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改变生活的心理学法则(79个不可不知的生活潜规则)
内容
编辑推荐

告诉你如何洞悉领导心思,进入职场游刃有余;告诉你学会如何为人处世,积累丰富的人际关系;告诉你如何敏锐洞穴顾客心思,提升销售业绩;告诉你如何战胜商场劲敌,紧握市场经营的脉搏;告诉你如何提高管理能力,令人属心悦诚服。

本书分为情绪、社交、职场、经商和成功五个篇章,选取与生活息息相关的79个心理学法则,涵盖了个人成功与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这些定律就像人类智慧的一扇窗户,通过它们,你可以探寻到社会现象背后的真相,解读人类心理的奥秘,驾驭自己的命运。

内容推荐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浩瀚的大海,一条心理学法则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本书从情绪、社交、职场、经商、成功等六个方面,精选了79条意义重大的心理学法则。每个法则都是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它帮我们打开一个新的天地,让我们从纷乱的表象中捕捉事物的本质,然后顺势而为,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一条经典的法则就是一根改变命运的魔杖,只要我们掌握其精髓,生活中意想不到的好机会都会纷至沓桌。

目录

第一篇 情绪篇

 1 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与赞美能创造奇迹

 2 杜利奥定律:敞开心扉,拥抱热情

 3 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精神胜利法

 4 巴纳姆效应:正确认识你自己

 5 心理摆效应:消除情绪的大起大落

 6 霍桑效应:不良的情绪要及时宣泄

 7 超限效应:物极必反,过犹不及

 8 情绪转移定律:别把坏情绪传染给他人

 9 感恩定律:心存感激,让世界充满爱

 10 逆反心理:越禁止越向往的偏激情绪

 11 宽容定律:退一步海阔天空

第二篇 社交篇

 12 首因效应:不可忽视的第一印象

 13 近因效应:最近的印象很重要

 14 投射效应:人们常常以己度人

 15 晕轮效应:情人眼里出西施

 16 从众心理: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17 约哈里窗户理论:恰如其分地暴露自己

 18 异性效应: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19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感情越禁止越牢固

 20 刺猬法则:距离产生美

 21 自己人效应:自己人,一切好商量

 22 犯错误效应:不完美的人更受欢迎

 23 过度理由效应:少一点理所当然的猜想

 24 留面子效应:欲得寸先进尺

 25 相悦定律: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26 钥匙理论:只有心与心的交往才能产生共鸣

 27 邻近性原则:远亲不如近邻

 28 相似性原则:人们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

 29 换位思考定律:站在对方的立场,将心比心

 30 社会角色转换定律: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31 古德曼定律:没有沉默就没有沟通

 32 阿伦森效应:先抑后扬的评价更有效

 33 投其所好定律:找到他人的兴趣和爱好

 34 身体语言定律:此时无声胜有声

 35 互补定律:性格互补的人容易相处

 36 多看效应:见面时间长,不如见面次数多

第三篇 职场篇

 37 权威效应:让自己成为领袖和榜样

 38 马斯洛定律: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

 39 热炉效应:千万不要触犯公司的制度

 40 对比效应:在比较中脱颖而出

 41 参与效应:让员工产生主人公意识

 42 竞争优势效应:合作才能双赢

 43 特里法则:主动承认错误,更容易被原谅

 44 最后通牒效应:巧妙利用最后期限

 45 地位效应:身份地位对人的影响

 46 鲶鱼效应:用危机激发潜能

 47 南风法则:用温情俘获员工的心灵

 48 “灯塔”效应:给企业设定远景目标

 19 授人荣誉定律:用荣誉激励下属

 50 蔡戈尼效应:善始善终,一生只做一件事

 51 倾听法则:成功职场从倾听开始

 52 不值得定律: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

 53 破窗效应:防微杜渐,及时制止小错误

第四篇 经商篇

 54 思维定势: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

 55 互惠原理: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56 印刻效应:争做市场的领先者

 57 马蝇效应:让竞争对手“叮”住自己

 58 冷热水效应:谈判制胜的法宝

 59 短缺原理:造成产品热销的热潮

 60 最大笨蛋理论:不要害怕投资的风险

 61 承诺和一致原理:引导他人自我说服

 61 情感与理性宣传定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63 单面和双面宣传定律:有时优缺点均讲更有利

第五篇 成功篇

 64 登门槛效应:步步为营。得寸进尺

 65 多米诺骨牌效应:勿以恶小而为之

 66 蝴蝶效应:细节决定成败

 67 杜根定律:用自信照亮人生

 68 跨栏定律:困难决定了成就的高度

 69 马太效应:成功是成功之母

 70 蘑菇定律:韬光养晦。等待出头之日

 71 卡贝定理:放弃是创新的钥匙

 72 约拿情结:人不仅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

 73 卢维斯定理:真正的谦虚是忘掉自己

 74 跳蚤效应:目标决定跳跃的高度

 75 塞里格曼效应:紧紧抓住梦想,永不言弃

 76 蜕皮效应:只有超越自己,才能不断成长

 77 布利斯定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78 韦奇定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79 犬獒效应:在困境与竞争中崛起

试读章节

第一篇 情绪篇

1 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与赞美能创造奇迹

古希腊神话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塞浦路斯的国王皮格马利翁非常喜欢雕塑。一次,他用一块象牙精心雕塑了一个美女像,给她取名为“盖拉蒂”。这尊雕塑实在太完美了,皮格马利翁逐渐爱上了自己的作品。他每天对着雕塑倾诉绵绵情话,赞美她的美貌,真诚地希望她能够幻化为人形,成为自己美丽的妻子:一天,皮格马利翁的痴心最终感动了女神,雕像化作一位楚楚动人的美女,笑吟吟地朝他走来。皮格马利翁的期望终于成真,迎娶了眼前这位让自己朝思暮想的女子。

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便是人们从这个故事中总结出来的,是指热切的期望与赞美能够产生奇迹:期望者通过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为达到他的预期要求。它又被称作“罗森塔尔效应”和“期待效应”,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一次经典的实验后共同提出的。

1968年,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来到一所小学,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三个班,在学生中煞有介事地进行了一次“发展测验”。然后,他们列出了一张学生名单,声称名单上的学生都极具潜质,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八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惊喜地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成绩进步很快,性格更为开朗,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也比以前融洽了很多。

事实上,这是心理学家进行的一次心理实验,用以证明期望是否会对被期望者产生重大的影响。他们所提供的名单完全是随机抽取的,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并随之将这种暗示传递给学生。尽管教师们悄悄地将这份名单暗藏心中,却在不知不觉中通过眼神、微笑、言语等途径,将掩饰不住的期望传递给那些名单上的学生。他们受到教师的暗示作用后,变得更加开朗自信,充满激情,在不知不觉中更加努力地学习,变得越来越优秀。

后来,人们将皮格马利翁效应总结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我们从中得出这样一个启示:赞美和期待具有一种超常的能量,能够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激发人的潜能。一个人得到别人的信任与赞美后,他会变得更加自信和自尊,从而获得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动力。为了不让对方失望,他会更加努力地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尽力达到对方的期望。相反,如果向对方传递了一种消极的期望,则会让他变得自暴自弃,向着消极的一面发展。

人类对自我形象的评判,常常综合了个人和外界环境的看法。外界的信息对自我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巴纳姆效应”有所不同的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专指那些来自外界的、正面的暗示,而前者泛指所有外界环境的信息与暗示,当然也包括一些对个人的发展起着消极作用的暗示。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的地方。”无论是高高在上的名流贵胄,还是卑微平凡的贩夫走卒,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赞美与尊重。就连宠辱不惊的华盛顿,也喜欢别人热情地称呼他为“美国总统阁下”;凯瑟琳女皇拒绝接受任何没有注明“女皇陛下”的信函;法国作家雨果希望巴黎有朝一日能改名为雨果市;莎士比亚千方百计想为家族赢来一枚荣誉勋章,等等。如果将他们的这些行为简单地归结为虚荣,似乎有悖人性。荣誉,是社会对个人能力、价值的一种的赞许与肯定,无可厚非。

赞美,并不局限于他人与社会,来自亲人的赞美更能让我们终生难忘,感动至深。台湾著名作家三毛曾在散文《一生的战役》中写道:“我一生的悲哀,并不是要赚得全世界,而是要请你欣赏我。”文中的“你”,指的便是她的父亲。一天,父亲偶然读到这篇文章,悄悄给她留条写道:“深为感动,深为有这样一株小草而骄傲。”三毛看到后,眼泪夺眶而出,在日后的一篇文章中写道:“等您这一句话,等了一生一世,只等您——我的父亲,亲口说出来,扫去了我在这个家庭用一辈子消除不掉的自卑和心虚。”

正是因为期望与赞美的暗示对人能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被广泛地运用于教育、管理、营销等领域。在学校教育中,一些优秀的老师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开始有意识地关注一些后进学生,帮助他们更快地进步;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皮格马利翁效应不仅传达了管理者对员工的信任和期望,还更加适用于团队精神的培养,一些精明的管理者也开始利用这个效应来激发员工的斗志,从而创造出惊人的效益;在营销策划中,策划人可以利用顾客“优质高价”的固有思想,通过提高价格的手段,提升产品在顾客心目中的期望值,获取更高的利润收益。

在家庭教育中,最残酷的伤害莫过于对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伤害,最明智的举动莫过于用鼓励与赞美给孩子支撑起人生信念的风帆,帮助他们步入成功的殿堂。卡耐基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缺乏母亲的管束,他像放纵的野马一般,特别喜欢调皮捣蛋。九岁那年,他有了一位继母。继母刚进家门的那天,父亲指着卡耐基对她说道:“他可是全镇最坏的孩子,你以后可得提防着。”

继母走到卡耐基面前,温柔地摸着他的头,说道:“他怎么会是坏孩子呢,我看他应该是全镇最快乐、最聪明的孩子。”这样一句简朴的话,不仅让他消除了对继母的抵触情绪,而且还成为激励他的动力。多年以后,卡耐基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成功学大师。

皮格马利翁效应同样也被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通用电气前任CEO杰克·韦尔奇和美国钢铁公司总裁查尔斯·史考伯都是这个效应的实践者。韦尔奇认为。团队管理的最佳途径是致力于激励员工完成自己的构想,并说道:“给人以自信是到目前为止我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史考伯曾说道:“我认为,我那能够使员工鼓舞起来的能力,是我所拥有的最大资产。而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在日常管理实务中,他们善于激励和赞赏自己的员工,创造出一片蔚为壮观的商海翰林,相继成为各自领域中的翘楚巨子。

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尔曾说道:“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只是敏于躲避别人的冷言冷语,而我们自己却吝于把赞许的温暖阳光给予别人。”

2 杜利奥定律:敞开心扉,拥抱热情

一位将军到沙漠参加演习,他的妻子塞尔玛随军驻扎在陆军基地里。沙漠中干燥高热的气候,让塞尔玛非常难受。再加上身边没有一个朋友,孤独中的她经常写信给父母,倾诉自己想要立刻回家的想法。父亲的回信很短,只有两行:“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她看了信后心头一颤,决定要在沙漠中寻找星星。

从那以后,塞尔玛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她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互送礼品,研究沙漠里的仙人掌、几百万年前的海螺壳。渐渐地,她迷上了这里,后来写了一本书,以《快乐的城堡》为书名出版了。原本悲观的她看到的只是泥土,当心态发生转变后,乐观积极的她重新找回了热情,看到的就是星星。

面对同样的生活,所持的心态不同,便能够品出不一样的味道。如果缺少热情,你将遗憾地失去一双能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美国作家杜利奥曾经说过“没有什么比失去热忱更使人觉得垂垂老矣”,并将自己的理论命名为“杜利奥定律”。

这个定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小,仅仅在于是否拥有热情积极的心态。这种微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巨大的差别,那就是最终的成功与失败。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在于他们具有热情积极的心态,乐观地面对人生,乐观地接受挑战。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他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很多人在功成名就之前,也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他们正是以热情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这才邂逅了幸运之神,登上事业的巅峰。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曾经有一位普通职员,叫做阿基勃特。他业绩平平,没有什么过人的才能,在公司里毫不起眼。然而,他却有一个令人不解的习惯:每次出差住旅馆时,都要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下“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的字样,而平时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要写上那几个字。为此,同事们都戏谑地称呼他为“每桶4美元”。

这件事传进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耳中,他说道:“我们公司中竟有这样一位忠心的职员,不遗余力地宣扬公司的声誉,我一定要见一见他。”于是,他真诚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洛克菲勒卸任后,将董事长的位置传给了阿基勃特。在人才济济的石油公司中,一定有比阿基勃特更有才华的员工,然而却很少有人像他这样,怀着巨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当然也只有他能当之无愧地成为董事长。

美国作家爱默生曾说道:“一个人如果缺乏热情,那是不可能有所建树的。热情像糨糊一样,可让你在艰难困苦的场合里紧紧地粘在这里,坚持到底。它是在别人说你‘不行’时,发自内心的有力声音——‘我行’。”

麦当劳的老板克罗克的创业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克罗克成长的年代,正逢美国1931年经济大萧条时期。他到处求职,先后做过急救车司机、钢琴演奏员和搅拌器推销员。即使生不逢时,遭受坎坷曲折的命运,克罗克始终怀着满腔的热情,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打拼出一片辉煌的事业。直到1955年。在外面闯荡了半辈子的克罗克回到了老家,开始下海经商。年过半百的克罗克仍然热情不减,借债270万美元买下了麦当劳兄弟的餐厅。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麦当劳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以汉堡包为主食的快餐公司。克罗克也因此被誉为“汉堡包王”。

热情,不是指一种盲目的乐观,而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更是一种来自心底的信念。生活处处有磨难,关键在于你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积极的心态使你充满热情,乐此不疲地去创造财富和事业,获取瑰丽多彩的幸福生活;而消极的心态却让你对生命中有意义的东西熟视无睹,对生活感到乏味与失望,最终与成功失之交臂。

“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就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我们不难发现,身边的一些成功人士总是怀着自信、乐观、积极的心态,而一些碌碌无为的人则整天悲观失落、不停地抱怨。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中,尽管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周围的环境,但可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点燃热情的心灯。

P1-6

序言

为什么曾经深受消费者青睐的三鹿奶粉,在“毒奶粉”事件中轰然倒闭,最终退出市场?

为什么有人在众目睽睽下遇到灾难时,竟然得不到救助,真的是现代人冷漠至此吗?

为什么投机者愿意花高价买下某个东西,即使它的价格远远高出实际价值?

为什么算命先生有时说得很准,难道他们真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吗?

为什么地上的垃圾没有及时清理,用不了多久,就会满地狼藉?

为什么棒打鸳鸯,反而让恋人们爱得难分难舍?

这些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我们虽然已经习以为常,但并不了解隐藏在背后的真相。其实,在我们身边存在一些心理学法则,它们像是一只只无形的手,在冥冥中拨弄着命运的心弦,有的成为我们生命中的暗礁,有的则成为通往成功的秘密捷径。

若是懂得蝴蝶效应,我们就会明白细节决定成败,一次危机事件能够毁掉一个王牌企业,一个温情的举动也能迎来幸运女神的眷顾;

我们若是了解人们的从众心理,就会知道群体的观望会抑制个人的救助行为,所以当我们身处险境时,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向某人寻求援助;

如果明白最大笨蛋理论,我们就会清楚人们的投机行为,并不由价格杠杆来衡量,而是取决于是否有人肯花更高的价钱买下自己手中的东西;

巴纳姆效应告诉我们,人们容易将笼统的人格描述视为自己的真实写照,所以当我们听到算命先生一些具有共性的言辞后,自然会觉得他说得很准;

破窗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环境对人的行为具有强烈的暗示性,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小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极有可能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带给我们爱的真谛——感情越禁止越牢固,外界的干扰会让人产生抗拒的情绪,相爱的人会彼此更加珍惜,爱得更深。

掌握了这些心理学法则,我们就能窥探人类心理的奥秘,解释人生中的诸多现象,甚至指导我们如何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反之,如果对这些法则视若无睹,我们即便竭尽全力,往往也是事倍功半,最终与成功擦肩而过。

本书分为情绪、社交、职场、经商和成功五个篇章,选取与生活息息相关的79个心理学法则,涵盖了个人成功与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这些定律就像人类智慧的一扇窗户,通过它们,你可以探寻到社会现象背后的真相,解读人类心理的奥秘,驾驭自己的命运。

书中大量引用古今中外贴近现实的典型案例,将心理学法则寓于故事之中,用轻松活泼的语言讲述如何将这些法则运用于不同的领域。这些经过精挑细选的法则,可以帮助个人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创造出辉煌的事业,同样也是领导者管理员工、带领团队的金科玉律。

无数事实证明,若能掌握并运用书中的心理学法则,你就可以调适好自己的情绪,拥有阳光健康的心态,享受美满的生活;能够事半功倍地完成工作,成为上司的得力干将,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成为令人敬重的领导,带领一个高效运转的团队;避免决策的失误,成为市场的领先者,赢得更多的利润:能够在平凡与寂寞中不断修炼自我,步步为营,拥抱最后的成功。

书中的心理学法则曾改变过无数人的生活和命运。如果你满怀激情,迫切想改变自己的生活,让命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请你取下这本书,慢慢读。你会蓦然发现,那些曾令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心理困惑,也不过如此!

编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改变生活的心理学法则(79个不可不知的生活潜规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042957
开本 16开
页数 2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9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41
173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