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当天朝遭遇帝国(大战略视野下的鸦片战争)》由王鼎杰所著,是首部以战略学视野,全面解读鸦片战争的力作,以正坊间之种种误传歪论。全书共二十一章,内容包括:海权风潮五百年,棉花、茶叶与鸦片:植物背后的大历史,转瞬即逝的预警:从马戛尔尼到律劳卑事件,攘外安内总无术等。
图书 | 当天朝遭遇帝国(大战略视野下的鸦片战争)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本《当天朝遭遇帝国(大战略视野下的鸦片战争)》由王鼎杰所著,是首部以战略学视野,全面解读鸦片战争的力作,以正坊间之种种误传歪论。全书共二十一章,内容包括:海权风潮五百年,棉花、茶叶与鸦片:植物背后的大历史,转瞬即逝的预警:从马戛尔尼到律劳卑事件,攘外安内总无术等。 内容推荐 作者王鼎杰前后花了十年的功夫自费研究,四处搜集、梳理史料,甚至远行千里,赴古战场实地勘查,反复修改,著成这本《当天朝遭遇帝国(大战略视野下的鸦片战争)》,算是华语著作中第一部以战略学视野全面解读鸦片战争的专著,以正坊间之种种误传歪论,并为中华战略学之构建作一筚路蓝缕之举。 《当天朝遭遇帝国(大战略视野下的鸦片战争)》由海陆权兴衰、传统东亚的贸易格局演变开讲,从全球视野的广度,以清王朝和英帝国的国家战略较量与经济、军事摩擦、冲突为主线,以鸦片问题的不绝尾声作结束。解密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传统的碰撞真相。是华语著作中第一部以战略学视野全面解读鸦片战争的专著,并突出陆海权文明的盛衰较量主线。 目录 第一章 海权风潮五百年 第二章 棉花、茶叶与鸦片:植物背后的大历史 第三章 转瞬即逝的预警:从马戛尔尼到律劳卑事件 第四章 攘外安内总无术 第五章 巴麦尊的炮舰 第六章 中英战力再探悉 第七章 头脑中的战争 第八章 从相互封锁到白旗风波 第九章 舟山惊雷 第十章 翻译改写的历史 第十一章 最是钦差不自由 第十二章 大国战争与小人物外交 第十三章 无可奈何广州城 第十四章 皇帝侄的抗英奏折 第十五章 战火又烧回了舟山 第十六章 又一个皇贤侄的登场 第十七章 大反攻的悲情闹剧 第十八章 到江宁去! 第十九章 吴凇口在燃烧 第二十章 孤城血泪奈何史 第二十一章 不尽长江滚滚流 书成琐言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当天朝遭遇帝国(大战略视野下的鸦片战争)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鼎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45555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4 |
出版时间 | 2010-09-01 |
首版时间 | 2010-09-01 |
印刷时间 | 2010-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53.07 |
丛书名 | |
印张 | 2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重庆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