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究竟哪种动物最傻?
为什么秃鹫的脑袋“寸草不生”?
恐怖的吸血蝙蝠到底怎样吸你的血?
哪种青蛙喜欢在你家的厕所里安家落户?
悄悄走进大自然,融入喧嚣的动物王国;和凶猛的野兽扭打在一起;探寻那些古怪的博物学家的小秘密;再学学怎样与一只狰狞的大猩猩像兄弟一样相处……
《动物惊奇》带给你诸多不可思议的生命奇迹。
图书 | 动物惊奇/经典科学系列/可怕的科学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世界上究竟哪种动物最傻? 为什么秃鹫的脑袋“寸草不生”? 恐怖的吸血蝙蝠到底怎样吸你的血? 哪种青蛙喜欢在你家的厕所里安家落户? 悄悄走进大自然,融入喧嚣的动物王国;和凶猛的野兽扭打在一起;探寻那些古怪的博物学家的小秘密;再学学怎样与一只狰狞的大猩猩像兄弟一样相处…… 《动物惊奇》带给你诸多不可思议的生命奇迹。 内容推荐 《可怕的科学》与霍金《果壳中的宇宙》同获英国安万特科学图书奖。全套丛书涉及科学、数学、地理、人文、历史等各个领域,立足于20世纪末科学的最新发展和成果,以独特的视角,大胆的想像、惊心动魄的实验,阐述全面、权威的科学知识及科技史话,谈笑间将艰深的科学知识“轻松”展现于读者面前。让你领略到《可怕的科学》其实最可爱。 目录 你了解动物吗 千奇百怪的动物世界 它们会说话吗? 五花八门的叫声 恐怖的旅途 共生与寄生 残忍的猎手 猎物有毒 惊险逃生 饕餮之徒 养育后代 夜幕下的危险 动物惊奇 疯狂测试 试读章节 你了解动物吗 野兽般的暴行,禽兽般的行径,狐狸般的狡猾……人们谈起糟糕的事情时,总是要扯上动物。在他们看来,动物会带来厄运,酿成灾难。 动物学让人感到很可怕。你觉得动物学家们形容四条腿朋友的那些稀奇古怪的词语怎么样?这些词也许会让你产生毛骨悚然的感觉吧?这是因为你还不了解它们。 动物凶狠的一面让你厌烦了吗?这真糟糕。当然,我们这本书讲的不是你怀抱着的暖乎乎的宠物。你每次睡醒以后,一定很愿意看到一只毛茸茸的小猫或一只可爱的小狗坐在床边吧?但如果是一只身上疙疙瘩瘩的癞蛤蟆(又称蟾蜍)呢?它正在瞪着眼睛看着你,感觉怎么样?要么是一群臭鼬,甚至是一只青面獠牙的巨兽,你又有什么感觉呢? 有些动物长着巨大的獠牙,又凶猛又丑陋;还有的动物喜欢吸血,巢穴设在恐怖的地方。总之,它们是不招人喜欢的。本书向你展现的是一些非常奇怪的动物故事——可怕的动物世界。大概99%的老师是想不到给学生讲这些的! 也许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呢——在你读完这本书,并学会说一些哺乳动物的名词后,你会让你的老师承认:你就是一个动物学家。也许你会从中了解一些新的可怕动物,或者因为这本书的感染去收养一只新宠物。 别害怕,它现在不饿。 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在科学探索的历程中总会有新的发现。 千奇百怪的动物世界 艰深的课题需要有吃苦精神的人去解开。大约在300年前,科学家们遇到一个十分棘手的难题:动物探险家们不断地发现新的动物,但是研究者怎么才能一一对这么多的新动物进行深入的研究呢?这真是大麻烦。 可怕的科学名人堂 卡尔·林奈(1707—1778)国籍:瑞典 这是他的拉丁语名字,他的真正名字叫维尼·林尼。 卡尔·林奈是一个很勤奋的人,他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他也认为自己是一个天才,还想让别人都这样认为。如果有人批评他,他会勃然大怒。他就像一个被宠坏的孩子,从不承认自己错了。就不,绝不!甚至在他犯了“说河马是一种老鼠”这样的错误时也不认错。 实事求是地说,卡尔只见过老鼠,没见过河马。 可当卡尔做报告的时候,几百名的学生挤破了教室,因为他很会讲笑话(现在有幽默感的教授越来越少了)。 卡尔的探索经历 卡尔·林奈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他从不停止四处做报告和科学研究工作。他曾在北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长途跋涉7499千米,并且发现了100种前所未知的植物。但他的目标远远不止这些,他要将世界上的动物和植物按某种逻辑顺序分类。 可惜的是,他非常偏爱某些动物,却对两栖类有一种特殊的厌恶。两栖类就是像青蛙和蟾蜍这样既居住在陆地,又住在水中的动物。 后来,卡尔中止了他的研究。世界上生活着数量巨大的动物,每年都会有数以千计的动物在一些不受人欢迎的地方被发现。 还不坏的分类 林奈是怎么进行分类的呢?他说:“每一种动物就是一类。”就拿特别丑的蟾蜍来说吧: 按照林奈的分法,科学家们应该称蟾蜍为:“蟾蜍属蟾蜍类动物”(用拉丁文表示,即:Bufo bufo,bufo是“种”名,Bufo是“属”名)。 林奈把每一个“属”又归入一个较大的分类单元,即“科”,然后又将“科”归为“纲”。蟾蜍则属于蟾蜍科,在此科中,包括蟾蜍和青蛙。除此之外,两栖类还包括它们身体表面黏滑的亲戚真螈和蝾螈。 全世界的科学家们渐渐开始接受了林奈的分类方法,而且沿用至今。请看以下主要的几大动物类群。现在看一看你最感兴趣的是哪种类群?P1-6 书评(媒体评论) 《可怕的科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把对科学的探索以恐怖悬念、喜剧冒险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幽默搞笑的方式颠覆了说教式科普,在不知不觉间拉近了孩子与科学的距离,这样就轻易触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我相信,奇迹会出现在这些读者之间…… ——徐小平 新东方教育集团文化研究院院长 家父高士其先生毕生都为繁荣我国的科普创作而不懈努力着。看到这套书,我真为现在的孩子能拥有如此好看又耐看的科普读物感到高兴。祝愿从今天《可怕的科学》的小读者中诞生出明天我们中国卓越的科普作家。 ——高志其 中国科普研究所高士其基金会秘书长 给附中的孩子们看这套书,大家都十分喜欢。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可以从《可怕的科学》开始。 ——刘俊博士 清华附中副校长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动物惊奇/经典科学系列/可怕的科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尼克·阿诺德 |
译者 | 程澈 |
编者 | |
绘者 | (英)托尼·德·索雷斯 |
出版社 |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012364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3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0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Q95-49 |
丛书名 | 经典科学系列 |
印张 | 1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9-4331 |
版权提供者 | Nick Arnold |
定价 | |
印数 | 1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