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钱理群教授近七年来对语文教育思考的结晶,更注重对语文教学实践的个案研究。
本书还收录了作者在三所中学开设高中选修课的上课资料,既体现了作者“寻根”教育理念的内在生命需求,也反映了作者意图沟通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将学术普及化的尝试。
图书 | 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大夏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钱理群教授近七年来对语文教育思考的结晶,更注重对语文教学实践的个案研究。 本书还收录了作者在三所中学开设高中选修课的上课资料,既体现了作者“寻根”教育理念的内在生命需求,也反映了作者意图沟通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将学术普及化的尝试。 目录 卷一 对话语文 1.对话语文 2.关于语文教育改革的几点想法 3.语文教育改革呼唤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上的书面发言 卷二 何为语文 4.以心契心的交流,弥足珍贵的个案——陈日亮《我即语文》序 5.读书人的语文经验和语文教育、教师观——读商友敬先生的三本书 6.重在建构孩子自己的精神家园——读严凌君“青春读书课”系列教材 卷三 写作与阅读教学 7.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有效的作文教学实验——读管建刚《我的作文革命》 8.建立“中学作文学”的一个有益的实验——李寰英《快乐写作》序 9.网络教育:一个迫切的、意义重大的教育课题——读曾宏燕《今日网事》 10.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优化整合——谈邓虹老师的教学实验 11.我对经典作品语文教学的一些看法 附:如何对待从孔子到鲁迅的传统 12.怀着欢度盛大节日的心情去阅读经典——《约会名著》序 13.引导学生产生探寻的兴趣——读连子波《<我为什么活着>教学实录》 卷四 课外读物的编写 14.《新语文读本》: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未完成的过程 15.《新语文读本》修订版说明 16.《新语文读本》初中卷阅读建议 17.《新语文读本》高中卷阅读建议 18.《诗歌读本》编写杂想 卷五 到中学上课的体验 19.关于大学教授到中学上课的思考 20.把鲁迅精神扎根在孩子的心上 21.当代中学生和鲁迅——“鲁迅作品选读”课程资料汇集 22.让鲁迅回到儿童中间——刘发建《亲近鲁迅》序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大夏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钱理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77278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70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6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33.302 |
丛书名 | |
印张 | 2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60 |
宽 | 19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