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逵路(新一代批评家论中国当代艺术)
内容
编辑推荐

《逵路:新一代批评家论中国当代艺术》一书收入刘礼宾、杭春晓等11位批评家的48篇批评文章以展现他们充满个性的批评。选录的文章不但能与当今多样的艺术发展状态同步,且较为全面地展现这个时代的批评面貌。这些文章内容涉及批评的自省、艺术史反思、艺术理论、展览机制、艺术本体、艺术市场、艺术媒体、视觉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热点问题。

内容推荐

《逵路:新一代批评家论中国当代艺术》一书,收入新一代11位批评家的48篇批评文章以展现他们充满个性的批评。选录的文章不但能与当今中国多样的艺术发展状态同步,且较为全面地展现这个时代的批评面貌。这些文章内容涉及批评的自省、艺术史反思、艺术理论、展览机制、艺术本体、艺术市场、艺术媒体、视觉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热点问题。

与前几代批评家相比,他们的批评除了具有较强的实践特点,且具有了较强的当代艺术理论支撑。今天,他们在所处艺术批评的逵路面前,所作的艺术批评的成绩是清晰和确定的;明天,他们将可能创造充满未知的辉煌的成就。由此,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艺术批评的希望和未来——江山代有新人出。

目录

陈荣义

江山代有新人出

盛葳

捍卫批评

艺术史逻辑、全球化语境与卡通一代的实践

反抗的终结与阐释的焦虑——中国抽象艺术中的前卫性及其当代反思

艺术史的”绑架”

段君

对多媒体和网络艺术的批评与研究

对网络批评与最近批评语言的分析

对中国各大双年展的点评

中国当代艺术的当代性与主体性

鲍栋

绘画:观念与修辞

前卫、后前卫与更前卫

未完成的语言学转向

”网络批评”的批评

卡通了又能怎样?

王春辰

谁的当代艺术——中国当代艺术的上下文与立场

现实主义的影响与中国当代艺术

当代中国的绘画与批评

”里希特”该结束了

造像与当代影像艺术

卢迎华

回到当代:怀负当代,多重世界

无的放矢——80年代与2000年后中国观念创作的比照

偶然的观念主义

何桂彦

“新媚俗”绘画的三种类型

走向后抽象

不能将“挪用“庸俗化?

刘礼宾

中国抽象绘画的阐释

“挪用”何以流行?

”再见”是一种必需的态度

作为象征的海外华人——艺术批评中的本体缺失

数码摄影的普及和“形象的狂欢”

卢缓

戏出来的虚拟艺术——有关年轻一代艺术的新动向

走出蜜月的技术与艺术——中国新媒体艺术的现状和展望

中国策展人的”国际”转向

”内向的视阈”与“外向的视阈”——论水墨成为一个扩大了的开放平台

方法之后策略之外——修史热背后的冷思考

杭春晓

语境转换与当代批评——由王南溟、皮道坚的争论谈起

艺术是否需要自证7——有关艺术表达中思想与手感的反思

流行的”空洞“:当图像被技术化之后

当代性:取决于”表达”

新东方绘画:幻象与精神表达的重建——中国工笔画”语意结构”转变中的”当代性”

杜曦云

对“批判媚俗”的批判

学科错置:无效的艺术拓域

信仰·现场·微观叙事

观念摄影与纪实摄影的互涉

中国当代艺术的主体性问题

付晓东

“不靠谱青年”的趣味转向——谈70一代精神症候特征的艺术呈现

柳暗花明——当代艺术中的后传统现象

媒体与批评

双年展的隐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逵路(新一代批评家论中国当代艺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荣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638694
开本 16开
页数 3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5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052-53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36
174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6:4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