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茶经残卷
内容
编辑推荐

种茶、制茶、运茶、斗茶,你知道吗?原来茶竟有这么多讲究!

他们为了茶,走过了森林雪原、大漠沼泽、高山海岛、古老秘境;他们的遭遇匪夷所思,却又精彩绝伦,其间更是解开了众多千古之谜。

阴阳牺杓、“文革砖”是什么?金瓜人头贡茶你知道吗?梵高的左耳是怎么回事?茅坑里的死人是谁?

带着对知识的好奇,对故事的猜测,去金万藏《茶经残卷》里去寻找答案吧……

内容推荐

金万藏长篇力作《茶经残卷》——中国第一部以“茶”为题材的悬疑小说!

《茶经残卷》讲述:几十年前,路东浩无意中得到了一本残缺的《茶经》,之后离奇发迹,成为名噪一时的大茶商。几十年后,他的孙子走投无路,想起了儿时爷爷说过的话,重新拿着那本茶经的残卷追寻祖上走过的道路,与他同行的是他的好友纨绔子弟赵帅。从踏上旅途那一刻开始,他们的人生就注定充满冒险。他们的第一站是佛海那座传说中的妖宅。奇怪的匪徒、蹊跷的死亡、神出鬼没的妖物纷纷登场,一切看起来都超乎寻常。随着线索的逐步出现,他们越来越发现茶经中的秘密非比寻常。而更加令他们惊悚的,是那个一直跟他们并肩作战的神秘女人木清香,竟然跟几十年前一张老照片上躺在水晶棺材中的女人长得一模一样……

目录

第一卷 佛海妖宅

 01.祖父的愿望

 02.青岛地铁前期探测工程

 03.探测洞

 04.阴阳牺杓

 05.茗战

 06.远走他乡的僾尼人

 07.佛海妖笔

 08.廖老二

 09.茶王

 10.四方红印匪

 11.七年前的拆迁案

 12.茅坑里的死人

 13.废墟

 14.金瓜人头贡茶

 15.没有写完的血字警告

 16.砍树棺

 17.雷电之夜

 18.不可能的可能

 19.画皮

 20.凡·高的左耳

 21.幽冥之火

 22.禽兽

 23.绿野妖踪

 24.“文革砖”

 25.最古老的茶树王

 26.匪窝

 27.灭顶之灾

 28.双生爱

 29.战争与和平

第二卷 茶王隐谷

 01.睡美人

 02.衣钵

 03.紫笋茶

 04.重演的历史

 05.逆转

 06.天机不可泄露

 07.茶痴

 08.唐朝古墓

 09.彩虹的尽头

 10.九难

 11.金沙泉水

 12.一去不回

 13.月亮代表谁的心

 14.飞船

 15.星象仪

 16.凶险之兆

 17.仇恨

 18.镜花缘

 19.蓝色抓痕

 20.不列颠之鹰

 21.陵鱼尸

 22.第二本残经

 23.镇仙塔

 24.黑店

 25.陨落

 26.连环错

 27.丹池

 28.茶王隐谷

 29.一个月的行踪

试读章节

01.祖父的愿望

所谓茶人,就是精于茶道,或者和制茶、收茶有关的人。茶人去山野收茶时,时常遇到稀奇古怪的事情,那些诡异的经历鲜为人知,却真实地发生了,而这个神秘的故事要从我祖父说起。

我祖父叫路东浩,1900年出生于湖北天门,世代都是教书先生。那时候,国将不国,饭都吃不饱,谁还有心思念书。私塾被迫关门,为了混口饭吃,路东浩做过几次小买卖,但都还没开张几天就倒闭了。

1938年12月26日,对于云南茶史,甚至对于路东浩来说,无疑是一个最重要的日子。这一天,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办公地点设在昆明市威远街208号,董事长为缪云台,经理为郑鹤春。这公司就是现今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的前身。

路东浩经过几次经商失败,早就把家底败光,一个子儿都不剩了。迫于无奈,路东浩经由朋友介绍,跑到云南做了一个制茶工。路东浩本来已经有老婆了,可是他老婆嫌他没出息,在去云南的前一晚,她撅着屁股就跟着别的男人跑了。

路东浩对此倒看得开,根本没去找回老婆,孑然一身地就去了云南。

1939年,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本着“开发滇茶,增加资源,改良制法,另辟欧美新市场”的宗旨,相继成立了顺宁茶厂、佛海茶厂、康藏茶厂、复兴茶厂和宜良茶厂。

佛海茶厂是当时五个新建茶厂中条件最艰苦的一个。佛海茶厂就是勐海茶厂的前身,勐海旧时称为佛海,位于西双版纳。那里常年高温,雨水丰富,原始植被茂密,因此被人视作“瘴疠之乡”。不少制茶工人对此望而却步。路东浩从未去过佛海,不知其中辛苦,所以第一个抢着报名参加了。

建厂之初,总公司调选了原恩施茶厂初制茶工25人、江西精制茶工20人,另有学员20人。路东浩连学员都算不上,只是厂里一个干苦力的,为了不至于被饿死,路东浩只好咬紧牙关硬撑着干了下去。

佛海的地理位置很偏僻,一帮工人由宜良搭车到玉溪,然后雇用马帮经峨山、元江、墨江、普洱、思茅、车里等地,长途跋涉月余才到达佛海。

佛海厂址定在一块80余亩的荒地上,为建盖厂房,路东浩这等干苦力的人就被派去附近深山砍伐木料。当时森林木材是无主之物,爱怎么砍就怎么砍,只有毛竹是当地居民种植的作物,必须通过购买才能获得。

怎知,在一次砍伐中,路东浩竟有了一次奇遇。那天,毒日高挂,路东浩满身臭汗,他正感叹人生不如意,却听到丛林里一阵骚动。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男人跌倒在草堆里,路东浩心生好奇,走过去想看看究竟,没想到却吓了一跳。原来那男人满嘴鲜血,舌头已被人割掉了,身上还有很多道伤痕,就算能活下来也是生不如死。

路东浩原本是个教书的,现在也只与茶叶打交道,他顶多见过杀猪杀鱼,又哪里目睹过这等血腥的场面。路东浩想背着中年男人回到厂里,可那男人却拼命地抓住他的袖子,并掏出了一本蓝色封面的经书。路东浩别的不会,最擅长的就是识字,他瞅了一眼蓝色封皮,上面写了两个大字:茶经。

《茶经》是唐朝陆羽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陆羽更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茶经》在茶文化的地位甚高,因此流传也广,不过这书却有一个千年谜团。原来,在《茶经》里,一共介绍了13个省份、42州的名茶,却遗漏了赫赫有名的云南滇茶。关于这个疑点,现有很多种猜测,但都是勉勉强强,细推之下根本站不住脚。

路东浩接过《茶经》,迷茫地看着中年男人,不明白这本经书有何重要之处。要知道这本经书已经流传了下来,在厂子里他还见过几次,这经书并不算稀奇。路东浩想问中年男人为何如此,但那男人舌头都没了,又怎能开口说话?路东浩也没有机会问,因为中年男人迅速地推开了他,并慌忙地做出快跑的手势。

转眼间,炎热的丛林里出现了几个金发的洋鬼子,路东浩见此情形就两腿发软。那时候,中国已经被列强侵略,他见识过洋鬼子的残暴,并马上猜出中年男人被割舌肯定与洋鬼子有关。中年男人惊急地挥手,路东浩不敢逞强,于是低声说会保护好那本经书,然后就没命似的逃出了丛林。

在这之后,路东浩再也没见过那个中年男人,不知那人最后的结局如何。不过他想到既然那人危急中将这本书托付给自己,那这书必然扎手。所以他留了个心眼儿,将书埋在了丛林里,做下记号,并没有带在身上。

那晚,几个洋鬼子由土司带领,到茶厂里搜了一圈。他们别的不翻,专拣带字的书翻,路东浩马上想到他们为的就是那本《茶经》。洋鬼子虽然没有枪械,人也不多,但所有人都惧怕洋人,就连土司对其也点头哈腰的。除了路东浩,没人知道洋鬼子是为了经书而来,他们还以为是来抢占茶厂的。最后,洋鬼子们和土司都没有找到那本经书,所以事情就不了了之了。后来,路东浩才从别人的口中得知,那伙洋人是英国人。过了一天,听说那些英国人已经离开了佛海,路东浩才跑回丛林,偷偷地挖出了那本经书,可他却马上傻了眼。

原来经书竟是一本残本——后面数页被人硬生生地撕掉了。路东浩百思不解,一本到处都有的经书,缘何英国人要得到它,那中年男人又为何舍命保护经书?

带着疑问,路东浩翻开了那本《茶经》,他以前就看过《茶经》,只觉得内容生涩难懂,虽然对茶的讲解很详细,但他却不得其要领。令路东浩大感意外的是,这本《茶经》却不同于陆羽所著的那本《茶经》,内容完全不一样。

陆羽的《茶经》总体有十大章,分别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路东浩手上的那本《茶经》虽然内页也写了陆羽著,却只分为上下篇,上篇论茶汤品质、烹饮方法、种植方法和茶器等;下篇却讲茶中异事,尽是一些诡异之说,甚是迷信。其实正本《茶经》的七之事里也记载了不少的传说神话,但都没有这残本上的离奇。根据里面的记载,似乎有一个天大的秘密,可惜,最后那几页被撕掉了,路东浩没有看到那到底是什么秘密。

不过,前面的内容却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帮助。借由那本残缺的《茶经》,路东浩制茶手艺突飞猛进,一下子鲤鱼跃龙门,变成了精制茶工。

事情始于他们种植茶树。那时厂房建好大半,茶树就要种下了,很自然地,这些活由路东浩他们这些干苦力的完成。在茶人指挥下,路东浩和几个壮汉忙了一天一夜,但路东浩却觉得种植的方法不对。

在残本《茶经》中,有一句“茶喜高山之阴,日阳之早”。路东浩看得明白,意思是说茶树适合在向阳山坡且有树木荫蔽的地方生长,可是种茶人却指挥他们种在向阴的地方。路东浩于是不知好歹地提出了质疑。

种茶人丢了脸面,立刻呵斥他不许再胡说,可这一切却被一个主事人看在眼里。那位主事人叫王仲文,曾出国留学,没什么架子,他走过去就问路东浩为什么会那样说。路东浩正好憋了一肚子的委屈,他抓住机会,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路东浩说,茶树起源于中国西南的深山密林,亚热带森林植物杂生在一起,被高大的树木所遮挡,在漫射光多的条件下生育,形成了耐阴的习性。若改变了一物的特性,它的本质就会变化,到时候茶的味道也会因此改变。

王仲文很快就明白过来,路东浩说的虽然抽象,但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光照强度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程,在连环影响下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就会跟着变化。

王仲文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惊讶地发现路东浩懂得很多茶理,甚至比精制茶工懂得的还多。于是破格提路东浩为精制茶工。有人多次问他,为什么忽然那么了解茶道,路东浩只是笑说边看边学的,从未向人提起过那本残缺的《茶经》。

P3-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茶经残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万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501652
开本 16开
页数 2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1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6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4:3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