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是一部享誉世界的军事大作,被誉为“天下第一兵书”。大凡有作为的军事家、政治家,没有不熟读《孙子兵法》的,甚至许多中外企业家都把《孙子兵法》作为宝典指南。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一部智谋全书,是各种策略、计谋的天才概括和集中讲解,已成为中外智谋专家们最为重视的经典著作之一。
本书将这两部并驾齐驱的杰作合二为一。在内容安排上独具匠心,除了对其原作进行详细的讲解外,还列举了实际应用中的相关事例,让读者能够真正学会和运用书中各种高超的智慧与方法。
图书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青花典藏)/国学典藏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孙子兵法》是一部享誉世界的军事大作,被誉为“天下第一兵书”。大凡有作为的军事家、政治家,没有不熟读《孙子兵法》的,甚至许多中外企业家都把《孙子兵法》作为宝典指南。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一部智谋全书,是各种策略、计谋的天才概括和集中讲解,已成为中外智谋专家们最为重视的经典著作之一。 本书将这两部并驾齐驱的杰作合二为一。在内容安排上独具匠心,除了对其原作进行详细的讲解外,还列举了实际应用中的相关事例,让读者能够真正学会和运用书中各种高超的智慧与方法。 内容推荐 孙武的《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孙子兵法》贯穿着朴素唯物论和原始辩证法的思想和方法,深刻揭示了战争与政治、外交、经济、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复杂关系,用兵者的主观能动与用兵的客观规律、现实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全面论述了战争的普遍规律和指导战争的重要原则。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已、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 目录 孙子兵法 一、始计篇 秦昭王少算败邯郸 戚继光恩威并用练精兵 清军有兵不练屡遭败 周幽王轻燃烽火祸国 孙武军前斩美人 范雎巧施离间计 二、作战篇 伯乐推荐九方皋 燕昭王高筑黄金台 曹操三下求贤令 李想善待降将克蔡州 曹操神速破乌桓 司马炎一举灭孙皓 三、谋攻篇 烛之武退秦师 诸葛亮联吴抗魏 岳飞违命收复中原 魏文侯用贤不疑 唐太宗知人善任 四、军形篇 秦赵邯郸之战 隋文帝先备后战灭陈国 明成祖治天下 赖文光捻军神出鬼没 贝蒂突袭赫耳果兰湾 五、兵势篇 伍子胥荐要离刺杀庆忌 郑相国子皮让贤 林肯提拔酒鬼格兰特 古耕虞选贤任能 索尼公司不拘一格选人才 贝内德蒂拔能降庸 六、虚实篇 班超鄯善国先发制人 耿弁平定胶东 张巡“草人借箭”守雍丘 诺贝尔的轮船工厂 努尔哈赤大战萨尔浒 伍子胥疲楚败楚 勾践卧薪尝胆灭吴国 七、军争篇 苏秦临终一计 吕不韦的丞相之路 赵奢智救阏与城 曹刿避锐击惰胜齐军 狄青掷钱稳军心 希特勒的崛起 朱元璋巧施诈降计 八、九变篇 宋襄公草率迎敌一败涂地 春申君盲目自信亡于非命 刘备小不忍惨败夷陵 关羽大意失荆州 隋炀帝兵败高丽国 李世民绕河东号令天下 秦穆公忘害败于肴殳 汉高祖善察败道终制胜 九、行军篇 管仲按贡献发给俸禄 齐威王用人赏罚分明 唐太宗用人论功定赏 靠牛仔裤发迹的李维·施特劳斯 奥姆教祖麻原落网记 十、地形篇 王昭远每战皆败 郑州化学试剂厂绝处逢生 货比三家 “幽静”战胜“繁华” 智商人生意兴隆 宫本武藏智取又七郎 十一、九地篇 魏舒因势更制破戎狄 曹操献刀 赵延进随机应变败辽军 隆美尔兵败北非 谋杀希特勒 忽必烈中间突破灭宋 十二、火攻篇 谢安遇事沉着冷静 陆逊从容退江东 宗泽守汴京 拿破仑不慕虚名以战为重 蒙哥马利临危不乱力挽败局 撒切尔化敌为友 坎贝尔惊世骇俗 十三、用间篇 岳飞反间废刘豫 黄浚被美色拉下水 信息促谈判成功 “山河”击败“洋货”的诀窍 蔡智堪智取“田中奏折” 三十六计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望梅止渴提士气 诱敌深入得胜利 欺袁绍二仕巧语 回江东孙策质玺 假“禅让”曹丕篡帝位 第二计 围魏救赵 诸葛亮一纸救江东 班超智和鄯善国 太平军巧施“围” 盛田昭夫的“间隙理论” 第三计 借刀杀人 张居正阴谋夺权 宋太祖借画除劲敌 晁错成了替罪羊 刘备一言杀吕布 子贡“借刀”救鲁 刘秀借刀除心患 第四计v以逸待劳 曹玮用计挫敌士气 曹刿论战 黄忠以逸待劳占领定军山 周亚夫以静制动平叛军 李文忠劳敌之术 铁木真以逸待劳破劲敌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皇太极人关 华雄乘乱击孙坚 亚默尔慧眼发“瘟”财 乘内乱扫除袁氏兄弟 第六计 声东击西 贾诩观行迹智守南阳 姜维声东击西骗魏军 声东击西得两城 司马懿声东击西,诸葛亮将计就计 前苏联“声东击西”获技术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李广布疑云虎口逃生 指鹿为马 真真假假张兴世袭击钱溪 张仪巧计诓骗,怀王贪利上钩 宋太祖杯酒收钱财 题反诗蔡瑁栽赃 第八计 暗渡陈仓 邓艾扎寨袭蜀 真假张飞 江朝宗拍马逢迎有功夫 伊凡四世地下爆破攻陷喀山 艾森豪威尔的“加莱”登陆欺骗计 第九计 隔岸观火 挑拨离间黎元洪篡夺大权 苏代巧言退敌,赵王隔岸观火 孙膑救韩缓一步 得胜的观望者 第十计 笑里藏刀 卫鞅行诈 袁世凯告密升官 李林甫口蜜腹剑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岳钟琪“李代桃僵”平叛乱 李宗仁台儿庄血战日寇 完子舍身保国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李自成顺机取洛阳 苻坚兵败淝水 诸葛恪添字得驴 公爵的意外收获 李诉雪天破蔡州 工于心计的日本客商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贺龙严词惩领事 阴姬如愿以偿做王后 徐庶以马试刘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陈胜揭竿而起 曹操挟持汉献帝 刘备名正言顺占荆州 牧童登基儆楚王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孙策计夺卢江郡 滕增寿谈判桌上不谈判 公子光刺杀吴王 毛泽东率军和阎锡山周旋 虞诩施计调羌人 长平之战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石勒欲擒故纵除王浚 苏无名抓盗贼 诸葛亮七擒孟获 朱由检智除阉党 刘备三让徐州城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楚军樵夫诱绞侯出城 刘天就优惠价迎财源 安陵缠知时 窦公经营有道 曹翰一画调京城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土木堡之困 秸秆箭引出尹子奇 王世充智用假李密 昆阳大捷 泰王智斩王储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韩世忠计夺白面山 赫鲁晓夫故意慢待尼克松 克莱斯勒“爱国心”击退日本公司 德国重水基地被炸 宰相卖绸稳市场 御史丢御状救李靖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张守圭趁乱灭契丹反军 朱德兵不血刃取宜章 网络恐怖给人警告 金玉均骗局除政敌 真假使者取弓高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悬羊击鼓巧退兵 董事长妙计巧分红 晋明帝掷鞭甩追兵 孙坚换帻保性命 邓艾识破姜维计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俞大猷献计歼倭寇 三河大捷 黄巢主动放弃长安城 沙俄被困雅克萨 赖文光痛歼清兵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古巴比伦王朝的崛起 坎宁远交拉美国家 郑庄公称霸 “信誉”招徕顾客 苏德签订《拉巴洛条约》 拿破仑向俄国抛绣球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诸葛亮将计就计气死周瑜 吕不韦奇货可居助异人 苻坚救燕又灭燕 安禄山造反 楚文王借息灭蔡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胡亥篡位 未央宫斩韩信 克格勃染指硅谷 知县撮合有情人 冒充新娘的妓女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孙武调教美女方阵 楚庄王优待功臣之后 禳苴依军法斩监军 孙权劈帅案表决心 念旧情奶妈获救 苏轼婉言拒“后门”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薛师傅假癫不痴巧养生 出其不意匈奴灭东胡 康熙装痴除鳌拜 王允之装醉脱险 拿破仑对女人的看法! 伊斯美装聋取胜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捂鼻子的美人 李渊反隋 韩信背水一战 虚荣心使权大人丢宝马 太子醉酒抄反稿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古尔德靠消息狂赚一笔 火牛阵大破燕军 假皇帝行骗大安国寺 安德烈如愿以偿到北极探险 艾伦借题发挥当选议员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大学生招聘用人单位 郭子仪用旧情平叛军 林冲发怒杀王伦 宁王造反先发制人 英荷争夺海上霸权 俾斯麦借火点烟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张仪假献美人获重用 董卓之死 麦当劳儿童牌子显威 杨坚计除宇文赞 陈平一画退匈奴 周幽王得美女而失天下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知州妙用空城计 薄一波空棺救团长 李广巧布迷局 孔镛一人闯山寨 铁托的游击战术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反潜战英国技高一筹 古尔德设计赚威廉 韩世忠二使胜金兵 胡宗宪巧使离间灭倭寇 林肯离间竞争对手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勾践忍辱尝粪便 武则天阴毒的手段 王佐断臂 风流才子开酒铺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诸葛亮妙计夺汉中 卢杞连环毒计害杨炎 毕再遇撒豆喂敌马 武则天用酷吏除异己 假扮提督夺回爱妾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徐庶主动守散关 晋文公退避三舍 姜维屯田避祸 刘邦鸿门宴巧脱身 楚军七次佯败 试读章节 秦昭王少算败邯郸 公元前260年9月,秦国大将白起在长平大败赵国军队,坑杀赵国’降兵43万人。白起见赵国已无实力相敌,想乘机灭亡赵国,但秦国相国范雎忌妒白起的功劳,借口秦军已很疲劳,不宜再战,劝说秦昭王与赵国讲和,秦军罢兵回国。 第二年,秦昭王再次委派白起率大军攻打赵国,白起见时机已过,赵国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已重新振作起来,便借口有病,不肯赴任。秦昭王信以为真,派王陵代替白起,率大军直逼赵国都城邯郸城下。赵国到了生死关头,举国上下,同仇敌忾。王陵屡攻屡挫,损失极其惨重。 消息传到咸阳,秦昭王召见白起,向他询求策略。白起说:“秦军远征赵国。历时已近一年,如今兵乏气衰,国库空虚,不宜再战。赵国军民同心,不可掉以轻心。如果诸侯各国再出兵救赵,我军将遭到内外夹击,情势就十分危险了。” 相国范雎坚决主张攻赵,并保荐郑安平为将军随大将王龄一起率兵增援王陵,攻伐赵国。 赵国的形势一天比一天紧迫。赵王的弟弟——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率谋臣毛遂到楚国求得援兵,又到魏国求得信陵君魏无忌的帮助。魏无忌求助魏王的宠姬如姬窃得兵符,带力士朱亥用重锤击杀陈兵赵国边境的魏将晋鄙,夺得兵权,会合陆续来援救赵国的诸侯军队,与秦军在邯郸城下展开了决战。 诸侯各国的援军以信陵君统率的8万精兵为核心,奋勇杀敌;秦军已在邯郸城下打了三年之久的攻城战,人人厌战,斗志松懈。结果,秦军大败,将军郑安平投降了赵军,王龄只好率残兵败将退回秦国。 白起得知秦军大败,长叹道:“不听我的话,以至有今天的惨败!”白起的话传到秦昭王耳中,秦昭王十分生气,再加上范雎的捣鬼,秦昭王竞把白起杀掉了。但是,相国范雎也没有得到便宜。他因为推荐郑安平而获罪,被免去了相国的职务。 戚继光恩威并用练精兵 “戚家军”是一支名垂青史的光荣军队,他的创建者是明朝参将戚继光。 明朝嘉靖年间,江浙沿海一带倭寇横行,戚继光奉命组建:一支新军抵抗倭寇。嘉靖三十八年(1559),戚继光亲赴义乌、永康等地招募了4000多名新兵,对新兵进行精心训练。 戚继光把实战杀敌作为最重要的训练。他按士兵的年龄大小、身材高矮、体质强弱不同,分别授予不同的兵器,让士兵身穿重甲、手握重器、脚裹沙袋,练习体力、手力和脚力。倭寇的活动范围集中在江浙沿海一带,戚继光根据江浙沿海的地形和倭寇的作战特点,创制了鸳鸯阵法、两仪阵法、小三才阵法和三才阵法,这些阵法,长短兵器结合,变化无穷,在实践中显示了无穷的威力。戚继光还制定了严格的军纪,要求全军将士做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违者严加惩处。一次,一名跟随戚继光多年的亲兵违反了军规,戚继光得知后,立刻命令依照军法斩首示众,众将士无不悚然。 对于那些作战勇敢、立有战功的将士,戚继光总是论功行赏,不断地把他们提拔到重要的职位上来。 戚继光的“新军”组建不久,倭寇在台州(今浙江沿海)一带登陆,戚继光与倭寇交战9次,9战9捷。倭寇逃离浙江,转而骚扰福建、广东沿海,戚继光又转战福建、广东,在广东横屿岛歼敌2000多人,在广东牛田连破倭营60多座,在福建将倭寇全部逐走。 由于戚继光的卓越功绩,戚继光的“新军”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戚家军”。 清军有兵不练屡遭败 我们不能忘记近代史上当帝国主义军队一次又一次入侵我国之时,有着庞大八旗兵和绿营兵的大清王朝,屡战屡败,眼睁睁地看着帝国主义破门而人,疯狂地掠夺和瓜分我们的祖国。 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很多,从军事角度而言,官兵素质差,缺乏战斗力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当镇江陷落之时,钦差大臣赛尚阿提出,凭长江天险,与英军决一雌雄。道光帝叹息说:“无人、无兵、无船,奈何?奈何?”(《道光夷务》第五册)他所说的“无人”,指无长于韬略的将领;“无兵”,指少英勇善战的军队。当时澳门新闻报曾这样评论说:“中国之武备,普天之下,为至软弱的极不中用之武备”,“其国中之兵,说有7Q万之众,未必有1000人合用”(范文澜《中国近代史》)。这些话虽然不无夸张,但清军之无战斗力则是毋庸置疑的。 清军许多高级将领不学无术,战守无策,一味被所谓“船坚炮利”所吓倒,听凭英军沿海北上、南下,不敢进行坚决的还击。钦差大臣琦善接替林则徐后,只知裁减水师,遣散水勇,撤除障碍,允割香港,赔偿巨款,一心退让乞和。靖逆将军奕山督师广州,不思如何退敌,反而叫嚷“防民甚于防寇”,广州被围立即竖起白旗。投降。三元里人民自动抗击英军,而他却为英军解围。扬武将军奕经援浙,屯兵苏州不前,沉溺于歌舞酒色,后分兵3路,同时反攻宁波、镇海、定海,企图侥幸取胜,结果大败而还。更愚蠢的是参赞杨芳,竟然收集民间马桶,想以邪术破坏英军猛烈炮火。当英军进至南京江面时,2万英军已减员至7000人,而且病号相当多,能战之兵只有3000人,已成强弩之末了。可是,掌握指挥大权的清朝重臣们怯敌惧战,不趁机实施还击,反而向英军屈膝投降。依靠这样一群昏庸腐朽的将帅指挥作战,鸦片战争焉有不败之理。 大量史料说明,多数清军基层官兵只知酗酒、吸毒、聚赌、狎妓、养鸟、强拉民夫、欺压民众。浙东前线有的旗兵,竟“以四民抬一兵,卧而入城”,不愿打仗,也不会打仗。厦门地方官徐继畲这样描写当时清军情况:“人不知战,名之为兵,实则市人,无纪律,无赏罚,见贼即走。”(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怎么能够指望这样的军队去战胜敌人! 一切先进的军事学术,高超的技术战术,过人的胆略和非凡的勇敢精神,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都是从严格、艰苦、紧张的训练活动中获得的。清军入关后耽于安乐,无心征战,将军事训练弃置一边。 , 操练废止,终日“钻营、奉迎、取巧、油滑、偷懒、克扣、冒饷、窝娼、庇盗、开赌场、吸鸦片”(罗尔纲《绿营兵志》),技术战术无从提高,嘉庆帝于嘉庆四年(1799)正月御批道:“于甲辰年南巡至杭,营伍骑射皆所目睹,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当时以为笑谈。”(罗尔纲《绿营兵志》)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在饥渴劳累、险象丛生的战场上制伏对手!侵略军在许多地方如人无人之境,正是由于清军缺乏严格训练,战斗力丧失的结果。 今天,我们正处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中,帝国主义靠几尊大炮即可征服一个国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炮舰政策的影子并没有完全从地球上消失,国家利益仍然需要国防来保卫。只有提高军队素质,铸造国防的利剑,才能赢得未来反侵略战争的胜利。P6-8 序言 “国学”一说,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此前中国的旧学在现代文明面前一败涂地,曾国藩继承明儒传统,身体力行,通经致用,后来又有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图调和传统与现实的阴阳关系。后来学术界兴起“整理国故”的热潮,虽然与当时历史条件看似不协调,实则是有深刻历史理性的。提出学习西方,“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当时不但提出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提出要恢复两汉经学,这看似极为矛盾,其实正是魏源的高人之处,此后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才有了中西交流的合理原则。 当时国人有一种全盘否定国粹的倾向,认为外国来的就是梅毒也是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西文化冲突的进一步加剧,中国文化更加弱势,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为了保国保种,以章太炎为代表的国粹派提出“保存国学”、“振兴国学”的口号。而新文化运动闯将之一胡适,则在介绍杜威的实践主义时同时讲授中国哲学史。在当时的历史氛围下,国学概念产生后其意义内涵自然较复杂,包括传统官方民间各种学问、艺术、技艺等,但在狭义上,国学之范围不脱经、史、子、集四部,同时四部中又以经学为首。 国学又可称国故,可译“Guoxue”(音译)、“Sinology”(意译,指中国学,汉学,因无别于汉族学而有争议)。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论国学,先明国学之义,所谓必也正名乎,善哉。 今天,关于传统文化的书写,好像走向了两个极端:要么过于通俗,要么过于玄虚。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国学的弘扬,需要摆脱掉这两个极端,走一条中间道路,做到深入浅出、微言大义。虽然“文化热”、“儒学热”、“国学热”的浪潮此起彼伏,但真正将自己的文化看做安身立命之本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大家对待文化、对待国学,仍然没有走出经世致用、急功近利的目的预设。为什么要学国学?因为国学对我有用;为什么要读国学?因为里面有智慧、有技巧、有升官发财的门路。于是,在今人的眼里,国学已经蜕变成了赤裸裸的经世致用之术,成了彻头彻尾的“用经”!仅求其“用”,不见其“体”,将是最大的无用。仅求其“术”,而对国学的“道统”视而不见,将是中国文化最大的悲哀。为此,国人已做过许多有益的探索。 近代以后,随着西学东渐,我们在呼吸外来新鲜空气的同时,也注意到了传统文化的流失。故而对东西方文化进行冷静思考,明确了传统文化不可动摇的根基地位,沿袭先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是可以弘扬中国民族特色文化,进而促进当下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在此,我们只有安身立命,谋求维新。《尚书》中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但是“周邦”所谓的“新命”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而是要靠人不断地去探幽发微、阐发新意。阐发新意,不是凭空想象,不是一味模仿,而要推陈出新。冯友兰先生说,中国的哲学要“接着讲”,不能“照着讲”。而“接着讲”,并不是空发臆想、随意揣摩,而是要以“照着讲”的方式和姿态去“接着讲”,不如此,就无法做到“阐旧邦以辅新命”。国学亦是如此。 整理国故,是为了获得长足进步。只有长足进步,才能延续,才能生生不息。当然,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着深刻的两面性。所谓的精华和糟粕往往是纠结在一起的。所以,目前最迫切要做的,仍然是平心静气地去了解我们的文化。 为了弘扬国学,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我们精心为您编纂了这套“国学典藏”丛书。这套丛书精选了历代文章中的典范之作,于经、史、子、集中选取精华部分,予以汇编。编者力图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全方位立体地解读中国国学的博大精深,为读者打造一条走进国学的画廊,感受国学独到的智慧。 学贵力行,圣贤文化的学习,贵在把它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才能从中得到真实的利益。愿此套丛书让您领略传统国学风景的同时,与圣人促膝对话,能够聆听到圣贤的教诲;在聆听圣贤教诲的同时,把圣人的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多识前言往行,以自蓄其德”,我们也希望借着伟大文化的指引,提升我们生命的内涵。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青花典藏)/国学典藏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国学典藏书系丛书编委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34182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0 |
出版时间 | 2010-12-01 |
首版时间 | 2010-12-01 |
印刷时间 | 2010-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E892.2 |
丛书名 | |
印张 | 2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31 |
宽 | 171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