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教授是著名的社会学、人类学学者,学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在学术耕耘之外,费孝通还写作了大量的散文随笔,抒发自己的情怀。我们从费孝通自1926年至1999年70多年里所写的文字中,撷取精粹,分别结集成《费孝通文化随笔》、《费孝通人物随笔》和《费孝通域外随笔》三本集子。
本册为《费孝通域外随笔》,收录了我们没有分别、西行杂写、旅美寄言、雾里英伦、自由应无垠等24篇随笔。
图书 | 费孝通域外随笔 |
内容 | 编辑推荐 费孝通教授是著名的社会学、人类学学者,学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在学术耕耘之外,费孝通还写作了大量的散文随笔,抒发自己的情怀。我们从费孝通自1926年至1999年70多年里所写的文字中,撷取精粹,分别结集成《费孝通文化随笔》、《费孝通人物随笔》和《费孝通域外随笔》三本集子。 本册为《费孝通域外随笔》,收录了我们没有分别、西行杂写、旅美寄言、雾里英伦、自由应无垠等24篇随笔。 内容推荐 本书为费孝通的三本随笔之一,这三本书均撷取自1926年至1999年70多年里所写的文字。 从这三本书里,读者可以了解作者如何通过“人人可以看到的事”,表达自己对厚重的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思考;可以感受作者对亲友、师长一往情深的思念;可以领会一个社会学家眼里观察到的,对域外社会生活多姿多彩的描述。同时,读者也能从中欣赏到费孝通别具一格的写作风采,一览“匠心别见,趣味盎然”的、优美的费氏散文随笔的韵致。 目录 我们没有分别 西行杂写 旅美寄言 雾里英伦 自由应无垠 初访美国 重访英伦 传统在英国 留英记 赴美访学观感点滴 访美掠影 访加巡回讲学纪要 访澳杂记 英伦杂感 脚勤 访日杂咏 港行漫笔 能登三日记 英伦曲 访日记吃 清水人形 《外访杂写》前言 席间谈絮所引起的 红场小记 试读章节 一出国门,下机不久,永远不会受旅客欢迎的检查员,就会带着抱歉的笑容,用这句话来说明他不能不给我们一点麻烦。旅馆的账房也很顺口地用这句话来解释他不能立刻安置我们的苦衷。战争改变了正常的生活。“这是在战时”一句话是到处会碰着的答案。 出境不过8小时,相隔不过一座高山,然而“这是在战时”五个字的用法却完全不同。这是在战时,所以物价升了翅膀;这是在战时,所以晓东街的灯光可以终宵不熄;这是在战时,所以……爬过喜马拉雅山,同样是这五个字,却被用来谢绝普通的旅客,因为士兵已经包下或征用了“东方伦敦”最华贵的旅馆,同样是这五个字,却被用来压倒金钱的魔力,有钱,没有用,战争第一——我有一点糊涂,也许是一天的航程,加上我还没有全复原的病体,使我糊涂得想不出这五个字一飞过山就会有这样不同的涵义。 离开印度,我们一路都由军站招待,我的疑案在这里得到了一些线索。他们的物资在这里,他们的力量在这里。我们虽然没有看见“力量集中,军事第一”等等标语,可是假如你有机会去看一看他们的军营,不必有人用话来说明,你自然会领略到所谓集中,所谓第一是怎么一回事。以吃的东西来说,普通人有钱不准买或不准多买的东西,在军营里有的是。美国的城市里闹肉荒,并非屠宰场关了门,而是猪肉大批地运到前线去了。一个士兵早晨起来,可以吃一盆“热猫”,热猫是两片麦片加上蜜,一杯茶,一杯牛奶,用糖也没有限制。中午是一块肉或一块鱼、蔬菜、洋芋、甜食,还有一杯果汁,晚餐大致相同。除了这些由军营供给的伙食外,士兵们可以花普通人低一半的代价,在canteen里买到冰淇淋、苏打水、可可糖和啤酒。香烟每人每日限购20支,此外还有从国内送来的慰劳品,可以按份领取,住则两三人一个房间,虽则有地方用帐篷,但大多是临时造的营房,和清华园学生宿舍的布置差不多,只是没有楼。 在某一个军营里,有一位上校带我们去参观各种设备。他们有可以供给两万人用的洗衣房,全套最新式的洗衣机器,10多间冷藏房,里面挂满着宰好了的牛肉羊肉,满房的鸡蛋。那位上校还是很抱歉地说这星期没有咖啡,很对不住士兵。 一个入伍的士兵,每月薪水是100美金。家里若有需要给养的人,另外有安家费,吃住及医疗食品供给。美国是富,然而并非摆阔。他们的人民平均要付35%的所得税,其他的捐和公债在外。有钱的人死了,80%的遗产全给政府拿去。举国集中了力量来维持士兵的生活,士兵的生活怎么不会好?军事第一必须得从士兵的待遇做起,我想这是最简单的逻辑。 不但在吃和住上,士兵的待遇已超过了普通平民的标准,而且在士兵生活的其他方面一样不惜工本。每个军营里有电影院,有读书室,有娱乐场,有礼拜堂和公墓。公墓是简单而庄严,我和朋友们说笑话,我不但愿意在军营里生,也愿意在军营里死——这样才使人乐于从军。人到处是一样的,我们不应当专门以精神力量来维持我们的战争。吃得来苦固然是我们的长处,然而吃苦并不是一个目的。我们没有物资固然无话可说,但是,倘若有物资而被囤积起来或是被行尸走肉者去挥霍,而不送到前方去,那么除了罪恶二字之外,还有什么可说呢? 这是在战时!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再维持原来的生活程度,除了从事于战争的人之外,也没有人有权利要求恢复原来的生活程度。倘若有人在战时还是恣意享受,甚至提高了原来的生活程度,那我们就不必多去追究他致富的路径,他一定是国家的罪人。P8-9 序言 费孝通教授是著名的社会学、人类学学者,学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他说,他“所体会到的道理是普通人都能明白的家常见识”,“写的文章也是平铺直叙,没有什么难懂的名词和句子”;他还说,“我和文学无缘,我是圈外人物……至今实质上尚在文学的圈外,未敢探头越墙相望”。 其实费孝通的文学造诣是很高的。曹聚仁在《文坛五十年》里有这样一段话:“王昆仑(太愚)的《红楼梦人物论》,冯友兰的《新世训》,费孝通的《民主、宪法、人权》,从内容说,这都是传世之作……费氏的散文‘深入浅出,意远言简,匠心别见,趣味盎然’。都是其他作家所不能及,虽说他们都不以文艺作家见称。” 事实上也确是如此。在学术耕耘之外,费孝通还写作了大量的散文随笔,抒发自己的情怀。我们从费孝通自1926年至1999年70多年里所写的文字中,撷取精粹,分别结集成《费孝通文化随笔》、《费孝通人物随笔》和《费孝通域外随笔》三本集子。 从这三本书里,读者可以了解作者如何通过“人人可以看到的事”,表达自己对厚重的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思考;可以感受作者对亲友、师长一往情深的思念;可以领会一个社会学家眼里观察到的,对域外社会生活多姿多彩的描述。同时,读者也能从中欣赏到费孝通别具一格的写作风采,一览“匠心别见,趣味盎然”的、优美的费氏散文随笔的韵致。 2000年1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费孝通域外随笔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费孝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群言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080270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8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0 |
出版时间 | 2000-04-01 |
首版时间 | 2000-04-01 |
印刷时间 | 2000-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15.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39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