录 三峡库区历史地理研究喜获新成果(代序)/陆远权 一、研讨篇 重庆古代盐业对文化的影响/3 下川东名称由来溯源/25 关于渝东北地区县级政区建置沿革若干问题的思考/26 渝东北地区历代县级以上政区命名、更名规律初探/37 避讳与渝东北地区古代政区的命名/41 对“李白在万县”的思考/43 漫谈古代之“万州”/51 巴蔓子墓址之我见/53 云阳故陵究竟是楚陵还是巴陵/56 瞿塘峡、巫峡名称由来、含义之我见/59 二、考证篇 西晋南浦县地望考/65 忠州得名考/71 关于巴蔓子墓址的再思考/74 忠县故城考/76 云阳县建置沿革考/78 古大昌县治迁徙考/83 万顷池地望考及其他/89 三、新探篇 “四川”由来之我见/101 涪陵得名之我见/103 梁山县徙治时间新探/107 巫山由来新探/109 县名“人复”、“民复”解谜/113 撩开旧史的面纱还历史以公正/116 四、附录 附录一:渝东北地区政区建置沿革述略/125 附录二:渝东北地区政区建置沿革简表/164 附录三:宋末渝东北抗元名城一览表/172 附录四:历代正史《地理志》关于渝东北地区政区建置沿革的记载/174 后记/18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三峡方舆考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邓显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72711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2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9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97.19 |
丛书名 | |
印张 | 6.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8 |
宽 | 146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