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国宾编著的这本《审前羁押与保释》的研究对象涵盖各主要法治国家审前羁押的相关问题,通过比较研究,借以完善中国的审前羁押制度。本书以各法治国家审前羁押制度为借鉴,对我国该项羁押制度进行立法分析和实证考察,找出存在的差距及形成原因,探索了于审前羁押机制完善方面检察制度应作何调整的设想。
| 图书 | 审前羁押与保释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房国宾编著的这本《审前羁押与保释》的研究对象涵盖各主要法治国家审前羁押的相关问题,通过比较研究,借以完善中国的审前羁押制度。本书以各法治国家审前羁押制度为借鉴,对我国该项羁押制度进行立法分析和实证考察,找出存在的差距及形成原因,探索了于审前羁押机制完善方面检察制度应作何调整的设想。 内容推荐 《审前羁押与保释》以各法治国家审前羁押制度为借鉴,对我国该项羁押制度进行立法分析和实证考察,试图找出存在的差距及形成原因,并对检察制度应作何调整进行探索,借以完善中国的审前羁押制度。 《审前羁押与保释》由房国宾编著。 目录 第一章 审前羁押的法律定位/1 一、各国审前羁押的法律定位/1 二、我国审前羁押法律定位之偏失/8 三、科学界定我国审前羁押的法律地位/12 (一)作为临时羁押措施——刑事拘留的完善构想/15 (二)实施捕押分离,并使“审前羁押”成为刑事强制措施体系中的一员/20 第二章 审前羁押适用的正当性/31 一、审前羁押适用的正当性根据/37 (一)维护诉讼秩序,提供程序保障/38 (二)预防再犯/45 (三)具有保障人权的一面/54 二、审前羁押适用的正当性标准/56 (一)程序法定原则/56 (二)比例性原则/58 (三)司法审查原则/59 (四)权利保障原则/61 (五)司法救济原则/63 三、我国审前羁押正当性之不足/65 (一)审前羁押适用的任意化倾向,有悖于程序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65 (二)审前羁押的大范围适用,背离了比例原则的基本要求/67 (三)审前羁押适用程序的行政化,体现了司法审查原则的缺失/69 (四)立法于被羁押人诉讼权利规定的不足,有违权利保障原则/71 (五)审前羁押救济力度不足,体现了司法救济原则的虚无化/79 四、实现我国审前羁押适用正当化的具体构想/84 (一)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实现审前羁押适用程序的法定化/84 (二)科学配置审前羁押的适用权,借以实现司法审查原则/87 (三)确立审前羁押适用主体客观公正的司法理念,确保“比例原则”的实现/89 (四)完善相关立法,确保诉讼权利保障原则的实现/91 (五)建立相应的惩戒制度,确保审前羁押司法救济原则的执行/98 第三章 审前羁押的适用标准/102 一、确立审前羁押适用标准的理论基础/103 (一)是对公民自由权利的尊重/103 (二)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利的保障/104 (三)是对“公权力”进行制衡的重要举措/105 二、审前羁押适用标准域外之比较/107 (一)从适用原则来看,审前羁押的适用只是一种例外,而非普遍现象/108 (二)于“罪疑标准”而言,一般要求应达到“合理怀疑”的程度/110 (三)就“刑罚标准”来看,审前羁押一般仅适用于重罪案件/112 (四)“必要性标准”以确保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及预防再犯为考量要件/115 三、我国立法关于审前羁押适用标准规定之不足/120 (一)司法实践当中审前羁押的适用呈普遍化现象/121 (二)对于“刑罚标准”,现行立法实质上并无严格的量刑要求/121 (三)“罪疑标准”尚未完全达到“合理怀疑”的程度/123 (四)“必要性标准”可操作性不强,易导致实务操作中的混乱/125 四、完善我国审前羁押适用标准之构想/128 (一)明确审前羁押的适用原则/128 (二)增强罪重标准的可操作性/129 (三)细化审前羁押的“罪疑标准”/130 (四)明晰审前羁押的“必要性标准”/131 第四章 审前羁押的适用程序/134 一、各国审前羁押决定程序之比较/135 (一)法国审前羁押的决定程序/135 (二)德国审前羁押的决定程序/137 (三)美国审前羁押的决定程序/139 (四)英国审前羁押的决定程序/140 (五)意大利审前羁押的决定程序/142 (六)日本审前羁押的决定程序/144 二、各国审前羁押的救济程序/146 (一)审前羁押司法救济的价值基础/146 (二)各国审前羁押救济机制之具体举措/149 三、我国审前羁押适用程序之反思/166 (一)我国审前羁押适用程序之现状/166 (二)我国审前羁押适用程序之不足/174 四、重构审前羁押的适用权,实现其适用程序的法治化/185 (一)完善审前羁押的决定程序,实现其适用程序的民主化、公正化/185 (二)完善审前羁押的救济机制,强化审前羁押的救济力度/212 第五章 审前羁押的替代措施——保释制度/236 一、审前羁押替代措施的发展趋势/236 二、审前羁押替代措施的理论基础/242 (一)蕴涵了无罪推定原则的基本精神/243 (二)体现了比例性原则的基本要求/244 (三)彰显了控辩平衡原则的基本内涵/244 (四)昭示了诉讼经济原则的基本理念/245 三、审前羁押替代措施的必然选择——保释制度/246 (一)保释制度的渊源/246 (二)保释制度的价值论纲/267 (三)保释制度基础之比较/294 四、保释制度与中国刑事诉讼/318 (一)立法经纬与学界争论/318 (二)中国确立保释制度的必要性/321 (三)构建我国保释制度的具体设想/333 主要参考书目/346 后记/356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审前羁押与保释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房国宾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816580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5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89 |
| 出版时间 | 2011-03-01 |
| 首版时间 | 2011-03-01 |
| 印刷时间 | 2011-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2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915.30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1.3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9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