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财报越看越有趣
内容
编辑推荐

徐友斌编著的《财报越看越有趣》从管理层行为的角度切入,结合大量有血有肉的案例,把财务报表有逻辑、有趣味、由浅入深地介绍给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直观地了解财务报表是什么,并能进行一定财务分析,从而为掌握企业经营状况、选择业务上的合作伙伴、进行高效投资等提供有效依据。

内容推荐

既不用公式,也不谈指标,只要谈谈案例、讲讲故事,就能使你轻轻松松解析三大财务报表、简简单单活用财务数据、三言两语掂量风险成本、轻描淡写打击财务造假……徐友斌编著的《财报越看越有趣》能覆盖关于财务报表的所有知识点,从三大财务报表的数据解读,到具体公司的财报剖析,帮你建立财报的基本概念,掌握财务分析的具体方法,使你能真正读懂千变万化的财报,了解企业和管理的真相。

目录

第1章 财报初体验

 财报简史

 编财报就是“戴着镣铐跳舞”

第2章 企业的“史记”一窥企业的家底儿

 资产创造价值

 资产变现偿债

 资产结构:盈利和变现的最优配置

 资本结构:平衡负债与权益

 负债二三事

 均衡和效率:资产、负债和权益

 资产负债表里的“护城河”

第3章 一切为了利润收入的增长和持续增长

 成本的秘密

 毛利率,没什么比这更重要

 利润表里的“护城河”

 利润是怎么来的

第4章 财务分析的显微镜

 从哈耶克到凯恩斯,从索罗斯到巴菲特

 分析的逻辑

 三张报表和一个故事

 深度分析:杜邦分析法的运用

 整体分析:企业的自洽

 行业周期和行业结构

 企业的“护城河”

第5章 风险的价格风险社会

 固定成本的陷阱

 借鸡生蛋的财务风险

 杠杆!杠杆!

 消失的业务

 一枚硬币的两面

第6章 财报是一面“照妖镜”

 新大地的故事

 舞弊三角“神器”

 合法的犯罪:盈余管理

 舞弊和“补丁”

 “照妖镜”案例分析

试读章节

三张报表和一个故事

大多数有关财报的书籍,都会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行逐一分析,这三张表确实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了企业的某些形象,资产负债表是静态——存量的角度,利润表则是动态——流量的角度,现金流量表则是从现金流的角度。

我们都知道,现在流行的财务处理方式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即讲究收入和费用的匹配。这种匹配既包括空间上的匹配,也包括时间上的匹配。什么是空间上的匹配?举个例子来说,A项目和B项目的收入费用应该互相匹配,不应该颠倒错乱;而时间上的匹配则是指收入和费用的期间一致。

权责发生制体现了没有投入就没有收获的朴素逻辑,而收付实现制则无视了这一点。收付实现制是指,货币的收付是判断收入或支出的唯一标准。比如交易双方签订了一份合同,甲方一次性付清了所有款项,但依照合同,乙方的服务却延续了好几个会计期间。在收付实现制的视角下,付款发生时,支出发生了;而在权责发生制的视角下,付款并不代表什么,只有在服务发生时,与期间匹配的支出才相应发生。

听上去,权责发生制似乎确实比收付实现制靠谱,它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状态,比如盈利能力。但收付实现制涉及货币,企业很难人为操纵;而权责发生制面对的绝大多数对象都可以在企业内部处理。这是权责发生制无法企及的好处。不过一旦涉及收款或者付款这样的环节,企业依旧需要外部配合才能随心所欲。

第4章财务分析的显微镜所以,老道的会计们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编制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又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编制了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有益补充。这句话里有几个隐藏的意义: 一方面,这说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主要的;另一方面,则说明现金流量表也不能少。总之,这三张表是一个整体,通过一家企业的三张财报,我们能完整清晰地讲述这家企业的故事。

以华谊兄弟2012年的年报为例。

我们发现,华谊兄弟在2012年年初的资产是24.64亿元,经过一年时间的运作(我们姑且先不讨论运作的具体方法,要知道让资产增长是有很多方法的),到年末增长到41.38亿元,增长率为67.94%。这种增长速度当然是极快的,一般来说,处于朝阳行业的成长型企业才有可能获得这样的速度。同时,它以这样的总资产(为方便起见,我们以年末年初的平均资产33.01亿元进行计算),在2013年赚取了13.86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5.36%,以及2.41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7.56%。也就是说,每1元资产可以获得0.42元的收入、0.07元的净利润。

从这样的数据来看,华谊兄弟的总资产收益率似乎并不高,但这一判断似乎有待商榷。华谊兄弟2012年2.41亿元的净利润收益属于全体股东,华谊兄弟2013年的平均所有者权益是19.16亿元,这么一算,股东每投入1元则可以赚到0.13元的净利润,股东收益率上升了不少。这说明,华谊兄弟的管理层很聪明,他们通过“借鸡生蛋”的方式,提高了股东收益。当然,在严格意义上,其获取的收益应该再加上已支付的利息,这样才能与总资产相对应。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值得考虑。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信用销售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也就是说,华谊兄弟确认了收入,但这笔收入却有可能只是应收账款,而不是实打实的货币资金。因此,我们还需衡量营业收入的现金质量——现金一日未收回,就有一日的坏账风险。

2013年,华谊兄弟营业现金与收入之比是0.71,也就是说当期获得1元收入,实际收到的现金是0.71元,剩下的0.29元还在别人手里。而在2012年,华谊兄弟的营业现金与收入之比为1.12元。相较而言,该比值明显下滑。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变化,要么是华谊兄弟的收款政策出现了较大变化,要么是华谊兄弟2012年业务量减少,只顾着回收2011年的票房,这当然需要我们进一步求证。但如论如何,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显然,华谊兄弟的资产增长,一部分来源于收益的留存,但更多是依靠债务的贡献。

华谊兄弟自己又是如何讲述自己的“故事”呢?从年报上可以看到,华谊兄弟自认为:“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是对影视、文化资源强大的整合能力。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将电影、电视和艺人经纪三大业务板块实现有效整合的传媒企业,是业内产业链最完整、影视资源最丰富的公司之一。在公司统一平台的整体运作下,电影、电视剧的制作、发行业务与艺人经纪业务形成了显著的协同效应。”华谊兄弟的这一番措辞,可以被简单地归结为“明星艺人+明星导演+明星项目管理”机制,也就是通过对明星、名导等“原材料”,生产出卖座的产成品——电影或者电视剧,收获票房或者版权收入。

那么,华谊兄弟的年报数据有没有印证它的“核心竞争优势”呢?

从收入来看,2013年的营业收入确实实现了高速增长,这似乎印证了华谊兄弟的“故事”,即核心优势带来优良的内容,从而实现更多的收入,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然而,进一步观察发现,它利润的增长赶不上营业收入的增长,更不用说资产的增长,从这个角度来说,华谊兄弟的数据跟它的“核心竞争优势”有些脱节。股东权益收益率也不怎么吸引人。

这似乎有些矛盾。在人文摄影界有一句话是说,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站得不够近。财务分析也一样,如果你无法得出结论,那是因为分析得不够多,挖掘得不够广泛。一般情况下,我们通过盈利指标、成长指标、流动指标、营运指标、质量指标和个性指标来描述一家企业的整体概貌。   P95-98

序言

这是一本很有新意的财报分析指南。

市面上的财报分析书籍,大抵遵循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由点及面”的分析思路,即先分析每一个报表项目、每一张报表,再来分析报表之间的关系。这种分析方法,很是精确,却失之呆板;并且容易只是停留在财务数字的分析之上,而忘了深入挖掘至业务层面。

我们常常用“庖丁解牛”来形容一个人对某件事情得心应手、了然于胸,分析财报似乎也是如此。报表中的每个项目都代表企业这头“牛”的某个细节,通过对这些细节进行分析,就能了解到企业在某个方面的表现。但是,一个个器官的叠加并不能产生一头活生生的牛,报表项目分析的简单汇总自然也无法反映出企业的全部。企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而不是可以随意分割的会计科目。因此,这本书并没有像常见的财报分析书籍那样,对逐个报表项目进行罗列,而是从整体入手,致力于为读者构建一个企业的“整体面貌”。这是这本书的第一个特色。

财报不过是业务的“镜像”,既可以映射出企业的方方面面,也可以像“照妖镜”一样,让企业显露出它的“真身”,业绩的好坏、数字是否粉饰都在这一层分析中显现。但是,面对同一份报表,有人只能看到满眼的数字——财务人员也好,研究财报的人也好,自然不能只懂财务数字,其视野不应局限于此——有人却能看出数字背后的业务和企业的竞争优势(“护城河”)。数字不过是企业的“相”,破除诸“相”,才能见证“如来”——也就是企业的真实情况。如何破“相”?财务和业务分析的结合自是正道,这是这本书的第二个特色。

市场上的企业万千,它们的财报看起来却大同小异。但形似神离,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特点,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精气神,任何一本书都不可能穷尽这些“具体情况”,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分析的逻辑比传授几个公式更为重要。正如书中所言,经济学界的牛人凯恩斯和哈耶克之间的争执,不仅仅是经济理论的分歧,更是背后哲学思想的不同,掌握了这种分析的逻辑,我们才能透过数字,摸到企业的“雪泥鸿爪”。这是这本书的第三个特色。

三个特色成就了这本书的新意,读来令人有一种新的感受。

此外,学习财务或者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多半养成了“谨小慎微”的职业习惯,传统的财务书籍也往往显得“一本正经”、言语拘谨,作者的行文却颇为活泼,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此书的趣味。

清华大学会计系主任肖星

2014年6月17日于清华园

书评(媒体评论)

学习财务或者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多半养成了“谨小慎微”的职业习惯,传统的财务书籍也往往显得“一本正经”、言语拘谨,作者的行文却颇为活泼,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此书的趣味。

——清华大学会计系主任、副教授 肖星

本书以翔实的案例、生动有趣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公司财报的方方面面,其蕴含的分析逻辑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尤其值得我们关注。它的出现,将很大程度上帮助广大缺少财会基础,或希望进一步提升财报分析能力的读者,解决看不懂财报的问题。

——广东猛狮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副总裁、财务总监 赖其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财报越看越有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友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8135443
开本 16开
页数 2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7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2014158041
中图分类号 F231.5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3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8: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