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世界财经,金融普及读物!
由江晓美编著的这本《货币谋国:霍光与王莽》讲述:霍光与王莽的谋国具有复杂的金融战属性,这与当时汉朝与各国的经济互动有着深刻的关系。霍光的盐铁乱政与王莽的金融变法都有外显仁厚、内藏祸心的特征。
图书 | 货币谋国--霍光与王莽/中国金融故事 |
内容 | 编辑推荐 图说世界财经,金融普及读物! 由江晓美编著的这本《货币谋国:霍光与王莽》讲述:霍光与王莽的谋国具有复杂的金融战属性,这与当时汉朝与各国的经济互动有着深刻的关系。霍光的盐铁乱政与王莽的金融变法都有外显仁厚、内藏祸心的特征。 内容推荐 “中国金融故事”系列丛书,以图说的形式,介绍了中国金融史上的大人物与大事件。其中包括:管仲与吕不韦;霍光与王莽;王安石与贾似道;李鸿章与袁世凯;诸葛亮与关云长;五代十国货币战争;南北朝的恶斗;新中国金融第一战役;古代热兵器衰败等。 这本《货币谋国:霍光与王莽》为该系列丛书之一,介绍霍光与王莽在金融界所经历的故事。全书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可作为普及读物使用。 《货币谋国:霍光与王莽》由江晓美编著。 试读章节 西汉金融与国运的秘密 图片故事:西汉金融战役(一)五铢钱体制 西汉是封建社会向宗法社会的过渡时期,影响很大,具有承上启下的重大意义。封疆建制的劣势是郡国私铸,宗法社会的优势是国币国铸。汉武帝缔造的汉五铢钱体制影响中国700余年,铸造总量超过280亿枚。西汉五铢钱(图)是公元前的文物,欧洲没有同期的金融文物,在我国却不值钱,因为真品太多。这就是霍光和王莽货币谋国的历史前提。西汉特殊的历史阶段,创造了这两个人物和与之相应的金融战故事。 一、西汉的货币谋国 霍光和王莽都是西汉的乱世佞臣,他们都有很好的才华和能力,却做了很多坏事,直至国家灭亡。说霍光是“中兴之臣”是没有看清楚那段历史的来龙去脉。 这些人把金融资本的恶性膨胀看成了真正的兴盛,而没有认识到,这仅仅是西汉王朝的回光返照。制造这场深刻社会危机的乱臣贼子,就是霍光。 问题是:历史创造人物,霍光和王莽能够登上历史舞台,与封建社会的黑暗政治有很大关系。平心而论,中国宗法社会远比西方封建社会要文明得多,但两者政治构架中的黑暗与险恶,并没有多少不同。 图片故事:西汉金融战役(二)汉武帝体制 汉武帝刘彻(图,前156~前87)是千古一帝。汉武帝对中国社会文化、制度、思想、版图影响巨大。从秦始皇开创宗法社会以后,几个帝王个性强烈,深谋远虑,影响巨大。 他们是秦始皇、汉武帝、李世民、忽必烈、朱元璋。这些人后世诋毁颇多,但他们都是盖世明君,人杰中的人杰。霍光和王莽的货币谋国从战略角度来说,没有达到目的,就是因为汉武帝体制在起作用。 娘家莫护嫁出女儿,帮倒忙,久生变;救急勿要亲友借据,莫想还,借者难。——《小美家训》 西汉王朝对我国贡献巨大,整体评价优秀。但在一个优秀的封建王朝内部,也同时存在着积极与消极的对垒。西汉王朝走向兴旺和灭亡的过程主要围绕着金融与军事、社会、文化、吏治的互动。 这些因素交互影响,处理好的时候,西汉欣欣向荣,处理不好的时候,西汉就走向了没落。这几个因素与金融如此紧密地纠结在一起,决定了汉帝国的兴衰与忠奸的沉浮。 了解这一系列矛盾的由来,对于了解西汉货币谋国现象的背景,大有助益。否则,就会瞎子摸象,怎么也看不到一个全貌,很难理解为何一个庞大的汉帝国,仅因为一个王莽变法,几个金融法令,就搞得灰飞烟灭了。 这就是古典金融战役的经典案例——西汉的“货币谋国”。 二、西汉文化与吏治的两面性 西汉王朝继承了秦朝法家和兵家的优秀体制,又面临着匈奴强大的现实军事压力,国家机器高效、集中、先进。这里首先要谈一个青春期教育问题:如何看待同性恋现象与如何规避。 图片故事:西汉金融战役(三)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年号——建元 汉武帝之前,没有年号这个说法。谥号是后人对一个皇帝的称谓,当世则不能用天子的名讳。这时钱币只能确定大致的铸造年代,除了一些有明确文字的钱,其他没有准确的铸币版别,不利于仿伪,这也是西汉初期私铸泛滥的原因之一。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创立建元年号,这是中国第一个年号。然后建立了一个三铢钱(图)体制,不过实施仅6年就改进为五铢钱体制了。三铢钱体制虽然时间很短,但对于影响中国近千年的五铢钱体制,则是一个成功的预演。 从金融战役学的角度来说,华尔街推动了近两百年的同性恋政治化思潮不是“前卫”的产物,而是落后的文明体系,是中国西汉时期出现的一次“社会试错”的重复。当然,华尔街这个目的更加险恶,重点在于人口的削减。人们常把工业化和社会文明的水平相等同,欧美就是这样,但这不对。美国目前正在重复着中国明朝的特务社会,是最可怕、最黑暗的一个时期,而且还控制在以光照会为首的跨国会道门资本集团手中,形式也就更加险恶。 P1-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货币谋国--霍光与王莽/中国金融故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江晓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65796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7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80 |
出版时间 | 2011-05-01 |
首版时间 | 2011-05-01 |
印刷时间 | 2011-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7=341 |
丛书名 | |
印张 | 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70 |
高 | 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