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问吧(16有关佛教文化的101个趣味问题)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问吧——有关中国文化的101个趣味问题》之姊妹篇,探讨了有关佛教文化的101个趣味问题,如:“木鱼”是怎么得名的?寺的名称是怎样形成的?“山门”为什么又叫“三门”?什么是“罗汉”?佛教的“三宝”是指哪三宝?郑和为什么叫“三宝太监”?释迦牟尼为什么又被称为“佛”?“佛”究竟是什么意思《金刚经》是一部什么样的经?南朝梁武帝萧衍为什么不愿做皇帝而想要做和尚?“托塔天王”是指李靖吗?等,为广大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打开了一扇小窗。

内容推荐

传统文化对广大现代人来说既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随着传统文化的日趋升温,大众对一些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话题产生了兴趣。如:“木鱼”是怎么得名的?寺的名称是怎样形成的?“山门”为什么又叫“三门”?什么是“罗汉”?佛教的“三宝”是指哪三宝?郑和为什么叫“三宝太监”?释迦牟尼为什么又被称为“佛”?“佛”究竟是什么意思《金刚经》是一部什么样的经?南朝梁武帝萧衍为什么不愿做皇帝而想要做和尚?“托塔天王”是指李靖吗?……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都隐藏着丰富而有趣的内容。本书采用“提问、回答并链接拓展”的形式,精选了传统文化中的101个趣味小问题,以轻松活泼而又严谨准确的语言娓娓道来。各篇相对独立,信手翻来就会有所心得,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休闲文化读物。

目录

1 “木鱼”是怎么得名的?

 知识链接:寺庙里还有哪些用以敲打的法器?

2 寺的名称是怎样形成的?

 知识链接:我国第一个寺院——白马寺

3 “山门”为什么又叫“三门”?

 知识链接:“伽蓝”指的是什么?

4 什么是“罗汉”?

 知识链接: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乃至五百罗汉是怎样形成的?

5 释迦牟尼被称为“如来佛祖”,“如来”是什么意思?

 知识链接:“阿弥陀佛”或“南无阿弥陀佛”都是什么意思?

6 佛教的“三宝”是指哪三宝?

 知识链接:郑和为什么叫“三宝太监”?

7 为什么将改行称为“半路出家”?

 知识链接:寺院的戒律

8 释迦牟尼为什么又被称为“佛”?“佛”究竟是什么意思?

 知识链接:佛教说“人人皆可以成佛”,每个人都能够成佛吗?

9 “乘”在佛教中到底指什么?佛教中的“大乘”、“小乘”是如何区别的?

 知识链接:牛车、羊车、鹿车在佛经里分别代表什么?

10 《金刚经》是一部什么样的经?

 知识链接:《四十二章经》是部什么经,是金庸小说《鹿鼎记》里提到的藏宝图吗?

11 南朝梁武帝萧衍为什么不愿做皇帝而想要做和尚?

 知识链接:梁武帝“舍身入寺”

12 “托塔天王”是指李靖吗?

 知识链接:哪吒是托塔天王李靖之子吗?

13 为什么将思想、学问、技术等师徒相传叫“传衣钵”?

 知识链接:禅宗五祖弘忍传给六祖慧能的袈裟后来又传给了谁?

14 禅宗初祖达摩为什么要“面壁九年”?

 知识链接:什么是“一苇渡江”?有这样的功夫吗?

15 六祖慧能是怎样继承“衣钵”的?六祖慧能是位什么样的传奇人物?

 知识链接:佛教中什么样的著作可以称作“经”?《坛经》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16“六道轮回”是指哪六道?

 知识链接:佛教的“四圣谛”是指什么?

17 什么是“拈花微笑”?

 知识链接:迦叶尊者是位什么样的人物?

18 佛教都要求吃素吗?

 知识链接:“断酒肉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9 为什么叫“大雄宝殿”?

 知识链接:为什么叫释迦牟尼为“大丈夫”?

20 什么是“禅定”?

 知识链接:“六根清净”是指哪“六根”清净?

21 什么是“棒喝”和“机锋”?

 知识链接:“德山”与“临济”分别指什么,后期禅宗的特点是什么?

22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里的“色”,和通常所说的“好色”的“色”一样吗?

 知识链接:佛教中的“缘起性空”指的是什么?

23 僧人也能当官吗?

 知识链接:僧官还有哪些具体称呼?

24 禅宗二祖慧可“立雪断臂”是为了什么?

 知识链接:佛教中为什么有“燃指”的做法?这样做是为什么?

25 什么是“居士”?

 知识链接:维摩诘是怎样一个人?

26 什么是舍利子?

 知识链接:金、银、玉等材质的舍利骨为什么也能算佛的舍利?

27 唐伯虎号“六如居士”是什么意思?指的是哪“六如”?

 知识链接:“东坡居士”苏轼与金山寺佛印和尚的交往趣事

28 东晋时“瓦官寺三绝”是哪三绝?

 知识链接:东晋画家顾恺之怎样在绘瓦官寺三日赚了百万钱?

29 什么是“菩萨”?

 知识链接:佛经中有哪些著名的菩萨?

30 四大菩萨及其道场分别是什么?

 知识链接: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是如何形成的?

31 什么是“胁侍”?

 知识链接:作为胁侍的“阿难”是个怎样的人?

32 什么是“天龙八部”?

 知识链接:“天女散花”和佛教有什么关系?

33 “法轮”在佛教中是何意思?

 知识链接:佛陀初次传法的“鹿野苑”在什么地方?

34 弥勒一开始就是大肚子的形象吗?

 知识链接:弥勒化身还有哪些?

35 为什么佛教又称“像教”?

 知识链接:印度早期佛教遗迹中为什么没有佛的形象?

36 云冈的“昙曜五窟”分别对应塑造的是哪五个北魏帝王?

 知识链接:云冈石窟的创建与佛教的兴盛

37 武则天当上女皇跟佛教有什么联系?

 知识链接:奉先寺中卢舍那佛名称的含义是什么?

38 敦煌“藏经洞”里都藏有些什么?

 知识链接:敦煌宝藏是如何被外国强盗掠走的?

39 观音应该是男相还是女相?

 知识链接:观音的种类与形象有多少?

40 腊八粥是怎么来的?

 知识链接:佛教中“六度”是哪六度?

41 “韦陀”是谁?

 知识链接:如何通过韦陀的姿势识别寺院是否接受“挂单”?

42 “大干世界”指的是什么?

 知识链接:何为“一念三千”?

43 什么是佛教的“偈颂”?

 知识链接:偈颂“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是怎么来的?

44 “无常”在佛教中是什么意思?

 知识链接:黑白无常是佛教里的鬼神吗?

45 “尘缘”在佛教中指的是什么?

 知识链接:佛教里讲“看破红尘”是什么意思?

46 佛教中的“缘起”是什么意思?

 知识链接:佛教说的“空”是什么意思?

47 “晨钟暮鼓”指的是什么?

 知识链接:“钟”是什么?“鼓”又是什么?

48 “刹那”是多久?

 知识链接:佛教中“劫”是多长时间?

49 在佛教中,“爱河”是什么河?

 知识链接:佛教的“七情六欲”指的是什么?

50 “单刀直入”在佛教中本来是什么意思?

 知识链接:“方便”作为佛教用语是什么意思?

51 “浮屠”是什么?

 知识链接:塔的来源及其演变

52 和尚出家为什么要“烫香疤”?

 知识链接:香疤的数量各有什么喻意?

53 佛教造像中有哪些不同姿势的“手印”?

 知识链接:各种手印又代表了什么喻意?

54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什么意思?

 知识链接:僧人可以带刀吗?“戒刀”是什么?

55 寺院中的负责人为什么叫“方丈”?

 知识链接:寺院还有哪些职务的具体分工?其各自职能是什么?

56 “百衲衣”、“粪扫衣”是什么样的衣服?

 知识链接:关于僧人服饰的规制及其文化

57 为什么说“天下功夫出少林”?

 知识链接:佛教武术与世俗武术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58 出家人见面为什么要“合十”、“问讯”?

 知识链接:佛教中有哪些日常礼仪?

59 “香”是什么?

 知识链接:为什么要烧香?

60 “钵”是什么?为什么要“托钵”?

 知识链接:《西游记》中,唐僧的紫金钵盂做什么用处呢?

61 “念珠”是什么?

 知识链接:为什么有苦行僧用骷髅串成念珠挂在胸前的说法?

62 “蒲团”是什么?

 知识链接:“顶礼膜拜”又是什么样的?

63 为什么说“解铃还须系铃人”?

 知识链接:“法眼和尚”禅宗语录

64 四大天王手中的法器为什么代表“风调雨顺”?

 知识链接:“金刚”到底是谁?

65 什么叫“借花献佛”?

 知识链接:“天花乱坠”的原意是什么?

66 佛教八宝中“莲花”在佛教中有什么喻意?

 知识链接:和莲花相关的佛教名词有哪些?

67 西方极乐世界是怎么回事?

 知识链接:“解脱”是佛教的一种修行观吗?

68 “涅槃”是不是人死了的意思?

 知识链接:佛教说的“彼岸”指的是什么?

69 和尚明明住的是寺院,为什么叫“丛林”?

 知识链接:“清规”

70 什么叫“本生故事”?

 知识链接:“经变画”是什么?

71 “割爱”一词是源于佛教吗?

 知识链接:佛教如何看待世间的“爱”?

72 起妄念、心意驰放不定为什么称“心猿意马”?

 知识链接:“猴子捞月亮”也是佛教中的故事吗?

73 “顺水推舟”原意为何?比喻什么?

 知识链接:佛教中有哪些跟船相关的词语?

74 为什么出家人要剃发?

 知识链接:除了剃发外还有什么是取得僧人资格的必要条件?

75 “和尚”是尊称吗?出家人都有些什么称谓?

 知识链接:出家人为什么都姓释?

76 为什么佛教认为人有“八苦”?

 知识链接:佛教的“真”、“俗”二谛是指什么?

77 要出家做和尚得具备什么条件,具体有什么规定?

 知识链接:何为佛教的“度牒”?

78 为什么用“醍醐灌顶”比喻茅塞顿开?

 知识链接:什么是佛教所说的“智慧”?

79 “三生有幸”指的是哪“三生”?

 知识链接:什么是“转生”或“转世”?

80 什么是“顿悟成佛”?

 知识链接:什么是“心即是佛”?

81 何为“超度”?

 知识链接:“盂兰盆会”是什么样的节日?

82 “浴佛节”是怎么来的?

 知识链接:傣族的“泼水节”

83 何为佛教中的“瑜伽”?

 知识链接:佛教宗派中的寿命最短的是哪一个?

84 佛教所说的“众生”具体包括什么?

 知识链接:何为“普度众生”?

85 菩提树是什么树?

 知识链接:佛教中的神圣花木有哪些?

86 佛、菩萨、罗汉等塑像在寺院中是如何设置的?

 知识链接:寺院里的建筑一般是怎样布局的?

87 唐玄奘从印度都取回了什么经?

 知识链接: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四位译经家是谁?

88 佛教中的“火宅”喻指什么?

 知识链接:佛教中跟火有关的还有什么?

89 “自作自受”体现了佛教的什么含义?

 知识链接:什么是佛教的“业报”思想?

90 佛教中的“须弥山”是什么山?

 知识链接:什么是“芥子纳须弥”?

91 什么是“功德”?

 知识链接:“八功德水”是什么水?

92 何为“化缘”?

 知识链接:佛教的“十二因缘”

93 佛教所说“烦恼”和我们日常所说的“烦恼”是一样的吗?

 知识链接:什么是“烦恼即菩提”?

94 千手观音真的有千手吗? 一‘

 知识链接:佛教中最初所说的“三头六臂”是什么样的形象?

95 什么是“十八层地狱”?

 知识链接:十殿阎王

96 佛教所说的“清净心”是什么?

 知识链接:中国传统的“清静”思想

97 僧人所拿的“九环锡杖”有何用处?

 知识链接:佛教的“禅杖”及由此演化而来的兵器“月牙铲”

98什么是“磨砖作镜”,有何寓意?

 知识链接:佛教徒都有哪些修行方式?

99 “大慈大悲”所说的“慈”与“悲”具体是什么含义?

 知识链接:放生及放生池的由来

100 什么是“佛性”?

 知识链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吗?花草树木有没有?

101 “如来禅”、“祖师禅”各指的是什么?

 知识链接:什么是“一指禅”?

试读章节

“木鱼”是怎么得名的?

“木鱼”古称“鱼鼓”、“鱼板”,乃是寺院专用法器的名称,实物为一种鱼形木制法器,中间凿空洞,使其扣之有声。古代的木鱼又称“木鱼鼓”、“鱼鼓”或“鱼版”,其形状、用法均与后世不同。

关于“木鱼”之名,最早见于唐代高僧怀海禅师所撰《敕修清规》之中:“木鱼,相传云,鱼昼夜常醒,刻木像形击之,所以警昏情也。”由此可知木鱼的得名以及为何刻成鱼形的原因,据此也可推论木鱼当为佛门僧侣所创制,其目的在于警示僧众昼夜不忘修行。后世有改鱼为龙者,应当是从由鱼化龙之说变化而来,藉此以表示由凡人圣。

木鱼有两种:一种为雕刻成挺直鱼形,吊于库堂或走廊,在寺院过堂时敲打所用,即用以通知僧众吃饭或集合等等,称之为“鱼梆”、“饭梆”、“梆”等,《敕修百丈清规》卷八《法器章》“木鱼”条云:“斋粥二时长击二通,普请僧众长击一通,普请行者二通。”由此可知,古代的木鱼担负着通知大众集体活动的重要功用,是寺院日常生活的重要法器。

另一种呈团状,用来诵经或做功课时叩之。这种团圆形木鱼,可能是明代的产物。明·王圻《三才图会》谓:“木鱼,刻木为鱼形,空其中,敲之有声。……今释氏之赞、梵呗皆用之。”并绘图说明。表明了木鱼还有参与佛教音乐活动的功能。木鱼在佛教中常用以伴奏“梵吹”,明代以来,流行于民间,用于说唱木鱼歌和昆曲伴奏。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载,当时剧场里所用的乐器中就有木鱼。后来又逐渐在歌舞伴奏和器乐合奏中应用。目前,木鱼除在佛教、道教音乐使用外,还广泛用于各种形式的器乐合奏和乐队中。

关于诵经时间敲打木鱼,僧众中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远在汉朝时期,皇帝派慈光大师和两个僧徒去西天取经,历尽千辛万苦,在取经归途中,乘船渡海之时,突然风浪大作,一条恶鱼张着大口朝船只扑来,船头上的经书被大鱼一口吞掉,两僧徒跃身人海与大鱼搏斗,结果了大鱼性命并将它拖上船头。霎时间,风平浪静,阳光灿烂,大鱼身躯化为污水流人大海,只剩下鱼头摆在船头上。慈光师徒带着大鱼头返回佛寺,为了讨还经卷,每天敲打大鱼头口念“阿弥陀佛……”。日复一日,大鱼头被敲得粉碎,后来只好照着大鱼头的模样做了个木头的,天天敲打。就这样,敲木鱼诵经成了佛家的习惯。

寺庙里还有哪些用以敲打的法器?

寺庙常见法器有很多种,其中可供敲打的有法鼓、钟、木鱼、引磬、钹、云板等。

宽忍《佛教手册》第六章中对法器有所介绍:钟鼓为比较重要的法器,应当专门表述,木鱼有圆形和长形两种,圆形刻有鱼鳞,在诵经时叩之用以调音节。长形刻成龙形和鱼形,平时吊在库堂前,晨午粥饭时击之以召集僧众过堂。

磬,本为中国古代乐器,玉石制成,现在寺院中多以铜制钵盂状物,置于佛桌右侧,于法会、课诵时由维那师以木制之棒击鸣。中国自宋代以后禅林多用之。《佛光大辞典》记载磬的形状有云形、曲形、蝶形、莲花形等,大小不定。就其性质而别,则有大磬、圆磬、匾磬、小手磬等。大磬为直径三十至六十余公分之磬;圆磬乃念诵所呜,安置于台上,由维那主之,凡住持或尊宿仕宦等礼佛,皆鸣三下;匾磬系以石制,形似云板,悬于方丈廊外,有客见住持,知客鸣三下;小手磬,俗称“引磬”,作碗状,底部中央贯以纽,附木柄,以小铁抱击之,礼佛诵经皆鸣之,为起止之节。

云板,又称“大板”,用铁铸成云彩的板,击之以报时辰。斋板则是寺院库房前挂的大板,僧人开饭前击之。另外还有钹,也称“铜钹”,圆铜片中间突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穿以绸条或布条,手持两片拍打发声,用为法会乐器。

以上只是枚举部分可供敲打的法器,基本属于法器中的“报时器”,可供寺院日常行事或临时集会之敲呜用。此类法器往往制作精美,具有独特的美术价值,制作时往往刻载作者姓名、年代、铭文等,更富于史料文献意义。另外,寺院日常生活中还有“庄严具”,例如幡、天盖、斗帐、花鬘、佛龛、花瓶、香炉等可资庄严整饰佛堂道场之器物。“供佛器”:例如香花、香炉、烛台、灯笼、佛饭器、茶汤器、水瓶、花笼、盘、棹、几等可资日常勤行供养之器具。“容置器”:例如舍利容器、经箱、经箧、袈裟箱、戒体箱等,可收藏或装置有关习道之具。“携行器”,例如念珠、钵、锡杖、如意、尘尾、拂子等僧侣日常随身所持之物。分别承载着佛教生活中的特殊功用,不一而足。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问吧(16有关佛教文化的101个趣味问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尚莲霞//陈小鸣//徐敏//尚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069600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9-09-01
首版时间 2009-09-01
印刷时间 200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12-49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3:5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