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梵澄先生是学贯中、印、西的著名学者,他的国学功底深湛,而且古诗造诣极深,堪称近现代学者中创作旧体诗的大家。徐梵澄少年学古诗源出近代诗坛大家王闿运湘中诗派,学汉魏及三唐,长于古体诗。青年居上海时,和鲁迅先生过从甚密,每有诗作辄寄呈鲁迅,时常得到鲁迅先生的点拨。居印度三十三年,这对他古诗创作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一定影响。徐梵澄曾用中国旧体诗(主要是楚骚体)翻译了印度古诗名作《薄伽梵歌》、《行云使者》。徐梵澄居印度时存诗两卷,叙述天竺修道及研究生活皆中国旧体诗创作前所未有的新内容。
图书 | 蓬屋诗存 |
内容 | 编辑推荐 徐梵澄先生是学贯中、印、西的著名学者,他的国学功底深湛,而且古诗造诣极深,堪称近现代学者中创作旧体诗的大家。徐梵澄少年学古诗源出近代诗坛大家王闿运湘中诗派,学汉魏及三唐,长于古体诗。青年居上海时,和鲁迅先生过从甚密,每有诗作辄寄呈鲁迅,时常得到鲁迅先生的点拨。居印度三十三年,这对他古诗创作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一定影响。徐梵澄曾用中国旧体诗(主要是楚骚体)翻译了印度古诗名作《薄伽梵歌》、《行云使者》。徐梵澄居印度时存诗两卷,叙述天竺修道及研究生活皆中国旧体诗创作前所未有的新内容。 目录 楔语 卷一 七引 定居沪上之后感事咏怀奉呈豫公 一九三六年旧历元日一大雪即景成咏因呈索士先生 秋怀诗己卯 秋夜与诸友闲步翠湖某兄首倡二句余因缀而成篇 怀旧怀鲁迅先生 坐惜 秋雨 掷笔时译某书竟 秋夜感怀时将离沪 梦中得二句不甚可解因续成篇 前意未尽再成一律 行路难 访某友山居 偶感 昆明谒某丈 沪上见白俄磨刀子乙亥 公园见工人漉水中红叶 普陀前寺昙花夜开某兄寄示照片因题 三十初度 饮酒戏效寒山拾得体 登海宝山眺滇池 游西山 自晋宁城南夜饭归城北寓 蛛网 悼友 支离 隐几 苔客难 赠友 见友人卖其亡室衣物 …… 卷二 卷三 卷四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蓬屋说诗 编者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蓬屋诗存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梵澄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1063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8 |
出版时间 | 2009-10-01 |
首版时间 | 2009-10-01 |
印刷时间 | 200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27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5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