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黄埔军校的32条军规(珍藏版)
内容
编辑推荐

黄埔军校素有“中国将帅摇篮”的美誉。黄埔军校的32条军规是一群英雄实践的见证。

感受黄埔,无需亲自走进黄埔,只需领略它的精神。由侯海生编著的《黄埔军校的32条军规》就是一本凝缩了黄埔精髓的精神盛宴。翻开它,你就会体验到黄埔军人的军规、军纪,感受到黄埔精英的魅力人格。我们谨以此书献给那些胸怀壮志的青少年,希望他们能够从中体悟到人生的精华、成功的智慧,捕捉到前进的勇气、奋斗的激情。

内容推荐

《黄埔军校的32条军规》由侯海生编著。

黄埔军校,全名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是一所中华民国的军事学校,寄托着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理想,更承载着当时为了中国的革命而奋斗的一代人的伟大抱负。每名黄埔军人都是循着黄埔精神不断地成长和成熟的。《黄埔军校的32条军规》总结了黄埔军校的32条军规,衷心希望每一位青少年朋友,通过品读书中关于军规的内涵,细细咀嚼其中的韵味、精华,让涓涓细流般的感悟汇聚成浩瀚的心灵海洋,为自己创造一个洒满阳光的人生。

目录

第1章 黄埔军校的团队军规

 1.“合群就是救国”

 2.舍小我,为大我

 3.团队精神是生存之本

 4.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第2章 黄埔军校的无私军规

 5.“升官发财请往他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6.“尽管你吃的是草,但你必须奉献出奶”

 7.无私奉献,感恩社会

 8.公而忘私,舍生取义

第3章 黄埔军校的学习军规

 9.“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

 10.黄埔军人自有黄埔气质

 11.创新是进步的阶梯

 1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第4章 黄埔军校的服从军规

 13.服从:领导之母

 14.服从:从零开始

 15.服从:不要借口

 16.服从:一种习惯

第5章 黄埔军校的毅力军规

 17.胜利属于坚持到最后的人们

 18.将信念做为毅力的营养剂

 19.用脚步来强健我们的呼吸

 20.冷静是毅力的坚强支柱

第6章 黄埔军校的忠诚军规

 21.最大的忠诚是爱国

 22.忠诚是通向荣誉之路

 23.军队孕育的是一种强烈的忠诚感

 24.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第7章 黄埔军校的挫折军规

 25.挫折是人生的动力

 26.在挫折中征服自己

 27.反省是挫折的良剂

 28.拒绝发牢骚的习惯

第8章 黄埔军校的适应军规

 29.适者生存

 30.享受适应

 31.炼狱:英雄的见证

 32.适应环境,别让环境去适应你

试读章节

3.团队精神是生存之本

铃声响过,一群才结识的考生,带着友情和竞争意识,默默等着黄埔军校的入学考试。教室里充满了陕北的羊皮袄味,山东的大葱煎饼味,山西的老陈醋味,湖南的辣椒味…大家不远万里,来自五湖四海,共同组成这样一个革命团队。革命事业就是爱国,就是救国救民,共同担负这个责任,具有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完成爱国、救国和革命的重任,就要靠大家团结一致,相互信任,共同奋斗。黄埔军校将爱国、敬业、忠诚、团结等黄埔精神根深蒂固的灌输到每一个热忱学生的思想世界中。

悠悠爱国志,千古军校魂。黄埔军校构建了无数个生长着崇高追求的精神世界,塑造了无数个怀抱伟大使命的高尚人格。团队合作的意义,不仅在于“人多好办事”,它的巨大作用在于团队行动可以达到个人无法独立完成的成就。黄埔军校的军事演习,能让每一名学生在演习中体验到团结的力量有多大。

孙中山先生在《北上宣言》中陈述道:国民政府反对帝国主义,反对一切军阀。这是一个惯有立场,他重申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指出“国民革命之目的,就是要形成一个团队精神,在造成独立自由之国家,以拥护国家及民众之利益”。对外政策必须取消一切不平等约规,取消殖民地的种种歧视和压迫;对内实行统一全国,保障最广大人民的生存权和自由权,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国家、改善劳动者的生计,确保国家之自由独立,军阀不致死灰复燃。实现国民革命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在于人民自己掌握武器。“凡武力与帝国主义结合者无不败;反之,与国民结合以速国民革命之进行者无不胜”,其途径“第一步使武力与国民相结合,第二步使武力为民众之武力”,才能扫除各军阀势力“瓜分利益及垄断权利之罪恶”。

为了实施和加强政治教育,黄埔军校专门制定了《政治教育纲要》,以期在教学中贯彻执行。下面是其中一些很经典的规定。

第一:使学生彻底了解军队中他自己的责任,使一切已经与国民相结合的武力,渐进而成为真正的国民之武。

第四:必胜之信念,首以三民主义及中华民族悠久光荣之历史为根源,更以周密之训练与卓越之指挥充实之。凡我军人,应发挥我中华民族之礼义廉耻,与信勇仁智固有之德性,砥砺为党国牺牲之精神,纵当物质缺乏,战斗极形惨酷之际,仍能上下相依,鞠躬尽瘁,抱有必胜之信念也。

第七:协同一致,为达战斗目的之要素,不论兵种,无分上下,均须同心协力、同仇敌忾,始可获战斗之成果。凡能考察全般之情势,各自注重其职责,努力於其任务之遂行者,是即协同一致之旨趣。而诸兵种协同之本义,又以使步兵能达成其目的为主旨也。

第九:各级干部,为军队指挥之枢纽,士兵团结之核心。故凡事必须率先躬行,与部下共同甘苦,而使之尊信。且於战斗惨酷之际,尤须勇敢沉静,从容指挥,以打破其艰险困穷之环境,使部下信仰弥笃。视若泰岳,乃能克敌致果,完成使命。

第十:士兵虽处於疲劳困苦之际,仍须保持同仇敌忾与智勇果断活动之士气为首务。即在激战之时,其士兵虽偶失其思虑与果断之能力,亦须使其能随指挥官之动作,从事于战斗。倘其干部发生伤亡,应即以同队中勇敢之士兵为模范,始终保持其全体一致之行动,期得最后之胜利也。

一个人愿意承担多大的责任就会拥有多大的成就,黄埔之所以能在中国的近代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成为当时的革命摇篮,使得一批批革命军人从这里成长起来,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流血牺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就是因为黄埔人有着崇高的团队精神,具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将挽救中国的危亡当作一种责任。恰恰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责任意识,让他们能够自动、自觉、自发地去做事。

黄埔军校的师生由于参加北伐而使黄埔军校本身的校威、军威也达到顶峰。北伐战争期间,黄埔师生贡献突出,战绩辉煌。担任北伐任务的国民革命军第1至8军10万之众,其中黄埔本校及潮州、南宁、武汉、长沙等校师生参加北伐的就多达3万余人。其人数相当于两个军的实力,是北伐军中训练有素的军事、政治骨干。

棉湖之役,是东征中第一次最惨烈的一场硬仗。黄埔军校学生士气昂扬,凭借以一当百之精神,以一团之兵力,抵挡住林虎、刘志陆等率领的近万人的进攻,以少胜多,以寡敌众,实为战史中所罕见。多年来,何应钦回忆当年的棉湖战役时说:“棉湖战役在今天看起来是一个很小规模的战斗。但在当时却是吃力的一战。那时的炮兵不像现在,有马匹或车辆的拉曳,那时的炮,要由人扛抬,在那种艰难的情况下,每名学生都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给后世留下了堪称是完美的一战。”

汪精卫在黄埔军校初办时也从军校卓越的表现里看到了辉煌的前景,所以他曾以国民政府常委会主席的地位兼任军校党代表,以求在军中建立自己的体系。他在黄埔军校时,也的确有很多崇拜者。后来,他成为卖国、叛变革命的汉奸,并在南京伪政府名义下办过自己的“黄埔军校”,但是他背弃了黄埔精神“爱国革命”的基本宗旨,所以不管是正宗黄埔军校毕业生,还是伪政府名下的“黄埔军校”毕业生,没有人愿意提到是他的学生,更谈不上跟随他。

汪精卫的所作所为,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将挽救国家的危亡当作自我的责任与使命的爱国和革命的精神,即成就了黄埔军校,也证明了二者相辅相成的重要性。那种只顾满足自己私欲,根据自己所想所思而采取的行动,在整个人类的历史中永远都是渺小的。只有把国家民族利益至上,团结带动大多数人共同前进的行动,才会名垂青史。黄埔的这种爱国的团队精神,以民族的兴旺为己任的责任意识让黄埔人前赴后继为国家的兴旺而奋斗,才得以让黄埔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P17-20

序言

1924年的中国,军阀割据,兵荒马乱,黄埔军校在一个默默无名的长洲岛上建立了。

此后不久,黄埔师生挥戈北上,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黄埔师生又对地方军阀展开了削藩战争,这在很大程度上结束了中国长期以来的分裂局势,使国家逐步走向统一。在抗日战争中,黄埔师生前赴后继血撒疆场,用自己的血肉战胜了倭寇的入侵,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耻辱历史,一举使中国成为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国共两党数次内战中,黄埔师生为政治信念相互对垒,直接影响了中国现代的历史走向。国共两党、国民革命军将士、黄埔军校师生的功过、对错且不细说,但自黄埔军校创立那时起,中国的确向统一和强大迈进了一大步。不可否认黄埔军校走出来的著名人物,无论是其数量、成就和影响,远胜于世界上任何著名的军事学校。

2010年的今天,距黄埔军校建校已经八十多年了,当年浩荡的黄埔师生队伍到现在已经逝去了许多风云人物,但是黄埔精神和黄埔文化绝对不会随着黄埔师生的远去而沉寂或消亡。本书总结了黄埔精神,提炼出黄埔军校的32条军规,包括团队、无私、学习、服从、毅力、忠诚、挫折和适应等八方面内容。

正是凭借着这32条黄埔军规,黄埔军校培养了数不胜数的军事天才和政治精英,创造了黄埔军校辉煌的成就,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经验。中国人爱读历史、好写历史的理由,正是因为它总是能带给人思考、想象以及自我内在省思的乐趣。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同时其身心发育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的人格逐渐形成,品德初步养成,人生的观念和思维模式越来越清晰。

曾经多少次听大师们说过,青少年的成才、成功仅仅因为有一个优秀的榜样的引导。所以,从榜样中吸取营养,自我完善就是成人、成才、成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黄埔军校的这32条军规正是提供了一种永不褪色的榜样模范,相信这本书可以成为青少年适应社会,成功做人、做事的人生指南。

感受黄埔,无需亲自走进黄埔,只需领略它的精神。《黄埔军校的32条军规》就是一本凝缩了黄埔精髓的精神盛宴。翻开它,你就会体验到黄埔军人的军规、军纪,感受到黄埔精英的魅力人格。我们谨以此书献给那些胸怀壮志的青少年,希望他们能够从中体悟到人生的精华、成功的智慧,捕捉到前进的勇气、奋斗的激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黄埔军校的32条军规(珍藏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侯海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16392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7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5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4
169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7:29:41