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张秀勤体质与五脏养生/汉竹健康爱家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中医养生中,是否能辨清自己的体质非常关键。而且,不同的体质,要采取不同养生方法。本书作者通俗易懂地告诉读者怎么判断自己的体质属性,不同的体质易患哪些病症,平时饮食起居应该如何保养,以减少发病的概率。作者还指出,针对不同的体质易患病症,应有不同的调养和施治的办法,包括刮痧、艾灸、按摩、拔罐等。《张秀勤体质与五脏养生》中,作者张秀勤将教会读者选用最适合自己的保健和治疗方法,这样就能有针对性地养生保健,防范疾病。

内容推荐

《张秀勤体质与五脏养生》是一本承载责任与感恩的书,张秀勤老师不辞辛苦地将近五十年的行医经验倾囊相授,句句都来自亲身实践。完稿后,她将十几万字的文稿反复审读了七八遍,不厌其烦地审核每一个文字,订正每一张图片。无论是出差或是体息日,无论是在电视台录制节目还是在授课的间隙,只要想到好点子,她必定第一时问与我们分享。当我们在工作曰打开E-Mail,常常发现她是在深夜给我们发邮件,探讨能使文稿完善的每一个小小的细节……

感谢张秀勤老师,她的敬业精神将《张秀勤体质与五脏养生》打磨得如璞玉一般温润雅致,也为读者奉献了又一本关爱健康的养生精品!

目录

第—章 寻找“生命的短板”,开启个性化养生之路

 先天禀赋决定基本体质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父母决定体质的基调

男女体质有差别

 后天修为影响着体质的变化

体质跟随年龄变化

跟着自然节律走,体质就会趋于平和

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都可以改变体质

环境影响情绪,情绪影响体质

起居有常、劳逸适度,可弥补体质不足

 先天禀赋与后天修为最终影响的是五脏

 找到“生命的短板”,让体质归于平衡

 了解体质特点,是预测健康发展趋向的重要手段

第二章 快速判断体质,选择合适的居家保健疗法

 简便四法,判断你是何种体质

面诊:“照镜子”看体质

手诊:从手上观体质

舌诊:辨舌象知体质

刮痧拔罐:利用痧象和阳性反应诊测体质

 传统五大技法,针对不同体质各有奇效

刮痧:经络“速通卡”

刺血:中医里的“阿司匹林”

按摩:经络“缓通卡”

艾灸:身体“温补剂”

拔罐:身体“除湿器”

第三章 平和体质——五脏和谐、心态平和

 参透阴阳,解读平和体质

平和体质根源在于阴阳平衡、五脏健康

分清阴阳,才能找到正确的养生方法

简单方法帮你测阴阳

 平和体质也需要勤保养

第四章 阳虚:“冰箱”体质——什么东西放进去,都会变寒

 体内环境为什么会变得寒凉

阳虚体质病发和病愈都很慢

阳虚体质者夜尿多

常用抗生素最伤阳气

四种方法判断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的生命短板在脾肾不足

肾是阳气的大本营

脾胃是制造阳气的工厂

呵护短板三步走

 阳虚体质的健康发展趋向

常见亚健康症状

易患疾病的居家调理法

 阳虚型胃痛

 阳虚型腹泻

 男女生殖系统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

 关节疼痛

 改善阳虚体质的居家养生方法

1.温阳益气、驱散寒邪,艾灸、按摩为主,刮痧为辅

2.适合阳虚体质的保健部位及方法

3.虚寒兼有湿,一定要拔罐

4.让膀胱经多晒太阳

5.多吃祛寒的热性食物

6.夏天切莫贪凉,冬天防寒保暖

第五章 阴虚:“灯笼”体质——身体里总有“小火苗”

 阴虚就是身体里的“水”少了

中医的“阴液”实际上就是体内的“水”

“干”、“燥”、“火”专门找阴虚的人

话多、汗多、久病失血、纵欲耗精都易导致阴虚

辛辣燥亢食物最消耗津液

气候干燥也伤阴

四种方法判断阴虚体质

 阴虚体质的生命短板在肾阴、心阴不足

肾是根,它决定了化生阴液的能力

爱上火是心的虚火在作怪

阴虚的人先要养阴、补阴

阴虚的人一定不能泻阳火

 阴虚体质的健康发展趋向

常见的亚健康症状

易患疾病的居家调理法

 视力减退、眼睛干涩

 高血压

 干燥综合征

 习惯性便秘

 更年期综合征

 改善阴虚体质的居家养生方法

1.清泻虚热、益气养阴,按摩为主,刮痧为辅

2.适合阴虚体质的保健部位及方法

3.口不渴也要补水

4.阴虚的人“虚不受补”,最忌大补

5.叩齿咽津,津液自生

6.阴虚食补方

7.四季养生重在夏和秋

第六章气虚:“小马力”体质——气短、疲乏无力

 气虚了,机体各方面的功能都会下降

气的五大功能

气的三大来源

脏腑之气各不同

四种方法判断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的生命短板在脾胃和肺

气虚的人不是偏胖就是偏瘦

首要是减少气的消耗

 气虚体质的健康发展趋向

常见的亚健康症状

易患疾病的居家调理法

 反复感冒

 气短自汗

 低血压

 气虚型便秘

 月经不调

 内脏下垂

 改善气虚体质的居家养生方法

1.益气健脾,以艾灸、按摩为主

2.气虚的人慎用拔罐

3.适合气虚体质的保健部位及方法

4.久卧伤气,温和运动可健脾利肺

5.多吃性温的食物

6.春捂秋不冻

第七章痰湿:“蜂蜜”体质——黏稠易堵,发病缓慢变化多

 身体内的“痰”、“湿”从哪里来

水液内停积聚为湿,水湿熬炼浓缩成痰

油腻食物促生痰

怪病多痰,疑难杂症多从痰治

忧思伤脾也会生痰

四种方法判断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的生命短板在脾肺两虚

脾肺虚了,水湿就容易积聚成痰

 痰湿体质的健康发展趋向

常见亚健康症状

易患疾病的居家调理法

 肥胖

 高脂血症

 冠心病

 糖尿病

 气管炎、慢性咽炎

 改善痰湿体质的居家养生方法

1.祛痰先除湿,除湿先拔罐

2.痰湿体质偏热的人,先拔罐再刮痧

3.痰湿体质偏寒的人,先拔罐再艾灸

4.适合痰湿体质的保健部位及方法

5.适量运动可以补肺化痰

6.利用好自身的祛痰渠道:吐和拉

7.多吃祛湿化痰的食物

8.四季养生重在夏冬

第八章 湿热:“桑拿”体质——皮肤油腻,体味重

 身体里为什么会成为“桑拿室”

体内的湿气从哪里来

湿热是怎样形成的

四种方法判断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的生命短板在脾胃和肝胆

脾虚生湿,肝郁生热

 湿热体质的健康发展趋向

常见亚健康症状

易患疾病的居家调理法

 腹胀、腹泻

 丘疹脓包型痤疮

 肝胆疾病

 带下、盆腔炎、前列腺炎

 改善湿热体质的居家养生方法

1.健脾舒肝、清热利湿,必用拔罐和刮痧

2.适合湿热体质的保健部位及方法

3.忌思虑过度和抑郁恼怒

4.适当出汗也除湿

5.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

6.四季保健重养夏

第九章 血淤:“泥沙”体质一肤色暗沉易长色斑

 血液为什么会淤滞

淤就是血液中的“泥沙”

轻度血淤色素沉着,重度血淤堵塞血管

不是每个人都会长斑

血淤体质的人,越到老年越要提高警惕

血淤体质会使老年病低龄化

四种方法判断血淤体质

 血淤体质的生命短板是心肾阳虚

阳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

抑郁、忧伤的情绪是心理上“寒气”

生闷气会使肝气郁滞,加重血淤

 血淤体质的健康发展趋向

常见亚健康症状

易患疾病的居家调理法

 黄褐斑

 痛经

 黑眼圈

 冠心病

 脑中风

 改善血淤体质的居家养生方法

1.刮痧、拔罐能活血化淤

2.艾灸、按摩能温补心肾

3.适合血淤体质的保健部位及方法

4.血淤严重者可在指尖、两耳尖剌血

5.多吃能活血化淤的食物

6.冬季要格外注重养生

第十章 气郁:“气球"体质一只进不出,郁闷无处宣泄

 气郁体质者的郁闷无处宣泄

气郁之人的三大特点

气郁体质≠抑郁症

人生的四个阶段要重点防范气郁

四种方法判断气郁体质

 气郁体质的生命短板是肝

肝血不足、肝失疏泄是气郁体质的内在原因

生气、压力最伤肝,气郁催人老

 气郁体质的健康发展趋向

常见亚健康症状

易患疾病的居家调理法

 偏头痛

 抑郁症

 胃脘痛

 乳腺增生

 阳痿

 改善气郁体质的居家养生方法

1.乐观的心态是最好的良药

2.养血滋阴、疏肝理气,首选刮痧和按摩

3.适合气郁体质的保健部位及方法

4.高质量的睡眠是最好的养肝方法

5.有助于化郁的食物

6.顺应春季生发之气养肝

第十一章 特禀:“过敏”体质——身体过于敏感

 紧张焦虑的情绪诱发和加重特禀体质

特禀体质者的细胞很“较真儿”

特禀体质者的体征没有规律性

 特禀体质的生命短板在肺和肝肾

肺气虚导致呼吸系统紊乱

血虚生风,加上肝肾不足,身体就会多变化

 特禀体质的健康发展趋向

易患疾病的居家调理法

 荨麻疹

 过敏性鼻炎

 改善特禀体质的居家养生方法

1.特禀体质先分清寒热虚实,再选调理技法和部位

2.适合特禀体质的保健部位及方法

3.心态平和利于改善特禀体质

4.远离过敏原,吃得安全放心

5.春、夏、秋三季重点防过敏

第十二章 复合:动态体质—稍着内外环境变化而变化

 掌握基本体质类型,是复合体质养生的前提

首先了解寒热虚实。

简便八法判断寒热虚实

把寒热虚实的变化落实到脏腑

 复合体质者要学会动态养生

1.了解基本体质的变化规律

2.动态养生要学会抓住主要矛盾

3.动态养生要关注年龄变化

4.动态养生的关键是学会四季养生

5.复合体质的四季居家保健法

附录:八大偏颇体质易患疾病及日常调理方法速查表

试读章节

中医称幼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会呈现出“心肝有余、肺脾不足”的体质共性,既容易兴奋、高热惊厥,又容易消化不良、患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不过只要治疗及时,很快就能转好。步入青壮年时期后,精力充沛、身体强壮,多呈现出阳气偏盛、易生内热的体质共性。当人进人老年时,精力、体力、脾胃的消化功能等都会下降,体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气血不足、阳气衰减的变化。

人的一生都不可避免地会生病,无论是哪种病症,一旦伤到元气,都会影响体质。俗话说,“久病及肾”“是药三分毒”,经常生病的人会肾气亏损,易引起阳虚;经常吃理气止痛的药,很容易伤阴,形成阴虚内热性体质;老吃抗生素的人,往往手脚冰冷、胃寒、胃痛,实际上就是伤到阳气了,促生了阳虚体质。

跟着自然节律走,体质就会趋于平和

同样是24℃,人在夏天和冬天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夏天24℃,穿一件单衣就可以了。可是冬天,即使室内的温度能达到24℃,穿同样的单衣却会感觉冷。

冬天气候寒冷,人的气血是内收的,多分布在内脏以养护内脏,皮肤毛孔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发;而夏天天气炎热,为了维持体温恒定,不让体内积聚更多的热量,人的气血多走在外周体表,皮肤毛孔张开。因此同样是24℃,人在夏天就感觉没那么冷了。所以说,气血的变化、调节体温的方式,因季节而不同。

因此,我们穿衣、吃饭、生活、起居,都要适应自然界的规律,这才是养生的宗旨。假如你非要冬天穿得少,夏天总在空调房里,身体从不出汗,不但身体自我的调节能力会降低,更会造成身体的损伤。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都可以改变体质

人要顺应自然规律,在饮食方面更是如此。现在有个词叫“反季节食物”,从养生角度讲,对人体一定是不利的,比如冬天老吃西瓜。西瓜性寒,夏天吃可以祛暑降温,冬天吃就相当于往热水里浇一瓢冷水!因为冬天气血内收,进入脏腑储备能量来抵抗外界的寒冷。老吃寒凉的东西会耗损体内阳气,使内里虚弱,时间长了,容易促生气虚、阳虚体质。

还有句老话,叫做“鱼生火、肉生痰”,因为凡是肥甘厚腻的食物,不但香味浓郁,色相诱人,而且热量很高,再加上有些人以酒为浆,经常吃这些食物,很容易促发或加重湿热、阴虚、痰湿这三种体质。而这三种体质的人常吃大鱼大肉就极易上火,出现咽喉肿痛、口苦、尿黄、大便干燥、口鼻热气等症状。

很多女孩子为了追求苗条身才才,长期控制饮食,这很容易促生或加重气虚、阳虚体质。以前有个动画片叫《大力水手》,大力水手一吃菠菜就力大无穷,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食物是力量的来源,不吃饭就没有能量,就会损伤身体的阳气。环境影响情绪,情绪影响体质

环境有很多种,包括生长环境、工作环境、社会环境等。一说到环境,必定和人脱不了干系。《黄帝内经》就有“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的说法,意思是过分的怒、喜、思、忧、恐、悲等情志刺激,会使人情绪失控,导致气血紊乱、阴阳失调,累及五脏。人们生存的外界环境中,诸多因素如家庭成员、同事之间的关系、工作压力都会影响情绪变化,时间久了就会影响体内的代谢与体质变化。即使我们先天的“本”很好,可后天生活的环境不太好,使体内的平衡被打乱,亚健康、疾病也会随之而来。P24-25

序言

每个人都可以活到天年,不了解自己,养生就无从下手

从古代的帝王将相到今天的平民百姓,所有人都希望长命百岁。所以研究生命规律的《黄帝内经》开篇就告诉我们,人可以活到“天年,度百岁乃去”。天年的意思是说如果人健健康康的,不生病,正常的寿命应该是100岁至120岁。这可不只是古人的美好愿望,现代医学也支持这种观点。

奇怪的是,即使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人的平均寿命也只有七八十岁,而且大多数都是死于疾病。

很多人到了三四十岁,疾病就早早地找上门来,那么多人罹患高脂血症、糖尿病、中风偏瘫。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却成了药罐子。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我们的先人早在几千年前就点明了其中的奥秘。《黄帝内经》有个养生的大原则,就是“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看着好像很玄妙,说通俗点儿,就是人要适应自然,因为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有好多女孩,大冬天穿着很薄的衣服,然后还吃冷饮,你问她冷不冷,她说冷也得忍着,这叫“美丽冻人’。

还有一类人,太注重养生了,听别人说吃人参很补,自己也吃;听说绿豆败火,就天天喝绿豆汤。这_吃可坏了,本来没什么毛病,结果不是上火就是拉肚子。

我说的这两类人其实都一样,都不了解身体的真实需求。每个人的身体内部都是一个独立的小环境,有的寒、有的热、有的虚、有的实,有的湿度大,有的湿度小、偏干燥。不了解自己体内环境的特点,读不懂身体这本书,你就无从下手,生活里遇到点小病小灾,就没办法有针对性地防治,甚至会发展成大病。

针对个体差异找方法,是我最想告诉大家的

常常有人问我,“张老师,为什么同样用刮痧疗法,他就刮出那么多痧,好得那么快,我怎么刮都不出痧,好得这么慢煳”“为什么我拉肚子的时候,医生让我用艾条灸;别人拉肚子的时候,医生却建议他刮痧呢?”

类似这样的问题太多太多了,而且,现在中医保健越来越受欢迎,市面上的保健书种类多,方法介绍得越来越详细。由于读者没有从根本上了解中医保健的特点,于是,就造成这么一个现象:大家只知道对着书或讲座上介绍的方法来保健,而没有真正地了解自己身体的特点,有的甚至盲目跟风。

就像机械地理解每天喝八杯水一样。在干燥的环境中,或者体内偏热的人,八杯水是不够的;但是在寒冷的环境中,或者体内环境偏寒、体温过低的人,就不适合每天喝八杯水,因为他体内没有足够的热量去运化,喝多了就会胃部胀满,小便多多。

我之所以写体质保健养生,就是想教大家学会识别自己的身体特点,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这是本书的一个核心思想。

同病不同治,根源在体质,而体质的根源在五脏

如果留意身边的人,你会发现有的人爱喝水,走到哪儿茶杯端到哪儿,有的人不渴到受不了就不喝水;有的人就爱吃油腻,有的人爱吃素;有的人特别怕冷,有的人又:特别怕热;有的人遇事老想不开,有的人遇事合哈一笑…”

这说明什么?每个人的先天禀赋、饮食习惯、生活经历不同,后天修为和精神情感也不一样。而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身体的呼吸、消化、运动、泌尿生殖、情志等,由于这些千差万别,就使得每个人的体内环境有寒热的不同,气血津液的状态有湿、燥、淤、滞、虚、实等差别。

而这些区别是有规律和明显特征的,中医把这些特征用阴阳、寒热虚实、淤滞燥湿进行归纳分类,这些因素都可以影Ⅱ向体质。2009年4月9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正式发布:将体内环境归纳为九种体质类型,分别是平和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淤体质、气郁体质和特禀体质。

针对不同体质,就有不同的保健治疗方法。这就是为什么相同的症状出现在不同人的身上,医生会给出不同的治疗方案。按照中医的思维,这叫“辨证施治”。而用于养生保健,就叫“辩证施养”。

同病不同治,体质是根由。那么体质的根源又在哪儿呢?在五脏。如果五脏是平衡的,我们就是健康的平和体质;而一旦五脏出现不平衡,就会导致偏颇体质。肾阳不足的人就是阳虚体质,肾阴不足就是阴虚体质等。

我把这个最弱的脏器比喻成是“生命的短板”。也就是说,体质是由最差的那个脏器决定的,因为遗传因素的作用,这个短板很可能陪伴我们的一生,并决定健康发展的趋向和患病的规律。预测健康发展趋向,也是辨析体质的目的。

辨析体质,分清寒热虚实,才能选对疗法,把握自己的健康

一说到体质,不少人也说知道这个重要,也看了不少资料,但就是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体质,因为看哪条都觉着自己挺符合的,说来说去还是不知道自己属于哪种体质。还有人说这东西太专业了,我一个普通老百姓,怎么看脉象?怎么看舌苔?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我把多年未总结的判断体质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其实很简单,就是先看脸,再看舌,握个手,刮刮痧、拔拔罐。

适合家庭保健操作的疗法一般有四种:刮痧、按摩、艾灸和拔罐。这四种疗法各有各的特点,各自有各自适合的体质。艾灸最适合体寒的人,拔罐除湿最有效,按摩擅长舒筋活络,刮痧活血化淤、清热解毒最快。针灸疗法太专业,需要专业医师操作,所以就不介绍了。还有一种刺血疗法,比较适合血热和血液淤滞的人,但也要在医生的监督或指导下使用。所以,选对疗法的前提是分清寒热虚实,辨清体质。

找准部位也至关重要。人的五脏六腑在全身体表和各局部器官上都有反应点或相关联的区域,比如经络、穴位、全息穴区。找到五脏的短板,再运用四种疗法中的一种或几种,在对应的体表区域进行治疗,就能达到最佳的保健效果,这就是中医传统保健技法的优势:不打针、不吃药,方法对、手法好,就能维护健康。

中医保健治病重在调理体内环境,“热则寒之,寒则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湿则祛之,燥则濡之,滞则理之,淤则化之”,如此一一对应、完美契合,这就使养生保健有了针对性,很好地解决了个体化养生的难题。

先要正确判断体质,分清寒热虚实,然后选对疗法,找准部位,这样的个体化养生方法可以为五脏六腑创造一个清洁适宜的环境,使脏腑健康地工作到能量自然耗尽的一天,我们就可以活到天年,无疾而终。

张秀勤

2010年2月于北京寓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张秀勤体质与五脏养生/汉竹健康爱家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秀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979868
开本 16开
页数 2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5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12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2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8: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