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读党史”之一,全书共分8个部分,主要对国共早期军事人才的摇篮——黄埔军校中的人和事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黄埔军校:国共两党的军事摇篮》《“黄埔慈母”廖仲恺》《毛泽东为黄埔招生》《从黄埔中走出的大文豪聂绀弩》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图书 | 国共早期军事人才的摇篮--黄埔军校/读党史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读党史”之一,全书共分8个部分,主要对国共早期军事人才的摇篮——黄埔军校中的人和事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黄埔军校:国共两党的军事摇篮》《“黄埔慈母”廖仲恺》《毛泽东为黄埔招生》《从黄埔中走出的大文豪聂绀弩》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革命语境下的历史分合/向前 专栏 黄埔军校:国共两党的军事摇篮/徐焰 视野 黄埔印象/王晓华 四一二政变期间的黄埔军校/周宁 两次东征中的“黄埔军”/张建安 人物 “黄埔慈母”廖仲恺/华村 黄埔教育长邓演达/柳林 从黄埔军校中走出来的共产党将领/潘千叶 郭沫若的黄埔生涯/中汉 点读 毛泽东为黄埔招生/杨庆旺 第一位遭到开除的黄埔生宣侠父/张庆军 入学试和毕业试都考第一名的蒋先云/韩文宁 从黄埔中走出的大文豪聂绀弩/舒成 最后逝世的黄埔一期生孙元良/张浩波 漫笔 周恩来被黄埔同学搭救/闻宁 黄埔军校官生在南石头狱中/曾庆榴 陈赓曾救蒋介石/金陵 黄埔女英雄赵一曼/舒成 为纪念廖仲恺先烈告黄埔军官同学书/何香凝 链接 重回黄埔军校——游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黎淑莹 同期军校发展之状况/韩文宁 书摘 徐向前夫妇及徐小岩的“黄埔情结”/咏慷 胡宗南委任我当他的机要秘书/熊向晖 在黄埔军校/郭汝瑰 黄埔军校创办初期的蒋介石、廖仲恺和周恩来/李默庵 编辑手记/姚建萍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国共早期军事人才的摇篮--黄埔军校/读党史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808535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5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15 |
| 出版时间 | 2010-10-01 |
| 首版时间 | 2010-10-01 |
| 印刷时间 | 2010-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15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E296.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9 |
| 宽 | 145 |
| 高 | 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5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