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起居室里的写者/互读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黄梅,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论著有《女人和小说》、《灰姑娘梦的演变》(英文,在美国出版)、《不肯进取》、《推敲自我:小说在十八世纪的英国》、《双重迷宫》等。

本书收录了黄梅谈论英语文学特别是英国文学的文字,主要包括《萨维奇小姐:“有才无貌”》、《初“会”奥斯丁》、《人生的一些关键时刻》、《“自由女性”的困惑》、《不肯进取》、《选择的“效益核算”》、《穿越阴影线》等。

内容推荐

本书都是谈论英语文学特别是英国文学的文字,但长短和风格不尽相同,既有话题小篇幅小文字轻灵的小品,也有问题不那么轻松、讲述方式也更接近学术论文的长篇。其中,与女性写作及与女性作品相关的文字占一半以上。显示了作者独特的关注视点。

目录

萨维奇小姐:“有才无貌”

还有简·卡莱尔

塞耶斯(上):从破案开始

塞耶斯(下):制谜者的秘密

起居室里的写者:简·奥斯丁

初“会”奥斯丁

《爱玛》中的两位长者

奥斯丁与着装的焦虑

约翰·达什伍德的世界

人生的一些关键时刻

莱辛写猫

“自由女性”的困惑

“作者莱辛”

漫步芒果街

伍尔夫的三重言说

奥康纳笔下的灾祸

风靡一时的《着魔》

不肯进取

黑色语言与“她”的命运

关于《现代运动》

选择的“效益核算”

“排行榜”的诱惑

不妨读一读《势利者》

穿越阴影线

透过两重眼光

《天路历程》与西方个人主义的悖论

“英雄”的演化:从茉儿到帕梅拉

为什么是《克林克》

试读章节

还有简·卡莱尔

钱钟书先生在有关萨维奇的札记中提到了简·卡莱尔(1801—1866)。她是英国文学史里另一位以书信留名的女人。卡莱尔夫妇留下的尺牍,除去那些被遗失或销毁的,仍多达九千余件。

简的丈夫托马斯·卡莱尔(1795—1881)是英国十九世纪中期最负盛名的文人,有“维多利亚哲人”之称。他对工业化进程中的英国社会的批评在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著述在我国已有多种译本。

而对于简的关注则在相当长时间里聚焦于私生活。他们伉俪间不大和睦的关系一直是文坛“街谈巷议”的热点之一。在中国,据笔者所知,除了钱先生的笔记,少数涉及简的文章似乎都围绕这个话题。若是简九泉之下得知,不知会从另一个世纪给我们寄来怎样尖酸的信。

“嫁给他”

1821年,生于苏格兰西南部小村庄的托马斯·卡莱尔经朋友爱德华·欧文介绍认识了十九岁的漂亮姑娘简·威尔士。

简是独生女,聪颖早慧,父亲在爱丁堡东边小镇哈丁顿居住行医,把爱女“当男孩子教育”。欧文曾在哈丁顿学校当老师,同时每天两次到威尔士家教家馆(早上六至八时以及晚上),指导年方十岁的简姑娘学习拉丁文。小简事事争先,常常做几何习题做到深夜,第二天一清早又爬起来翻译维吉尔,十四岁就写了一出五幕悲剧。当地人众星捧月般地宠着这位样样出众的“哈丁顿之花”。卡莱尔更是一见钟情。然而,用世俗的眼光看来,当年的卡莱尔可取之处还真不多:他出身低微,言谈举止像乡巴佬;宗教信仰含糊,身体有毛病,职业前景不明,可脾气还挺大。

卡莱尔是穷人家众多儿女中的长子。父母是虔诚、严厉的加尔文教徒,想培养他当教士。他十三岁即被送往爱丁堡大学,入学时徒步走了近百英里路。不过,经过爱丁堡大学这一启蒙文化重镇一番熏陶,卡莱尔成年后对各种教会组织都心存怀疑,尤其反感宗教人士中的市侩倾向。1817年他下定决心放弃教士职业。于是,走出大学的卡莱尔没有固定工作,靠零星授课、写作和翻译勉强糊口,成了飘零困顿的小知识分子。而且,他还长期为(日后在文化稗史中小有名气的)“消化不良症”所折磨。

给两位年轻人当“红娘”的是德国文学,还有对拜伦和卢梭的共同的喜爱。简在卡莱尔的指点下修习德文,还读了其他很多书。那时简丧父不久,正需要一位父兄般的师长。又赶上卢梭的《新爱洛绮丝》在英国一时风行。简深受触动,不免把师生关系浪漫化。她在给女友的信中说:那部小说的女主角朱莉是“至高善德的完美形象”、“像银月般纯洁明亮”;她的老师圣普鲁也高不可攀,世间任何男子都无法与之相比;不过卡莱尔倒有点像他——“他的才具——他渊博的头脑——他生动的想象——他独立的灵魂和他有关荣誉的高贵原则”。当然,她也像母亲一样看到了卡莱尔种种短处。于是她力图限定两人的角色:只做师生朋友,不涉情爱。她自问自答,说“绝不绝不”当他的妻子。可是,这种防范姿态难道不恰恰证明了存在某种强烈的内心斗争?  简不肯向卡莱尔发放婚姻许可证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她一度爱上了热情奔放、乐观外向的欧文。直到欧文迫于早前的婚约于1823年和别人结了婚以后,她才把注意力更多地转向了卡莱尔,给了他某种承诺。然而那位小镇公主仍然冀希兼得鱼和熊掌。她在一封长信中写道,她不稀罕当时尚富婆,但求有一所宁静地坐落于某浪漫小谷里的“可爱的房子”;有足够的钱能实现她心中的文雅舒适之生活;有三两知交好友,其言谈可以改善她的头脑和心灵,其中之一将成为她生命的北斗星——一位高贵而热忱的最亲的朋友,他无与伦比的天才将影响周围每一个人,使他们更加高尚……P20-22

序言

“互读文丛”的命名缘于和这套丛书的作者之一苏福忠的几次闲聊。编辑出身的老苏,一贯主张认真读书、有感而发的治学之道。他深痛当下学界浮躁成风,为名利所累而弄虚作假,担忧那种不读文本,却精于从二手资料中下载八卦的风气漫延生长。此时编辑部正好也在计划出版一套研究外国文学的学人阅读感言类的读物。于是,我们不谋而合,开始了和各位作者的合作。

“互读”所指,首先是对文本的阅读,阐释都在阅读的基础之上,然后自由表达。没有静心拜读的态度,没有对文本逐字逐行的吸食消化,则阐释缺乏所指,即使妙笔生花,也只是自说白话的表演,读者看了不知所云。

本文丛所选的七本书,皆以阅读外国文学文化的文本所生感想为主,虽然作者的姿态各异,风格迥然;但从老一辈的著名诗人,到新生代的作家,首先都是老实认真的读书人。他们与作品之间,不论是精神上的契合,还是观念上的拆解;不论是我注六经,亦或是六经注我,都提供了各自与文本打交道的看家本领。

当然,读者诸君,仁智各见,谨希望积极反馈。因“互读”把您都算进来了;更何况您的建议一定会在下集文丛里得以反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起居室里的写者/互读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36573
开本 32开
页数 2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06-53
丛书名
印张 9.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