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是童话故事,《蚁族》是沉重现实;而80后永恒的专题是——在北上广,《奋斗》了就一定可以摆脱《蚁族》的身份吗?
不妄加批判,不空发议论,一切从实际出发,让事实说话!
十大文化网站重磅话题,国内第一本真实反应北上广生存现状与生存文化的书!
本书通过对一批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三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的采访,讲述了他们不同的生活工作经历,反映出一批年轻人追求梦想的不同状态。
图书 | 逃离北上广(哪一片天空属于我) |
内容 | 编辑推荐 《奋斗》是童话故事,《蚁族》是沉重现实;而80后永恒的专题是——在北上广,《奋斗》了就一定可以摆脱《蚁族》的身份吗? 不妄加批判,不空发议论,一切从实际出发,让事实说话! 十大文化网站重磅话题,国内第一本真实反应北上广生存现状与生存文化的书! 本书通过对一批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三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的采访,讲述了他们不同的生活工作经历,反映出一批年轻人追求梦想的不同状态。 内容推荐 关于“逃离北上广”的话题早就传得沸沸扬扬,可是这些年来,究竟有多少人真的离开?而离开后,他们的生活是不是尽如人意? 本书真实地记录了那些曾经在“北上广”奋斗过、漂泊过,离开后又回来的人群,是第一本真实反映北上广生存现状与生存文化的书。当两亿“80后”集体奔三时,高昂的房价、惨烈的竞争逼迫着他们做出选择——究竟是在一线城市继续“奋斗”,还是退居二线城市“生活”?是他们做出选择的时候了! “70后”的人如果有质疑,不妨看看本书,这也许是你的昨天;“90后”的人在跃跃欲试前,也应该看看本书,这或许是你的明天。 目录 【Side A 蜗居·奋斗篇】 [Chapter 1]房子房子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我们害怕,我们需要房子 是追还是放,两种不同的选择 [Chapter 2]在房子与房子之间死磕 蚁族:找到适合自己的“胶囊公寓” 北漂:沿线族买房史 海漂:看不见边的房贷 广漂:赚得快不如涨得快 【Side B 收入·生活篇】 [Chapter 1]月薪一千到与月薪一万的欲望都市 七大城市月薪1000元的生活 三大城市月薪过万的生活 大城市+高薪≠高品质生活 [Chapter 2]都市里的败犬女王 要爱还是要钱是一个问题 只要快乐不要明天 爱情也经受不起失业的考验 【Side C 逃离·选择篇】 [Chapter 1]正在老去的“80后” 在变老之前离开一 80后的“中国梦” 北上广“80后”之最 逃离的总是外地人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Chapter 2]逃离还是死扛 回家派:识时务者为俊杰 留城派:我拿青春赌明天 纠结派:故乡只是个传说 回归派:好马也吃回头草 [Chapter 3]数数你的筹码 二线筑梦。你准备好了吗 二线城市真是天堂吗 二线不是大后方,而是新主场 你想逃到哪里去 【Side D 生活·城市篇】 [Chapter 1]小城市,大幸福 小城市的衣食住行 我不愿做“城奴” 幸福跟钱不是成正比的 乐山乐水 家乡的安全感 四个人和四座城 坚决不去北上广的理由 [Chapter 2]大都市,小创业 北京:创业还是就业的选择 上海:平均每天都会诞生193个小老板 广州:兼容并包的商机 北上广最赚钱的创业项目排行榜 在大都市创业要预防哪些陷阱 试读章节 北漂:沿线族买房史 赵侃看上去是一个十分清醒和低调的人,在众多“北漂”里,赵侃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条件,都可算得上中等,但是他还是选择离开北京,我想,他要的不是北京,他要的是生活。 不是不喜欢这个城市。5年了,出身农民的我在这里有着太艰难的起步,也将我人生的青春和血汗洒在这个城市。 2005年春节后,我来到某杂志社驻北京分站,工资1800,做最基本的校对,住太月圆地下三层的防空洞,一月200元。铁桶一样的一间房,除一张破床什么都没有。但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都没打算在里面住上一年以上。 三个月后,变动挺大。转正加薪到2500,女朋友(现在的老婆)从老家来京,待业,一起住地下防空洞。小姨子上大学要交学费生活费,没办法,预支了两个月工资寄过去。我和老婆两个月生活费只花了500块。单位搬家到朝阳门,和同事合租在红庙,700元每月;老婆找到了工作,工资2300; 到2005年底,我们月月光。小姨子的生活费和学费、每月孝敬我父母的500块,房租,老婆上学的助学贷款。当时红庙附近二手房价7000元左右。 2006年,工资涨到3500元,年底涨到3800元。老婆跳了一个单位,居然7000元一个月。但负担太大,到年底仍未存钱,不过贷款和老婆上学借的钱还清了。 2007年4月,老婆合约到期,公司不续签了,加上怀孕,我们决定要孩子,就没再上班了。我工资涨到4500元。红庙地段房价8、9千。 压力一下子巨大无比。我们搬家到河北燕郊,在地铁口租了房子,我每天上下班从地铁的起点到终点,终点再到起点,好在不需要倒车。但也需要花4个小时。老婆安心在家怀孕待产,其他交给我。我本来是内勤部门,但也有业绩提成,于是拼命做业绩。月收入固定4500元、年底业绩提成7万。5月办婚礼,基本持平。固定开销:小姨子学费生活费一年1万多点,我家1.3万左右,租金5000元一年,怀孕的开销包括检查等约5000元。年底盈余只有提成7万。 2007年12月底,生孩子花了1万多,工资涨到50005元。中间有朋友带出去做项目,收入约1.5万;帮别人介绍项目,佣金2万。其他开销照旧,新增孩子每月开销1000元。年底存款仍是7万元。孩子5月大时,全家去了三亚,还有重庆老家玩,所以没攒下钱。 2008年,工资涨到5500。08年10月搬家到通州,二居,每月1800。工资外收入呈增长态势,但开销也呈增长态势。小姨子找工作、买手机等开销增加5000左右,保姆9个月工资1.5万,其他常规开支继续,年底结余存款8万元。 2008年底,谈了一个兼职。月收入约1万,话费交通费均可报销。工资在2009年7月涨到6000。到09年4月,存款约12万,老婆带着孩子开始看房。5月,买入一套70平小两居,总价58万,首付等费用总共18万5,借款6万。另,父母在老家买房一套,我赞助2.8万。 2009年底,存款0,外债0,债权5000。兼职合同续签。 2010年6月,存款6万,外债0,债权1.5万。 我计划明年就离开北京。为什么要走?很简单,因为户口因素。我不想孩子在北京念书,还回原籍去考试。另外,也不想生活过得这么紧张了。 目前,家庭收入:每月约1.6万元。开支:月供2550元,孩子1000元,生活支出约2000元,购物娱乐1000元。月结余约9000元左右。 目前听中介说,和我户型一样的房子3月曾达到140万,现在有120万成交的。此刻,楼下的六车道马路正在扩建,而以前我曾租住过的红庙区域,房价已经站在2.5万之上了。 几年下来,我要感激的人很多。有个朋友的一句话影响至深:要根据未来规划现在,绝不要根据现在规划未来。一个不敢相信未来的人,是无法在现在做出对的决策的。5年前,我错过了很多机会,也抓住了一点机会。朋友的这句话是绝对的至理名言。 人生要根据未来规划现在,绝不要根据现在规划未来。这句话与大家共勉。 P31-32 序言 1 “如果你爱一个人,请带她去北上广,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请带她去北上广,因为那里是地狱。” 北上广——北京、上海、广州。这三座一线城市,与大多数二线城市相比,“北上广”无疑是梦工场,是年轻一代追求梦想的所在。北上广给了年轻人巨大的想象空间和发展前途,他们认为,在那里,可以寻找到梦幻里的东西:财富,社会地位,爱情,幸福的婚姻,被家乡人艳羡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但是,他们找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吗? 2 “大都市”用它特有的傲慢拒绝了外地人的叩门。房价飞速飙升的北上广已让很多年轻人在现实中沦为“蚁族”,求得一个“蜗居”的想法都相当奢侈,随之而来的,是一批又一批的爱情“死”在了房子上; 全国各地不少的人都蜂拥地往这几个城市去集中,加上金融风波的冲击,使得他们就业机会越来越少,薪水挣得很辛苦,加班加点是常事。 还有:交煤气费水费要排长队,去银行办点事要提前个把小时出门,等公交车几乎要花40分钟的时间……好多事在这里都被无限地放大时间拉长,生命在这里被一件又一件的事填得满满…… 于是,“逃离北上广”成为后悔者的流行语。据调查,在10个20~30岁的大专以上学历的青年里,就有4个曾经有过在北上广工作生活的经历。他们中的一部分或者回到家乡或者去了另外的小城市,而一部分依然坚守在北上广这样的都市…… 3 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一线城市的上班族每天平均有42分钟用在上班路上,75%的人下午6点至8点吃晚饭。而在二三线城市,步行10分钟上下班是一种常态。70%的人下午5点至7点晚餐。 另有研究薪酬设计的专家表示: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一线和二三线城市之间的收入并没有太大差距,甚至某些行业还要超过一线城市。 但是,这样的二三线城市毕竟还少。正如潘石屹所说的那样:“我个人的经验:乡里比村里机会多,县里比乡里机会多,省城比县城机会多,首都比省城机会多。”虽然一线城市房价高、生活压力大、种种尴尬和不愉快的经历时有发生,但比起家乡的信息闭塞、机会不均,一些人依然选择北上广。 既然退不得,便只能继续忍耐。 某著名网站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近6万名受访的网友中,虽然有82%的人支持“逃离北上广”,却只有25%的受访者愿意将“逃离”的念头付之行动。 也许从一开始就不知道为什么要去,但还是去了;也许到最后也不清楚是不是该走,但却走不掉。 4 这本书,断断续续地编写了一年有余,这一年里,我始终无法把自己的情感摆脱出来。听了太多太多的故事,每个故事的背后有眼泪,也有欢笑,眼泪里包含着苦涩的记忆,欢笑中找回对未来的憧憬…… 目前的北上广们多为80后,他们是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素质。他们扎堆在北上广寻找梦想,所图相似,命运不同。 他们离想要的还很远,而他们面临的窘境每天都可能发生。 北上广,那么爱你为什么? 北上广,那么恨你为什么? 书评(媒体评论) 80后推荐:即使在上海的日子有千万种压力,我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上海,它承载着我的梦想,而在追梦的过程中,我买下了这本书,告诉自己我不是孤独的,有无数“三高”女性和我一样,死守着“北上广”。 ——赵瞳 上海某时尚刊物主编 70后推荐:我是79年的,当时回了杭州,可如今并不是我想的那样,二线城市的压力就相对小了吗?也未必!读到书中关于杭州的记载,我很感慨,我们都是为了生活,无论在一线还是二线城市,我们可以输得起,但,还要能拿得起! ——杨超 淘宝网站媒介部经理 90后推荐:什么是好的作品?对于我来说,能产生共鸣的就是好的!作者(是我校友)很是下了一番功夫。然给我对北上广也有了一个清晰的大概认识,真的要在学校好好学点东西了,不然。到毕业时我该何去何从? —一张林 浙江大学学生 男人说:在北京,一个男人要“而立”要面对怎样的现实?越来越远的房价,越来越不敢提及的婚姻……但,我想,我并不需要任何不切实际的指责与棒喝!所以,我觉得这书很好,它把我们的故事说了出来,重要的是,它站在了我们的角度。感觉很亲切。 ——程先生 北京娱乐记者 女人说:不是我们把男人逼得太紧,也不是我们功利和现实,事实上在一线城市也好二线城市也好,立业成家,是社会对每个成年人的要求,我们不怕蜗居,只怕窝心,心在哪里,哪个城市就是我们的家。 ——姜小姐 广州平安保险公司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逃离北上广(哪一片天空属于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任白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台海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41700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5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