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维明、范曾先生“和而不同”的对话展现了儒家从孔夫子到王阳明思想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中国形上学博大辉煌的传统,从历史的迷雾中走向光明,从学术的崇山峻岭探求世界的走向。既有“来吾导夫先路”的睿智,又有质朴谦逊的学术态度,五色斑斓令人目不暇接,单纯清华使人心境豁朗。谈锋涉及东西方哲学大师,不於分其轩轾,而为掇其精华;哲人的遐思与诗意的裁判落霞孤鹜齐飞,历史的胜迹与当下的现实秋水长天一色。大哉,其论也!
| 图书 | 天与人--儒学走向世界的前瞻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杜维明、范曾先生“和而不同”的对话展现了儒家从孔夫子到王阳明思想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中国形上学博大辉煌的传统,从历史的迷雾中走向光明,从学术的崇山峻岭探求世界的走向。既有“来吾导夫先路”的睿智,又有质朴谦逊的学术态度,五色斑斓令人目不暇接,单纯清华使人心境豁朗。谈锋涉及东西方哲学大师,不於分其轩轾,而为掇其精华;哲人的遐思与诗意的裁判落霞孤鹜齐飞,历史的胜迹与当下的现实秋水长天一色。大哉,其论也! 目录 一场睿智的思想对话(代序) 第一次对话:“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 一、东西方先哲论天与人 二、知行合一:关于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评判 三、心学时代的来临 四、天理与人欲 学术互动 楼宇烈提问:儒学为什么如此敬天、畏天 万俊人提问:在世俗主义泛滥的今天,儒学能够贡献什么 陈 洪提问:天和人的话题和权力架构的殊异 王 博提问:关于儒学走向中国的思考 周建忠提问:儒学关于天与人之间关系的现实关照 范曾 杜维明先生回答 第二次对话:阳明“心学”与儒学的未来 一、王阳明心学“为己之学”的大愿:“人能弘道” 二、儒学走向世界的前瞻 学术互动 陈 来提问:阳明先生在生死的考验与道德主体觉悟的关系 王春华提问:如何让中国的儒学走向世界 刘 波提问:如何辩析熊十力先生与马一浮先生的新儒家思想 杜维明 范曾先生回答 第三次对话:中国儒学的魅力与影响 一、中国儒学文本之美 二、儒家气象的言传与身教 三、“五四”与中国传统文化 四、关于重礼主敬 学术互动 董 强提问:儒家对女性的评价是否妥当 夏学銮提问:儒学能否承担挽救人类精神颓废的使命 陈 来提问:请范曾先生谈谈创作这幅孔子像的思想历程和内心感受 赵均提问:如何辨析儒学与西方在核心价值观的差异与共同性 范曾 杜维明先生回答 编后记:学人相聚,如坐春风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天与人--儒学走向世界的前瞻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杜维明//范曾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7534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0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56 |
| 出版时间 | 2010-09-01 |
| 首版时间 | 2010-09-01 |
| 印刷时间 | 2010-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2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222.0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4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0 |
| 宽 | 180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