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婧主编的这本《中国字天下事》主要内容取自阳光卫视《说文解字》栏目,每个字的讲解都有“起承转合”四个模块。起,主要是讲说解这个汉字的缘起,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承,主要是讲一个汉字形体及意义的历史演变,让读者了解它的过去和现在;转,则是讲述与这个字有关的故事,从基本义转到引申义,甚至人生哲理;合,联系当下实际,突出这个字的现实意义。本书图文并茂,精选其中六期栏目制作成DVD光盘附于书中。
图书 | 中国字天下事(附光盘新编说文解字) |
内容 | 编辑推荐 庄婧主编的这本《中国字天下事》主要内容取自阳光卫视《说文解字》栏目,每个字的讲解都有“起承转合”四个模块。起,主要是讲说解这个汉字的缘起,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承,主要是讲一个汉字形体及意义的历史演变,让读者了解它的过去和现在;转,则是讲述与这个字有关的故事,从基本义转到引申义,甚至人生哲理;合,联系当下实际,突出这个字的现实意义。本书图文并茂,精选其中六期栏目制作成DVD光盘附于书中。 内容推荐 说文解字栏目以“中国字,天下事”为节目定位,每期节目以一个汉字为源头和线索,旨在传播优秀传统历史文化,以主持人解字评论为主,将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元素融汇一炉。节目短小精悍,句句妙语,处处灼见,即是阳光卫视主推的一档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新节目,又作为频道整体气质呈现每天在频道滚动播出。 庄婧主编的这本《中国字天下事》以栏目讲稿为底本,选取有代表性的100个字进行大致的归类。《中国字天下事》后还附有一张有6期节目的DVD光盘。 目录 自 首 眸 发 掌 身 王 童 士 妻 客 后 妇 父 臣 丘 德 歌 国 梦 文 宝 苴 茶 生 道 典 戈 弓 关 钱 寺 网 刑 尘 海 常 工 牢 鹤 虎 龙 鹿 茄 寸 北 夏 李 朱 令 闭 秉 补 出 飞 分 回 教 觉 念 弃 取 删 闪 尚 宙 生 束 司 思 随 谈 剃 闻 写 兴 言 医 议 印 御 羞 威 赤 多 寒 好 弘 久 老 美 穷 仁 圣 实 小 孝 新 水 金 引 试读章节 自 中国字,天下事,欢迎来到说文解字,我是庄婧。说文解字,今天我们来解一个“自”字。 说到“自”,我们最常用的就是“自己”这个义项。区别于别人,突出自我就是“自”。 自卑、自傲、自不量力、自以为是都是这个“自”,“自”表示“自己”这似乎已经是一种共识,没什么可争议的。但是如果细致地来探讨,为什么古人要用这样一个符号表示“本人”、“己身”这个含义呢?可能很多人都回答不上来。这个疑问的解开,首先在于我们必须了解,“自”最初是什么含义。答案揭晓,可能会出乎您的意料,因为“自”,最初就是每个人脸上的那个“鼻子”。 看一下“自”甲骨文的字形,您可能一下就明白了。这显然就是一个人鼻子的形状,它上面的一竖就是人高高的鼻梁,最下面是鼻孔,中间还将鼻纹和两旁的鼻翼也描绘出来了。金文和小篆仍是明显的鼻子形状,只是到了楷书将一道鼻梁变成了一撇。不过“自”依旧是一个典型的象形字。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讲,“自,鼻也。象鼻形。”说的就是“自”的本义。说到这,或许您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本是“鼻子”的“自”,怎么就表示“自己”了呢?对此,学者也有着不同的解释,一种说法是“自”用作自称代词,表示“自己”,是一个借音字。第二种说法是,因为古人在和别人交谈的时候,如果谈到自己,常常用手指指着自己的鼻子,在今天这样的动作也还常见,所以“自”就引申出“自己”的意思了。而至于后来专指鼻子的“鼻”,就是在“自”广泛的用作自称代词后,新造的一个字,在“自”下面加一个表音的“毕”,来专指鼻子。 《老子》一书中,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句子,就是说一个既了解别人又了解自己的人才算一个聪明人,这也是成语“自知之明”的来历。而成语“自不量力”来源于春秋时的一场战争,春秋时在现在河南荥泽一带有个小国叫郑国。郑国临近又有一个更小的国家叫息国。公元前712年两个国家发生了激烈争执,息国国君盲目自大,草率派兵攻打郑国。郑庄公为了忍让,故意在本国境内与息军作战,刚一交战就把息军打得落荒而逃。当时有人说:“息国犯了五不韪,所以要失败。”其中的一韪就是“不量力”,后来成语“自不量力”就是由此发展出来的。 一方面我们强调做事情要知己知彼,不要自不量力,另外一方面我们还要在做事过程中,突出自我,强调自己的与众不同。南宋戴复古《论诗十绝》之四中有这样的诗句:“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这首诗是讲诗歌的艺术构思变化多端,写作应不受任何拘束,驰笔纵横,要有独特个性和创造精神,避免因循守旧.,跟随在人的脚后。作者第三句用“自我”就是表示人独特的个性。 应该说,相较几十年前,今天是一个越来越要求我们张扬自我个性的时代。任何启蒙都要落实到个体意识的觉醒上,也就是那一个个“自”上面。如果僵硬的体制遏制了“自”的张扬,那它一定束缚了人的力量,也必将成为被拆除的对象,每一步前进的动力莫过于解放人的自由,释放每一个“自我”的能动性。张扬不是鼓噪,而是用那“自”的鼻子,灵敏的嗅到时代的气息。 说文解字,今天就到这儿,我们下期再见! 首 中国字,天下事,欢迎来到说文解字,我是庄婧。说文解字,今天我们来解一个“首”字。 其实由于语义和用法,在人们的心目中,很多字本身似乎具有一种地位和气质。“首”就是这样一个不同凡响的汉字,它往往透着尊贵气。在一群人中最具权威的叫做“首领”,在一个国家里最高的领导人叫“元首”,在一个部队里只有高级别的长官才能叫“首长”。所以“首”就是我们俗语中常说的“头头儿”——而其实“首”的本意就是指“人头”。 “首”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字形就像一个长着头发的人头,尽管不是十分相像,但是它表示的就是一个初生婴儿头部的侧面形象。在金文里,侧面改为正面,用一只眼睛和高高扬起的头发来表示人首,后期的金文又把象形的眼睛改为“目”,这就是小篆字形的来源。楷书的“首”则是从小篆简写而来,已经很难看出人头的图像了。古代,把作战中砍得敌人的人头数作为奖赏升级的依据,因此把人头叫做“首级”。 俯首,就是低着头,鲁迅《自嘲》里写:“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回首,就是回过头来,毛泽东《十六字令》里写:“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两个人都是“首”,一个为人民觉醒而呐喊,投匕首防暗箭是思想之首;一个题写过“为人民服务”,怀着理想主义的诗情和抱负昂首挺胸,开创和颠覆,是行为之首。“首”肯的未必都正确,但“首”确实是领一时风气之先的非常之人。 “首鼠两端”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遇事犹豫不决。这个成语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在汉武帝时期,丞相田蚧和将军灌夫有矛盾,田蚧借着灌夫酒后发疯把灌夫关进了监狱,并要借机灭他九族。魏其侯窦婴和灌夫很有交情,上书汉武帝说灌夫酒后失言,不该处死。汉武帝让他们两个人当庭辩论。主管监察的御史大夫是倾向于田蚧的韩安国,然而在庭上辩论的时候,他却只陈述事实并没有站在田蚧一边。退朝后,这田蚧就很生气,他找到韩安国,说你和我一起对付窦婴那个老头儿,你怎能首鼠两端呢?意思就是说你韩安国畏首畏尾,怎会这样犹豫不决?这里说的“首鼠两端”,“首”就是指“头”,“鼠”是“施”的假借字,是“尾”的意思。后来,人们就用“首鼠两端”来形容人胆小怕事,遇事犹豫不决。 “首”作头讲,久而久之就有了很多关于“首”的固定用法。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这里的“黔首”就是秦代统治者对平民百姓的蔑称。战国时期,百姓用黑巾裹头,“黔”是黑的意思,所以叫黔首。 这样一段话道出的正是统治者为所谓“长治久安”而愚化民众的一种行为,异己的声音予以清除,不利于安稳的声音加以压制,没有多元的思考空间,民众是容易无知的。往往在变革之际精英慨叹大众“民智未开”,实际上“愚黔首”才是“民智未开”的根源,今天我们不会再用黑头巾裹头,所以我们也不应该再“愚黔首”。 说文解字,今天就到这儿,我们下期再见!P1-4 序言 “中国字,天下事!”这是阳光卫视的庄婧女士在由其策划、主持、制片的文化栏目《说文解字》中的开场白,也是本书的书名。此话既是大白话、大实话,此话又一语道破天机。 此话怎讲? 文化中国之中国人的天下事,概莫例外,皆由中国字来表述,故此话乃大白话、大实话;文化中国之中国人的天下事,必须由文化中国的方块字个体为基本单位来遣词造句,方构成表述,所以此话又一语道破天机:文化中国之中国人,欲知天下事、首先要知中国字,而非拼音文字之文明,解释天下事的基本单位是单词。 然而,每一个中国字都有其起源和故事及相应定义,不知其历史时空、则难准确知晓其意,又如何理解基于中国字的遣词造句。 可是,文化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又一代的家天下、党天下之王朝中国,朝朝代代无不干那短视利己的掩盖、歪曲、涂改、编造历史的龌龊勾当,故中国字随着其年龄的增长,也就愈发老迈昏花而定义不清。 时至近现代,西学以不可阻挡之势东进,淹没并改造了文化中国,包括那些高喊绝不容许西化、借曾被砸烂的文化中国之老祖宗为门神的新权贵们,其所谓的信仰、组织形式、标志、崇拜并所认祖归宗的挂像,皆属西方之物,实为更加西化;可怜的文化中国方块字,多数仅剩音与形,内核早成大杂烩,更被那名为辩证法、实则是为强权利己服务的诡辩论所蹂躏,定义虚无成为强权新贵们的为所欲为! 当下,时常听一些一丝良知尚存之人的无奈叹息:今天中国最可怕的是道德伦理底线的堕落崩溃!须知,承载文化中国天下事的中国字早已面目全非,人文底线何存? 阳光卫视一息尚存,尽媒体公器之责,庄婧女士虽年轻,然孜孜不倦制作新《说文解字》,意在此也! 陈平 2011年元月20日于北京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字天下事(附光盘新编说文解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庄婧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7648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0 |
出版时间 | 2011-03-01 |
首版时间 | 2011-03-01 |
印刷时间 | 2011-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12-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69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