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如花,拥有最动人的美丽,却无法掌控短暂而脆弱的生命。一切美好都将如花朵凋零,但,那一缕永远无法抹去的幽香,却是渺小生灵存在与尊严的完美诠释。
《一朵桔梗花》全票获得直木奖和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日本累计销量超过200万册!台湾地区连续20年荣登“年度读者最喜爱日本小说”排行榜!TBS三次将其拍摄成影视剧!
《一朵桔梗花》是日本小说家连城三纪彦的作品。
图书 | 一朵桔梗花 |
内容 | 编辑推荐 女人如花,拥有最动人的美丽,却无法掌控短暂而脆弱的生命。一切美好都将如花朵凋零,但,那一缕永远无法抹去的幽香,却是渺小生灵存在与尊严的完美诠释。 《一朵桔梗花》全票获得直木奖和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日本累计销量超过200万册!台湾地区连续20年荣登“年度读者最喜爱日本小说”排行榜!TBS三次将其拍摄成影视剧! 《一朵桔梗花》是日本小说家连城三纪彦的作品。 内容推荐 《一朵桔梗花》是日本小说家连城三纪彦的作品。小说里一共收录了数篇以花为篇名的系列作品:《一串白藤花》、《桐棺》、《一朵桔梗花》、《白莲寺》等。时代背景均为大正及昭和初期。书中的几个中篇故事所讲述的杀意,任何一部都可以扩展成为一部长篇推理小说。尤其是《一串白藤花》,《一朵桔梗花》更加是其中的精品。 目录 一串白藤花 桐棺 一朵桔梗花 白莲寺 菖蒲之舟 绯红色的文字 落菊之尘 夕荻情死迷案 向阳科探案记 试读章节 花街上,点着常夜灯。 如今,一点痕迹都没有了。可是大正。末年,在那个伸入濑户内海的小小港埠里,有一所即使是当时也使人觉得凄寂的风化区,名字就叫“常夜坡”。 活了这么一把年纪,到如今还常常会想起那整晚点着的白花花、冷清清的灯光。奇异的是每次想起,它总是那么凄冷,那么了无生气。 就说是死的灯影吧。那灯光空茫茫的,恍如落在幽暗的水面上的光影,倏地画了条尾巴就消失——是的,花街那红艳艳的色彩和笼罩着女郎们华丽而凌乱衣着的灯光,不知怎的,竟使我觉得与守丧的白灯笼那阴惨惨的灯光有那么一点相像。 时移势易,流年似水。那儿打从宝永年间。就是往来于濑户内海的种种船只停靠的港埠,曾经盛极一时;也是船夫、商贾以及过路旅客寻找片刻慰藉的欢场,艳名四播。然而,这样的繁华地,只因铁路通行到镇上以后,便一路衰落。女郎们的叫声、三弦声、醉客的欢笑,全被猛吹的海风和波涛声压了下去。或许也可以说是一种回光返照吧,就在发生了那桩事件的大正末年,就像燃起了生命最后的火花般,那儿也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恢复了短暂的繁华景象。 也不晓得是什么缘故,人们忽地又想起了常夜坡,聚拢到坡上的灯光下,狂欢达旦,浑忘东方之既白。 可还是个黑暗的年代呢! 关东大地震、大杉事件。等接踵而来,时代即将崩溃的声音,给这地方也带来了回响——人们就像要逃避这种阴暗般拥到那条街上,贪婪地渴求一夜欢乐。 在清冷而空茫茫的灯光下,夜夜汹涌着人欲之流。那样子,简直就像是为了埋葬被时代的黑暗污染的生命中的某些事物而拼命祷告的守丧仪式。 但是,那也不过是最后的一阵火焰而已。 事件发生一年后,大正年代告终,犹如被一个时代的结束吞噬掉一般,常夜坡的灯光熄了,不再有人提起它的名字——嗯,是的,我正是亲眼看到花街上最后一盏灯熄灭,也正是那个事件的相关者之一. 当时,我就在常夜坡后街的一幢陋屋,与阿缝同居在一起。 阿缝那时有三十七八岁的年纪吧。出生地是邻县的农村,在故乡有明媒正娶过她的丈夫,可是嫁过去不久丈夫就病倒了,过着时好时坏的日子,为了赚一点儿医药费,她被迫来到常夜坡工作。 那种年纪,当然不方便接客,她只好在一家还算正经的旅店做着下女的活儿。她细皮嫩肉,又有微胖的幕软,因此要她的男人着实不少,可是她倒坚贞不二,过着一清二白的日子。 这样的她,也不晓得怎么个缘故,对我倒是心身两许——是的,正因她是为了生病的老公不惜置身花街打工的倔犟女人,所以反倒跟像我这样窝窝囊囊的没用男人合得来吧。我也年纪大得与其找那些年轻、光懂得胡闹的女郎,毋宁说更希望有个正经却被花街的灯光洗濯过的一副沉润身子。 老妻过世不久,我就向阿缝试探了一下。不料她也正好因为老公病况恶化,医药费负担愈发沉重,开始对前途有了一抹不安,故此没二话就答应了。然后,是的是的,我们就像一对老夫妻那样,在坡上一角悄悄地过起了共同生活。 不,不,关于我的身世,原谅我就不提了吧! 我是邻镇一家布店的第三代店东,但生来不是做生意的料,膝下又没有一男半女,所以把店里的事交给掌柜,大约两年前开始,有一半的日子就流连在坡上的阿缝家。 这一年四月,正是樱花纷谢的一日,阿缝告诉我她老公过世了,我们便商量起过些日子——正是后来事件发生的时候——找间大些的屋子,名正言顺地一起过日子。 ——是的,下面我要告诉您的事件里,扮演了某个角色的男子,正是住在阿缝隔壁的一位邻居。 不,事件发生好久以前,我就记挂着那个男子,因为我总觉得那个人的背影看上去很单薄。 傍晚时分,有时我会从面向巷子的窗口,看到似乎是要出去买什么东西的那个男子沿坡路走下去。他那身影,真的好像会在巷子里的暮霭当中融化掉似的。 这话一点儿也不假。 绝不是因为那起事件发生后,他在拘留所里死掉了,我才说这种话。 就是那种单薄的身影,一点儿也不假,才使我那么奇异地记挂着他。 从前,有个经常与我来往的艺妓阿泷,她常常口头禅般地说起一家小餐馆的师傅:“看,阿信哥的背影怎么这么单薄呢?”这话听多了,我便也记挂起那个叫信吉的厨师来。一天,我在那家餐厅廊子上偶然和他相错而过,无意间回头一看,他那好像故意捡着透过纸门映过来的淡淡灯光照不到的廊上阴暗处离去的背影,连对我这种素昧平生的人都像是在告别似的。显得凄寂极了。 不久,我从阿泷嘴里听到信吉去世的消息,那时我禁不住想,原来这个女郎是从人家的背影看出他的命运的,这使我深有感触。当时我还年轻,对花街上那种靠背影来互相打招呼的情形很感兴趣……不,不,这位信吉师傅和事件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我只不过是想说,每次看到那个人的背影,我就会无端地想起已故的信吉的背影,它们都一样地有着单薄的影子。P3-6 书评(媒体评论) 作者用他的文笔和钩沉历史的想象力将日本小说引入了新境界。 ——直木奖评语 毫无疑问代表了日本推理小说的最高成就。 ——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评语 文字最优美的小说。 ——《读卖新闻》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一朵桔梗花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连城三纪彦 |
译者 | 钟肇政//林新生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30067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5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1 |
出版时间 | 2010-10-01 |
首版时间 | 2010-10-01 |
印刷时间 | 2010-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313.45 |
丛书名 | |
印张 | 1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0 |
宽 | 147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