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英国儿童文学女作家玛丽·诺顿的代表作。
波德一家逃离了阁楼里的囚禁生活,回到了模型村庄里的家,因为害怕普拉特夫妇再度前来,他们在斯皮勒的带领下搬迁到了教区长住宅……普拉特夫妇心有不甘地继到处搜寻小人的下落,复活节快到了,阿瑞埃蒂吃惊地发现普拉特夫妇来到了教堂!小人能逃到他们的追捕吗?那贪婪残酷的一对是如何受到惩罚的呢?
这本书在英国深受儿童的欢迎。
图书 | 借东西的小人复仇记/借东西的小人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英国儿童文学女作家玛丽·诺顿的代表作。 波德一家逃离了阁楼里的囚禁生活,回到了模型村庄里的家,因为害怕普拉特夫妇再度前来,他们在斯皮勒的带领下搬迁到了教区长住宅……普拉特夫妇心有不甘地继到处搜寻小人的下落,复活节快到了,阿瑞埃蒂吃惊地发现普拉特夫妇来到了教堂!小人能逃到他们的追捕吗?那贪婪残酷的一对是如何受到惩罚的呢? 这本书在英国深受儿童的欢迎。 内容推荐 波德一家逃离了阁楼里的囚禁生活,回到了模型村庄里的家,因为害怕普拉特夫妇再度前来,他们在斯皮勒的带领下搬迁到了教区长住宅,并遇到了一直居住在那里的博学多才的小人皮尔格林。在大家的帮助下,他们重新找到了适合居住的家园,和亨德瑞利舅舅一家比邻而居。普拉特夫妇心有不甘地继到处搜寻小人的下落,复活节快到了,阿瑞埃蒂吃惊地发现普拉特夫妇来到了教堂!小人能逃到他们的追捕吗?那贪婪残酷的一对是如何受到惩罚的呢? 试读章节 小弗德汉村的治安官庞弗瑞特先生是个瘦瘦的年轻人,长着一双非常温柔的棕色眼睛。(孟奇思小姐常说他看上去“忧心忡忡的”。) “有时候,我觉得,”她对珀特先生说,“庞弗瑞特先生真的不太像个警察。” 庞弗瑞特先生娶了一个活泼好动的小个子女人——两个人一个总是“晴空万里”,另一个总是“愁云密布”——他们生了个又大又安静的宝宝。 治安所上面的公寓的窗台上总是摆着各种毛绒玩具。平常,孟奇思小姐看到它们都会觉得很安心,但是在这个下着细雨的秋日下午(确切地说,就是1911年10月3日),从上面的窗格里凝视着她的玻璃眼泰迪小熊和豆荚耳兔子却没能让她感到安慰。把手伸向门铃时她犹豫了一下:亲爱的庞弗瑞特先生一向友好,但她担心自己会从此失去他的尊重。不过,她必须告诉他,那些全都是事实。她挺起肩膀,重新鼓起勇气,摁响了门铃。 来开门的是庞弗瑞特太太,她的脸有些红,头发也有点歪了。“哦,孟奇思小姐,快请进来。您是来找我丈夫的吧?” 治安所里接待区的火炉前立着一个晾衣架,上面摊着一些尿布,在炉火的烘烤下往外冒着水汽。庞弗瑞特太太迅速地将它们收拢,一边拿着它们朝里屋的门边走去,一边带着歉意地解释说:“这样的天晾东西不干。” “就放这儿吧。”孟奇思小姐说道,但庞弗瑞特太太已经走了。 孟奇思小姐小心地将伞收拢,靠在炉边。她将手伸到火边,发现它们微微有些颤抖。“哦,天,哦,天啊……”她嘟囔着,将它们深深地插进衣袋里,又挺了挺肩膀。 庞弗瑞特先生走了进来,一副对他来说已算高兴的神情。他在茶喝到一半的时候被打断,正用手帕擦着嘴。“下午好,孟奇思小姐。这天气真是糟糕透了。” “是的,的确糟透了。”孟奇思小姐怯生生地应道。 “请坐吧。坐这边,靠着火炉。” 孟奇思小姐默默地坐下。庞弗瑞特先生从桌边拉过一把椅子,和她一起坐在火炉边。一阵短暂的沉默之后,庞弗瑞特先生接着刚才的话说道:“不过到吃晚饭的时候可能就放晴了……会有湛蓝的天空……”又是一阵沉默,庞弗瑞特先生重复了一句,“到吃晚饭的时候。”然后,他快速地擤了一下鼻涕。“不过这天气农民喜欢。”他一边将手帕塞进口袋一边接着说道,看上去心情不错。 “唔,是的,”孟奇思小姐局促不安地表示赞同,“农民喜欢。”她用舌头舔了舔嘴唇,盯着火炉那边那双友好的棕色眼睛,期望它们能更友好一些。 接着又是一阵沉默。庞弗瑞特太太端了一杯奶茶窸窸窣窣地走了进来,她把茶放在孟奇思小姐旁边的凳子上。“哦,您太客气了。”孟奇思小姐连忙说道,庞弗瑞特太太又窸窸窣窣地走了出去。 孟奇思小姐若有所思地看着杯中的茶,拿起勺子,慢慢地搅动着。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抬起头,用清晰而坚定的声音说道:“庞弗瑞特先生,我要报失。”随即又补充道,“或许,也可以说是报警。”庞弗瑞特先生摸出记事本。她放下茶匙,双手紧握着插在腿间,那张瘦削、洋溢着少女气息的脸上露出严肃的神情。“或者说寻人——或许那样更准确。”庞弗瑞特先生旋开自来水笔的笔套,礼貌地等着她理清头绪。“事实上,”她突然激动地说道,“您甚至可以说这是一起绑架案。” 庞弗瑞特先生露出一副沉思的样子,笔端轻轻地敲打着自己的下唇。过了一会儿,他温和地建议道:“您能简单地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吗?” “我没法简单地说。”孟奇思小姐答道,想了一会儿,“您知道珀特先生和他的模型村庄吧?” “是的,当然。”庞弗瑞特先生说道。“很多人都去参观过。”略微停顿了一下之后,他接着说道:“听说汶特-莱-克莱伯渠的普拉特先生也在做一个什么模型村庄。” “是的,我也听说了。” “他们说他那个会更现代一点,因为他本身就是个建房子的。” “是的,这我也听说了。”孟奇思小姐紧张地舔了舔嘴唇。“唔——”她犹豫了一下,然后大胆地说道,“还是回来说我们的村庄吧——珀特先生和我的村庄:您知道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是合作者吧?他负责做房子,我负责做人——玩偶人,我是说。” “我知道,它们的确很像真人!” 孟奇思小姐的双手握得更紧了。“唔,是这么回事儿——并非所有的人都是我做的。那些不见了的就不是我做的。” 庞弗瑞特先生露出一副既担忧又宽慰的表情。“啊,现在我明白了——”他轻轻地笑了笑,“是有些玩偶人不见了,是吗?我还以为——我是说,您刚才说到绑架——” “以为我说的是真人?”她坚定地看着他,“我说的就是真人。” 庞弗瑞特先生看上去吃了一惊。“那样的话事情就不一样了,”他的神情陡然严肃起来,握起笔对着记事本。“一个还是几个?” P1-5 书评(媒体评论) 玛丽·诺顿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天赋,无论通过小人眼睛看人类,还是通过人类的眼睛看小人,她的描述使两者都同样生动可信。 ——《芝加哥论坛报》 玛丽·诺顿和所有伟大的幻想小说家一样,风格独特而令人信服。 ——《纽约时报书评》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借东西的小人复仇记/借东西的小人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玛丽·诺顿 |
译者 | 熊裕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70884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4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5 |
出版时间 | 2009-10-01 |
首版时间 | 2009-10-01 |
印刷时间 | 200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61.88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179 |
宽 | 13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0-2007-361号 |
版权提供者 | Mary Norton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