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欧美经典侦探小说精选
内容
编辑推荐

由刘文荣选编的《欧美经典侦探小说精选》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欧美“经典”侦探小说选。里面虽然只有6部作品,但所选的均系侦探小说界大师的作品。艾德加·爱伦·坡,亚瑟·柯南道尔,艾勒里·奎恩,厄尔·加德纳,莫里斯·勒布朗,阿加莎·克里斯蒂,哪一个是可以小瞧的人物?如果你喜欢看侦探小说,那这本书绝对不能错过。

内容推荐

《欧美经典侦探小说精选》所选欧美侦探小说,均出自名家之手,读之不仅趣味无穷,而且能开启心智,使你更加聪慧睿智:你不仅能直面罪恶,更相信天网恢恢——究恶之人总比罪恶之人技高一筹。

《欧美经典侦探小说精选》由刘文荣选编。

目录

前言

玛丽·罗杰疑案

血字的研究

亚森·罗宾历险记

茶会疑案

云中奇案

假眼

试读章节

一、香水女郎

这事发生在莫格街凶杀案两年之后。玛丽·罗杰是寡妇爱丝黛·罗杰的独生女。她幼年丧父,自父亲死后,母女俩一直住在圣安德烈街。母亲经营家庭客店,玛丽给她帮忙。姑娘出落得仪态万方,二十二岁时,美貌引起了一个名叫纳布兰克的香水商的注意。纳布兰克先生在皇宫街地下室开店,顾客是那一带的投机商,纳布兰克先生非常清楚,让漂亮的玛丽替他卖香水,肯定生意兴隆。于是他重金相聘,玛丽欣然接受,只是母亲不大愿意。

香水店老板的预料果然变成现实,金发女郎的美貌使他的店铺名声大噪。姑娘在店里干了一年多,有一天忽然失踪,弄得那帮给她捧场的老主顾困惑慌张。纳布兰克先生也说不清楚她去了哪里,罗杰太太急得六神无主。报界立刻将此事大肆渲染,警方也准备立案调查。

可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失踪了一个星期的玛丽又忽然回到香水店站柜台。她身体健康无恙,只是稍带愁容。当然了,除了亲友的问安外,谁来询问她都一概不答。纳布兰克先生和以前一样,什么都一问三不知。而玛丽和她母亲的说法是,她在乡下亲戚家住了一个星期。

于是事情平息下来,被人淡忘。而姑娘显然为了摆脱流言和大家对她的好奇,不久后向老板辞职,回到圣安德烈街她母亲那里去了。

回家后大约过了五个月,姑娘忽然再度失踪,这不禁又引起亲友们的一阵惊慌。三天当中她杳无音讯,第四天有人发现她的尸体漂在塞纳河上,就在圣安德烈街那一区对面的岸边,离僻静的圆木门一带的荒郊不太远。

这显然是一起谋杀,由于此案的残暴性质,由于受害人的年轻美貌,特别是她以前的名气,敏感的巴黎人不禁对此案极感兴趣。我真想不起来有哪件类似的事情曾产生过如此广泛的强烈影响。人们一连好几星期都谈论着这个热门话题。警察局对此案特别卖力,巴黎的全部警力当然发挥到最大的程度。

警方认为凶手不会逃得很远,因为一发现尸体警方就开始了侦破。可一个星期过去了,凶手仍逍遥法外。这时警方认为有必要悬赏通缉,赏金是一千法郎。与此同时,漫天撒网的调查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警方毫无目标地传讯证人。由于此案没有线索,公众反而变得愈发好奇了。过了十天,有人建议应将奖金加倍。两个星期过去了,案情仍毫无进展,于是巴黎人对警方固有的成见便通过几次骚动发泄出来。警察局长见状亲自宣布, “擒得凶手者,赏金二万法郎”,或者,如果凶手不止一人,则“每擒一名凶手,赏金二万法郎”。同时还宣布,同谋犯若出面检举,可获全赦。公告正文以外,还附有一个市民委员会的私人悬赏,说:除警方的悬赏外,该委员会另赏一万法郎。这样一来,全部赏金至少也有三万法郎了。

那姑娘本是个平民,这样的赏金算是破格的高了。

二、围绕着尸体

人人都认为这起谋杀案会马上侦破。警方也逮捕了几名嫌疑犯,案子看上去确有希望,但审讯之后,发现所捕者均与此案无关,只好予以释放。说来也怪,案发三个星期后侦破工作仍一筹莫展,弄得谣言四起,事情也传到我和杜邦耳朵里。我俩当时差不多一个月,没怎么出门,报纸很少看,首先把这起凶杀案告诉给我们的是警察局长。他于七月十三日下午登门造访,一直和我们谈到深夜。为了将凶犯绳之以法,他已使出浑身解数,但终告失败,因此颇为气愤。他带着巴黎人特有的神气说,此事关系到他本人荣誉,公众都在看他,只要能解开疑案,任何代价他在所不惜。他最后以半开玩笑的口气恭维了杜邦一番,说对杜邦的“杰出才能”敬佩之至,并提出一笔优厚的酬金。

我的朋友没有接受局长的恭维话,却欣然接受了酬金条件,虽然要到破案之后方可兑现这笔酬谢。条件谈妥,局长立刻言归正传,解释了自己的看法,并发表冗长评论,好不有板有限。杜邦稳坐在他常坐的那把靠背椅里,一副洗耳恭听模样。他始终戴着一副墨镜,在局长长达七八个钟头的大侃之中,杜邦偶尔顺着墨镜底下往外瞟上一眼,从他的目光不难看出,他这个瞌睡打得还真够甜的。

第二天早上,我去警察局调出全部证词的详细笔录,又到各家报社,将所有刊载此案的报纸各取一份。我剔除掉那些不真实的消息后,这批资料的内容是这样的:

一八××年六月二十二日,星期日,上午九点,玛丽·罗杰离开圣安德烈街她母亲的住所。出门时她和一个名叫雅克·圣尤斯达西的先生打了个招呼,说她要到德罗姆街的姑妈家待一天。德罗姆街是一条又短又窄、人口稠密的街道,离塞纳河不远,从罗杰太太家去那里,抄近路只有两英里。圣尤斯达西是罗杰太太家庭客户的房客,也是玛丽的男友。他说好晚上去接玛丽,陪她回家。可那天下午下起大雨,他认为玛丽可能会在姑妈家住一宿,所以没如约去接。晚上,年愈七十、体弱多病的罗杰太太念叨说她恐怕“再也见不到玛丽了”。不过当时她这句话并没有引起人们注意。

到了星期一,才知道姑娘根本没去德罗姆街。一天过去,仍无她的音讯,于是大家各处寻找。到她失踪的第四天,才有了她的确切下落。那天,即六月二十五日星期三,一个名叫博韦的先生同一个朋友一起去圣安德烈区河对岸的圆木门一带寻找玛丽,在圆木门他们听说塞纳河上渔夫发现水中漂着个女尸。拖到河边,博韦先生_看尸体,就认定这是“香水女郎”。而他的朋友第一眼就将死者认出。

死者的脸上满是污血,有些血是从嘴里流出来的。溺死者大都口吐白沫,可这个死者脸上没有白沫。死者的皮肉尚未变色,喉部有青紫印记和指甲痕。双臂弯在胸前,已经僵硬。

右手紧握成拳,左手半张。左腕有两圈擦伤,显系绳索勒系所致。右腕亦有部分擦伤,背部满是伤痕,以肩胛骨一带为最严重。渔夫们是用绳子将尸体捆住拖上岸的,但并没有因此而造成擦伤。死者的脖子肿得很厉害,未见刀口,亦未见任何硬伤。她的颈部紧勒着一条花边带子,带子已勒入肉中,几乎看不见,在右耳下方打了一个死扣。法医检查后认定死者已不是处女,曾遭暴力奸污。尸体被发现时状况完好,所以不难被亲友认出。

死者的衣服很零乱,被撕破过。外衣上有一道三十公分宽的口子,从臀部往上撕到腰间,不过没有撕断。这条布在腰间绕了三圈,在背后打了个扣结系住。外衣下面的衬衣为麻纱质地,撕了一道半米长口子,撕得非常均匀,看来撕的时候很小心。撕下的那一条,松松地绕在她的脖子上,打着一个死结。这条麻纱和那条花边带子之间拴着一根帽带,帽带上连着顶无边女帽。帽带打的不是女人们通常打的那种结扣,而是水手常打的活结。

P3-6

序言

首先要确定,并非所有涉及凶案和破案的小说都是侦探小说,真正的侦探小说是以破案为唯一目的的小说。其次,侦探小说还必须遵守某些基本规则——概括地说,要遵守以下十项规则:

一、必须以破案者即侦探作为小说主人公,而且必须从侦探的角度叙述破案经过。否则,如果以包括凶手在内的其他任何入作为主人公,或者从包括凶手在内、的其他任何人的角度叙述破案经过,那可以是任何其他种类的小说,唯独不是侦探小说。

二、必须自始至终叙述与破案或案情有关的情节。无论是侦探的身世与性格、凶手的身世与性格,还是侦探和其他人的关系、凶手和其他人的关系,都必须与破案或案情有关;也就是说,不能仅为“塑造人物性格”而设置与破案或案情无关的情节。

三、必须把侦探和凶手设计为是陌生人或关系并不密切的入。不能把两者设计为是亲属、夫妻、情人或者密友、仇敌等;也就是说,不能使两者之间有任何感情联系。否则,侦探破案就不可能是纯理性的。

四、必须以搜寻证据和逻辑推理作为破案的唯一手段。也就是说,不能用巧合或者意外作为破案契机,更不能借助占星术、招魂术之类的巫术(这类东西若是作为案情的一部分,则是允许的,但不能作为破案手段)。理由同上:破案过程必须是纯理性的。

五、必须是谋杀案,而且是不寻常的谋杀案。因为唯有这样,才会使读者惊恐而关注。否则,若是一桩盗窃案,或者抢劫案,读者很可能一开始就不会紧张(因为产生的联想不够恐怖,或者说,心理压力不足),所以再怎么侦破,也不会有如释重负之感。

六、必须预设,凶手不可能是侦探本人。因为侦探是正义和理性的代表,如若把侦探和凶手设计为同一人,不仅是愚弄读者,更有诋毁正义和理性之嫌。

七、必须预设,凶手行凶是有预谋的。也就是说,不能赋予行凶以被逼无奈或一时冲动等意味,更不能把行凶归因于精神失常。理由是:侦探破案用的是推理方式;如若凶手是一时冲动或精神失常,那就无理可推了。

八、必须预设,凶手不可能自杀或者自首。 因为侦探破案是要将凶手绳之以法,如若凶手自杀,即施行了自我惩罚,破案的目的也就落空了。至于凶手自首,这在现实生活中或许是警方所希望的,但在侦探小说中出现凶手自首,却是对侦探的大大嘲弄,会使整部小说顿时变成一出滑稽剧。

九、必须预设,凶手行凶是出于自身目的,而不是奉命行事。这是因为,若是雇凶杀人,侦探找到的只是杀手,而非幕后真正的凶手。 当然,通过杀手最后也能找到幕后凶手,但由于杀手只是奉命杀人,幕后凶手又没有直接杀人,两者的罪恶感会顿时减半,侦探小说的道德震撼力也将随之减半。至于受某个组织或者某个机构指使的凶杀,如黑社会或者国际间谍的相互残杀,则从来就不属于侦探小说的取材范围。

……

——截选自前言

后记

本书有些篇目选用现存译文,有些译者一时无法找到,故未商谈著作权事宜,甚为抱歉。望译者见此书后与我们联系,以便及时奉上样书与薄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欧美经典侦探小说精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艾德加·爱伦·坡//(英)亚瑟·柯南道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601899
开本 32开
页数 4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图书小类
重量 0.4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4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2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2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9: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