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集大致上可以分为五组。前三组重点探讨了作为明清时期中期学术文化交流中重要部分的史学交流与比较的问题。第一组五篇论文,是有关明清时期中国史书在朝鲜半岛的流传、影响以及史学比较的内容。第二组五篇论文,则是有关朝鲜王朝所修中国史书或与中国相关史书的研究,而《朝鲜吴庆元(小华外史)考论》是与乔治忠教授合作发表的。这一组相关内容在笔者的有关专著中有所体现。第三组两篇论文,主要讨论的是清代学人与朝鲜学人的交流与学术讨论,反映出清代中叶以后中朝学人的友谊。
图书 | 明清时期中国史学对朝鲜的影响(兼论两国学术交流与海外汉学)/海外中国学史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论文集大致上可以分为五组。前三组重点探讨了作为明清时期中期学术文化交流中重要部分的史学交流与比较的问题。第一组五篇论文,是有关明清时期中国史书在朝鲜半岛的流传、影响以及史学比较的内容。第二组五篇论文,则是有关朝鲜王朝所修中国史书或与中国相关史书的研究,而《朝鲜吴庆元(小华外史)考论》是与乔治忠教授合作发表的。这一组相关内容在笔者的有关专著中有所体现。第三组两篇论文,主要讨论的是清代学人与朝鲜学人的交流与学术讨论,反映出清代中叶以后中朝学人的友谊。 目录 清修《明史》与朝鲜之反应 《明实录》之东传朝鲜及其影响 王世贞著作之东传与朝鲜士人之评价 《明纪辑略》之东传朝鲜及其引发之事件 《明实录》与《朝鲜王朝实录》之比较研究 朝鲜王朝所编之中国史书 朝鲜《皇明遗民传》的作者及其成书 朝鲜李玄锡《明史纲目》之编纂、史源、刊行与评价 朝鲜吴庆元《小华外史》考论 朝鲜王朝尊周史书论略 朝鲜燕行士人与清朝儒生——以洪大容与严诚、潘庭筠、陆飞交往为中心 清乾嘉时期中朝士人之学术交谊——以朝鲜《韩客巾衍集》之西传清朝及其关涉之士人交往为中心 近三十年来中国对美国中国学的研究与回响 淝水之战:初唐史家们的虚构?——评迈克尔·罗杰斯《苻坚载记:正史的一个案例》及其论史方法 满洲之道与满族化的清史——读欧立德教授的《满洲之道:八旗制度与清代的民族认同》 一部熔铸中西的中国史研究工具书——评魏根深博士千禧年版《中国历史手册》 当代西方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史学——伍安祖、王晴佳《世鉴:中国传统史学》读后 明初专制集权政体建立之新说——读檀上宽著《明朝专制统治的历史构造》 历史的反思与反省的历史——读王明珂《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根基历史的文本与情境》 征引与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明清时期中国史学对朝鲜的影响(兼论两国学术交流与海外汉学)/海外中国学史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孙卫国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62507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41 |
出版时间 | 2009-08-01 |
首版时间 | 2009-08-01 |
印刷时间 | 2009-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03 |
丛书名 | |
印张 | 2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0 |
宽 | 169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